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喜迎门-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凌彩凤越听。火气越往上涌。
    别人说一说也就罢了,自己默不作声的听着,也皆是因为肚子不争气。可她北玉瑶一个已经嫁出去的人,居然还回娘家说三道四的,她实在觉得不服气。
    可北玉瑶逮到机会,似乎并没有很快停下来的意思。又道:“你再想一想大嫂,虽然大哥不是咱娘亲生的。虽然回到三河镇他们就分出去单过了,就算是不怎么走动,可人家年节礼不缺,各种礼数不少,就算是没有在娘面前侍候着,也为北家生了两个儿子,就凭这一点,咱爹咱娘就不能把大嫂看轻了去。”
    反过来就可以理解成,虽然你凌彩凤在爹娘面前处处抢风头,可没有生下儿子,终究是硬伤。
    姜氏就顺着北玉瑶的话接了过去,但话却说得有些意味深长,“你大嫂现在也算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了。”又道:“北焰娶回了孙家之女,精打细算是个会过日子的。北川现在看来倒也是个不让她操心的。”说着又把目光转向北雪,“倒是北雪这丫头……”
    话锋一转,本来一直不动声色观战的北雪,就感觉后背的冷汗冒了出来。
    是不是人活在世上,真的就不能免俗?
    是不是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议论八卦谈论家常里短,是女人们永远的爱好?怎么这会自己要走都走不了。
    恰好北玉湖走了进来。进屋就道:“娘,夏家三郎来了,说是来找北雪的。”
    北雪一听,赶紧道:“祖母、二婶、三婶、小姑姑,那我就先回去了。恐怕是出来的时间久了,轩儿在家吵着找我了。”
    北玉瑶笑道:“回吧,回吧!”又道:“我吃了饭再回去,给婆家省一顿。”说完,就朝屋里的几个人笑了笑。
    姚香云也笑,姜氏却轻推了北玉瑶一下,宠爱地道:“这个孩子!”
    唯有凌彩凤,眯着的双眼中,透着宣泄不出的气愤。  

  第132节:中秋(中)

出了北家老宅,夏骆走在前面,北雪隔着一段距离,远远地跟在后面。二人一路上倒也无话,就那么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北雪本也以为是轩儿哭闹了,可是待他们一前一后地走到夏家门口不远的地方时,结果却发现,大门外竟然停了两辆车蓬处围着半新不旧的绿呢马车。
    北雪心中一凛。马车?莫不是夏昱有消息了?
    心中小鼓乱敲,脚步虽凌乱,但却越走越快,待走得近了,这才分辨得出,这马车是舅舅家的。
    小舅舅苏牧何笑呵呵地从院子里走了出来,满脸带笑地问,“北雪,去你祖母家了?”
    “是,小舅舅。”北雪笑着上前行了礼,又招呼他进屋喝茶,“小舅舅这是什么时候来的,到了我娘那里没,怎么提前没让人捎个信儿过来。”
    “把后面一辆马车上的东西都卸下来。”苏牧何吩咐完赶车的两个车夫,就转身和北雪进了院,二人一前一后直奔正屋而去。
    车夫应声撩帘的时候,北雪就瞟了一眼后面的马车,车上全是东西,但比前面那一辆要少了一些。北雪知道小舅舅这是给自己送东西来了,就安排夏骆在外面引着两个车夫,将东西搬到西间的大炕上。
    这个小舅舅对自己和娘亲真是好得很,平时的帮衬就不说了,这逢年过节的一准就把东西送过来。少则小半车,多则一整车。柴米油盐吃穿用度都弄了个齐,别看是个没有媳妇的人,可对待苏氏这个姐姐,还有北雪这个外甥女真是比女人还心思细腻。
    他给娘亲送东西,那是姐弟之间的情谊。可是也不忘给自己送东西。北雪总有些过意不去,“小舅舅,您看我现在的日子过得还可以。大舅舅传给我的做伞之道每个月我也能赚上些银子,外加上家里有田。您以后就不要这么客气了。”想了想又道:“我娘常说您这么大也不娶妻,实在为您担心。您不如积些银两,早早成个家吧!”
