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寡夫寻夫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寡夫寻夫记-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顾兴戟抬头瞥了他一眼,“不要把别人都当成跟你一样没脑子。”
    对于赵元升出言打断顾兴戟的话,寇英也是不高兴的。他在边关与羌族的人对战多年,这次终于有机会一举打残羌族蛮子,完成先辈不能完成的功业,偏偏来这么个不开眼的东西,就算寇英不愿意得罪大皇子,对于赵元升三番四次找茬也烦了。
    寇英白了赵元升一眼,“顾将军说说你的想法。”
    “计划很简单,既然不想让敌人走苍冀河这条路,那就派兵再此处拦截,敌人为了赶在入冬前返回必不会久战,而取道较为凶险的猿鸣谷,我们就派兵在山谷两侧埋伏,等敌人来了,我们瓮中捉鳖。”顾兴戟顿了顿,“唯一比较麻烦的是,据斥候来报敌军现在大概在这个位置,我们现在派兵来不及在敌人到达苍冀河前赶到。所以,我们还要分出第三路兵马,去突袭敌人,拖延敌人的行军速度。”
    寇英听完顾兴戟大略的计划,凝眉思索了一阵,点点头,“可行,只是这兵力如何安排?”
    “我带三万兵士,以骑兵为主,拖延敌人行军速度。”顾兴戟先给自己安排了最凶险的工作。
    寇英沉吟一阵,点点头,“在猿鸣谷伏击,本帅身边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就是原先跟你不对付的左将军。”
    顾兴戟点点头,“左将军与羌族对战多年,对敌人有很深的了解,我相信他能挑选合适的机会动手。”这算是同意了寇英派左将军伏击的的提议了。一旁站着的左将军激动不已,他原先以为自己跟大将军有嫌隙,大将军此次来西北必定会借机为难他,没想到大将军非但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还给他这么一个肥差。在左将军看来,伏击敌人就是白捡功劳,大将军完全可以自己去,或者安排自己的亲信,大将军却不念旧仇把机会给了他,心底顿时又是羞愧又是感激。
    顾兴戟没理他感动的小眼神儿,还剩一路人马无人带兵,他和寇英都没了合适的人选。寇英想亲自带兵,却被顾兴戟否决了。阳关城还需要一个有分量的人坐镇,以免敌人声东击西。
    两人都考虑了许久,顾兴戟提议:“我手下的副将蒋忠,虽然缺乏些历练,但是此处主要是以震慑为主,并不见得会与敌人交手,不若让他试试。届时我也会设法将敌人引向猿鸣谷方向。”
    寇英想了想,他手下未必没人比蒋忠强,但是他已经为自己人占了一个好差事,不可再与顾兴戟的人抢功劳。再者,他手下的兵力并不多,阳关城还要他的人戍守,分不出多少兵力驻守苍冀河。顾兴戟相反,手下兵力相对充足,而他又愿意给底下人兜着。寇英着实没有理由反对,便同意了。
    最后,顾兴戟手下十万援北军,三万随他去阻击敌人,为大军开拔到指定地点争取时间。蒋忠带兵五万驻守苍冀河畔,做恐吓敌人之势。剩余两万听从寇英指挥,协助阳关城防务。
    阳关城原本的驻军和从其他城过来的援军加起来约有五万人,三万随左将军去猿鸣谷伏击敌人,剩下的人与两万援北军共同防守阳关城。
    其中,顾兴戟、蒋忠和左将军带的兵马都是实打实的人数,而留在阳关城的人算起来有四万,事实上也就三万多一点点。因为援北军几次战斗减员,已经不是足额的十万大军了。
    对此,寇英并不介意,再不济还有监军的近千兵马不是?谁知道,赵元升竟然死活不愿意留在阳关城,一定要跟着出城作战。“皇上既然命下官督查援北军军纪,下官自然是要跟着援北军同行的。”
    “城里也留了援北军,赵监军留在城里也是一样的。”顾兴戟自然不愿意赵元升跟着去捣乱,寇英也是一样,于是开口劝说。
    然而赵元升铁了心,说什么也不肯留下,“城里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又能违反什么军纪。”
    一句话说的顾兴戟黑了脸,他留给寇英的兵员数目不足是真的,但援北军都是精挑细选的汉子,哪一个是老弱病残?“哦,那不知道赵监军是要跟本将去阻击敌人还是驻守苍冀河?”
