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往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两汉往事-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这个结果,我一点也不感到意外,不过还是在心里掀起了一些涟漪。

    那天,我断更了。

    后来还是坚持。

    直到第四天的时候,网站又发来了一封信件,内容是:网站准备和你签约。

    我当时兴奋坏了。

    什么叫无心插柳,这个就是。在没抱任何希望的情况下,竟然能收到这么一条信息。

    就这样,我a签了。

    当然,这不是最终结果,而应该是个开始,但这还是让我无比兴奋。

    在此,我感谢所有人,感谢那些一直支持我的好友们,也感谢网站那些给予关注的编辑们,因为这个a签,让我有一种被认可的感觉。

    写了这么些东西,一是想记录下这段扑街的经历,二是为了表达对各位好友的感谢,谢谢你们!
正文 第二十章 拔刺——第二节 废太子的结局(二)
    汉景帝找来的这位狠人叫郅都,出生年月不祥,只知道是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人。︾頂︾点︾小︾说,。。

    实际上,这个人在历史上并不怎么出名,并且名声也不是太好,翻开史料,会有一个词很常见的摆在他的名字之前,用来强调说明——“酷吏”。

    一提到“酷吏”这两个字,往往会和刑讯逼供、冤假错案等等一些不太好的词语联想到一起,总而言之一句话:他不能算是不是个好人。

    然而,事实情况却经常会令人大跌眼镜。

    实际上,能挣来这么个称谓也是相当的不容易。因为“酷吏”这两个字,是相当的有分量。

    通常情况下,能挣来这个称谓的人,需要在三个方面做出点成绩:

    一是“打黑”能力强。也就是说需要长时间和达官贵人、豪强恶霸、地痞流氓们做斗争,胆要正、命要硬、心要狠、脸要黑,只要犯点事,不把搞死不算完。

    二是“政绩”很突出。当然,在这类人身上找政绩,绝不能在经济建设上下功夫,你要研究他为国家gdp的提升做出了多少贡献,基本抓瞎,因为这类人的主要作用是“强化治安”。

    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专门和恶人作对,还把对方搞的死去活来,这种“恶人中恶人”,自然没几个人有胆量在他的眼皮底下犯事,犯罪率当然得下降。所以说,这种人无论在哪当官,老实巴交的小民百姓一般都会很喜欢。个别穷的叮当响的刁民也会很欣赏。而有权的、有钱的通常会很讨厌。当然。这也并不绝对。

    三是自身很廉洁。如果想在“酷吏”这一行里做出点成绩、积攒点声望,通常情况下需要在个人经济问题上做出点牺牲,毕竟一天到晚和有权有势的人对着干,手脚如果不干净,也不太容易下黑手。在这方面有一个很极端的例子——明朝时的海瑞,海老兄绝对算是“酷吏”中的极品,天不怕地不怕,自己连顿肉都吃不起。你说还有什么好怕的?

    当然,我也承认并非所有被称为“酷吏”的人都很廉洁,因为林子大了啥鸟都有,每隔个百八十年就会出来那么一两个另类——大贪污犯。更有甚者,行业内有个别仁兄还建立过台账,台账的内容并非是记录谁犯了法,而是比谁有钱。只要你家庭够富裕,恭喜你,进账了。无论你犯事没犯事,总会有人跑来找你麻烦。花点钱就没事,没花钱那就不好说了。轻点的话吃几天牢饭,重点的话可能就是砍头,捎带抄家。

    也许有人会疑惑,“酷吏”也不过是个人,何以会如此嚣张,难道没个人出来管?

    答案是有,皇帝。

    想在这一行里干的有声色,必须得有靠山,并且这个靠山的实力够强。皇帝自然是不二人选。

    与其说“酷吏”选靠山,不如说是皇帝在选“酷吏”。因为这些人无论干出再过火的事,不外乎是在替皇帝卖命,说白了是在替皇帝背黑锅,如果没这点本钱,根本就“酷”不起来。所以,这类人在官场上常常会平步青云,经常被越级提拔,极为风光。

    但是,这条路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走,因为这类人的最终结局大多会惊人的一直——悲惨。

    实际上这也很好理解,替皇帝搞掉了所有不安分的角色后,自己就浮出了水面,也就没多大存在的价值。当然也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没搞掉对手却把自己搭了进去。这也好理解,毕竟一天到晚唱黑脸,得罪的人多,一旦反扑的势力太强时,皇帝不得不那你“顶缸”。没办法,职责所在。

