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季明珠有些奇怪的问:“明安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的,像现场看见一样。”
“是小虎子和我说的。”
“哦,”季明珠表示明白了,小虎子是季明安的小伙伴,平时一天那是把整个大队都跑全了,这件事估计就是他到处跑不小心看见的。
这时季明珠也想起了上次她遇见的就应该是孙莲和廖书,当时隔得太远,季明珠只是看见了孙莲,没看见廖书,却没想到孙莲找的居然会是有未婚妻的廖书。
现在两人是得偿所愿了,也不知道以后会过成什么样?特别是廖书,等知青可以回城那天,也不知道他会不会鸡飞蛋打?
但真到了那个地步,也是廖书活该,谁叫他想和知青结婚呢,最关键的是,他居然明知有未婚妻还在外面乱勾搭,这种人以后日子过得再差季明珠也会拍手叫好,甚至希望他能过得再差一点。
第25章
“秦泽阳; 有人给你寄东西来了; ”西北农场看门的老牛说完这话,就提着东西进入秦泽阳住的地方。
秦泽阳住的地方很破败; 木头筑的屋子; 即使糊上了一层泥,里面也有冷风不停的灌进来。
推开门,就可以看见屋子里就一张炕,炕上只有一条薄薄的棉被,枕头更是用稻草做的。
煮饭的地方也只有一个小小的灶台; 里面一点火星都没有,灶台上也只有一个半大的瓦罐; 和一个豁口的碗。
而每次看见这种情况,想到这里住得还是什么大学老师; 老牛总会在心里暗暗得意。
文化人又怎样; 最后还不如他一个看门的泥腿子过得好。
秦泽阳刚劳动改造回来; 正坐在炕上歇了一下; 看见老牛进来; 他眼皮也没抬一下; 说:“老牛,你弄错了吧!我家可什么人也没有了; 那会有人给我寄东西。”
“那俺那知道啊?反正人家邮递员说就是你的快递,一大包的; 还有点重量; ”说完; 老牛就把东西放在了地上。
还真是自己的,秦泽阳惊讶了,他早就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家寡人,唯一的儿子也早早断绝了关系,还有谁会想起他,更是冒着风险给他寄东西来。
“东西场长看过了吗?”秦泽阳他们这些被下放的人,可是被看得牢牢的,外面送进来的东西更是一率要检查过才行。
“当然看过了,没有场长发话,俺哪敢拿进来?”老牛那可是对场长唯命是从,谁叫他的工作就在场长手里。
虽然一个看大门的,每个月也不过才几块钱的工资,可对于老牛来说,不吹风不淋雨的每个月就有好几块的工资,这简直是天大的好事,就跟白捡钱一般,所以他一定要好好听场长的话,保住自己的工作。
“那就谢谢老牛你了。”
“谢啥啊?要俺说,你们这些文化人,就是太客气了。”说完话,老牛就走了,他虽然很想看秦泽阳收到了什么东西?可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他只能遗憾走了。
等老牛不见踪影以后,秦泽阳立马把破门关上,然后开始翻东西。
别的秦泽阳都没管,他最先看的就是信,等看见信封上那熟悉的字时,秦泽阳激动的手都在抖。
他没想到,真没想到,居然真的是秦毅寄东西过来,他原本以,秦毅是恨他的,毕竟,都是他连累了秦毅。
不对啊!激动过后,秦泽阳才想起来,他从没有给过秦毅地址,那么,那秦毅是怎么知道他所在的地方的?
