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往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两汉往事-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田老头经济比较拮据,虽然还没穷到叮当响的地步,但也算是劳苦大众里边的数。因此,他一门心思想发财。

    但发财这种事,也并不那么容易,通常情况下,需要有一技之长,更需要有机会。

    巧合的是,田老头还真有个特长——“侃”。

    更巧的是,田老头通过拐弯抹角的关系认识了刘泽。一个平民百姓能有机会认识“侯爷”,不得不说他的机会来了。

    刘邦驾崩后,老奸巨猾的田子春在第一时间嗅到了朝廷里那股涌动的暗流,发财的机会来了。由此可见,机会还真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着。一个平头百姓能如此关心时政,其能成功还真是蛮有道理的。

    田老头托人介绍,拜见刘泽。

    刘泽很有钱,但不搞慈善,他对建学校、修养老院这种事情并不感冒。田老头跑来,如果毫无道理的随便忽悠,肯定会被毫不客气地赶出去,继续当他的穷光蛋。

    但是田老头还是很有一套的,站到刘泽面前,开门见山:“将军危矣!”翻译过来就是——你死到临头了!

    刘泽长这么大,还头一次碰到有人如此打招呼的。刘泽勃然大怒,瞪着俩眼,狠声道:“讲来!若无道理,汝危矣!”

    田老头微微一笑,“将军得幸皇帝。今皇帝驾崩,太后掌政,将军定将见疑。此不危矣?”

    简简单单一句话,说到了刘泽的心坎。事实上,刘泽也正为此烦恼。

    沉默一会后,刘泽问道:“先生可有良策?”

    田老头咧嘴一笑,“吾正为此来,自有计策奉上。”近前几步,如此这般,说了一通。

    听完田老头的话,刘泽大笑,保命办法原来如此简单。

    刘泽很高兴,顺嘴问道:“此事若成,不知如何报答先生。”

    田老头眯眼一笑:“百金即可。”

    十几天后,京城传出一段“佳话”。

    “佳话”的内容是樊哙有女出嫁。樊哙是皇亲,嫁女不是小事,自然引来很多人的关注。不过新女婿大家也很熟悉,樊哙的好友——刘泽。

    樊哙的女儿,自然就是吕嬃的女儿;刘泽当上了吕嬃的女婿,自然就和吕雉攀上了关系。改换门庭,成为吕家的嫡系,操作起来竟如此简单。

    这段“佳话”,就是田老头为刘泽筹划的办法。

    刘泽也是讲信誉的,讨到老婆后,立马给田老头送去“二百金”,加倍酬谢。

    这是一次双赢的筹划。刘泽保全了性命,为其以后不光彩的表演打下了基础。田子春发了笔横财,成功脱贫。由此可见,多关心点时事政治还真没有坏处。

    而实践证明,田子春发财的机会还将继续。当然,他的客户还是刘泽。那一次,更将实现双赢。

    但田老头和刘泽并没考虑的那么久远。现在刘泽安安稳稳当他的营陵侯,而发了财的田老头,抱着金子回了自己的老家(齐地),逍遥快活去了。

    按理说,一个官、一个民,身份差别很大。有过一次成功的合作后,要么会厮混到一起,分享一下成功的果实。可一旦分开,能够再次合作的机会是比较小的。

    然而,机会还是来了。

    第一次合作,是田老头主动找的吕泽;而这一次,却是吕泽主动找的田老头。三十年风水轮流转,谁求的谁真是说不定。

    按理说,当上吕嬃的女婿,身份比较特殊,位置比较稳固,刘泽没理由想起田老头的。但他还是想起了,原因其实很简单,他太有理想。为了自己的理想,他认为需要让这位高人出来帮忙。

    一个平民百姓能帮“侯爷”实现理想?缺心眼了吧?而事实证明,这还真是一个好办法。
第十一章临朝称制—第七节 诸吕封王(四)
    发出不和谐声音的人是刘恭,这个刚满六岁小皇帝,应该还没到胡说八道的年龄。然而,他还是在不合时宜的场合说了一句不合时宜的话。

    当然,他之所以会胡说八道,关键还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声形并茂地为他讲解了自己的身世。

    这些人的本意,只是希望刘恭小朋友能长点记性、认清形势,成人后干点“实在事”。

    可不成想,刘恭虽然年龄小,可骨气硬。更重要的是,这个年龄段还不清楚如何保护自己,只图一时痛快,啥话都敢说。童言无忌,正是如此。

    他的原话是这样讲的,“安能杀吾母而名我?我未壮,壮即为变。”

    听听,乳臭未干,獠牙都长出来了。

    刘恭小朋友不像他爹(刘盈),反而像他爷(刘邦),老刘家人都是隔代继承,这一点也不假。

    这句话自然也传到了吕雉的耳朵里。

    老**坐不住了。小小年纪就准备亮刀子,等长大那还了得?吕雉一咬牙,二话不说就把他送去了永巷。

    “永巷”是什么地方,我在前边是介绍过的,简单点说是关押宫女、妃子们的监狱,戚姬就死在这里。

    现在,刘恭被送了过来,并且吕雉也不打算让他搞一日游之类的娱乐活动。

    我们很清楚吕雉的为人,对所有潜在的敌人,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刘恭也不例外。

    几天后,吕雉下诏:刘恭久病,迷乱昏聩,不能再为皇帝。当即,废除刘恭帝位。

    吕雉突然来这么一手,打的群臣措手不及。过了好一阵,才有几个人回过神,上书反对。但吕雉没给他表演的机会,一个简单的答复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廷杖加滚蛋。

