谢桥眸子微眯,挑高眉头道:“我倒是忘了,高嬷嬷撞破此事……那么,你从谁手里拿到书信?”
高嬷嬷一怔,眼珠儿睃来睃去,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求助的看向邓氏,邓氏恨得咬紧牙关!
这个蠢东西!
手中的锦帕险些撕破,却又不得不解围:“你多年不在府上,说不定认错人了。”又知是自己办事不利,怕被太子记怪上,觑一眼谢桥道:“太子本意是相中华姐儿,误会已经说清楚。华姐儿还未订亲,太子诚心求娶按规矩来便是。”
太子眼底愠怒散去,含笑道:“理该如此。”
谢桥心中冷笑,太子对她的嫁妆,当真是执着!
“我再如何不济,也是正经的嫡女。就算嫁做寒门妇,也不会自甘堕落的做人妾侍。太子若要娶,便以太子妃之位相待。”谢桥看着众人各异的神情,突然说道:“对了,我的嫁妆已经全部充作军资,想必燮郡王已经禀报皇上。”
她早就猜到这笔嫁妆被人给盯着。留在身边一日,她便不得安宁。
怀璧其罪,她便将这些嫁妆一部分捐献,一部分转移。
正好今日借太子之事公布出来,想来还算计这嫁妆的人,也该歇了心思!
众人大惊失色,这么大一笔嫁妆,她说捐就捐!
太子反应过来,目光如刀似剑的射向谢桥,没有风度再说些冠冕堂皇的话,拂袖大步离去。
朱氏心痛得滴血,按压住心口,疼痛的难以呼吸。
邓氏怔忡的呆立在原地,满腹盘算皆空。
谢桥望一眼太子离去的背影,踱步至邓氏的身旁,嘴角漾着一抹浅笑,笑意却是不达眼底:“三婶娘,人在做,天在看,你也是有女儿的人。”
邓氏面色瞬变,谢桥却已经转身离开。
邓氏心中后悔难当,却也恨谢桥做事不留余地。若知她将嫁妆捐献出去,她哪里还会和太子合作算计她?
追上去想要确认嫁妆一事,清灵焦急的跑来,满脸泪痕道:“三夫人,您快去看看,五小姐她昏倒了!”
邓氏当即匆匆赶往芳华院。
容凝不省人事躺在床榻上,面色苍白,呼吸微弱,唇瓣发青。
“凝儿?凝儿?”邓氏唤了几声,见容凝毫无反应,泪珠儿滚落下来。转身问道:“找太医了吗?”
“老爷递牌子进宫去请了。”清灵话音一落,三老爷带着太医进来。
邓氏连忙退开,哭求道:“太医,你一定要救救我的凝儿!”
三老爷拉开邓氏:“你闭嘴!”
邓氏噤声,站在一边抹泪。
太医扶脉后,眉头紧蹙道:“像是中毒之象,没有辨出是哪种毒。”
邓氏面色骤变:“好端端的凝儿怎么会中毒?太医,你再看看,会不会弄错了?”
太医面色一沉,拉住袖子,挣开邓氏的拉扯:“脉象不会有错!”随即对三老爷道:“我也束手无策,只能开个方子暂且压制毒素。这毒已经浸入肺腑,怕是有一断时间。若是再没有解药,你们只能准备身后事。”
闻言,邓氏两眼发黑,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太医,我求你,求求你救救她!你一定有法子……对不对!一定有法子可以救她……”邓氏头脑一片混乱,语无伦次,紧紧抓着太医的袖袍仿佛抓握住容凝的救命稻草。
容凝中毒,邓氏想到谢桥离去时说的话,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会不会是她做的?
可太医接下来的话,却如一盆冷水迎头泼下,透心的凉。
“贵府大小姐医术了得,她定有法子。”太医语重心长道,毕竟太后的疑难杂症就是她治好。
第七十一章 鸿门宴?
