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往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两汉往事- 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胡亥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把鹿说成了马。”(李斯死后,赵太监当了丞相)

    在得到胡亥这个回答后,赵高并不紧张,因为到此时才是他试验的开始。赵高回头问左右大臣,大殿安静异常,大臣们缄默不语,过了一段时间后,很多人开始附和赵高,“这的确是一匹马”。

    这是个危险的信号,可胡亥没感觉到,他的第一感觉是自己的眼睛可能出了问题。

    当然,很多人也并不是所有人,也有个别人没有附和赵高,当庭就提出了反对意见。可这些仁兄没想到的是,只在几天后他们的脑袋全部都挂在了城墙上。

    赵高这种胡作非为的行为虽然很放肆,但他并不怕。杀人的理由太好找了,这对赵高这个流氓来说简直不算是个事,并且此时的胡亥从不过问自己杀了谁,只会问最近没杀谁。不过这样一来,大臣们更怕赵高了,也更没人敢说话了。胡亥连鹿和马都分不清了,你还去说啥呀。

    对赵高而言,这次试验是成功的。通过这次成功的试验,他准备着手干件大事。还没来得及动手,两条不好的消息传了过来——项羽灭王离降章邯、刘邦过武关抵峣关。

    赵高害怕了。这个太监一直以来在胡亥耳边吹风,说什么“关东盗毋能为也。”而现在这些“毋能为”的贼盗却开到了咸阳边。赵太监害怕了。因为他也怕那个二球找自己麻烦,因此推说有病,待家里不上朝。

    怕啥来啥,纵然装病也没能躲过胡亥的责问。要说胡亥来找赵高问罪也不没有经过什么思想活动、心里斗争而来的,只是因为一个梦而已。胡亥梦见一只老虎吃了自己一匹马,这让胡亥很不爽,不爽的胡亥就想找点事做,也想给赵高寻点事情做,因此派人以有关盗贼的事情去指责赵高。

    这一下,赵高真的害怕了。赵高这个坏人的名号绝对不是白给的,因为这个害怕了的太监准备再干件坏事,这件坏事干完,自己就成极品坏蛋了。

    就在胡亥很不爽的同时,赵高叫来了自己的做女婿咸阳令阎乐(赵高应先有女儿后被阉割),弟弟赵成(也是个太监)商量,商量的内容很胆大——废掉胡亥。

    干这种事情,对别人来说很难,可对赵太监而言那却比较简单,和吃饭睡觉这种日常生活没多大区别。自己因为这些天来一直在杀人,朝里边有些想法的都被干完了,自己动动屁股,剩下那帮人巴不得追过来闻,因此那些大臣几乎可以排除在考虑之外。唯一的困难就是胡亥身边的护卫们,不过就这么个小小的问题是难不到赵太监的,找个由头就能明目张胆地干这件有前途的事情。

    由头找到了。这天赵高叫宫廷里的内应告诉胡亥说有一大群强盗来了,因此命令阎乐发兵追击。阎乐带住兵了,可赵高又有些不放心阎乐了,为体现人文关怀,就把亲家母(阎乐的母亲)接到自己家中给看了起来。这一下,不管阎乐愿不愿意都的跟着干了。

    抓强盗的阎乐带着一千多人直奔望夷宫而来,这里住了一个人,就是胡亥。抓强盗能抓到皇帝身边,真可谓有才。不过赵高这个借口实际也不是胡说的,因为就胡亥这一年多来的杀人行为来看,他完全具备强盗的资质。

    在宫门口,阎乐把卫令(守门的头)抓了起来,并且还不失时机地冲他开了个玩笑,“强盗都跑进去了,为什么不阻止?”

    卫令一时没反应过来,还反驳道,“防卫严谨,强盗怎么敢闯进去?”