想不明白,秦泽阳决定看过信后再说,开头的第一页,上面写的就是敬爱的父亲,从这句开头,就知道,儿子并没有怪他。
不过等看过信之后,秦泽阳心里只剩下满心怒火了,杨援朝简直欺人太甚,居然如此对自己的儿子。
生气过后,秦泽阳又泄气了,他耸拉着肩膀,满心颓废,现在就是知道杨援朝不是人又怎样?他根本斗不过杨援朝。
唯一值得安慰的,就是秦毅到了一个好地方,不会像他这样,过的又苦又累。
看着除了一封信,就只有空荡荡的信封,秦泽阳就知道,那一百块钱是没有了,估计是场长拿了,虽然很舍不得,但秦泽阳决定,这一百块钱就当过路费了。
毕竟就是去问,也要不回来了。
看着箱子里的一堆草药,秦泽阳不由感叹,儿子真是长大,比以前细心多了。
从箱子里面找出贴着感冒药的草药,秦泽阳转身去了旁边的屋子,他轻轻敲门,问道:“老冯你在吗?”
“在,”老冯打开门,问:“老秦你怎么来了?”
“我儿子给我寄了东西过来,里面刚好有治疗感冒的感冒药,你赶紧熬一副,给小年喝下去。”
老冯一听感激的不行,不停的说“谢谢,”孙子已经感冒两天了,可因为没有药,只能一直熬着,现在秦泽阳原意送药过来,等于是救了他孙子的一条命。
“行了啊!”秦泽阳把药递过去,说:“咱们同是天涯沦落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不用说谢。”
最主要的是,小年是个好孩子,秦泽阳并不想这个他看了几年的孩子出事。
说来老冯也倒霉,和秦泽阳同是大学教授,同样是被别人举报,不同的是,秦泽阳是被情敌举报了,而老冯却是被亲生儿子举报。
老冯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却都举报了老冯,并且和他断绝了关系,最后只剩下去世的女儿留下的外孙对他不离不弃。
可以说,这唯一的外孙就是老冯的精神支柱,是他的命根子,可是西北实在太冷了,又缺衣少食的,小孩子抵抗力差,一到这里,老冯的外孙就常生病。
在饭都吃不饱的地方,想要看病就更困难了,所以每次外孙生病,老冯都是心惊胆战的,就怕外孙一个扛不住去了,那他也不用活了。
还好外孙福大命大,前几次多是有惊无险,每次都扛过去了,可幸运总不可能每次都降临到外孙的身上,老冯就怕某天白发人送黑发人。
所以听见秦泽阳送来感冒药,老冯真的很感激,因为有药,就代表外孙又多了一份活下去的希望。
拿到药,老冯不再说废话,马上就开始煎药,舍不得一次把药煎完,老冯只倒了一半进去,剩下一半可以留着下次用。
送过药之后,秦泽阳就回到了自己的小破屋,把秦毅寄来的东西放好后,秦泽阳就开始给秦毅回信。
在信里,秦泽阳说了自己在西北的情况,但他和秦毅差不多,多是报喜不报忧。
秦泽阳也交待秦毅,既然到了农村,就先好好待着,并叫他以后也不用寄东西寄钱了,他并不需要……
……
今年天气异常,已经连续一个月没下雨了,可最近麦子抽穗需要大量的水浇灌,稻田里因为养了鱼也需要大量的水,光靠人力抬根本来不及。
所以季三栓就去了农机站试试能不能借了一辆拖拉机,因为农机站的拖拉机有限,周围的大队却很多,想借一辆实在很不容易。
也许是因为安山大队去年表现好,所以中间虽然麻烦,季三栓还是把拖拉机借回来了,可他没想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安山大队居然没有一个人会开拖拉机。
季三栓一巴掌拍在自己的脑袋上,暗道自己真是老糊涂了,农机站的人送拖拉机来时居然只顾着兴奋,忘记请他们教怎么开拖拉机了?
没人会开拖拉机,就代表着这拖拉机是白借了,虽然可以立马叫人去学,但时间可不等人,谁知道拖拉机要学多久才会学会?