艳阳当空。
邓氏站在重华楼庭院里。
不知是热,还是心中焦灼,汗湿了内里的小短襟。
她来了已经有小半日,院子里的人,全当没有瞧见她,各自忙活手里头的事儿。
抹了抹额上的汗,头晕目眩。唤住提着食盒来的白芷:“华姐儿……”
白芷心中冷笑,算计她家小姐不留情面,如今哪儿来的脸求她们小姐帮忙?心中十分瞧不起,面上还是规矩道:“小姐忙活半日,一口热乎饭还没有吃呢!三夫人没有要紧事,待小姐用完膳再说。”走了几步,回头见邓氏张嘴要说话,皱眉道:“三夫人您也知晓,前儿个小姐碰上糟心事,虽然子乌须有,可耐不住底下人嘴碎,编排得有声有色,小姐气得都没有合过眼。奴婢多嘴说句不应该的,小姐也是心善没有过多计较,我们这些个做奴才的都看不过去,只可惜不知是谁干的!”说到最后满脸气愤。
邓氏面色变了几变,白芷的话分明是说给她听。
当真悔青肠子,哪里知道她前脚设计谢桥,后脚就有求于她?
若不是没有别的法子,她绝对不会给谢桥羞辱她的机会!
“白芷,请三夫人进来。”
谢桥清泠的声音自屋中传来,犹如一股甘冽清泉,邓氏心中燥热之气尽散。
望着一袭素白纱裙的谢桥,一根竹簪随意绾起如瀑青丝,如新月清晕,清雅脱俗。正伏案抄录着什么,邓氏并未细看,也不好打搅了。
待明秀催促谢桥用膳,邓氏方才开口道:“华姐儿,凝儿她身体不适,太医束手无策,三婶娘这才来叨扰你,请求你给凝姐儿瞧一瞧。”
这一番话,她在心中反复说了许久,生硬的背下来。
谢桥接过帕子擦拭手上的水珠,似笑非笑道:“既知是叨扰,又何必再来?”
邓氏一怔。
谢桥眉眼冷清,下逐客令:“您请回罢。”
“凝儿与你走得亲近,你不能因为我的缘故,对她见死不救。”邓氏陡然拔高声量,头上金钗晃动间的细碎光芒,映照得她面如金纸。“你心中的怨恨,冲着我来,凝儿她是无辜的!”
无辜?
谢桥目光一冷,讥诮道:“难道我就不无辜?”
邓氏面色大变,是了!谢桥放下狠话,哪里还会救容凝?
力气似被抽离,浑身发软,一手撑在桌子边缘微弯着身躯稳住身形。
当日太医说她能治,容霖要她给谢桥赔罪道歉。可她偏不信除了谢桥,无人能医好凝儿!她找来大半大夫,个个都摇头走人。她能够继续找下去,但是凝儿却是等不得了!
“华姐儿,就当三婶娘求你了!跪下来求你了!”邓氏要跪,明秀眼疾手快的托扶住她:“三夫人,你算计别人的时候,恐怕没有想过有今日。你快走吧,不要为难我们小姐。”
邓氏见谢桥无动于衷,低笑几声,自嘲道:“你对亲生父亲都铁石心肠、冷漠无情,我怎得就还看不明白,过来求你?”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邓氏双目通红的望着慢条斯理用膳的谢桥,手指紧握成拳。
望着邓氏离开的身影,谢桥搁下筷子,想起容凝给她看的那根琉璃钗。
“小姐……”明秀唤着失神的谢桥。
“明秀,你将五小姐的琉璃钗给我拿过来。”谢桥从给容凝诊脉的大夫口中得知的症状,心里大约有了底细,却不能确认。
“您要给五小姐医治?”
谢桥没有回答,她还在等一个契机。
……
果真如谢桥所料,当日夜里,辅国公便找她给容凝解毒。
谢桥手里拿着辅国公送来的墨色玉佩,得偿所愿后,便应允他的请求。
随他一同前往芳华院,诊脉后,谢桥拿起一根银针,扎刺进头顶一处穴位。顷刻,拔出来,烛火下银针尖端泛着青黑色。
邓氏紧张的盯着谢桥,等着她开口。
谢桥却是收拾东西,一言不发的走出去。
邓氏想问又不敢问,心内好似滚油煎。
辅国公跟出去,谢桥头也不回道:“明日。”
翌日一早,谢桥拿出研制好的解药搁在桌子上,就着阳光细细端详着琉璃钗,上面那层朦胧的雾色如同陇上一层薄纱。随手沾一滴溶化解药的水涂抹一角,晶莹剔透!
