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博饭家常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种田博饭家常事-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何大嫂心疼的没办法,越发要跟何大伯闹。

    何大伯嘴笨,争嘴争不过,火气上来,按着何大嫂就捶了几下。

    “臭娘们儿,一天到晚净知道瞎闹,晚饭不烧大家没得吃,你以后就别吃晚饭了!”

    何大嫂被捶了几下,不敢再嚷嚷,抹着眼泪去了厨房。

    大山又去喊兰花帮忙。

    “你先把这个拿给娘,叫娘去歇着,晚饭我来烧,说几句好话哄哄娘。”

    何大嫂说话不中听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兰花心里怄的要命,在屋里坐了小半天,到底不能把个婆婆得罪死,裁了银花给的那匹花布,花了大半个时辰给小姑子缝了一件小裙子。时间紧张,没有花边和什么新样式,就是普普通通的一条半身裙,但葱黄碎花的布配上一根鲜绿的腰带,好穿又好看。

    “兰花手真巧,嘿嘿,我晓得怎么说!”大山憨笑着说道。

    何大伯看何大嫂去了厨房才进屋跟阿鱼说话,问地里的活计、何二伯的身体、家里的事儿等等。

    “娘。”

    何大嫂听到大山在门口叫,赶紧把眼泪抹了抹。

    “娘,您去歇着吧,我叫兰花来烧火!”说着,又把那小裙子举到何大嫂面前,“看,兰花给小妹妹做的衣服,天快转凉了,到时候光穿条开裆裤怕凉着,正好套了这裙子,比村里小女娃娃都比下去。”

    何大嫂一看那鲜艳的颜色就喜欢,嘴里还说,“你也不晓得管管你媳妇儿,光想着往外跑,今天不是她瞎闹,哪有这些事!叫你几个堂弟都来看笑话……”

    “是,是,我已经说过她了。娘,您快去歇着,兰花手艺好,叫她来烧饭!您也别气,三婶天天见我就叫我让兰花上她那儿说话,三回里头总得叫兰花去一趟,看,今天不然爷还得叫去割肉回来……您别惦记这个事儿了……妹妹这条裙子多好……三婶想跟兰花说说话才留的人……”大山推着何大嫂往外走,一路翻车轱辘一样的重复着几句话。

    兰花进了厨房,快手快脚的把鸡块用土豆炒了,又烧了几个菜园子里的青菜,等才炒好,旁边锅里的粥也差不多了,怕不够,兰花还打了一锅面糊糊汤。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何况是大大小小八个。

    两大盆冒尖的鸡块烧土豆,一人两筷子就夹的精光,连粥带面糊糊,锅底儿都刮得干干净净的。

    何大嫂先看着兰花端了白面打的面糊汤还心里暗骂“败家”,等吃起来才晓得厉害,自己多加的两瓢水并半碗杂粮根本不当什么,不然不够吃,他爹还得发火……

    “你们大伯娘就是有些拎不清,别的意思没有,明天早些来吃早饭,中午你们爹想吃东西了,只管来端,晓得不?”

    何大嫂跟兰花一起去厨房洗碗烧水,何大伯跟阿鱼交代道。

    阿鱼点头应了,一手牵着一个小弟弟往回走。

    “二柱,下回不许乱说话,大伯帮了咱家好些。”

    二柱摸了摸圆溜溜的肚子,有些悻悻的应了。

    银花在家里伺候歪瓜吃了东西,等一家子都洗漱后,绕去何传文的房间看了看,才上炕,并不晓得何大伯家闹了一晚上,即使有相熟的媳妇子上门聊天说了何大嫂婆媳两个的事儿,银花也没大放心上。