当然季三栓不知道的是,学拖拉机其实很简单,聪明一点的几个小时就会了。
季三栓主要是陷入误区了,他觉得拖拉机这种洋机器,光零件都不知道有多少个?要学会一定很困难。
他们现在可是在和时间赛跑,晚上一天,到收获时庄稼就可能会减产一分。
季三栓急得的团团转,头发都被他自己撸掉了一大把,这时,季前进就说:“爹,要不你去问问知青,他们都是城里人,说不定就会有人会开拖拉机。”
“行,那我去问问,”季三栓觉得季前进说的有道理,就打算去问问看。
现在大家都在忙着抬水浇地,季三栓到时,知青们正在一人提着一个装满水的水桶,累的汗流浃背。
季三栓叫住一行人,问道:“你们有人会开拖拉机吗?”
其他知青都摇摇头,他们虽然是城里人,可很少接触拖拉机,自行车倒是没问题。
只有秦毅站出来说:“大队长,我倒是学过拖拉机,就是不熟。”
秦毅的确是不熟,实际上他只是看过别人开过,但他记性好,现在也记得一清二楚,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即使知道秦毅不熟,季三栓也不管了,马上就说:“先去试试再说”
拖拉机就放在季三栓家院子里,只因为拖拉机很值钱,若随便放个地方,丢了就惨了。
拖拉机首先挂空档,拉离合,加油门,然后要一个力气大的人手摇启动,等拖拉机“轰轰轰”的响起后,人就可以坐上去了。
回忆着以前看别人开拖拉机的记忆,秦毅慢慢动手了。
拖拉机慢慢启动,周围的人都兴奋喊道:“动了,开始动了。”
等秦毅围着院子开了一圈,熟悉了不少后,季三栓当即就对着周围眼珠子都落在拖拉机上的社员说:“想看拖拉机以后机会多得是,现在,你们现在首先要做的是把水桶放在拖拉机上,然后去河边拉水浇地。”
拖拉机再怎么稀罕,庄稼才是最重要的,社员们可不会本末倒置,再说,拖拉机又不会跑,早晚都能看到。
所以季三栓一声令下之后,社员们四散开来,回家去拿木桶去了。
第26章
麦收过后; 老天爷总算是赏脸,陆陆续续的开始下雨。
既然下雨; 自然就不用再灌溉庄稼,季明珠总算能歇一下了。
在床上歇了一天; 直到明宇和明安放学后,季明珠才磨磨蹭蹭的从床上起来。
花着脸; 顶着一个鸡窝头; 季明珠邋邋遢遢的出了房门; 结果她发现,秦毅居然已经来了。
秦毅就站在院子里,季明珠站在房门口; 两人四目相对,大眼看小眼。
季明珠已经不知道该做什么表情了,可她的脸却刷的一下红透了; 粉红粉红的,就像成熟的蜜桃。
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秦毅也是第一次看见季明珠这个样子,刚起来的她虽然仪态不佳,气色却很好; 特别是那脸上; 看着就想让人咬一口。
不过,等看见季明珠捂着脸反手就把门关上后,秦毅就笑了出来。
季明宇倒是经常见到姐姐这个样子; 没觉得有啥; 所以他有些疑惑的问秦毅:“秦大哥; 你笑什么?”
“没什么,”秦毅赶紧摇头,他能说他就是突然想笑了嘛。
还挺可爱的!
等季明珠把自己收拾好出来后,秦毅已经收敛了表情,完全看不出刚才有笑过的样子。
这时他该庆幸院子离房门还算远,季明珠没听见那笑声,要是真知道了,季明珠表示她一定会让秦毅好看。
“行了,既然齐了,那咱们就开始上课吧!”
秦毅这么一说,季明宇和季明珠就抬了凳子出来,坐在院子里开始听秦毅讲课。
秦毅讲课,主要讲的是高中知识。
很快,季明宇就要考高中了,可是,如今正是WG时期,学校实在太乱了。
像红阳小学,中学还好些,因为在公社,是乡下人的地盘,老农民主要忙着种地收粮,所以乱也乱不到哪里去。
可高中就不一样了,高中学校在县城,季明珠去看过一回,发现里面的高中生基本没上课,每天不是忙着□□抄家,就是忙着上劳动课。
□□抄家那些红小兵红卫兵就不用说了,一个个简直像是没了心,遇见地主要抄,遇见还要富农要抄,就连教书育人的老师也不放过。
一个个简直像疯了一样。
而且现在高中上课不教知识,居然就叫学生去上劳动课,劳动课实际上就是学生跑到乡下去帮老农民种地,幸幸苦苦干上半天,能把人累惨。
送学生读书,主要是为了学习知识,若达不到这层目的,那还去干嘛?