    卫令的话还没有说完,阎乐就用行为告诉他,强盗就在眼前。因为阎乐二话不说就把他砍死在阶前。

    卫令死的实际一点也不冤枉。胡亥那个大强盗天天就在他眼皮底下进进出出,他却视而不见;眼前阎乐这个小强盗都和他说了半天话了,竟然还不知道。就他的智商和他的眼神,能在胡亥手下混这么长时间,应该说死的一点也不冤枉。

    阎乐杀了卫令,带着人就冲进了宫殿,一边走,一边四处射箭。里边的人跑的跑、窜的窜,也有几个不长眼的过来搏斗,不过都被阎强盗轻松搞定。

    就这样阎乐轻轻松松就进了胡亥的卧室,正在床上睡觉的胡亥一见有人向自己的帷帐上射箭,非常生气,起来大呼小叫地让身边的人上前搏斗,可那帮人一个个躲在角落里筛糠,就是不过来。

    不过还有个宦官陪在胡亥身边,没有走开。胡亥逃到内室,这个宦官也跟了进来。胡亥扭头问这个宦官,“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竟然到了这种地步!”

    宦官抬起头,有些不屑地说,“我不敢说,所有保住了命。假如我早说了,早就被你杀了,还能活到现在?”

    胡亥无话了。

    阎乐很适时地跟了进来,张牙舞爪地把胡亥教训一番,数落数落他的罪行,最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你死吧!”

    “我能不能见见丞相?”胡亥无奈了。

    “不能!”

    “我能当个郡王吗?”

    “不能!”

    “我能去做个万户侯么?”

    “不能!”

    “我去当个老百姓吧?”胡亥没招了。

    “不能!”

    在一连串讨价还价过后,胡亥发现自己原来没有了一丁点本钱,不是皇帝就是死尸,痛苦的胡亥最终用自己的双手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这个人,死的当然,死的其所,死的罪有应得,对于他,我只能说,他死的太晚了。不过他死在一个似乎是最不该让他死的人手里,因为让他死的人更该死。这不能不说是个笑话。

    总的来说,胡亥不光是二球,更是个小丑,在不属于自己的舞台上,跳了场异常滑稽也很不合时宜的舞,最终被那个蹩脚的导演赶下了舞台,最终也让自己和那个蹩脚的导演都落下很不光彩骂名。

    这两个人,我很鄙视!
第四章 军挺咸阳—(二)西进
    南阳郡守退守宛城后,急于西进的刘邦自认为准备充足,毫无阻力,可以自由自在的去咸阳旅游。因此率军绕过宛城,向西进发。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如果按刘邦这个步骤操作下去的话,那刘邦的结局可能不比那个周章好到哪里去。最起码他不可能是第一个进入咸阳的人,因为此时项羽正在和章邯探讨投降事宜。项狂人屠城的速度,就要比刘邦走路的速度要快好些。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看不出其中的危险,就在刘邦埋头赶路时,有人拽住了他。

    拽住他的人是张良。张良的赶来,为他解开了眼前的症结,也让他西进的道路更加平坦。

    这段时间,张仁兄并不在刘邦身边。事实上,这位仁兄的故事也比较丰富,在前边那热闹的氛围下,为了给刘邦一个表现的空间,因此没对张兄弟进行详细介绍,至此,我认为需要进行一下补充,因为张兄弟的戏份上来了。他的戏份多了,胡亥的戏份可就少了。

    张良的先祖都是韩国人,并且都是大的没边的官。祖父张开地和父亲张平先后当过五代韩王的宰相。张平死后二十多年,秦灭韩国。张良当时年轻,没能在韩国混个一官半职,但这位仁兄却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用全部家当在国内外聘请刺客,专门去找嬴政的麻烦。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淮阳他找到了大力士。碰巧嬴政东游,路过河南原阳,大力士捞起一百二十斤的铁锤向车队扔去,没砸到嬴政,只压了几个替死鬼。但这也把嬴政吓的半死,从惊吓中缓过神的嬴政砍死了刺客,却跑了张良。嬴政一怒之下,在全国大肆搜查,最终也没能逮住这个主谋。