    当年,何老娘还在的时候,可比何大嫂会闹腾,这些年一家人还不是和和□□的过来了。

    高小舅成亲三四年,高小舅妈求神拜佛,又吃了好些土方子,总算有了身子,九月初正是收黄豆、玉米的时候,高小舅的孩子满月,再忙也得去县城喝满月酒。

    银花跟高小舅关系亲密,高小舅妈生的时候就拿了几十个鸡蛋过去,这次又数了五十个,买了两个猪后蹄髈并一匹花布带过去。

    高小舅两口子在县城开了几年的小食摊子,又帮银花送鸡蛋送了大半年,高小舅妈怀孕的时候,一咬牙还找银花借了三两银子,在县城买了两间老房子。房子破的不成样子,但胜在有个不大不小的院子,将来就是扩建屋子也有地方。这边一片儿都是两间、三间为单位的旧房子,家户之间挨得近,小巷子要是两头一起进辆小推车都难得错开,自家大水牛过去肯定没地方安置。

    银花索性带着满仓和歪瓜搭了牛大叔的牛车过来。

    “啊哟,姑爷怎么没过来?”

    高小舅妈的老子娘都提前过来帮忙,她娘接了银花手里的东西问道。

    “亲家母好,他爹实在走不开,学堂里有几个明年想考秀才。”银花笑着解释道。

    “哎呀呀,那是不敢耽误,等一下我叫虫虫他爹给你装几个好菜带回去。”

    高小舅刚得的宝贝儿子小名叫虫虫。

    银花笑着应了,才脱身到屋里看了眼孩子……

    ……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不一定有更新,急事!

 第62章 走丢

    第六十二章走丢

    ……

    几个舅舅家小子也多;满仓再内向;人多热闹也忍不住凑了过去;又有高小舅妈娘家那边兄弟姐妹都是在县城讨生活的;领了一帮小子去外头疯玩。

    银花跟高小舅妈说了几句话;屋里又热又挤;歪瓜不喜欢闹了起来;银花只得到院子里。

    高小舅哥哥姐姐多,高小舅妈那边也不少;再加上街坊邻居;平日做生意相熟的,不大的小院子里也挤得满满当当的;找不到一个清静的角落。

    歪瓜闹腾的越发厉害了;银花一边回应着过来打招呼的人;一边哄歪瓜,满仓过来拉了几次都腾不出嘴招呼。

    “满仓先自己跟哥哥弟弟们玩会儿,有事情等一会儿再跟娘说啊!”

    满仓一脸委屈的撅着嘴跑了出去。

    等银花应付完一圈,抱着歪瓜在院子外头站了一会儿,冷不防想起好一会儿没看到满仓了,心里“咯噔”了一下。

    满仓性子弱,生的内向,就是玩的开心,在不熟悉的地方,也一会儿就要到银花身边撒撒娇耍耍赖。

    “啊——哇哇——”

    银花拉住一个从院子里往外跑的飞快的孩子,“大明,看到你满仓弟弟了没?”

    大明是高二舅家的孩子,今年有八岁了。

    “不晓得,他跟二毛他们去玩了!”说着,小孩子就要继续往外跑。

    “他们去哪儿了?”银花拽住他继续问道。

    “不晓得,不晓得,早跑出去了!”

    歪瓜叫银花单手抱着,一时不如意,又哭了起来。

    大明挣脱开又大叫着冲了进去。

    银花安慰自己孩子多,满仓跟着一起该没事的。

    “嫂子,我出去找找那些皮小子。”银花抓了个人打了招呼就往外头去了。

    这一片巷子多,银花跟人打听了几次才在几个巷子交汇处的一小块空地处找到了几个亲戚家的孩子,只是没看到满仓。

    “他们几个往大街上跑了,说要去看耍猴把戏。”

    “还有,还有,我二哥他们去那边玩‘大将军’游戏了!”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抢着跟银花说自己知道的。

    满仓并不爱疯跑疯跳的游戏,银花果断的就往街面上寻去了。

    这一片地方又破又挤,却还是有人愿意住进来不是没有原因的,出了巷子走几步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集市,穿过拥挤的集市拐两个弯就到了县城最热闹的街道之一。这里算是县城的主干道之一,白天两边店铺开的整整齐齐的,晚上则是热闹喧嚣的夜市,高小舅的小食摊子就在这条街上,两口子为了多挣几个,除了晚上干到半夜,早晨还起早出早餐摊子,几年都没睡过囫囵觉。

