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给我拿回来,看我不扒了你的皮……啪啪啪……”
远远的,孙茂文媳妇拽着孙英梅,一边打骂一边朝这边走过来,后面还跟着一大群看热闹的村民。
其中,很多人出于好心都劝孙茂文媳妇儿别打闺女了,孙茂文媳妇正在气头上,哪里肯听人劝,谁一劝她,她就梗着脖子跟人家吵吵:“那你能给我们家拿三百块钱二百斤粮食呀,拿了我就不打这个败家玩意儿了。”
大伙一见她这四六不上线儿的样子,也只好住了嘴。虽然都看不惯孙茂文媳妇这跋扈的样子,但人家再跋扈,那也是人家自己家的家事,他们也不好过度参与,只好跟在后面,见机行事。
孙英梅被她娘薅住着头发,趔趔趄趄地向前走着,因为薅的是太阳穴的头发,所以她的表情很痛苦。
太阳穴那个位置的神经最灵敏了,薅那儿的头发最疼了。
可是,即便是疼得眼泪都出来了,她也不敢反抗,只举着一双手,似乎想护她的头发,又不敢护,就那样把手停在半空中,看起来十分可怜,让人心疼。
远远地,韩明秀看到这一幕,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刚要加快脚步上去训斥。却见身边一阵风旋过,转眼之时,张赫已经快步冲到了孙茂文媳妇面前,指着她的鼻子,怒吼一声:“放开她!”
孙茂文媳妇正打骂的起劲儿呢,冷不丁看到怒不可遏的张赫以及他那声霹雷般的怒吼,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松开了手。
不过,她马上回过神儿来,又一把抓住了她闺女的头发,叫嚣道:“我教训我闺女,关你屁事儿?还不都是你,挑唆她偷我们家的钱和粮食,要不是你她至于挨打吗?”
“你们家的钱和粮食?说这话你也不嫌牙疼?”韩明秀赶了过来,大声讽刺道。
“秀儿,这是咋回事儿啊?这一大清早的,打打闹闹的,是哪出啊?”大喇叭也在看热闹的人的行列里,听到他们的对话,抑制不住自己的八卦心理,马上开口相问。
韩明秀也没给孙茂文他们两口子留面子,立刻把张赫和孙茂文家的事儿前前后后学了一遍。
说完,大声对围观的村民们说:“就因为他们坐地起价不成,就想赖婚,还想把那三百块钱和二百斤粮食赖去,你们说这事儿怨谁?”
大伙儿一听,立马都站在了韩明秀的一边,纷纷出言指责孙茂文媳妇。
“茂文媳妇儿,这事儿可真是你们两口子做得不地道了,那么一大笔钱和粮食,你们咋就敢赖呢?”
“我听说军婚受国家和法律的保护,你们赖人家军人的钱和粮食,不怕让警察给逮去蹲风眼子去呀……”
“叫我说呀,你们两口子也太贪心了,给三百块钱和二百斤粮食咋还不知足呢,我家闺女订婚的时候,男方才给五十块钱和一百斤粮食,我们也乐呵地把孩子嫁过去了。”
“其实呀,多少彩礼都无所谓,孩子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咱们是嫁闺女,又不是卖闺女……”
“你要是只管狮子大开口管人家姑爷要钱,将来姑爷能把你们这老丈人老丈母娘当回事吗?指定得瞧不起你们,将来有你们后悔的日子……”
大伙七嘴八舌,毫不留面子的谴责孙茂文媳妇,孙茂文媳妇一听到大伙都站在了韩明秀的一边,还都出言指责他们两口子,不禁又气又臊,恼羞成怒道:
“你们大伙儿也不用太势力了,我知道,就因为小秀儿帮你们养猪挣钱了,你们就都向着她说话,都来帮着她挤兑我们,可真有意思,我们家咋往出嫁闺女是我们自己家的事儿,关你们什么事?谁用你们来下老婆舌了?一帮溜须添腚的东西,我呸!”
