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良缘-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认了亲,喻家自然希望乐思齐的婚事对已有所助益。王氏听说男方家境一般,又没功名在身,只说婆婆不中意,连乐思齐也没告诉便给拒绝了。

 第118章 再见

    府衙门口人头攒动,两个衙役出来,人群马上围了上去。

    大红纸才贴上墙,已有人大声念了出来,细听,却是一个个人名。

    李朝、范阳、纪刚也在人群中,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细看红榜。

    不时有人叹息着垂头丧气离开,也有人在榜上看到自己或亲戚朋友的名头,欢呼大叫。

    榜单上的名字并不多,总共也就八个。

    范阳与李朝同样的垂头丧气,纪刚却欣喜若狂。他名列第七,算是考上了。

    乐思齐打发了小厮过来看榜,小厮哪里挤得进去,在外围见到三位神情各异的公子,上前相邀道:“小姐特地备了酒宴为三位公子庆贺,公子这边请。”

    范阳强忍放声大笑的冲动,脸上肌肉抽蓄不停,道:“妹妹也是一片好心,我们走吧。”

    范阳失落地道:“我哪有面目去喝妹妹的酒。”

    这酒是为了庆贺他们高中的,现在名落孙山,怎么有脸见她?

    李朝也黯然不语。

    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男子上前见礼道:“三位公子,我家公子请三位到景福楼叙话。”

    三人却不识得这管家,纪刚问道:“你家公子是谁?”

    管家道:“小的是喻府的二管家,刚才的榜单小的看了,还请李公子范公子宽怀。我家公子已在景福楼与小姐一起恭候三位大驾。”

    却是喻柏去了永定店,听乐思齐说起今儿放榜。便让小厮回府备了礼物,同时让这管家过来相请。料想若是不中,也能劝得三人一同前去。座师是戴秀夫,哪有那么容易中的。

    纪刚陪着小心道:“既是妹子与大哥一并相请。我看,我们还是去聚聚吧。”

    李朝长叹一声,道:“难道能一辈子不见面?走吧。”

    小厮早一溜儿去报了信。喻柏只好把备下的礼物收起来,道:“既然如此,那便尽情吃喝一顿也就是了。”

    确实是,送礼物的话,怕是范阳和李朝心里会不自在。

    乐思齐点头,让冬儿把礼物收起来。

    席上,乐思齐想尽办法安慰两人,纪刚也尽可能放低姿态。两人都能体会乐思齐的良苦用心。落榜既已成事实。现在又年轻。三年后再考就是了。几杯酒下肚,两人渐渐丢开愁绪。

    离开时,范阳已有七八份醉了。脚步踉跄地道:“好好读书才是王道啊。”

    乐思齐吩咐段勇带人送他们回去。看着他们上马车才转身入门,走到院子里的池塘边,门外有人道:“怎么这儿又有一家景福楼?”

    一个充满磁性的声音道:“进去看看。”

    乐思齐回过头,大队的护卫拥着一个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少年,那少年朗如星晨的一双眼睛刚好望过来,四目相对间,一时都呆住了。

    苏玮好不容易争取到皇帝同意他回西北大营,领了圣旨一路西来,到得永定府已是下午,这一路西去。得走到半夜才到顺庆,于是大队人马入永定打尖。

    苏玮是国公,身份摆在那儿,天色未晚,时间又充裕,在驿站挂了单号一行人到永定逛逛。艾军是自小跟随在苏玮身边的,熟知他的性情,不用他吩咐,早命令人马往东城而来。

    走上这条最繁华的大街,远远地见飘扬的酒幡上景福楼三个大字,苏玮只多瞄了一眼,艾军马上催动人马快速过来。到得门前,门楣上果然三个龙飞风舞的大字,跟顺庆镇的景福楼一模一样,于是两人才了有刚才的对话。

    离开几个月,乐思齐的倩影时不时浮上心头,猝不及防地瞧见,苏玮有点不真实的感觉。

    自从上次差人送了吃食和信过来后,乐思齐再没收到苏玮的任何消息,她没想到苏玮没有任何征兆到了永定,一时也以为自己眼花。

    护卫们见国公爷目光灼灼凝视酒楼的院子,都下马,侍立一旁。

    乐思齐先反应过来,走出大门,含笑道:“国公爷怎么来了?快请进来。”

    苏玮听到她的声音,才确认眼前的玉人就是时常想起的佳人。他从马上跳下来,越过一众侍卫,走上台阶。

    这时,乐思齐也迈过门槛。

    苏玮看了眼院子,道:“在这儿开了分店?怎么不说一声,我也好准备贺礼。”

    乐思齐笑了,道:“我上哪儿找你啊?再说,这儿距京城那儿远,怕是你的贺礼送到,我早开业几个月了。”

    苏玮点头:“倒也是。”一边迈步进内。

    两人在总经理室坐下,苏玮慢慢喝着毛尖,只觉在她面前,完全的不用装,不用戴面具,浑身自在。

    乐思齐并没有问他在京城的事,只道:“还是任总兵么?”