    一边说着,北雪已将沏好的茶直接递到了苏牧何的手边。
    苏牧何接过茶碗,眉眼间微微地笑,“成了亲的人就是不一样了,现在你这个女娃子居然还劝起我这个舅舅来了。”啜了口茶又道:“你就不要惦记我了,你把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我就心情舒畅了。”说完。他又立刻警觉到什么,脸色微微变了变。
    夏昱此去盛京大半年不归,这日子怎么能和和美美。
    苏牧何一时感觉到口误,赶紧调转风向,笑道:“车上的东西不止是我带来的,还有一部分是你大舅舅送的,还有一些是风大人送的。一会儿出去时我告诉你。”
    “好!”北雪微微点头,并不把苏牧何的话往心里去,又道:“那小舅舅要代我和娘亲谢过风大人和大舅舅才是。”
    “知道,知道!”苏牧何频频点头。又问:“伞铺的生意可好?”
    “还行吧!”北雪有些含糊地应付着,其实这还算说得过去的生意,并不是因为苏家祖传下来的做伞手艺不好。而是现在自己实在是力不从心,没有好好经营。而且在古代的历史上商人之家或是罪臣之后是不许科考的,北雪也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不是也这样,所以夏昱走了之后,她突然想到这个,就担心起夏骆的仕途来,所以那伞铺也多半处于关门状态,自然谈不上生意好。
    “那就好,那就好!”苏牧何有些不自在地点了点头。下面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生怕一不小心,又说到什么不该说的事。所以话出口之前必要仔细斟酌着。好在他突然想起一桩事儿来,赶紧道:“听你大舅母说。虹双要成亲了,夫家姓陈,是一个苦读诗书的俊美少年,家中祖产丰厚,眼下虽然没什么生计,但守着祖上的田产过日子倒也算是过得去。”
    苏虹双是大舅舅二女儿。皆因大女儿嫁得稍晚,所以这二女儿出嫁的日子,也比当地女子稍晚了一些。
    “那可真是好事,大舅母也算了了一桩心愿。”北雪真心替苏家高兴。
    “你大舅母一开始还不太满意,说这陈家倒是好人家,可一家人就那么坐吃山空也不是个事儿。”苏牧何又喝了口茶,“后来还是你大舅舅说,像咱们这样人家的闺女,商不商农不农的,还真能当大家闺秀嫁了去吗?再者陈家小子年轻有为,八股文章做得通透。至于日后他能不能攀上仕途之中,一来看陈家小子的本事,再者也是虹双的造化了。命中注意八两米,走遍天下不满升。”
    “这样也好。”北雪笑道:“现在那陈书生还是苦读阶段,若二表姐能与他举案齐眉,日后就算是他出息了,也不会忘了发妻的好。相反若是直接找个门第高的,一来就有了攀高枝的嫌疑,二来就怕嫁到婆家后被人瞧不起。”想了想又道:“总之这婚姻之事,至多也就是看个三两步,太长远的事儿也想不得那么多。家家过日子还不都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远在盛京的皇帝还不是说换就换,凡人又怎能预测日后的命运。”
    苏牧何听了,就频频点头。
    这时夏骆就走了进来,“小舅舅,大嫂,车夫已经卸完东西了。”
    “好!”二人起身出了屋。
    夏骆依着北雪的意思,安排着让车夫把东西都卸到了西间的炕上,北雪进门一看,着实吃惊不小。吃食、布匹、棉花、丝线等物足足摆了半铺小炕,不由奇道:“小舅舅,怎么这么多?”
    “都说有风大人的了。”苏牧何呵呵地笑,“过了中秋天就一日日转凉了,家里人口多,每人添置些棉衣物是少不得的。所以我就拣那些实用的买。而那些精致的糕点、酥糖等物倒是风大人送的。那些油盐等物是你大舅舅送的。”
    既然送来了,又是自己的舅舅,说了太多的谢谢反而觉得虚伪了。北雪只好道:“风大人真是客气了。”又道:“两位舅舅送了这么多的东西,我们用都用不完,到春节的时候可千万不要再送来了。”
    苏牧何只是笑,“春节的时候再说。”
    紧接着,北雪就陪着苏牧何去了娘家。
    两个车夫在前面赶着马车,苏牧何和北雪安步当车,慢慢地向前走。在苏牧何快走几步,与北雪拉开距离的时候,北雪望着他消瘦的背影,心中无限感慨。
    这个舅舅不但聪明睿智,而且行事磊落果断。不但得到风大人的信任,在自家亲人中也是极力护佑的。可他怎么就是不娶妻呢!
