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夏,汉王钱廖大军丢失兖州。
至此,石氏首领自称幽王。符氏的家主,原徐州府尹自称宋王。幽王占据幽、冀、青三州。汉王钱廖占据雍、并、豫三州。宋王占据徐、兖二州。
原本还据天下七州的大唐朝,转眼之间就剩下了荆州之地。
也同样是一年的春,元月时。
金陵城的长兴帝,暴毙。
摄政王刘元德的名望,自然是大受打击。
此时,大唐朝的帝位,可谓是名不符实。同样的,真正有实力称帝者,已无一人。
天下,十三州大帝之上,似乎注定了烽烟再起。
封县城,赵子殷本来在迟疑不决的。但是,在金陵城那边的长兴帝驾崩消息传来后,这位县令大人同英德郡的其它县令一样,也是同样效忠了宋王。
因为,大唐朝已经完了。至少,对于北方的普罗大众而言,大唐朝是没啥威信了。
赵子殷原本不懂的,就是这六州之地,为何失陷的如此之快?直到石氏和符氏两个家族结盟,倒是让赵子殷知道了一些底细。
因为跟蓬莱仙门的关系,赵子殷很清楚了,这两家背后的靠山为何?
不用置疑了,石氏背后是莲台寺,以及周国公府当年的余孽,还有便是幽州那些投靠了大梁朝,由大草原上牵来的蛮族部落而转化而来的幽州豪门啊。
至于符氏嘛,赵子殷倒是拿捏不太准了。
蓬莱仙门给的暗中消息,很明确的表示了,符氏身后的人,有些神秘。
长兴三年,秋。
把一切的资源,都放在赌桌上后,刘元德领军亲征了。这一回的目标,便是徐州。
对于大军的到来,赵子殷在投降宋王符氏后,再一次又投降了唐军。
而且,还是亲自去跪迎了领亲卫入城的摄政王刘元德。
对于曾经的上司,再次见面时,赵子殷心中的感慨万端。只不过,他这等小人物,有时候就是这般的可悲啊,这不,哪边都是惹不起。
刘元德对于赵子殷,还是有些印象的。
不过,也不是什么特别记忆深刻的印象。还是看在了米家的面子上,赵子殷投降的爽快。所以,他的封县城县令,没被撸掉了。
继续任着县令,赵子殷就的封县城,就成了刘元德大军过境后的大后方。
“爹,你是不是觉得摄政王会赢?”
在赵子殷过了刘元德的难关,于衙门里忙碌归来后。长子赵箓提了问题。
对此,赵子殷倒是点头了,他道:“此一战,摄政王的赢面很大。至少,有六成。”
“当初输给汉王,那是因为摄政王想借机清除异己。只是没想到玩大发了,变成了大军溃败……”
说到这里,赵子殷也是想叹啊。
刘元德那等打击了敌人的手段,简直就是伤敌八百,自损三千啊。
“而现在嘛,却是不同了。”
赵子殷嘲讽的说了这一句话道。
第124章
赵箓听得亲爹的话,颇是赞同; 道:“大唐已经到退无可退之地; 是当破釜沉舟。”
对于此话,赵子殷点头; 也是一样的看法。他道:“为父已经得到消息; 月前宋王长子突然染上恶疾病逝。宋王膝下幼子尚小; 又是早产出生; 能不能养大还是两可之间。”
“若是宋王无嗣; 这兖州、徐州之基业; 何人可继承?”
话到这里时,赵子殷都想呵呵。他心中也不得不承认; 大唐朝的国命尚未摔败到不可挽回啊。毕竟,若能吞并了宋王,摄政王能握得四州之地,这大唐朝再是中兴,又不是不可能。
最主要是的; 赵子殷给跪得这般容易,也是宋王真不像是真主命啊。好好的大胜后,长子病逝,幼子体弱; 这不是摆明了后继无人嘛。
而封建时代; 一个主君没有继承人,那就真不是一个让人安心的主君啊。
哪怕符家是名门豪族,那又如何呢?