    耍猴戏的都没固定的地方,有时看街头热闹锣一敲,喊几嗓子,有人围过去就开始;有时在巷子口先敲几阵锣,把人都从家里引出来;有时也蹭到酒店大堂里,有食客愿意看得就来一段……银花打听了几个人都没找到地方,只得先回到高小舅家,盼着孩子们玩够了已经回去了。

    高小舅家狭小,不好留亲戚过夜,开席就开得早,银花到的时候,男客们已经在上座了。

    银花眼睛盯着院子口,有一个小孩子跑进来就欢喜一阵,拉着问一问。

    亲戚多,桌子摆不开,男人们吃过后,女人和小孩子再坐一派。

    银花没找到满仓,坐立难安,抱着歪瓜胡乱吃了几口就开始一个一个小孩子问过去。

    等开始收席面的时候,大家伙儿就商量着回去,才发现有三个小些的孩子没回来,在附近喊了一圈没看到人才慌了,所有人的都放下手头的事出去找。

    “哎呀,他四婶,你家瓜蛋子在草堆里睡着啦!”

    满仓和高小舅妈娘家一个亲戚的小孩子跑丢了。

    先前,银花只觉得有只手捏着心头,气都喘不过来,人浑浑噩噩的,什么也不清楚,确定人丢了后,银花用力捶了捶胸,强怕自己冷静下来,把死活不叫别人抱得歪瓜绑在背上,细细的问过那群一起跑出去的孩子,大致晓得满仓去玩的时候去往哪边跑了。

    丢了孩子,关系亲密的亲戚都不好走。高小舅妈娘家亲戚大多就住在县城,一起去毛毛舅舅家商量了,高家几个兄弟姐妹都留在高小舅家。

    银花托了路上碰到来县城买东西的同村人给何家骏带信,叫高大舅几家继续在县城找,自己一个人沿着满仓跑丢的街道一家一家的问消息。满仓他们是五六个大大小小的孩子一起跑过去的,满仓和走丢的另一个岁数小些跑得慢,等几个大些的拐了两个弯没注意,两个小些的就没了踪影。

    高小舅已经去递了状纸,因丢的有个秀才家的孩子,县太爷还算重视,派了衙役帮忙找。

    “没注意哩!”

    “每天好些孩子跑过去!”

    “影约是看了一眼,也没留意……”

    何家骏赶来的时候,天都黑透了。

    “平时我们家小子也都是满街乱跑的,也没见出事,哪晓得偏偏这次就跑丢了!”

    “咱们这小县城一向太平,几年没听到有‘拍花子’的了!”

    街坊邻居都你一嘴我一嘴的帮忙出主意。

    何家骏找高小舅接了盆和巾子,稍稍净了面,束好头发就要去求见县太爷。

    “花儿,你先歇一会儿,要是真有拐子在县城活动,肯定不止丢了满仓他们两个娃娃,我去求求县太爷!”何家骏安慰了银花一句就出了门。

    考上秀才后,一般除了特别迂腐,家里过的不像样子的,都能算一方乡绅,对于地方上的事也能说几口,比如大田村周围几个村子,就已经隐隐以何家骏为中心,有了事情,何家骏可以找几个村子的里正和当地小地主一起商量决定。要保住自己的话语权,也并不是有秀才身份就够的,每隔一阵子必定有人情往来,小心经营才能长久。

    于人情世故方面,何家骏已经相当圆滑了,一听满仓出了事,急着赶到县城的同时,方方面面都想到了,当即叫孙大齐去抓了几只老母鸡、搬了一筐子鸡蛋,推着板车一起到了县城,家里攒了几年的银子也都随身带着。

    这会儿已经天黑了,要求见县太爷并不是好时间。何家骏找高小舅要了个小些的筐子,整整齐齐的装了一筐子鸡蛋,叫孙大齐提着两只老母鸡先去文吏家。

    这文吏本开就跟查大田村里正的姓交好,何家骏考上秀才后,自然是第一个找他套交情。

    和田县县太爷今年四十有二,是上上届的同进士出身,活动了一年才授了这个七品县太爷的官,去年刚连任,虽然没有多大的治民本事,当然如今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也不需要太大的治民本事,但也不算贪庸,和田县这几年十分安稳。

