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娘当自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厨娘当自强-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又忍不住了;而且,手感极佳。
    听见安然的话;梅大愣了愣:“这话你是从哪儿听来的?有道是天道酬勤;想要有孩子;必然要多做才可能;我倒是觉得,至今没有;是我还不够勤快。”手缓缓往下……
    安然脸一红;急忙抓住他作乱的手:“再闹;今儿晚上我可睡旁边屋去了。”
    梅大这才老实起来:“好;不闹……”开玩笑,小媳妇儿睡到别处;自己怎么办;如今晚上不抱着小媳妇儿可都睡不踏实了。
    别看岳锦堂平常嬉皮笑脸的,做起事儿来却极有效率;不过几天就买了个园子;是西郊董家的;这董家在江南却大大有名;是江南四大盐商之一;因爱苏州的景儿;在苏州西郊建了这么个园子;人称董园。
    比翠园大数倍不止;园内树木葱茏;花木扶疏;亭台轩馆依水而建;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出自名家之手;是苏州有名儿园子之一。
    费了这么多心思建的园子;怎会舍得卖给岳锦堂;这董家又不缺银子;梅大奇怪的看着岳锦堂;;岳锦堂自然知道他想的什么;嘿嘿一笑:“你不用奇怪;这可不是我找上门去买的;是他听说本王要开个馆子,主动找过来的。”
    梅大挑挑眉:“多少银子?”
    说到这个,岳锦堂顿时笑的嘴巴都合不起来了;最近自己简直是财运亨通人品爆发啊;这翠园先赚了一大笔银子;把自己过往那些年的饥荒都填平了不说,还有富余;这手里有银子的日子;太舒坦了。
    且,这好事一桩连着一桩;自己这儿正想寻个园子呢;董大成就主动跑来说把西郊的董园给自己;想起那天董大成捧着园子的地契,求自己务必收下的表情;岳锦堂这会儿心里还爽的不。
    本来还说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就把自己的别院腾出来;这有了董园;自己的别院就真不够看了。
    见梅大一脸疑惑;遂笑道:“一两银子都不用;董大成说了,送给本王。”
    梅大:“他有什么条件?”
    岳锦堂不禁道:“你怎知他有条件?”
    “董大成这个人;精于计算;心眼子多的跟藕眼儿似的;西郊的董园,费了他多少心思;极为喜欢;如今却白送给了你;若没大好处绝无可能。”
    岳锦堂点点头:“说起这个本王也想不通呢;他的条件就是给他单独留下一席;供他请客;而且,还不是白吃;该多少银子是多少银子;这不吃饱了撑的吗;本王琢磨,这董大成是不是家里的银子太多了;没地儿使;这才变着法儿的往外扔。”
    梅大:“他倒是聪明;你也不想想,有翠园的例子;这馆子没开就可预见了红火;如今外头莫不以吃到安然亲手做的菜为荣;董大成若是早早定下一席;你想想……”
    岳锦堂一拍桌子:“可不是吗;怎么我就没想起来呢;到时候他先占了一席;这面子可大了去了;怪不得,他舍得把西郊的园子拿出来呢。”
    梅大:“他也算舍得下本了;他那园子;颇费了心思;比起翠园大气的多;不用怎么收拾就可开张;倒省了不少功夫;董大成也是想借机与你亲近;借着你的关系搭上皇上这条线;他这心思用的不可谓不深。”
    岳锦堂笑道:“我猜着他就有这个心思;正巧,皇上也让我跟这些盐商打些交道;两淮的河堤,可还没修明白呢;皇上也是难;这边宁王不消停;内里太后三天两头的找事儿;这几年接连减免税负;国库的银子哪够使;若是不闹灾荒瘟疫的,还勉强撑得住;可咱们大燕这么大的地面;哪能保证年年都是风调雨顺;真要是闹个灾;皇上真能愁死;皇上也是真没辙了;才惦记这些盐商的账;偏这些盐商一个个肥的流油却抠门的紧;但能他们有你这么大方;本王也不至于费这些力气了。”
    梅大:“你也用不着在我这儿念三阴;什么时候朝廷有事;我安家拉过空。”