    张良一口气跑到下邳,藏了起来。就在这里,使他跳出了刺客这个层次,让他窥见了更广博的天地,得到了更高深的手段,最终实现鱼龙变化。因为在这里,张良碰见了个老头,老头在对他进行几次考研后,送给他一本名字叫《太公兵法》的书,从此张良开始夜以继日地研究兵法。就在这期间,张良还帮一个名叫项伯的人躲了场官司。但总的来说,在下邳的这段日子是比较平静的。

    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良的心又开始躁动了,领了一百多人跑了过来,刚好跟上陈胜被杀。一咬牙准备去投奔秦嘉,可在半路碰见了刘邦,俩人聊的投缘,干脆投进了刘邦的怀抱。后来,跟着刘邦跑到项梁手下。再后来建议项梁立一个叫韩成的人当了韩王,然后领了一千多人去收复韩国故地。抢了几个城池后,又被秦兵夺了去,走投无路之下,俩人只好领着人四处打游击。现在听说刘邦来这里打群架,因此带着人跑过来帮忙。

    张良到这里时,刚好刘邦准备西进。跟着刘邦西游了一段路后,拽住了他的胳膊,给头脑正在发昏的刘邦泼了一盆冷水。

    “秦兵尚众,距险。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一句话点破其中的危局,

    听了这句话,刘邦停下了匆匆的脚步。命令部队向后转,煞有介事地举着秦军旗帜,向宛城进发。

    南阳太守刚在宛城睡了个回笼觉,醒来发现城外密密麻麻排满了楚军队伍,正在门外进行庆祝联欢。刘邦的去而复返让太守彻底绝望,准备挥刀自尽。就在太守下定决心对自己下手时,有人说话了。说话的人叫陈恢,“现在死还早着呢。”

    陈恢准备出去和刘邦交涉。但怕一旦开了城门,刘邦会乘机窜进来,因此这位老同志翻城头跑了出来。

    陈恢说了一大些话,核心部分是这么一句,“约降,封其守,因使止守,引其甲卒与之西。诸城未下者,闻声争开门而待,足下通行无所累。”捋顺舌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叫太守投降,让他继续当官,带着他的兵一起西进,其他城池也会争相投降。

    刘邦还是比较认可他的这一构想的。事实上陈恢也没有说白话,在随后的几天里,进宛城,入武关(今陕西丹凤县西北),所到之处,鞭炮齐鸣、夹道欢迎,刘邦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直到峣关,才让刘邦感到有些陌生,因为这里的人不但开门,还用弓箭对付他,把他挡在门外喝西北风。因此刘邦很生气,打算用两万人去教训这些不听话的东西。刚准备下命令,张良说话了,“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这里的守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诱惑。可以派一些人跑到周围的山上挂些旗帜,吓唬吓唬他们,然后让郦食其带些财宝去诱惑诱惑他们。”

    这一次,郦食其是先锋官,武器是金银财宝。让郦食其对付这些买卖人,那简直是屈了才。因为这位仁兄太能侃,进去三下五除二就把那几个小屠夫侃的晕头转向,然后纷纷表示投降,并且还表示,愿意和刘邦联合袭击咸阳。

    听了这个消息,刘邦很高兴,准备一起合伙干。又在准备下命令时,张良又说话了,“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果不听从就一定有危险,不如乘其懈怠时去袭击他们。”

    这一下刘邦疑惑了,当初要打你却拦着,现在人家都投降了你却要打。张良的确是人精里的数,靠贿赂得来的军队绝对不是一支稳定的军队,要是让那帮大爷跟着一起混,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样的乱子。

    守将刚得了财宝,下了盟约,根本就没准备防守,都成一家人了还防守个啥呀,他们的智商和张良比起来只能归到傻子那一类。就在守将志得意满之时,刘邦率领大军全力攻击峣关。守将一边大骂刘邦说话不算数,一边抬腿跑,刘邦听他骂自己也很生气,一口气追到蓝田,最终全歼秦军。