    这会儿县太爷刚用完晚饭,正端着一杯茶慢慢的喝,心里思量着该去哪一房小妾那儿过夜,就有小厮来报有人求见。

    “……老师治下有方,我们和田县一向太平和乐,这伙拐子定然是从他地流窜而来,不知为恶多久,害了多少人家……上回县太爷评绩是‘优’,要是能抓了这伙恶拐,必然又是一笔大大的政绩,说不得那可恶的拐子不长眼,拍了不该拍的孩子……老师您可就入了高人的眼,这样的机会可是千载难逢啊……”何家骏并没有坐下,不停的拱手打千,又把用干净箩筐装的一篓子粉…白的鸡蛋提起来,“老师一心为民,学生佩服已久,家里也没什么老师能瞧得上的好东西,这是自己养的鸡下的鸡蛋,吃了最是养人,给老师和夫人补补身子。”

    县太爷听了何家骏的话已是心动,端着茶杯,视线往那鸡蛋篓子里一瞧,何家骏故意半藏半漏的银裸子在灯火下反射…出几丝亮光,伸手亲自结果篓子,手上就是一沉,当即就打着哈哈应下了。

    “学生这里先带家中小儿谢过了!”何家骏“噗通”一声跪下就连磕了几个头。

    “好说,好说……”

    现在城门已闭,拐子要是还留在城里,明日守住城门,城内下大力气排查,必然叫他们插翅难飞。

    何家骏一早就到县衙,准备了红封,每个衙役都是双的。

    “大哥们今儿费费心,早点儿抓到拐子,就出我那小儿子,到时候,请各位大哥一起去最醉香楼喝一顿。”

    有会来事的,立即跟何家骏打了包票。

    衙役们分了几路在城里搜查,城门口也一一检查出城的人,高家几个舅舅都在城门口帮忙认人。

    银花还不死心的沿街打听,盼着能得点儿消息。

    “大娘,昨天上午,您有没有看到这样一个小孩儿……”

    这家店是专做白喜事生意的,满口摆着两幅旧挽联,风一吹就直飘,除了几个特定的日子,没人愿意进这几店。开店的是一对孤寡的老夫妻,在县城开了大半辈子的店,每日无事干就盯着店外瞧,县城里人都混了个眼熟。

    那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嘴里支支吾吾的,眼神直闪,半天不肯说。

    银花心里一喜,慌忙掏了一把铜子儿出来塞到她手里,“您帮帮忙,那是我小儿子,昨天走丢了!”

    那大娘收了钱才爽快的说了。

    “我看着两个小娃娃手牵手的往前头跑,几个没怎么见过的人在他们身边转了几道……”

    ……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十一点更新!

 第63章 出路

    第六十三章出路

    ……

    老夫妻开这样的店;不少东西都是要自己画的,手上还有几分功夫;居然根据记忆把昨天见的几个形迹可疑的陌生人画了出来。

    银花欣喜若狂;连连道谢,宝贝的抱着画卷往县衙跑。

    这会儿,又有两家人哭哭啼啼的来报了案;都是县城里略略殷实的人家,也花了些小钱打点衙役。

    县衙有专门的画师,对着画了几份分给衙役们分下去。

    何家骏又亲自写了好几张张悬赏的告示贴在城门口和各街头;言明凡能提供消息的;赏银五两,能抓到人的赏银十两。

    等到下晌就有个老练的衙役带了消息回来。

    那老衙役已经干了十年了;自有一番手段;早跟城里打小乞丐打好了关系。

    “我记得千真万确,一行四个,一人背着一个筐子,我从酒楼里捡了一只鸡腿,正抱着跑哩,叫撞了个跟头,我看他们不是本地人,穿的也普通,就像讹点儿银子……那背篓里有个娃娃醒了哭了几声,四人脸色都变了,扔了一把铜子儿给我拔腿就跑,往城门方向去了……”

    银花只觉得天旋地转——那就是昨天得手后,就已经出了城。

    春衫前些日子出门跑货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