    要给顾兴戟使绊子当然是跟在他身边最好,但是看顾兴戟的样子,如果跟在他身边赵元升觉得自己以外阵亡的可能性很大。驻守苍冀河的蒋忠是个无什么根基的平民,由顾兴戟一手提拔起来。赵元升觉得凭自己的本事完全可以拿捏的住蒋忠,甚至这五万大军实际上可以由他来指挥,那么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就来了!
    “下官跟着蒋副将同去!”赵元升很快做出决定。
    “不行!”顾兴戟想都没想就开口反对。他担心的也是赵元升用监军的身份拿捏蒋忠。
    赵元升坚持,顾兴戟也坚持,寇英就开始和稀泥,“赵监军何必出城冒险呢?你身份特殊,如果出了什么变故如何是好?”
    “这是下官自己的决定,与人无尤!”赵元升吃了秤砣铁了心。
    “口说无凭!”顾兴戟凉凉地说。
    “立字为据!”赵元升受不得激将,拿过笔墨,刷刷写了切结书,表明若出了意外无须任何人负责。
    顾兴戟拿过切结书看了看,交给寇英保管。此事就此定下,出征之人分头准备不必提。顾兴戟单独把蒋忠叫到自己的书房。
    “蒋忠你素来沉稳,本将信得过你,所以在元帅面前推荐了你。本将相信依你的秉性必不会让本将失望,只是有两件事,本将须得嘱咐你。”顾兴戟慎重地跟蒋忠说。
    “末将单凭大将军吩咐!”蒋忠无根基、无背景,能爬到今日的位置全靠了顾兴戟,所以他对顾兴戟也分外忠心。
    “这第一点,从阳关城到苍冀河一共有两条路,一条路短一些,须三日路程,走另一条路要多两日路程。你切不可为了早日到达而选短的一条!”顾兴戟严肃而慎重的吩咐。
    蒋忠疑惑。正是因为时间不够,大将军才不得不冒险阻击敌人,为何反而让他选择路程远的一条路?须知多两日的路程,大将军与敌人对战的次数就要增加,也就越危险。

  ☆、第五十三章 

依着顾兴戟的身份,只要他开口命令了,蒋忠必定会死命执行到底,可是顾兴戟不是那种只要人执行命令不给解释的人,而且这也没什么不能说的,“若是走这条路必须经过沙域鬼城。依照当地人的说法。每到秋日鬼城中冤死的鬼魂就返回阳世,在鬼城附近寻找替死鬼,凡是进入鬼城的人都会遇到鬼打墙,进去了便再也出不来。”
    顾兴戟看着蒋忠并未将这一说法放在心上,见多了生死鲜血,很多兵士都是不信鬼神的,所以顾兴戟又换了一种说法,“本将曾读的一本书,书中描述的就是沙域鬼城,书中说这鬼城依着五行八卦而建,内设阵法,因为城体残破,若是晴日行走并无大碍,但是秋日风起,沙土蔽日,前后均不得见,进城的人极易迷路,当下已是秋初,所以你切不可冒险!当以五万大军将士性命为重,知否?”
    “末将谨遵大将军教诲!”蒋忠慎重地应了顾兴戟。当兵的人不怕厮杀不怕鬼神,但是对于杀人于无形的奇门遁甲之术却是有些忌惮的,顾兴戟如此说了,依着蒋忠的性格必定不会再去冒险。
    “还有第二件事,那个赵元升。”提起赵元升的名字顾兴戟都烦,“如果他只是老老实实地跟着便还罢了,如果他胆敢染指军务,你便寻个由头……”顾兴戟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剩下的事儿都有本将在,你不必担心!”