    岳锦堂嘿嘿一笑:“我不就随便说说吗;说起来,这银子够使唤就好;太多了就是麻烦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做点儿好事也当积德了,你说是不是。”
    积不积德的梅大不在乎;他却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大燕的朝廷安稳了;百姓的日子才能太平;日子太平;他们的买卖才能做下去;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他从不吝惜钱财。
    更何况;有句话叫树大招风;这钱多了;不是麻烦是祸事;你自己主动掏点儿;就当花钱消灾了;你自己不舍得掏;真要让皇上惦记上;寻个由头;抄家灭族;一两银子都留不住。
    园子收拾好;就剩下起名儿了;挑了一天风清气朗的日子;岳锦堂邀安然两口子;去西郊逛园子去了。
    这一进去安然就不禁暗暗点头;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奇花异草,假山怪石;鳞次栉比,目不暇接。
    整个院子用画廊相连;一共有十二间雅舍;每一间雅舍都是独立的小院;景儿也各自不同;最妙的是;除了园子本来就有的四个门外;又添了几个小门;这样,就不用都从一个门进出;方便之余也保证了私密性;来去都无人得知。
    这份巧思的确厉害;想必那些当官的很是喜欢;只不过,安然十分怀疑;明知道馆子是岳锦堂开的;哪个当官的不长眼;跑到这儿来吃席;不等于明明白白告诉岳锦堂;是个贪官吗;就当官的那点俸禄银子;不贪污受贿;这样等级的消费绝对承受不起。
    来的不止安然跟梅大两口子;还有明月先生一干人;安然算是看出来了;这些江南的文人名仕;真是天天闲着没事儿干;有点儿事儿就都来掺和掺和。
    逛了一圈最后在听雨轩落座;眼瞅就是晌午了,少不得要做几道菜招待几位先生;两位师兄前几天就到了苏州;如今就住在这园子里。
    安然之前给师傅捎了封信去;把苏州的事儿说了;师傅的回信是两个师兄捎回来的;师傅信里说;这么多年两个师兄守在跟前;把终身大事都耽误了;年纪着实不小;也该成个家;让安然瞧着帮着师兄找两个嫂子。
    安然看了,哭笑不得;师傅这儿把她当成媒婆了啊;不过,从师傅的字里行间;安然能感觉到师傅比之前在冀州的时候;心情好了许多;或许是因多年的老友在身边;两位老人说说笑笑的;自然开心。
    至于师嫂的问题;二师兄倒是不难;只大师兄,因当年魏家的事,曾发誓一生不娶;有些难办;不过,梅大叫她不用发愁;他自有法子。
    虽不知梅大有什么法子;可以过往的经验来看;事情交给他都能办的圆圆满满;也就不愁了。
    大菜都是两个师兄掌勺;安然在一旁瞧着;不禁有些讶异。二师兄瞧见她的神色,不禁笑了起来:“是不是觉得师兄的厨艺有了长进;你这丫头如今可是名声在外;我们俩作为你的师兄;若再不长进;怕别人要笑话死了,且你那个安家食单;我跟大师兄可是研究了许久;就连师傅都说我们对菜肴的悟性;比过去强了许多。”
    安然笑了起来:“那师妹可要恭喜两位师兄了。”
    大师兄往外头瞟了一眼:“不过,这几位可都是江南的名仕;不大好伺候。”
    安然摇摇头:“两位师兄的厨艺;还有什么可挑的;我就做一道主食好了。”
    安然做的是一道面食;应着几位先生的嗜好;用嫩笋;小蘑菇;跟枸杞头打卤做浇头;因几位先生都有了些年纪;太劲道的面条怕不喜欢;便让狗子抻了细细的银丝面;在水里滚个开;捞出来;用泉水过凉;浇上炒好的浇头;让狗子端了上去。
    二师兄不免有些担心:“小师妹做的这个面倒是清爽;只浇头有些过于简单;怕几位先生不喜。”
    安然笑道:“师兄不知;这浇头看似简单;却有个典故在里头,嫩笋,小蘑菇;枸杞头;这三样极为鲜美;也可不用做浇头;入盐汤焯熟;用香熟油;胡椒;盐;再加上些许酱油;醋;拌着吃,也极美味;因新鲜爽脆的口感;又是山里产的时鲜蔬菜;故此又叫山家三脆;曾有诗人吟咏赞叹这道菜呢。”
    大师兄笑道:“怪不得小师妹让顺子在齐州多念书呢;咱们当厨子的,虽不指望考状元;可识了字;念些书;也能多长些见识。”
    安然:“顺子的腿可养好了?”