至少; 赵子殷从英德郡其它县中得到的暗里消息嘛,这宋王大家都不太看好啊。因为,宋王之前能聚然得逝,靠得就是长子符青琉这位领兵善战的长子。
余下的符家子弟,还不是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人物。
而接下来的半个月的时间,一切的发展行势,也没有出乎了很多的预料,符家如大家伙所预料的。那有挡住了大唐的军队。
至于说幽王和汉王嘛,倒是派了小股的部队前来,至于大军增源什么的,就是没有了。毕竟,肃冬啊,真不是一个征伐的好时间。
连连大乱,哪怕是诸侯之间,也是家底不富裕了。
不是哪路的诸侯,都有大唐朝的家底那般荫实。
宋王败而降,全家被摄政王刘元德的大军押抵回金陵城。
次年,长兴四年,摄政王刘元德称唐王,继续延用长兴年号,以示不忘记正统。
这一年,赵箓十四岁。
作为一个少年郎,一个可以说亲,具备成家立业的少年郎,赵箓开始走上了他的个人奋斗历程。
长兴四年,春。
“我要去投军,爹娘就要二弟、三弟、四弟,你们多多孝顺。”作为一个有抱复的人,赵箓起了去金陵城的心思,是因为他在金陵城的大姑母,给亲爹寄来了信件。
唐王世子刘平安,将挑了近卫牙军。
作为了一个未来的唐王啊,他的近卫自然是需要信得过的人。那么,作为刘平安的隔了那么些关系的表兄,赵箓求个名额的话,真不是什么难事。
“好啊,大哥此去,弟弟祝你一翻风顺,前程似锦。”赵策拱手一礼,笑得开心的模样。
作为和赵箓同一日出生的兄弟,赵策这些年里,倒是读进去书了。对于赵策而言,他更想专研了学问。
对于武道一方面,赵策还是欠缺了那么一点天份的。
所以,赵策准备跟赵家的世兄赵菩,再在封县城里继续多钻学钻学。
至于将来,赵策在公府的那些伴当生涯里,倒也是受够了所谓的富贵前程。
赵策是自己没心思去投了军,不好武事。
那么,赵简嘛,就是年纪尚小,爹娘不同意出远门。所以,赵简是巴巴着舍不得大哥啊。
就是赵简身边的赵箐,也是同样舍不得大哥。
谁是赵箓是一个好兄长呢,简直就是吃苦大前,享受多多给予了弟弟们。
对于这等好兄长,自然受了兄弟们的敬爱。
对此,赵箓表示,那是因为他这人简单啊,能每日食肉,其它的,赵箓就是不太在意了。不在意,自然就乐得赠与了兄弟们嘛。
“大哥,你什么归家啊?”赵箐开口问话时,真是多舍不得,就有多舍不得。
没了大哥照拂,赵箐觉得往后的日子,爹娘肯定会管得更严格了。至于二哥嘛,在赵箐眼里,是笑面虎,哪像大哥那般好啊。
三哥,赵箐是不指望的,因为,这个哥哥在赵箐眼中不靠谱。
“等哥哥挣得好前程,将来,让弟弟们也能过好日子时,大哥就衣锦还乡。”在赵箓这少年郎的眼里啊,不得富贵,他哪有脸面回家啊。
对于心底有大志向的赵箓而言,搏不得好前程,他是不好意思归家的。
此去金陵城,赵子殷和杜明月在旁边,自然是看着儿子讲话。倒是在船家要开船了时,杜明月才是上前,交待了长子在出行在外,多多照顾好自己的叮嘱。
至于赵子殷,在长子出行前,应该交待的,他这当爹的都说了。在众人面前嘛,赵子殷反而是拉不下脸来,再叮嘱长子什么了。
从封县城前往了金陵城,赵箓自然不可能一人独行。
此去,与赵箓同行的,是他的护卫小伙伴李大山。
对于李大山同行,赵子殷是放心的。甚至于,为了解李大山的后顾之忧,赵子殷还是派人把李大山的母亲,接到了赵宅来安居。
这等态度嘛,当是礼遇了。
不过,也未尝不是想给长子赵箓一个安全的后背。
这贴身护卫者,自然是这等有家眷在,更安心啊。
李大山是口吃,所以,赵箓上了船后,自然只能默默欣赏沿岸的风景了。因为,李大山是不一个不好说话的人。不到万不得已时,一个口吃的人也不想享受了别人的异样眼光啊。