    “是,末将遵命!”蒋忠是顾兴戟一挂的,对赵元升自然也烦的不得了,暗自寻思着该寻个什么由头才好。
    “嗯,此次戍守苍冀河,事关重大,你必不能给敌人可趁之机,须知你身后就是我武朝的疆土,那里生活着我们武朝的子民,我们的父母兄妹!”顾兴戟再次严肃地警告蒋忠。
    “末将遵命,即使拼到最后一个人,末将也不绝不让羌族人从吾辈面前过去,践踏我武朝寸土!”蒋忠热血沸腾,恨不得羌族的敌人就在他眼前,他能上前厮杀个痛快。
    顾兴戟点点头,“本将相信你必不会让本将失望!下去吧,该准备的东西准备好。”
    “是,末将告退!”蒋忠告退离开。
    不多时,门外侍卫禀告:“大将军,赵兄弟求见!”因为当过同僚,侍卫们还是习惯叫屈羽赵兄弟。而屈羽的身份在军中还是秘密,所以也就没人费心去纠正了。
    听到小……弟过来,顾兴戟连忙答:“请他进来!”说话的同时还下意识地整整衣领、拽拽衣袖上的褶皱。
    屈羽推门进屋,便半跪行礼,朗声道:“赵羽拜见大将军!”
    顾兴戟一愣,从搬到小院去屈羽就没跟他行过如此大礼了,“赵兄弟免礼!”顾兴戟只能按照礼节让屈羽站起来。
    “赵兄弟突然过来,可是有什么事儿?”屈羽有心疏远,但是顾兴戟不乐意啊,一开口就成了话家常的口气。
    “羽今日在城中行走,见许多兵士正在收整行礼,便猜测大军今日可是要出战?”屈羽试探地问。有心问的更多,又怕顾兴戟觉得他在刺探军情,毕竟现在他跟大军一点关系都没有的。
    “是要出城。”顾兴戟言简意赅。他猜不透屈羽的意思,便不随便说什么。
    “如此,羽希望大将军能带羽去二哥阵亡之地,让羽有机会祭拜一番。”屈羽早就有心去祭拜张二郎,但是张二郎战死的地方时常有羌族骑兵出没,若无人护卫风险不小。
    城中的兵将都为保家卫国而来,屈羽和韶儿都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私情劳烦兵士冒险,所以这个要求一直没提。之前寇英和顾兴戟先后出城,屈羽曾想过要跟,但是因为赵元升的存在,便打消了这个念头。现在再次有了机会,屈羽想试试。
    “你可知阳关城外都是敌人的游猎区,遇到敌人会有危险!”顾兴戟不乐意屈羽去,一个是因为危险,一个是他还活着呢,祭拜什么?!
    “知道,但是我有自保的能力……”顾兴戟抬手打断屈羽的话。
    “你若去了,韶儿怎么办?为了争取时间,大军不会多做停留,也没有人会等你们祭拜完了送你们回来!”在顾兴戟看来屈羽这就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那我便跟大军同去便是,作为武朝子民,保家卫国上阵杀敌都是当做之事。”屈羽曾经也有一个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梦想,所以并不介意跟大军去杀敌。
    “你说的轻巧,上阵杀敌!刀剑无眼,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韶儿怎么办?还有,你有功夫,能自保,跟着去可以杀敌,韶儿呢?你要去祭拜二郎,韶儿跟不跟?韶儿若是跟去,他也要去杀敌么?”顾兴戟有些急眼。
    屈羽心说,韶儿的功夫比他不差,上阵杀敌也不是不行。不过韶儿到底年纪小,早早见血杀人不好,而且老夫人曾吩咐过韶儿不得习武,也不上阵。
    带着韶儿肯定不行,若是不带……,明着跟韶儿说,韶儿十成十不答应,只能走点偏门了。屈羽心思回转,嘴上问:“若是能韶儿留下,我可以跟大军同去么?”