    北雪曾经听娘亲说过,他原曾娶一个女子叫丽娘,也不知道二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苏牧何就那么一纸休书甩给了她。那女子哭哭啼啼地走了,一直没改嫁。而苏牧何却再也未娶。
    难不成两人之间还有情?那又为何甩休书过去?
    思索间,北家的大门就在前方。孙灵芝早就听说小舅舅赶着马车来送礼,已经扶着肚子站在门口张望了好一阵了。见到马车影子的时候,她开始面露喜色,可是当她看到北雪与苏牧何并肩而行的时候,那脸上的笑容就僵硬了许多。
    “小舅舅,您来了!”待马车走近一些的时候,孙灵芝笑着迎了过来。她对北雪视若无睹,却是一个劲地和苏牧何说话,“我们家北焰早就盼着您呢,小舅舅快屋里坐。”
    声音大而尖锐,甚至是有些刺耳,自然是把屋里的北焰还有苏氏引了出来。
    “姐!”见到苏氏,苏牧何大步上前。
    “二弟。”苏氏满脸喜色,迎着他进屋去,又转身吩咐,“快,快备着午饭。你小舅舅每次都来去匆匆的,今儿非得吃了午饭再走不成。”见苏牧何略犹豫,瞪着眼睛道:“怎么?还就不想端姐姐家的饭碗了!”
    “不是,不是。”苏牧何索性一挥手,“吃饭就吃饭,只是姐你要快着弄,我还要赶回县里去当差。”
    “中,中!”苏氏喜笑颜开,找出家里的好吃的,安排北雪和孙灵芝到厨房去做,姐弟俩则留在屋里说话。
    说起了今年北家预计的收成时,苏氏更是掩不住满脸的喜色,“哎哟!今年年景好,该睛天的时候睛天,该下雨的时候下雨,你看那西山的水稻和大豆,个个颗粒饱满,准比往年多打粮食。”说着眉眼直往上挑,“待打下来第一批新稻谷,研磨好了之后我就让北焰给你和大哥那送去,新稻谷好吃。顺便也给风大人送一些。”
    “给大哥和风大人送就行了,我也不怎么在家里吃饭。”苏牧何道。
    “那哪成?”苏氏挑了眼眉,“有大哥的,自然就有你的。稻谷我给你了,到时候你怎么处置,那可就是你的事儿了。”
    两人说完了粮食,又说虹双成亲的事,接着又说北家要添丁进口了,这要是孙灵芝一举得男,这可就是北家的长女。姐弟二人在正屋唠得笑逐颜开,可厨房那边却是暗流涌动。  

  第133节:中秋(下)

北雪蹲在灶边烧柴,孙灵芝围着灶台炒菜,北焰偶尔也进来帮忙,提一提水,拿一拿东西。趁北焰出去劈柴的时候,孙灵芝就翻了翻眼睛,瞄着北雪的眼神道:“妹子,你知道小舅舅今天来?”
    “不知道。”北雪头也不抬地答道。
    孙灵芝就在心里冷哼了一声,“那你怎么先把小舅舅截到你们夏家去了?”
    截?北雪愕然。不由抬头看她。
    孙灵芝只好不阴不阳地道:“按理说,小舅舅的马车进了三河镇,从镇中的大道走应该先到我们北家才是,怎么还拐着弯去了你们夏家呢?”
    北雪并不笨,可孙灵芝这样说话,就算不笨的她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再一想到刚才她见到自己的神色,已及她又瞟了一眼其中一辆空着的马车。
    费了好半天工夫,北雪总算是想明白了。
    原来她是在计较自己是不是把小舅舅马车上的好东西都挑了去,而剩下不好的,才拉到北家来。
    想到这,北雪差点就去扶额头。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总是用自己的心胸去衡量别人的行为,这样难道不累吗?