金陵城,再去时,赵箓的儿时记忆,剩下的并不多了。
好在,他到金陵城后,先要去的是姐姐家拜访。然后,再是去大姑母家暂居。
因为,这也是大姑母的意思。
当然,这是口头的面子话。实则,赵箓知道,真正的原由嘛,是他爹心头对大姐夫不太欣赏啊。
对于大姐夫米隆安,赵箓原来知道的并不是太清楚。
不过,到了米家后,在姐夫处和大姑母处,两个地方的不同待遇,让赵箓充分享受了一把,什么叫天差地别。
“哼……”
对此,赵箓在心底,是对米隆安记上了狠狠的一笔。
那米家的二房,总之,赵箓是特别不感冒啊。
倒是大姑母赵婉仪,对这个侄儿赵箓,是颇照顾的。衣食住行,样样都是亲自安排的,不假他人手啊。
在米家大房做客小住,晚间,米家的真正家主米振元,还是在夕食时,考校了赵箓的学部与武艺。
不得不说,米振元对这个外甥嘛,还是表示挺满意的。
学问,赵箓是一般。
不过,武艺嘛,赵箓算得尚佳。当然,要是比起李大山,就是差得太远了。
不过,李大山在赵箓眼中,那是特例嘛。
次日,赵婉仪就找赵箓私下谈话了。姑侄二人说话,倒也是随意,就是在花园里吃茶。
“你姑父的意思,是近几日里,寻得机会时,就会举荐你进世子身边做亲卫。当然,也是会谋得一二官品。”
“好歹,你也是世子的表兄,哪能担个白身。”
赵箓听得这话,自然是忙谢过了大姑母。
“都是自家人。”赵婉仪还是笑呵呵着,又道:“对了,你隆兴表兄,也是在世子身边做事。将来,你们表兄弟,要多亲近。”
“诺。”赵箓应答话后,忙又补充了话,道:“侄儿年纪浅,将来一定多向表兄讨教。”
“那就好,那就好。”赵婉仪见侄儿听懂了自己的那翻话,笑得就是更开心了。
这些年里,侄女赵茵跟夫婿过得不愉快,跟婆母就更愉快了。那赵婉仪如何做?自然是支持自己的亲侄女,哪怕自己的侄女没生了子嗣。
这在赵婉仪看来,那又如何?
自己侄女那是嫡妻,是大妇。这没个子嗣,再过些年,实在无法,就抱养一个小妇生得嘛。想她这个宗妇大嫂,又没有拦着弟妹给儿子塞了通房小妾之类的。
总之,赵婉仪对侄女赵茵的地位要求,就是得有大妇的体面。如此,赵婉仪觉得,她够给二房面子了。
说白了,也是多年以来,这从媳妇熬成了婆母。夫君嘛,也是从少族长熬成了族长。
这赵婉仪头上的长辈,公爹和婆母都过逝了。这个米家的宗妇,可不就是赵婉仪当家作主嘛。
至三月,天将暖时。
米振元带回了消息,赵箓的前程嘛,是求了下来。
唐王府,自然不是原来的皇帝宫了。而是刘元德称摄政王后,由护国公府改建而成。
倒不是不向往了帝王那个位置,而是刘元德很清楚,他目前嘛,真不够威望进击了帝王位置。就像他的大兄,成为帝王之时何其速也。这败亡之时,也同样的何其速也。
一旦称帝了,刘元德是担心引起了汉王和幽王,以及荆州这几方的交恶。
至少,目前的行势看来,刘元德不同于当年的大兄之时。那时候,天下的诸侯都弱小,而且,还是刚刚恶斗过,彼辈想干预没实力。
目前嘛,刘元德就是接手了大兄的实力,却是应付了汉王与幽王时,力有不足啊。
特别是荆州处,又冒起了强藩啊。
这等时候,刘元德对周围的外部环境,是越发的关注起来了。
这嘛,就是在其位,谋其政也。
第125章
长兴五年,万物复苏; 四时之春开始; 这是一个生机脖脖的季节。
这一年,杜明月的长子、次子都要满十五岁了。
在这个时代; 这等年纪的少年郎; 应该准备成家立业了。毕竟; 在这个时代里; 人人皆是如此。
特别是长子; 还是于武官上打爬摸滚嘛。
于是; 在这个春,杜明月打着去探望了继女的旗号; 前往了金陵城。而她的夫君嘛,与她商量的结果,就是寻问一下长子,倒是对他的婚事,作何打算?