    顾兴戟相信依着韶儿对自家小婶婶的黏糊程度,必是不肯同意留下的,所以爽快地说:“行,若是你能将韶儿单独留下,我便带你同去。”
    “一言为定!”屈羽满意了,出来先去了老柳的地方,跟老柳说韶儿最近睡不好,讨了一些安神的药粉。又去司徒先生处,见韶儿不在,便对司徒先生说明来意,要求司徒先生代为照顾韶儿。
    对于屈羽能同行去保护大将军,司徒先生是乐见其成的,便爽快地答应了屈羽的要求。解决了这些问题,屈羽回到小院儿,准备吃食,他此去不知多久,要多给韶儿做些能放的住的吃食才行。
    当天晚上,屈羽特意给韶儿做了羊汤,里面加了安神的药物,羊汤味道重可以遮盖一些药粉的味道。屈羽心情略微忐忑地看着韶儿将羊汤喝的一干二净,心下松口气的同时又有些愧疚。
    吃饱了饭,韶儿一抹嘴,“叔儿,这几天晚上我要跟司徒先生去观星,就不回来睡了。你有没有做好吃的,我嘴馋了可以打牙祭。”
    “有,我做了很多,都在厨房的柜子里,你多带些吧。不要给司徒先生添乱。”屈羽以为是司徒先生有心帮他并未起疑,还仔细地帮韶儿收拾了几件衣服,用小包袱包好。
    “知道了!”韶儿回了一趟自己房间,不多会儿就拿着一个不小的布袋冲进厨房,将屈羽做的所有的吃食都扫进袋子里。
    屈羽想到韶儿接下来的日子都要住在府衙,自己不在家,韶儿不会回来,家里留吃食也是坏掉,所以对于韶儿的举动并未有异议。
    看着韶儿进了府衙,屈羽返身去整理自己的行囊,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屈羽就到了府衙,准备跟着顾兴戟同行。
    “韶儿呢?”顾兴戟不信屈羽能说服韶儿。
    “在司徒先生那儿,我给他吃了一点安神的药,现在应该正睡着。”对于给韶儿喂药这事儿,屈羽自责地不得了,他希望顾兴戟能骂他胡闹,训斥他一顿,这样他心底能好受一点点。
    顾兴戟愣住,他没想到将韶儿当做命根子的屈羽会给韶儿吃药,“跟老柳要的?”见屈羽点了头,“那没事儿,虽说是药三分毒,但是老柳的药只有好处,最多让韶儿睡一阵子,放心吧!”
    虽然没有预想的训斥,但是听了顾兴戟的话,屈羽心里好受了许多,小声问:“那我可以跟你们一起去了吧?”
    顾兴戟心道,这种小媳妇的样子他哪里能拒绝得了啊!“也罢,男子汉大丈夫一言九鼎,既然答应了你,你便同去吧,但是有一条,你须得寸步不离地跟在我身边,不可以冒险!”
    “行!”屈羽的精神头又高涨起来。催促顾兴戟洗漱完毕,二人一同离开府衙。途中遇到来送行的司徒先生,屈羽语带歉意地说:“韶儿就拜托司徒先生了。”他这一走,韶儿还不定怎么闹呢!
    “有我在,赵兄弟不必挂心。”司徒先生还不知道该挂心的是自己而不是屈羽,自信慢慢地与屈羽告别。
    屈羽道过谢,跟着顾兴戟与已经整装待发的兵士汇合,三路兵马先后开拔。
    晌午的时候,顾兴戟一行人路过了伏牛山,大军休息了一盏茶的功夫,屈羽趁机到顾兴戟说的二郎中箭的地方烧了早就预备好的纸钱,还嘟嘟囔囔说了一些什么,顾兴戟没听清。
    很快,大军继续前行,正午的时候,大军再次休息,伙头兵搬了粮草准备生火煮饭,突然一个搬运粮草的兵士大叫出来,原来,一个米袋子里装的不是米而是一个人,这人还是个大家都认识、不认识也听说过的人——护国小公爷,张景韶!
    小公爷睡得很沉,被人从米袋子里抖露出来也没醒。韶儿身份特殊,下面人当然不敢做主,立刻就上报了大将军。
    顾兴戟看到被人抱上来的韶儿黑了脸。小家伙不知道自己做的事儿会有什么后果,还抱着包袱咂咂嘴,显然睡得正香。

  ☆、第五十四章 

顾兴戟瞪着一脸震惊的屈羽,“你不是说他在司徒先生那里么?”
    “我,我也不知道啊……”屈羽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顾兴戟走近韶儿,扯出他怀里抱着的布袋子,“不少好吃的啊,还有衣裳,你给收拾的?”顾兴戟这话不是在训斥或者埋怨屈羽,只是单纯地问问。
    可是屈羽不这么想,他急忙解释,“我,我也不知道他怎么会跟来,他昨晚明明说要跟司徒先生去观星,所以我就给他收拾了吃的和衣物……”
    “这个小机灵鬼,运气还不错!”大军粮草分成三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