这边,孙茂文媳妇一边舌战群儒,一边还不忘紧紧地薅着她闺女的头发。
孙英梅看到张赫就站在他面前,不想让心上人看到她这副狼狈的样子,就拼命地想低下头去。
然而,她老娘觉察到手里的头发在往下低,就加大了力度使劲一扯,迫使孙英梅又不得不仰起头,直面着张赫。
此时,她的脸已经肿起来了,两边的脸颊上都带着好几个巴掌印子,红红的还有些发青,看起来触目惊心。
张赫看到她这副样子,心里很是疼惜,只是碍于她爹娘不能出言安慰她。
而孙英梅见自己这副狼狈的样子完全暴露在张赫面前,也是又窘迫又难过的,她反抗不了她母亲,只好无助地闭上眼睛,默默流泪,小声缀泣。
看着孙英梅无助的可怜样子,张赫突然开口说,“你不是想要那三百块钱和二百斤粮食吗?好,我给你!”
此言一出,闹哄哄的人群一下子安静了。
孙茂文媳妇也情不自禁地松开了手,瞪着眼睛问:“真的?你没诓我?”
张赫点点头:“我是军人,说话算数。不过,这钱和粮食也不是白给你们的,你们必须得答应我两个条件。”
“啥条件?你说……”
听到那三百块钱和二百斤粮食又能拿回去了,孙茂文媳妇儿满身的戾气也顿时褪去,她睁着那双贪婪的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张赫。
张赫没搭理她,而是把眼睛看向了孙英梅,问她:“孙英梅同志,我张赫想娶你为妻,你愿意嫁给我吗?如果愿意,咱们现在就去找队长打证明,待会儿就上民政局扯证去。”
没等孙英梅回答,他又说,“不过,你要是嫁给我了,就必须得跟你父母断绝关系,你愿意吗?”
孙英梅这一早上已经被她父母和哥哥弟弟磋磨得都想去死了,这会儿,她心仪的男人就站在她的面前,问她愿不愿意嫁给他,就好像是在她溺水之时,有人向她伸过来一根橄榄枝似的。
她也顾不上村民们对她是什么看法了,几乎没有思索,就哭着答道:“我……愿意!”
“好!”张赫点点头,这才把眼睛转向孙茂文媳妇。
“我的要求你听到了吧?我要跟孙英梅同志结婚,但是,我只认她这个媳妇儿,不认她那双卖女儿的父母,你要是同意,咱们就当着大伙的面儿签下协议,我也立马就把粮食和钱给你们。”
“不过,你要是不同意,那咱们就法庭上见吧,你们骗财骗婚,法庭会帮我主持公道的。”
孙茂文媳妇一听这个,顿时有点纠结了。
其实,能把闺女换成三百块钱和二百斤粮食,他们已经很知足了。毕竟他们打好几年前就开始张罗给姑娘找婆家,可是已经张罗好几年了,都没有人付得起这巨额的彩礼,如今好容易有人出了,他们当然不愿意错过。
只是,人的贪念是没有止境的,开始时他们觉得那三百块钱和二百斤粮食挺多的了,但是一听说张赫月月都开工资,每个月都有二十多块钱,两口子的贪念和欲望就疯狂地滋长起来。
他们觉得,既然他一个月就有二十多块钱的工资可拿,那一年给他们拿出三十块钱的养老钱应该不算多,他们也不应该拒绝。
所以,这才提出了那每年三十块钱养老钱的要求。
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很好说话的小张,强硬起来一点面子都不给,当时就拒绝他们了,这才导致后面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
经过昨晚被拒绝,被村长训斥,她闺女又偷钱偷粮食还给他们这些事儿,孙茂文媳妇已经不怎么再敢打那每年三十块钱养老钱的主意了。
只是,一时半会儿还撂不下这个面子。
毕竟他们要钱时可说得注重,一定得要每年的三十块钱养老钱才行,这才一宿的时间就变过来了,也抹不开这个面子啊。
正犹豫着呢,韩明秀在一边凉凉地说:“英梅被你们这么一折腾,名声肯定是毁了,以后你要是再想拿她换三百块钱和二百斤粮食的彩礼是绝对不可能了,所以,今天是你们最后的机会,过了这个村可就没了这个店儿了,你们可想好了……”
这时,大喇叭在一边喊着说:“这小伙长得相貌堂堂的,还是个军人上,有的是好姑娘上赶着嫁,这么着吧,我给你介绍一个,你给出五十块钱彩礼一百斤粮食就行,保证是个让你满意的大闺女。”
成顺媳妇也冲着张赫喊着说:“我娘家妹子今年十八了,高中毕业,长得也挺俊,要不我给你介绍介绍……”
孙茂文媳妇儿本来还想端着,看看那三十块钱养老钱能不能卡出来?但是一看有这么多撬行的,顿时慌了,就怕张赫图稀便宜不要她闺女了。
要是不要她闺女了,那三百块钱和二百斤粮食不就得打水漂了吗?