    我闲扯了这么多,无外乎告诉大家,郅都是这个什么样的角色。

    应该说;成功酷吏所应具备的优秀品质,这位同志一项都没拉。夸张的是,这位老兄不单会整人,还有另有特长——打仗。据有限的史料记载,郅都同志打群架的本事绝不是一般的强。当然,关于他的特长我们还是随后介绍,该回到正题上去了。

    在文帝时,郅都只是个郎官。但他的这个“郎官”和我前边所介绍花钱买来的“郎官”大不相同。虽然大家称呼都一样,可实际内容还是有所出入的,因为他这个郎官既有实际工作岗位,也有工资可发。

    在汉朝初期,郎官分为三种侍郎、中郎、郎中,这些人的职务不高,工资也不太高,主要职责是轮流宿卫宫廷,是皇帝的保镖。但由于离皇帝比较近,被提拔的机会自然就多一些,因此成了一条晋升的捷径,所以很多人趋之若鹜,削尖脑袋往里边挤。

    汉文帝时,为了创收,搞了个买官制度,就拿出“郎官”这个称号糊弄有钱人,经他这么一搞,弄得满大街“郎官”,使这个称谓的水份很大。

    但无论水份再大,一直都有一些真材实料的仁兄,郅都就算是其中的一位。不过也仅限于此,因为汉文帝时期,郅都同志一直在扛枪站岗。

    默默无闻的站了几年岗,不能算好,也不能算坏,只是很平淡。

    文帝驾崩、景帝继位,郅都的机会来了。汉景帝继位没多久,就把郅都提拔了起来——中郎将。

    虽然只多了一个字,性质可就大变。原来无论是“什么郎”,说白了就是把门的小保安,而现在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多了一个“将”字,立刻就挤进了管理人员队伍,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保卫处处长。这个职务秩比二千石,位次于将军。讲这么多只是想告诉大家,郅都同志终于有发言权了。

    而事实情况是,只要他开口讲话,大家都讨厌。因为这个人说话直来直去,从不拐弯抹角,无论是私下还是在朝堂上,找个话茬就能和你吵,不争出个所以然不算完(面折大臣于朝)。所以,通常情况下,只要郅都同志在场,能不说话就不说话,一则图个耳根清净,二则怕这位愣头青把自己搞的下不来台。

    人就是这样,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郅都一如既往这么搞,结果可好,敌人的无数,朋友的没有。

    大臣们虽然很讨厌,但皇帝却喜欢的不得了。因为在皇帝的心目中,不随便搞团结,不拉帮结派的人,通常是好同志。

    这一层因素,为郅都随后的成绩埋下了伏笔。(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十章 拔刺——第三节 废太子的结局(三)
    郅都做中郎将的这段时间里,深得皇帝信任,但表现并不怎么起眼,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差劲。△,。。

    在这期间曾发生过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一日景帝无聊,去上林苑打猎。随行人员不多,郅都在列,还有一个人也有幸侍驾——栗姬。

    一次很普通的郊游活动,按理说不应该发生什么意外,可意外还是发生了。

    刚到上林苑,栗姬就要如厕。

    实际上,所谓“如厕”只不过是个文明说法而已,因为这里放眼望去除了灌木草丛,根本就没什么建筑物,包括公共厕所。说白了,栗姬也只能找个僻静的草丛,躲过外人视线,解决一下内急而已。

    也许有人会纳闷,皇家园林生活条件何以会如此艰苦?没办法,一则受经济条件限制,就算皇帝也不可能把公共厕所修的满大街都是;二则上林苑虽然属于皇家园林,但毕竟是皇帝打猎的地方,属于未开发地带。

    说来道去一句话:栗姬解手去了。

    她只怕被人看到,七扭八歪,转了好大一圈,终于找了个隐蔽处准备解决,可人还没蹲下去,一头野猪就冲了上来。没办法,连个招呼都没打,就到我地盘上撒尿,太肆无忌惮了。

    如此一来,栗姬女士的内急被吓了回去,撒腿就跑。也许野猪因领地受到侵犯的缘故,穷追不舍,唯恐她继续撒尿。

    栗姬和野猪之间的领地纠纷早让远处的汉景帝一览无余。大为着急。连忙示意身旁的郅都前去救护。

    通常情况下。这个时候是表忠心、亮本事的绝佳机会,拔出宝剑,梗着脖子,冲上去就是。

    然而郅都的表现令人纳闷,他不但没准备冲上去,反而摇摇头,站的离皇帝更近了一些。

    皇帝大为光火,拔出宝剑。准备自己冲锋。然而架势刚做好,郅都一头磕下去,抱住他的腿不放,还说了一句话。这句话让一个人恨了他很多年,也是一些人嘲笑了他很多年。话是这样说的:失掉一个姬妾,还会有个姬妾进宫,天下难道会缺少贾姬这样的人吗?陛下纵然看轻自己,可祖庙和太后怎么办呢?