    苏玮点了点头,道:“在家里上有祖母,再有母亲,管得我实在不自在。唉,做什么事都有人拦着。”

    乐思齐“扑哧”一声笑,道:“你不会是跑到西北大营躲清静了吧?”

    苏玮也笑了,道:“可能吧。在西北大营起码我能随心所欲,身边又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何等逍遥快活。”

    乐思齐笑道:“你的职责是戍边,可不是逍遥自在。正事还是不能丢的。”

    苏玮道:“那还用你说。”又道:“怎么想到在永定开分店?你忒没眼光,要开,也得上京城去啊,老在西北混,能成什么事?”

    去京城,乐思齐还真没想过。听他这么说,便道:“京城人杰地灵,我一个外地人,没有背景没有依靠,怕是开不了吧?”

    “瞧瞧,”苏玮撇嘴道:“说你没眼光你还不信。还没背景呢,难道我不是你的靠山?有人找你麻烦我会袖手旁观不成?”

    乐思齐一怔,道:“你不是在西北大营么?鞭长莫及。”

    苏玮慢慢喝着茶,想了想,道:“那你先就这么着吧,等我回京述职带你一块儿去。”

    “干什么?”乐思齐讶然。

    “开酒楼呀。”苏玮慢条斯理道:“咱开一家京城最大的火锅店。哎,你还不知道吧,京城还真没火锅店呢。说出来你肯定不信。”

    乐思齐当然不信,道:“怎么可能。”

    “还真是。”苏玮往太师椅椅背上一靠,道:“顺庆是边陲,讲究的是快点吃完饭好干活谋生计。京城可就不同了,大家都讲排场。不过,这不是没有火锅店的原因。我从小到大,也就是在你这儿瞧见这种吃法。京城的人怕是还没发现这么吃美味呢。”

    乐思齐不敢置信,道:“不是吧?”

    “千真万确。”做为京城出了名的纨绔老大,苏玮在这一点上还是很自信的,肯定地道:“所以,要开就开一家大的,保准你一举成名。”

    乐思齐抿了嘴笑,道:“你可能没想到,景福楼在永定也是一举成名。”

    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听到喻柏的名字以及五人结拜,苏玮眼睛眯了一下,但很快恢复正常,道:“喻家算得了什么。也就是一个吃货。”

    乐思齐给他续水,道:“喻大哥确实吃很在行。要不是他,怕是不能一下子打开局面。”

    苏玮不以为然,道:“也就是在永定混的货色,算得了什么。”

    那是,谁能跟苏玮比啊。乐思齐笑而不答,看看天色黑了下来,吩咐摆饭,招待苏玮一行。侍卫们全歇在院子里,食客们陡然见院子多了一群身着盔甲的侍卫,脚步不由有些迟疑,小心翼翼地走着。

    热气腾腾的火锅端了上来,苏玮闻了闻味儿,赞道:“好久没吃这个了,倒想得紧。”

    乐思齐见他就是在馋嘴的时候举止也优雅得不行,不由在心里暗赞一声:“大户人家出身,果然不同。”

    就这么一晃神,苏玮已感觉到,问道:“想什么呢?”

    不是在涮羊肉吗?乐思齐没料到他这么机敏,才稍微走神马上被他瞧出来了。

    “你住在哪里?”好在苏玮也没打算让她回答,紧接着又问了一句,道:“两家店都是谁在管呢?”

    店主要还是掌柜的在管,东家大部份时候并没有参与日常管理。何况乐思齐是女子,在这个以男权为尊的社会唯有我行我素不顾身后诽谤才能天天在外跑,要是稍在乎点名声的,哪里开得成酒店。

    两家店,主要负责的还是掌柜。

    乐思齐道:“请的是有经验的老掌柜呢。”他从来不问这个的,这是干嘛?