    有些事情不用解释,时间慢慢会证明。可眼下之事,北雪若是不说明白,自己背着黑锅倒没什么,那么以孙灵芝的肚量,她是不是会一直耿耿于怀,万一再伤及腹中胎儿,那可得不尝失。
    北雪很无奈地道:“大嫂,马车上的东西是来之前小舅舅就分装好的。里面分别有小舅舅、大舅舅、还有风大人三个人备的礼,我的那一车比你们这一车要小,具体都有些什么,我还没仔细看。”
    “是吗?”孙灵芝的心里似乎舒服了一些。但显然还有些不太相信的样子。
    既然说了,那就让她心里彻底舒服了吧。
    北雪又道:“俗话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我毕竟是外姓人了。大舅舅和小舅舅怎么会心里没数。你也知道外祖家人丁少。一共就这么兄妹三个人,互相之间肯定是要帮衬着的。而我是两位舅舅唯一的一个外甥女。本来我还没买东西去看看他们呢,结果他们经常给我带东西,这也就是一种疼爱罢了,哪能及得上娘亲自小带着舅舅一起长大的关系亲厚。”
    孙灵芝握着炒勺的手,就顿了顿,脸上的僵硬似乎缓解了一些。
    北雪趁热打铁又道:“说来说去,大舅舅和小舅舅就是惦着娘亲。我是嫁出去的人,以后要侍候公婆的。娘亲也指望不上我。最后侍候在娘亲身侧的还不是你们,所以大舅舅和小舅舅爱屋及乌,也不会亏待了你们的。”
    这句话,似乎说到了孙灵芝的心坎里,那脸上的笑容顿时就笑开了。
    北雪就在心中叹气:都快当娘的人了,真是个孩子。
    不一会儿,北焰抱着一捆柴进来,笑呵呵地道:“大舅舅他们可真是细心,仅是给灵芝的安胎药,护胎补品就几大盒子。还有一些养身的上好药材,看来大舅舅和小舅舅他们这几年在县里过得不错。”
    北雪脸上笑着,嘴上却没说话。
    自然是不错。就因为几年前帮助富商之子翻案杀张小姐之事,两位舅舅家都不知道捞了多少好处。这钱到了有些人的手里就是个数字,而到了另一些人的手里就可以下崽的。大舅舅和大舅母还不就是这样的人,这几年也不知道他们用那些人家答谢的本钱生出多少银子来。所以给自家的年节礼也就日渐丰厚起来。
    这年节礼给了是情份,不给是本份。
    在北雪的眼中不管人家有多少钱,那能给自己送来些,不止是钱财之事,更是情谊。而且她更是觉得当年的事不必对孙灵芝说,即便当年她没有帮忙出主意。想必今日的礼,依着大舅舅和小舅舅的为人来看。也不会少了自己的。
    还有自己当年其实也算是谈了条件的,那做伞的手艺虽然学到手了。伞铺也开起来了。只因夏昱突然离开,自己力不从心,伞铺无人经营,一直处在带死不活的状态。
    这样一想倒是辜负了大舅舅的一片心意了。若是改日见到大舅舅,他问起伞铺经营得如何,还真是有些无颜面对的感觉。
    饭做好之后,苏牧何留在北家吃了饭。
    饭后也不多留,和苏氏一番话别之后,登车回了泾水县。
    苏牧何走了,孙灵芝就开始围着大炕,一样样地翻看着苏牧何送来的东西,大呼小叫地直叫人眼皮直跳。北雪就起身道:“也不知道贞姐儿在家里做没做饭,我得赶回去看看,别让两个孩子饿着了。”
    苏氏就转身去厨房装了一些菜递到她手里,“拿着回去给孩子吃。”
    这点吃食没什么,可是当着孙灵芝的面,北雪就不想拿,忙推脱,“娘,我回去给孩子们做就是了。再说除了二叔下田去中午不回来,小姑和三叔都要吃的。”
    苏氏哪能不明白她的意思,硬是将一只鸡和两样菜往她手里塞,语气已有几分不悦,“我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