    你不救归不救,何苦诅咒人家去死?有些不地道了。

    景帝又气又怒,可被郅都抱着。迈不开腿,只能眼睁睁望着栗姬女士和野猪赛跑。

    也许远处的野猪也对郅都的话表示不忿;或许认为栗姬女士已受过教育。不会再随地大小便,因此渐渐停下脚步,扭头返回了驻地。

    这一次,栗姬有惊无险。

    事情的经过大概就是这样了。当然,这对郅都来说,只能算是个开始。

    回宫后,栗姬出离愤怒了,因为郅都的那番高论。

    事实上,皇帝对郅都今天的表现很不满,也陪着发了几句牢骚。

    如无意外,郅都通知的政治生涯至此应该画上句号了,甚至能不能混个自然死亡也值得怀疑。

    然而,世事往往充满变数,有些明明是好事,可一旦发生在不恰当的时候,或针对了不恰当的人,就变成了坏事;有一些明明是坏事,可在对的时候和有对的人,就可能成为好事。

    郅都的高论针对的是栗姬,并讲在人家危急之刻,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能被认为是一件好事。

    可这也有意外。因为他讲的那句话中包含了第三个人——太后。

    太后窦漪房听说了他的高论后,非常高兴。的确,郅都说到了她的心窝里,栗姬的死活无所谓,只好皇帝安安全全就好。再说,又不用担心儿子娶媳妇这类问题,没听说过哪位皇帝会打光棍的。

    为了表达这份高兴,窦漪房专程把郅都召来,对他的行为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临了还赏赐黄金百斤。

    一句话,不单挣了钱,还得到了幕后领导的赏识,也赢得不少政治资本,一举多得,可喜可贺。

    如此一来,别说栗姬连皇帝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当然,“不好再说”不代表就不说,尤其栗姬女士,吃了这大的亏,怎可能善罢甘休?所以,时不时会在皇帝耳边吹一吹枕边风。时间一久,任谁都受不了。

    可郅都的言行已经过太后首肯,还发了奖金,只差荣誉证书了。真要顺着栗姬的意思把郅都搞掉,太后那边也不好交代。

    但这种事情是难不住刘启的,无需动脑就想到了个好办法——外调。

    郅都待在京城令人碍眼,那就找个差事,把他赶的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大家都好过。安排差事这种活,刘启最擅长,一辈子就干这件事了。

    就这样,郅都得到了一份新差事——济南太守。

    原来只是个保卫处处长,一转眼就成了地方大员,一跃几级,郅都同志赚大发了。

    当然,对于这个任命,栗姬肯定很不满意,郅都把自己埋汰一番,不但没被治罪,反而挣了奖金还捎带升了官,简直没天理了。所以,扭头就找皇帝哭闹。

    但刘启只是呵呵一笑,不置可否。实际上,刘启也没办法。郅都这个人也算是比较了解,说话难听,但忠诚度可以。那天表现的虽然差劲,却得到了太后认可。所以,无论出于自己意愿还是碍于太后的面子,都不适合把事情干绝。

    当然,“不把事情干绝”并不代表就不干,因为刘启心里清楚,他这份任命意味着什么。

    也许有人会疑惑,升官就升官,不被赏识能有这番待遇?还能有什么含义?

    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含义”就在郅都的新岗位上——济南太守。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能混个地方大员绝对是祖坟冒烟了,怎么看都应该是一件好事。然而,万事都有例外。比如这个“济南太守”,在当时绝对不能算是一件好差事。

    可以说,近年来一连几任“济南太守”都栽坑里去了,不是被撤职就是被逮回来治罪,甚至还有被砍头的倒霉蛋。危险系数很高,以至于朝廷往这里派官都很难,不是地方不接收,主要是没人愿意去干。一听说朝廷要找人去济南,马上能装疯卖傻倒下一片,如果哪位仁兄不幸被选中,那比死了亲爹还痛苦。(未完待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