谢桥目光渐渐沉敛,嘴角凝着一抹冷笑。
“小姐,宫中来人,皇后传您进宫。”明秀打开帘子进来,满面忧愁的说道:“小姐,皇后传您进宫,怕不是什么好事。”
并非她多想,而是太子之事相隔不久,皇后便来人。
谁知会不会是鸿门宴?
可气的是又不能借故不进宫!
谢桥望着窗外徐徐升起的太阳,庭院里开得正艳的大朵芍药灼红如火,在逐渐浓烈的金光下更似鲜红浓郁得仿佛被血染红一般,刺眼灼目。搁下琉璃钗,不由得扶住窗棂幽然道:“见招拆招。”
乘坐马车随传口谕的内侍一同入宫。
皇后仍在赏荷宴的万里亭接待谢桥,徐徐吹拂的清风带着一丝暑气。
“本宫与你母亲交好,只是入宫后见得少。如今见到你,就想你母亲,份外的留恋在闺中那段时光。”皇后目光悠扬的望着荷塘,似忆起往事,嘴角露出一抹浅淡笑意:“可惜镇国公府出事,你母亲……”意识到多说了,话音戛然而止。
谢桥脸上始终是拿捏得体的端庄笑颜,不过份热忱,又不显得敷衍疏离。
皇后眸光微闪,轻叹一声道:“今日唤你进宫,着实是为了太子一事。本宫并不知他会冒犯你,适才代太子给你赔罪。”亲自端起酒壶替谢桥斟酒,责备道:“你这丫头也不知像谁,那些嫁妆是你母亲留下来给你的东西,也算是留作念想,哪知你说不要就不要?”
心里却觉得谢桥并非是将嫁妆全都作为军资,恐怕是留了一大部分昧下。
就算是一个子儿都不留,东宫不至于连多加一张吃饭的嘴都养活不了!
谢桥听出皇后话中的试探,避重就轻道:“臣女并未放在心上。”
皇后和蔼一笑,端起酒杯道:“饮了这杯酒,过往之事你我皆当玩闹一笑置之!”
谢桥清泠泠的眸光淡扫一眼酒杯,伸手接过,抵在唇边将要一饮而尽,却突然一顿。
第七十二章 郡王妃
杯中酒水似被风吹散荡漾着涟漪,清透、香醇。
醇香中,透着一丝奇异的花香。
“容华……容华……”
谢桥辨认的出神,听到皇后的呼唤,回过神来。看见皇后一脸关切,殷殷低喊。
“容华,你这是怎么了?”
谢桥摇了摇头:“我一时想起青姨酿的果子酒。”
皇后抿唇一笑,神色之间愈发和蔼。发间的金步摇闪烁着冷光,声音柔和地说道:“本宫进宫之初,也时常想起家中的一切。你自小不在京中长大,也难免会思念养育你的恩人。”径自将自己的酒杯斟满,款款含笑道:“本宫先饮聊表诚挚心意。”
谢桥眼中闪过异色,只是唇瓣略略沾了点酒水。
“怎么?容华心中还是怨怪太子?”皇后皱眉,眼角眉梢的笑意敛去,透着一丝冷意。
谢桥的不识抬举,触及到她的威仪!
谢桥端着酒杯的手紧了紧,皇后端着身份施压。要么饮尽这杯酒,要么便是得罪皇后。
无论哪一种,结果都于她不利。
无法安然踏出皇宫!