    咸阳,已在完全展现在刘邦的面前。
第四章 军挺咸阳—(一)准备
    当初,楚怀王相约谁先入咸阳谁当关中王,项羽倒没怎么放到心上,而刘邦同志却非常较真,认准了这是一条实现理想的捷径,奋勇向前,壮胆西行。

    就在项羽很郁闷的听宋义的战争理论时,刘邦也在郁闷。应该说这位仁兄打仗还算有一套,可和项羽比起来那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刘邦郁闷的地方就在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刘仁兄最初也不准备在这里较真,可路过这儿的时候遇见一个叫彭越的人。这个人是昌邑人,也是一位猛人,当初被昌邑守军赶了出来。有家不能回的彭越正在生气,在四处游荡的过程中刚巧碰见了刘邦。

    叫了几声哥哥,挤了几滴眼泪后,刘邦激动了,大混混的本性又暴漏了出来。兄弟,你放心,哥哥帮你出气。

    就这样,刘邦拉着彭越跑到了昌邑城外。敢欺负我兄弟,我要你好看。因此刘邦就带着小弟们开始进攻昌邑城。可不幸的是,那些赶走彭越的家伙一点也不卖刘邦的账,在几轮周旋下来,刘邦败下了阵。

    总不能一直待这里呀,吃饭才是关键。因此刘邦领着小弟们退到了栗县(今河南夏邑县),在这里夺了一个称呼为刚武侯(名字不祥)的军权,人一多又扭头返回了昌邑。

    刘邦就在这天寒地冻的鬼天气下,硬是搞了几次马拉松比赛,来来回回好几遭,路也量了好几遍,可就是打不下昌邑。这让刘邦很郁闷。

    有一次量路,经过高阳(今河南杞县西南),让一个人远远看见,钦佩异常。这个人叫郦食其,他将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在这个纷乱复杂的时局中,大放异彩。如果进行排序的话,这个人的说话水平将排名第二,那个会说话的陈余只配给他提鞋。

    郦食其听说刘邦不喜欢儒生,如果见戴着儒冠的,他都要把儒冠揪下来往里边撒尿。按常理,要找工作肯定要照顾到雇主的喜憎,要按人家的喜的来,别照人家憎的去。可郦老头却大为不然,偏偏不安常理出牌。好了,开始登场吧。

    这天,郦食其一身儒生打扮,着意戴了个儒生帽,还煞有介事地做了个名帖,亲自跑到刘邦的军营前求见。在这里,他把儒生的重重套路表现的淋漓极致。

    他装着**样,文绉绉地对使者说道:“高阳贱民郦食其,私下听说沛公不避辛苦,风餐露宿,领兵助楚讨伐不义之徒,我劳驾他的随从着通报一声,说我希望能瞻望到沛公的风采,亲口为他筹划利国利民之事。”

    他装痴卖傻地表演完了,使者也被他绕晕了。皱着眉头翻了他一眼,受不了他的酸劲,扭身进去向刘邦通报。

    正在洗脚的刘邦一听有一个高规格、标准化的儒生来求见,想都没想就说了声,“去告诉他,我正忙天下大事,没功夫见儒人。”

    使者出来,把刘邦的原话向郦食其复述了一遍。本想这个老头会灰溜溜的离开,可这一次大出他的意外。

    郦食其怒目圆睁,手按佩剑,厉声呵斥道:“去,告诉他,我是高阳酒徒。”

    使者被他的色厉内荏的样子吓胆颤心惊,把名帖都掉落地上,连忙跪下把名帖拾起来,连滚带爬地跑了进去,向刘邦汇报道:“老大,那不是个儒生,是个壮士,他把我吓着了。”

    刘邦一听也吃了一惊,敢在老子面前耍流氓,吼道:“去,告诉他,你老子才是高阳酒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