而且真要上劳动课,那还不如留在自己大队呢,最起码不是白干,能挣不少工分。
所以季明珠和季明宇商量过后,干脆让季明宇在家里自学,到时候再找点关系直接参加高中毕业考试就好了。
但是,自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个时候并没有那么多的课外资料,季明宇虽然聪明,却不是天才,光靠书本上的那点知识想自学很难。
这个时候,季明珠愁得不行,毕竟现在可没有家教,想请人都没地方请。
不过后面,季明珠认识了秦毅,秦毅是正正经经高中毕业的,季明珠为了季明宇,也不怕别人说啥闲话了,厚着脸皮把秦毅请来教季明宇。
趁着这个机会,季明珠也在旁边跟着旁听,她虽然上过大学,可那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时间也过了十几年了,学会的知识已经快全部还给老师了,若是不趁着现在不多学习,季明珠觉得,以后到允许考大学的时候她不一定会考得过一群高中生初中生。
而且若不学,那到了考大学的时候,即使季明珠真的考上了,那时候知道的人们第一时间不会觉得季明珠是个天才,而是怀疑她作弊了。
不说外人,就是周围的人,那也不会相信的,毕竟季明珠这辈子可才上过小学,要人相信一个才读过小学的人能考上大学,那人们估计情愿相信母猪都能上天。
季明珠虽然把大部分的知识忘了,可毕竟还是有个底子在哪里,所以要捡起来还是毕竟容易。
这个时候季明宇就感觉压力山大了,他可是一个初中生,开始还好,到了后面居然还比不过他姐一个小学生,真是没用。
当然,姐姐厉害季明宇是很高兴的,不过他在私底下还是更努力了,势必不能让自己差姐姐太多。
再怎么急,学习还是要劳逸结合,到了休息的时候,季明珠就跑去水缸里捞出了她放在里面冰镇了一天的西瓜。
西瓜在现在可是稀罕水果,季明珠光找种子都废了老大的劲,今年总共也只栽了十几株,因为经常撒了灵泉,收获还不错,可就这样,也吃不了多久,毕竟光季明珠家一天就能吃上一个十几斤的大西瓜,更别说季明珠还送了一些给亲戚朋友。
一个十几斤的大西瓜,季明珠几刀下去就切成十几瓣,拿着西瓜到了院子里,季明珠吆喝说:“你们快来吃西瓜喽。”
听见有西瓜吃,季明宇和季明安刺溜一下就跑了过来,现在吃西瓜就是他们每天最期待的事了,必须得跑快点。
秦毅也是,想到西瓜的香甜味,他心里说着不要,脚上却很诚实,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
站在西瓜面前,秦毅在心里暗骂自己不争气,却不由自主的咽了咽口水。
啃着西瓜,秦毅也奇怪自己为啥这么馋,以前他也吃过西瓜,虽然已经是好几年前了,可那时也没觉得西瓜这么香啊!
“秦大哥,西瓜还有不香的吗?”季明安问。
秦毅这个时候才发现,他刚才把心里的疑问脱口而出了,有些尴尬的笑了笑,秦毅说:“以前我吃过的西瓜的确是没你家种的香。”
实际上,说起几年前吃西瓜那次,秦毅还印象深刻。
计划经济时代,什么都比较难得,像西瓜这种稀罕水果更甚,在城里,想吃西瓜只有夏天有,而且还是必须得人发烧超过三十九度,凭着医院的病历卡才能在供销社买上一块西瓜。
而那时候,秦毅就是因为发烧到了四十度,有了病历卡才被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