微风徐徐拂来,一缕缕黯香飘来。
谢桥寻着香气侧头望去,她身后的方向香味浓郁。
皱了皱鼻,一手端起酒杯,一手掩面仰头饮尽。
皇后紧蹙的眉头舒展,雍容一笑:“过往不快,我们都皆莫再提。”
谢桥眼眨了眨,皇后的幻影浮现在她眼前,浑身麻软,倒在石桌上。
皇后冷眼看着,神色诡谲微妙。染着蔻丹的纤细手指端着酒杯,放在鼻端轻轻闻一闻,缓缓地洒在地上。
“来人。”
候在外面的宫婢进来搀扶着皇后起身。
红姑姑收拾好放在凉亭外的熏香,睨了眼昏倒的谢桥,吩咐两个嬷嬷将竹帘放下。
瞬间,亭子里遮掩得密不透风。
皇后站在凉亭外,太子独身一人匆匆而来。
母子二人相视一眼,皇后颔首,太子便打帘而入。
皇后行一段路,回头望一眼亭子。莫名地,心口快速跳动起来,升起一股不安。
“皇后……”红姑姑轻唤一声。
皇后摇了摇头,暗叹自己多虑了。事情走到这一步只剩下水到渠成,万万不会节外生枝!
……
紫宸宫
淑妃身着一袭烟霞色轻薄纱衣,杏色抹胸,袒露出大半的胸脯。一双纤纤玉手,温柔似水般按揉明帝的太阳穴。
明帝靠在她柔软的怀中,享受的阖上眼。
淑妃娇嗔道:“皇上,您前儿个答应臣妾得空便与臣妾泛舟采莲。今日阳光明媚,您就算忙里偷闲,也不能失约。”
明帝握着她的手,坐起身,目光落在她千娇百媚的脸上。手抚上她的眉眼,微微失神。
“皇上……”淑妃娇声低唤。
明帝回过神来,淑妃凑到他眼前,眉眼间流转着妩媚风情,与她截然不同。心中失落,就算长得再像,到底失了她的神韵。
“摆架!”
淑妃喜得连忙跟上去。
二人一同来到万里亭,内侍将扁舟放入荷塘中。
淑妃脸上漾着甜蜜的笑容,目光在万里亭一顿,柳眉微拧道:“咦?亭子的竹帘怎得放下来了?如今暑气并不强,莫不是亭中有人……”话还未说完,明帝已经踏步走去。
淑妃嘴角微扬,连忙追过去:“皇上,您等等臣妾。”
亭外并没有人守着,其他地方巡逻的人,早已被皇后给支开。
刘公公立即上前打开帘子,阳光照射而入,瞬间将昏暗的亭子照亮,里面的情景映入众人眼中。
皇上阴沉紧绷的面庞一抖,随即一松,眸子里闪过暗芒。
淑妃心中诧异,显然没有想到里面不是太子与谢桥,而是——秦蓦与谢桥!
秦蓦掐着谢桥的腰肢坐在栏椅上,动作亲昵。
谢桥推开秦蓦,站起身来。
秦蓦嘴角的笑顿时一收,面色冷峻的看向亭外。
“你们二人再此商谈什么?”明帝和蔼的询问,抬步走进来,仿佛并没有瞧见二人之间亲密的举止。
“没什么,试一试这竹帘的效用罢了。”秦蓦面无表情,极其不待见明帝,仿佛打搅了他的好事。
明帝并不在意,挑了挑眉:“今日怎么有空进宫?”目光却落在谢桥身上,那熟悉的脸,令他流连忘返。
亭子里的气氛陡然一冷。
秦蓦修长的腿一伸,站起身来,高大挺拔的身影一侧,挡在谢桥的身前。
谢桥很识时务的站在他的身后,明帝的眼神令她非常不适。
她的举动,秦蓦阴沉如墨的面色稍霁:“不准来?”
明帝意识到失态,收回视线。秦蓦不悦的口吻,狂妄得如同他的母亲,勾起他心底地怒火。面上却是不显分毫,十分亲和:“你住进宫来朕会十分高兴。”
秦蓦幽邃诡暗的眸子里闪过嘲讽,这样才有更多的机会设杀他?
一旁的淑妃不甘被冷落,她也想知道,为何都铺设好的事情,最后发生意外!
太子去何处了?
秦蓦为何会在万里亭?
美目在谢桥身上一扫而过,突然,视线定在她的眉眼。发现和她的眉眼倒是有几分相似,莫怪皇上方才瞧着她出神?
心里又闪过狐疑,皇上时常翻她的牌子,看她失神,眼底明明是痴恋的神情,可她却感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