从去年; 到今年,家中寄于赵箓的书信,这位于唐王世子刘平安身边的正八品军使嘛,那就是尽打着哈哈。完全不给爹娘一个准信儿; 这不; 赵子殷和杜明月都是急了。
实则,是杜明月不急,赵子殷真急了。
因为; 赵箓是长子,他不成家,他下面的弟弟那就得等着。
要知道,赵策已经有看准的未来岳家了。这不,尽等着哥哥大人先成家,好给弟弟腾出路啊。
这时代礼法,就是讲一个长幼有序嘛。至少,表面是如此的。
金陵城,再来时,杜明月感慨颇多啊。
不过,在见到了长子时,杜明月吃了一惊。
长子赵箓在杜明月的眼中,是瘦了,同时,又是壮了。那种瘦,是一种结实的瘦。而且,整个人的气质,如青松一般,挺拔而俊朗。
在杜明月的眼中,她的儿子啊,真的长大了。
不同于次子的书生模样,长子更像是浑身散发出了阳刚之劲。那是种男儿特有的气概不凡,似乎全然的卓尔气质。
“娘,儿居然累您前来探望,儿真是不孝。”
母子相见时,赵箓给亲爹行了大礼。
这让杜明月哪忍得住,忙是扶起儿子,道:“咱们自家母子,哪用得这般。快坐下,陪娘说说话儿。”
有杜明月亲自抓紧了儿子的手,赵箓自然是得随亲娘再度上了马车,母子二人是在马车里上聚了好一阵,说了好些的关心话儿。然后,赵箓才是引着亲娘,到了他于金陵城里安住的小院子。
“娘,儿明日换班休沐,陪你去看望姐姐和大姑母,可成?”
赵箓在母子二人于小院的堂屋里落座后,给亲娘端了蜂蜜水后,才是问道。
这蜂蜜水,最是滋润不过。对此,杜明月没拒绝,还是饮了小盏,是边饮边话儿,道:“成。”
这水渴了后嘛,赵箓又是讲亲娘一路奔波,肯定累了。
自然是准备让亲娘好好歇歇,这待亲娘歇好了,饭用好了后,再是母子慢慢再述话嘛。
对此,杜明月更不会拒绝了。
至当日晚间,夕食后。
消食时,杜明月才是有闲情,关心长子的婚事了。
“箓哥儿,跟娘说道说道,你想娶个什么样的媳妇?”
在媳妇的家世上,杜明月真不挑。毕竟,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她的家世也拿不出手嘛,就一村姑。
事实就是,杜明月真不觉得,她未来的媳妇要啥家世不家世的。
杜明月就盼着,未来媳妇能孝顺,跟儿子过得贴心,是个顾家的,好生养,如此就足够了。
杜明月觉得,达到这些基本要求,她乐意做一个好婆婆,不多插手儿子的家事,也不想给媳妇找不自在的,往儿子身边塞小妇什么的。
毕竟,杜明月闷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