    二师兄:“腿倒是好利落了;本来,这次我们想把他一起带过来;不想,临走他娘病了;他爹死的早;家里就剩下孤儿寡母;他一走没个照应哪成;就让他留下了;等他娘病好了再过来也一样;我们上船的时候;那小子哭的凄惨无比;一个劲儿的让我们给狗子捎话;说等他娘病一好就过来;还让狗子放心;狗子家里他也照应着呢。”
    安然心里一热;这俩小家伙;别看认识的日子不多;这感情倒真好;或许是因身世相似;性情相投的缘故;这才一见如故。
    有时,人与人之间真不在认识多长;有的人便认识了几十年;依然互相看不顺眼;有的人,只一面就能相知;这就是缘分。zy
    安然到了前头的时候;就见几位先生又喝高了;正在凉亭中挥毫泼墨。
    安然不禁好笑;岳锦堂如今倒越来越精明了;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酒香;一闻就知是难得的好酒。
    岳锦堂一见她,忙道:“你快着起个名儿;就着明月先生在这儿;写出来;这园子也好有个招牌。”
    明月先生正好听见这话;不禁没恼;反而笑呵呵的看着安然:“丫头,刚你那道三脆面和老夫的心思;你这园子的名儿先生包了,只这道三脆面的做法却不可藏私;写了给老夫带回去;让我家的厨娘学会了;以后照着做;也省的老夫没事儿总麻烦你;还有上次那几个菜,也一并写了才好。”
    安然笑了:“这有什么;回头安然写好了叫狗子给您老送过去。”
    明月先生满意的点头:“你这丫头的确是个好厨子;心怀坦荡不藏私;要天下的手艺人都跟你一般就好了。”
    说着,想起什么:“对了,有个孩子想跟你学手艺;我瞧那孩子机灵;是块材料;回头带过去给你瞧瞧。”
    安然愣了愣;明月先生的为人;江南无人不知;并不是个喜欢管闲事的;这忽然给她推荐了徒弟;还真让安然意外。
    安然不是不想收徒;只是收了徒弟;若没时间教;还不如不收;德福如今还在冀州呢;师傅跟师兄都出来了;这个徒弟收的;着实亏心;根本没教几天。
    岳锦堂见她有些为难;笑呵呵的开口解围:“不说起名吗;怎么又收徒弟了;这收徒弟的事儿不着急;横竖,安然这个师傅也跑不了;倒是这名儿可等不得;三天后可就开张营业;十二桌席可都订出去了;到时候连个名儿都没有;像什么话。”
    安然看了看四周,略想了想:“不如就叫雅舍如何?”
    “好;这个名儿好;听着就风雅。”
    于是明月先生大笔一挥;雅舍两个遒劲的大字就刻在了大门外。
    雅舍代替翠园成了整个江南门槛最高;最难定,也最贵的馆子;跟别的馆子不同;也就开张的时候,总督大人知府大人等都来捧场;稍微热闹了一下;过后就清静了;几乎瞧不见有食客上门;颇有几分门前零落车马稀的意思。
    不明就里外地客;大都以为这是一私宅;若是问起来;便有人告诉你;这不是私宅;是个馆子;你若是想进去吃一顿;那对不住您得明年见了;雅舍的席已经定到了年底;再有,还会把你上下打量几遭;好心的忠告你一句;若是家里银子少的,还是别想了;雅舍的一桌席都是千两银子起的。
    你要是说什么山珍海味这么贵?就会有人嗤一声不屑的道;一看你就是外地来的;知不知道雅舍是谁开的;当今的逍遥郡王这还罢了;还有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安大厨;安大厨知道是谁不?