那还不得心疼死她啊?
于是,她也顾不上端她的破大盆了,对着张赫大声道:“行!那就这么定了,咱们这就找队长签字画押去。”
“行!走吧……”
张赫看了孙英梅一眼,毫不迟疑地抬腿向生产队走去。
队长听说他们之间已经谈妥了,就打发人去把孙茂文也找了过来,跟他谈这件事儿。
孙茂文早就为昨天的事儿感到后悔了,更害怕张赫一怒之下真不要他闺女了,好容易遇到个肯出大价钱娶他闺女的人,要是错过了,下回不知猴年马月才能碰上一个呢。
或者说,能不能碰上还不一定呢。
他儿子都老大不小了,真心等不起了啊……
于是,队长找到他,把张赫德意思告诉他后,他都没有犹豫,就直接答应了。‘
终于,这个事情彻底解决了。
解决的办法就是——张赫把那三百块钱和二百斤粮食一次性交付给孙茂文两口子。孙茂文两口子也出具一份书面证明,表明他们两口子自愿跟孙英梅脱离关系,以后穷过富过,老死不相往来。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父子之间、母女之间、父女之间、母子之间,脱离关系的人大有人在,而且,只要双方有一方同意的,且有相关单位作证明,就具有法律效应。
为了三百块钱和二百斤粮食,孙茂文两口子毫不犹豫地在文书上按了手印。
之后,张赫当着队长和乡亲们的面儿,把那三百块钱给了孙茂文。韩明秀又请了两个乡亲帮忙,把那两袋子粮食又抬回到了孙茂文家里。
就这么着,这件事情总算是告一段落。
事情结束后,张赫特意在韩明秀家张罗了一桌,请队长和妇女主任以及村上的几位领导一起吃了饭,算是跟孙英梅结婚了。
饭后,张赫一分钟都没多待,就带着孙英梅离开了这里,直接回部队去了。
第301章 三转一响
小年的那天,霍家的彩礼终于姗姗而至,送到韩明秀家了。
彩礼是霍洪山和霍建峰亲自送来的,其中包括一百块钱、两块布料,一台收音机和一台缝纫机。
这几样东西放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丰厚的彩礼了,光那台缝纫机,就值一百七八十块钱,那台收音机也得百八十块的,这两样加起来就将近三百块。
外加一百块钱,两块布料,这丰厚的彩礼,几样加起来得四百多块钱呢,足可见霍家对韩明秀的重视了。
不过,韩明秀还是很清醒的,她知道,这些彩礼绝对不是霍大娘出的,要是她出的话,只怕连十分之一都没有,不用问,用脚后跟儿想都能想得出来,肯定是霍建峰自己出的彩礼,他大爷不过是帮着跑一趟腿儿而已。
当她面带笑容地向霍大爷致谢时,霍大爷那飘忽躲闪的眼神,更加证明了她的猜测。
不过,韩明秀并没有对此感到不满意。霍建峰出的就霍建峰出的吧,反正她也没指望老霍家给她什么?她又不缺钱,也不图稀他大爷大娘那仨瓜俩枣的,只要以后都能平平静静和和气气地过日子就比啥都强了。
送完彩礼后,霍大爷和霍建峰很快就离开了,而他们送来的这份彩礼,也很快在屯子里引起了轰动。
是巨大的轰动,影响力都不亚于韩明秀当初买自行车呢!