    随后,继母张嫣慌忙跑来求情,吕雉白眼一番,挥了挥手,“下去,少参合。”

    如此一来,没人敢吭声了。

    整个天下都是你的,想怎么整都行,随你折腾。刘盈在世时,就没几个人敢唱反调,何况现在。为一个乳臭未干、徒有虚名的皇帝,没必要舍生忘死地和吕雉pk,自家性命重要。

    抗争不过那也只有屈服。群臣们的举动很上路——“顿首奉诏”。甚至有个别不地道的,还站出来做感慨发言:早就发现刘恭不正常,亏得太皇太后英明,否则……

    刘恭真的完蛋了。几天后,一壶毒酒送去,结束了他短暂的生命。

    刘恭一死,皇位又空了。但通过我们几千年的实践证明,这个位置不会闲的太久,两条腿的皇帝很好找,不费劲。

    应该说,在这种局面下,吕雉是有机会坐到那个位置上的。但她还是欠了点火候,眼界还是太狭隘,没好意思抬屁股往上挤。

    但这个位置总不能闲着,可以不当家,但如果没有还真不行。既然吕雉准备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自然需要扒拉个合适的人选。所谓合适,就是既要听话,还要在名义上说的过去。

    当然,这难不住吕雉,因为她很快就物色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名字叫刘弘。

    这个名字我是第一次讲到,但这个人在上一节中提到过。这个人的原名叫刘山,人如其名,是刘盈的三儿子。吕雉第一批分封的十三人名单中,被封为襄城侯。

    刘盈抗压能力虽然比较差,但生育能力还是比较强的。记得吕雉当时还当过一段妇科主任,专门从事打胎流产工作,为计划生育做了一些贡献。但纵然如此,还是有一些漏网之鱼。对吕雉而言,在当时算是一个不幸,可现在却多了几份选择,是值得庆幸的。

    刘盈有七个儿子。在吕雉的第一批分封名单中,老大刘彊被封为淮阳王;老二刘不疑被封为常山王;老三刘山被封为襄城侯;老四刘朝被封为轵侯,老五刘武被封为壶关侯。老六就是刚刚嗝屁的刘恭,还没断奶就当上了皇帝,按理说生存环境要比几个哥哥好一些,可没想到的是,活的却非常憋屈,死的也极其干脆。老七叫刘太,他被封为昌平侯。

    刘恭一死,上场的就是刘山。

    也许有人会疑惑,老大老二没有上场,老三为何能越级上位。

    事实情况是这样的。

    刘彊年龄稍微大一点,思想比较成熟,不容易掌控。并且他死的日子是高后五年八月,也就是说,刘恭死后三个月,刘彊也及时跟来,说不定还能找到小兄弟聊聊天。不难想到,他的死和吕雉有莫大的关系。

    刘不疑就更加凄惨。他死的日子是高后二年,也就是说,时至目前,他已经在地底下躺了三年,说不定早投了胎。

    刘山没辜负吕雉的期望,性格像爹,比较老实,属于半天憋不出个屁来的家伙。凭借这一点,他成功上位。

    当初,老二刘不疑刚死,吕雉迁刘山为常山王,并帮他改了一次名——刘义。

    现在,老六刘恭刚死,吕雉又一次把刘山(刘义)拉出来,帮他找了份新工作——皇帝,更夸张的是又帮他改了一次名——刘弘。吕雉的确有雷锋精神,完全一副办好事不留名的样子。

    虽然当时改个名字不麻烦,也不需要到派出所备案,只要本人同意,改个猪头三也没人管。但这么改来改去,总是不好的,一点也不顾及读者的感受。犹如刘兄弟的两次改名,让我迷惑了好长一段时间,认真研究了史料后,才落实了他的身份。

    但不管怎么说,刘弘终于当上了皇帝。按理说这是件好事,皇帝嘛,多少年来,无数英雄竞折腰都没能得到的,然而刘弘小朋友轻轻松松、毫不困难地混到了手。但是,刘弘本人却并没有一丝快感,甚至哭鼻洒泪、拖着拽着不愿意干。

    但这由不得他,不干也得干。吕雉看中了他,哪允许他由着性子来。看来人太老实的确不是一件好事。

    这又是一个傀儡皇帝。

    纵然是个傀儡,总该有个称号,虽然不当家,但毕竟是有身份的人。但吕雉这个缺德的老**,竟然送给他一个“少帝”的称号。记得前任刘恭就被称为“少帝”,刘弘也很荣幸地使用了几年,这真够不容易的。说他俩是难兄难弟,一点也不过分。

    虽然刘弘坐上了龙椅,但事实上,这段故事里根本没他什么事,他连配角都没混上,最多算是个群众演员。大家都清楚,群众演员通常是露个头就被咔嚓掉,因此还是尽量让他少露头,免得过早歇菜。皇帝当到这个份上,的确够悲哀的。
第十一章临朝称制—第六节 诸吕封王(三)
    赶走王陵,朝廷里敢唱反调的人越来越少了。这种氛围,很适合吕雉的表演。

    吕雉也毫不客气,开始按自己的套路出牌了。

    第一个被封王的是吕泽。也许大家会疑惑,吕泽不早死了吗?现在突然冒了出来?