    你要说不知道;立马有不下十个人跑过来,跟你说安大厨的丰功伟绩;做过什么菜?厨艺如何如何高明?怎么赢的总督府家厨;顺道为民除害;把那恶贯满盈的家伙送到了知府衙门里;如今,案子已经审明白了;压入死囚牢就等着秋后砍脑袋呢,雅舍几乎成了高不可攀的存在。
    不管外头人怎么看雅舍;岳锦堂却着实尝到了蔫不出溜就发财的滋味;以前瞧人家做买卖;不管是开馆子还是卖东西;那都费劲着呢;可没想到赚钱如此容易。
    安然这丫头简直就是财神啊;也不知她哪来的这些主意;不费事;还能赚大钱;如今雅舍赚的比之前翠园还多;这么下去自己岂不成了大燕最富裕的郡王;这腰里有钱的感觉就是好啊。
    岳锦堂手里拿着账本子,兴奋的手都哆嗦;却一抬眼瞧见狗子手里拿着粽子进来;不免有些馋:“谁包的粽子?不还不到端午吗。”
    狗子:“我师傅包的;说师爹想吃;就包了……”
    狗子话还说完眼前已经没人了;狗子愣了愣;看了眼自己手里的一串粽子;自己貌似忘了告诉郡王殿下;自己之所以来雅舍,就是送粽子的;两位师伯;跟郡王殿下;乃至雅舍上上下下的伙计;厨子都有份;倒是翠园这会儿可没了。
    岳锦堂风风火火的赶到翠园的时候;梅大正把最后一口粽子吃进去;其实,梅大也不是喜欢吃粽子;就是这一到端午,不免勾起了些许旧事。
    想起当日跟小媳妇儿在水边遇上的时候;小媳妇儿貌似正是要掰苇叶回去包粽子;然后,两人就有了误会;以至于后来自己差点儿没淹死在那个水坑里。
    不过,如今想起那天夜里小媳妇儿脱了衣裳;纵身一跃便跳入水中的样子,还有些后怕呢;当时把自己吓的魂儿都没了,想都没想就跟着跳了下去;然后被小媳妇儿救了上来……
    这些事,说起来都是因端午节掰粽子叶开始的;故此,这眼看到了端午;就忍不住怀念起来;以至于安然发现梅大不大对劲;便问了一句。
    梅大自然不敢明说;便推说想吃粽子;于是安然就叫人去买了粽子叶回来;包了一上午粽子;留下几个梅大喜欢的馅儿;其余都然狗子送去了雅舍。
    两口子这会儿正在东园临水的小亭子里乘凉吃粽子呢;不想,岳锦堂却跑了来;一进来二话没说就奔着桌上的小篮去了。
    看见只剩下了半篮子吃过的粽子叶,不禁颇为失望:“我说你们也太不够意思了;吃粽子也不想着本王。”
    安然眨了眨眼:“不是让狗子给你拿过去了吗?”
    岳锦堂愕然:“你说狗子把粽子送雅舍去了?”
    安然见他一脑门子热汗;显然是马不停蹄跑回来的,眼珠转了转;想明白事情因果;忍不住扑哧一声乐了。
    梅大也跟着笑了一声;岳锦堂郁闷的道:“你两口子真不厚道;这大热的天;本王从西郊跑回来容易吗一口粽子可都没吃着。”
    梅大:“你再回去不就得了。”
    岳锦堂:“你当我傻啊;就雅舍那帮馋鬼;这会儿估摸连粽子毛都没了;本王回去吃粽子叶不成。”却眼巴巴盯着安然手边儿的一个白瓷冰纹小碗:“这是什么?瞅着就凉快。”
    安然知道以岳锦堂的性子;只让他看见了;就必然会进他的嘴;索性直接递给他:“红豆沙冰;消暑的。”
    岳锦堂眼睛一亮,刚要伸手去接;不想半截让斜刺啦伸出的一只手截走了:“梅兄,你至于吗;不就一碗红豆沙冰吗。”
    梅大懒得跟他废话;把自己跟前塞到他手里;岳锦堂顿时眉开眼笑的吃了起来。
    梅大把自己手里的递还给安然;安然忍不住抿嘴笑了一声;这男人有时真幼稚的可爱;自己跟前的这碗红豆沙冰;可还没动呢;这家伙就吃上味儿了。
    一碗沙冰刚吃了半碗;仆妇过来道:“明月先生到访。”
    安然愣了愣,忙跟梅大迎了出去。
    这一到前头见除了明月先生还有个十一二的小子;忽想起上回梅先生提起让自己收徒弟的事儿;莫非是这小子?
    低着头不言声,也就安然进来的时候;匆匆抬头看了一眼;又低下头;看上去颇有些内向;身上的衣裳补丁摞着补丁;却洗的极干净。
    让着明月先生坐下;上了茶;安然方道:“先生此来,莫非是上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