因为到目前为止,孙敖屯还没有缝纫机呢,韩明秀这台缝纫机算是屯子里的头一台了。村里的妇女们都看稀罕似的赶过来看这台缝纫机,这瞧瞧,那儿摸摸的,有的还要求韩明秀给她们表演一下缝纫机的操作方法。
韩明秀也没推脱,当即坐在缝纫机前表演起来,当她踏着缝纫机的踏板,‘哒哒哒’地在缝纫机上砸出一个鞋垫子时,妇女们沸腾了。
“哎呀妈呀,这玩意儿可真能耐,这才一卡巴眼儿的功夫,就能砸出一个鞋垫子,忒能耐了……”
“怪不得现在的姑娘找婆家时都要缝纫机呢,这玩意儿确实省事儿,有了这玩意儿,以后做个衣裳,缝缝补补的,就容易多了。”
“东西是好,可钱儿也不细呀,听说这么一台得二百来块钱呢,还得不老少的工业券,得啥样人家能买起呀?”
“人家秀儿她对象家不就买起了吗?你看看人家秀儿,现在三转一响都齐全了……
所谓三转一响,就是指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这几样东西在这个年代里,被统称为四大件。
谁家姑娘找婆家,要是能要出这四大件中的一两件,就是很了不起的事了,要是能四件都要出来,那她家的姑娘可就值钱了,连他们娘家的人也都脸上有光了。。。。。。
韩明秀本来就有自行车,后来大舅妈又给了她一块手表,现在霍建峰又给她送来了缝纫机和收音机,她的四大件就齐全了,所以才招来那么多羡慕的目光。
不光羡慕她的缝纫机,也羡慕她的自行车,手表以及收音机。
她的那台收音机,引起了村里很多小青年和半大孩子们的兴趣,他们像一群粉丝似的,围着那个木头匣子,兴奋地听那个匣子里面传出来的各种声音,又激动又好奇的。
“现在这人可真了不起,你们瞅瞅研究出这玩意儿,这么小个匣子就能发出人的动静来,这要是不知道的,还得寻思着里头藏个人儿呢?”
“你家这么小个匣子能藏进个人去啊?这叫科学,懂不懂……”
“切,说的跟你懂似的,谁不知道这是科学呀?可我不就是不明白到底是咋回事儿吗?他们到底是把声音藏哪儿了?咋还能藏这么多声音呢……”
“别锵锵了,都消停点儿,评书连播都开始了,就听你们俩在这儿犟咕了……”
这会儿,评书联播已经开讲了,大伙儿都被收音机里的故事给吸引住了,就都住了嘴,消停的坐在炕沿上听起了评书联播,认真的就跟一帮小学生在听课似的。。。。。。
这股子收音机热一直持续到年二十九那天
二十九这天,韩明秀家预备,准确地说,是王文远和章淑珍家预备。
二十八那天,韩明秀的舅舅王文远,就借了队里的马车,把韩明秀家那口三百多斤重的大肥猪和办喜事儿用的鸡、鸭、蛋都装在车上,一股脑地拉到司家洼子屯儿去了。那边儿啥都准备得妥妥当当的了,就等着今天摆宴席招待客人了。
孙老屯的村民们对于韩明秀上司家洼子屯预备婚宴,其实有点儿不满意,不过,一想到她那头三百多斤重的大肥猪和那老些鸡鸭鹅肉蛋啥的,也就释然了。
能敞开肚皮可劲儿吃一顿好的,就算多走点道,也值的……
于是九点多的时候,孙敖屯的村民们便穿上出门见人的衣裳,成帮结对地出发,嘻嘻哈哈地往司家洼子屯赶去。
韩明秀起早就上大舅家去了,今天她特意穿上大舅妈给她做的红棉袄,蓝裤子。脖子上还扎了一条鲜艳的红头巾,头上还夹了一个红塑料的发卡,看起来喜气洋洋的,分外水灵。
霍建峰穿着韩明秀给做的那套中山装,他本就身材高大挺直,穿上这身衣裳,更显得格外气场强大,英俊帅气了。
两个人站在一起,微笑着迎接前来祝福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