    的确,吕泽死了好多年,早已化成了灰,但这并不妨碍被封王。有个专有词语叫“追封”,但不管怎么说,死鬼吕泽称王了,称号为“悼武王”。

    拿死鬼大哥说事,是吕雉又一次试探。给死人上尊号,虽然有些违规,但容易让人接受,阻力要小很多。

    事实也的确如此,虽然有个别人对此不满,但只是暗地里发几句牢骚,并没敢闹出大事。大家千里为官只图财,没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和老寡妇较的太真。

    吕雉是个很彻底的人,一件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这一次,既然开了个好头,绝不会就此收手。为大哥捞这么个荣誉称号,不值得抖这么大精神,也没必要背着个黑名。应该说,这只是这段故事的开始。

    吕雉的第二步迈了出去。

    高后元年四月,大封天下。吕雉还真不是盖的,她一口气分封了三个王、十个侯。

    但敬请注意,这十三个人中,只有两个姓吕的。

    三个王的名字分别是鲁王张偃(张敖儿子),淮阳王刘彊(刘盈儿子),常山王刘不疑(刘盈儿子)。

    十个侯中有三个是刘盈儿子(刘山、刘韩、刘武,请记住刘山那个人,因为他的名字和身份将发生两次变化),一个是刘肥儿子(刘章,请记住这个人,随后的故事情节中还有重头戏),两个是吕家子弟,剩下四人是吕家嫡系。

    本次分封就是这么个结果。

    也许有人会很失望,觉得吕雉这么搞也很正常。张偃虽然是异姓王,但从人家爷字辈起就有过类似的称号,并且他本人还是吕雉的亲外孙,此时封王也没什么大不了。

    第一步封了个死人,第二步封了自己的外孙,虽然吕家还出了两个“侯”,但并不扎眼,和同时被封的“刘”家比起来,要少的可怜。

    这就是吕雉的手段。很多打破常规的事情,需要温火炖,绝不能爆火炒,如果操之过急,会适当其反。吕雉很明白这个道理,虽然大家都清楚她想干什么,可吕雉就是不开口,反而卯着劲封刘家的人,这让一些人感到困惑。

    准备工作做足了,那就该进入正题了。吕雉第三步棋下了出去。

    吕雉一口气封了这么多人,可吕家并没沾到多少实惠。这种局面,吕雉是不愿意看到的。但我们华夏民族有个优良传统,就是谦让,明明自己很想要,但就是不明讲,让别人去猜、去琢磨。

    一次朝议,吕雉似是无心地说道:“吕家诸人为朝廷出力颇多。”

    接着是一阵沉默。

    随后,又和身边人言道:“吕台功绩显著,封王也未尝不可。”

    能在朝廷里混的人,都不是傻子。吕雉频繁提起娘家人,用屁股想想都知道她操的是什么心。

    几天后,群臣联名上书,洋洋洒洒上千言,请求太后封吕台为王。

    如此一来,吕台成功晋级,封为吕王。同时晋级的还有一个叫吕禄的人,不过他的级别比较低——“胡陵侯”。

    吕家人终于露头了。至此,老吕家就一发而不可收拾。

    吕台虽然能力一般,但毕竟经过些场面,吕雉对他是给予厚望的。

    可令吕雉不曾想到的是,吕台很差劲,只当了一年多“吕王”,在高后二年十一月嗝屁,去向阎王爷报到了。

    当然,三条腿的蛤蟆难寻,两条腿的王爷是很容易找的。吕台死后,其子吕嘉上位。

    吕台死后,吕雉开始了又一轮分封。要说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千方百计找了个比较靠谱的侄子帮自己支撑大局,可没想到,死的太早。最可气的是吕台留下来的几个儿子,没一个能拿上台面。

    就比如那个刚上位的吕嘉兄弟,就是极扯淡的一个,彻头彻尾一个花花公子,吃喝嫖赌样样都干,还有个毛病——不听话,连吕雉的话都不听。这位兄弟,天不怕地不怕,除了玩就再也找不到事干了。这位小兄弟玩了四年,最后连吕雉都受不了他,气的不行,把他被赶下了台。当然这是后话,随后还会提到。

    但不管怎么说,吕雉是需要进一步扩大吕家势力的,因为这是她的理想。她第四步棋下了出去。

    高后三年,吕雉又一次大封天下。这一次,她一口气又封了十三人。看来吕雉对“13”这个数字是比较感兴趣,每次分封都要凑这个数。

    虽然我们对“13”并不存在什么好恶,但就吕家随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