    “在京城开店掌柜也很重要。”苏玮把羊肉挟到碗里,淡淡道。

    说得跟真的似的。乐思齐失笑,道:“到时候再说吧。”

    苏玮也不再言语,专注涮羊肉。

    冬儿进来禀道:“小姐,永定知府过来拜见国公爷。”上前两步把拜贴呈上。

    苏玮一路行来并没有跟地方官接触,有时候连驿站都没去。永定知府桂儒生刚好过来吃饭,偶然发现徐国公大驾在此,忙亲持了拜贴在外求见。

    乐思齐看苏玮。苏玮依然低头吃羊肉。

    乐思齐示意冬儿把拜贴放在苏玮佐料碟边。苏玮犹如未见,直到吃完饭,拭了拭嘴角,才道:“让他在外候着吧。”

    人家早在外头候了半天好不好?乐思齐与冬儿对视一眼,冬儿才应了一声“是”,退下。

 第119章 送礼

    桂儒生在廊下等的时候也没闲着。徐国公的侍卫不可能打动,可是穿梭来去的伙计小二却很容易收买。他一块碎银子递过去,受宠若惊的小二便把徐国公与东家对酌的事儿透露出去了。

    徐国公那是什么人,位高爵重,手握重兵,等闲的人能远远见他一面就不错了,什么人才能与他对酌?自己是四品的知府,到如今也没能见上他一面。这位乐东家是什么人?

    果不其然,等了半天,小丫头冬儿出来道:“桂大人,国公爷言道公务繁忙,无暇接见,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桂儒生半点不敢怠慢,躬身道:“谢过姑娘。”又拿了一碇十两银子的无宝,双手递上,道:“有劳姑娘了,匆促之间没有备得礼物,一点点小意思,还请姑娘收下,姑娘留着买零嘴吃吧。”

    冬儿吃了一惊,退后一步,双手连摇,道:“不可不可。”

    桂儒生原以为她是徐国公身边的丫鬟,既带在身边,自然地位不低。没想到小丫头片子既没有见过世情的淡定,表现也有些小家子气。他快速拉过冬儿的小手,把银子放在她手心,退后两步,垂手而立,道:“敢问姐姐是徐国公府的人么?”

    冬儿单纯,没注意到他称呼上的变化,手里拿了一碇银子,只觉烫手以极,直白地道:“不是啊。你快把银子收回去,让我家小姐知道会骂我的。”

    原来是乐东家的丫鬟。桂儒生笑道:“你不说,我不说,你家小姐如何得知?”

    冬儿见他转身大步而去,想追上去又担心人来人往的,让人觉得自己跟他拉拉扯扯的不好。收下他的银子吧,这怎么行?

    踌躇了好一会,想起小姐说过,什么事有她呢,于是入内把银子呈上。道:“小姐,那桂大人非要给我的,你看怎么办好?”

    乐思齐还没有说话,苏玮“嗤”的一声笑,道:“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他给。你收下就是了。”

    乐思齐道:“谢过国公爷。”

    冬儿又惊又喜。曲膝行了一礼,道:“谢国公爷。”

    苏玮放下筷子,看意思是吃饱了。道:“你什么时候回顺庆?”

    “就这两天。”永定店已上正轨,乐思齐原想回去,多逗留两天还不是为了等李朝几人放榜。

    苏玮颌首道:“正好,明天一起走吧。”

    一起走?吕简生不愧是老掌柜,经过第一天的手忙脚乱之后,已经完全调整不过来,这些天她虽在永定店,吕简生大事小事也向她汇报,但每次都会提出解决意见。还挺中肯。永定店交给他一点问题也没有。

    乐思齐想了想,道:“行,明天早上一起走吧。”

    两家店都需要人手护卫,暂时又不能找到那么多身手好的人,回去的路上指不定会遇到零散的瞒族士兵呢,总归是危险的。有苏玮的护卫在旁。安全系数高了很多。

    苏玮起身走了出去。早已吃完候在一旁的侍卫跟着上马,一行人风驰电掣地去了。

    乐思齐把吕简生请过来,把该安排的安排了,带了冬儿回喻府。

    听说她明天要回顺庆镇,喻老太太很是舍不得。道:“我的儿,你安安心心在这儿住下去,没人敢多说什么。”

    王氏也舍不得乐思齐,可一听这话,又挺不乐意,心道:“说得好象我们赶她走似的。”脸上却是一副笑靥,道:“永定府的景致妹妹还没逛过呢,怎么就要回去了?”

    乐思齐道:“分店没什么事了,也该回去。以后总得两地跑,到永定再过来住。”

    王氏道:“那是一定的,碧螺居给妹妹留着。”

    喻老太太见乐思齐执意要走,道:“你身边也没个正经服侍的人,我送你两个用得着的丫鬟,有什么事也好使唤。”

    “不用了,”乐思齐辞道:“我在顺庆有几个得力的丫头,就是没带过来罢了。”

    喻老太太哪里肯信,两下推让呢,一个丫鬟进来禀道:“老太太,大爷请小姐过去一趟,知府桂大人求见小姐呢。”

    此言一出,喻府老老小小的妇人们都呆住了。桂知府那可是一方父母官,以他们的势力,也不是说见就见得着的。

    乐思齐没想到桂儒生这么快追过来,苏玮可以不用理会他,自己可在人家的地界开酒楼,怎么能置之不理?

    “我去看看他要做什么。”乐思齐向喻老太太及王氏等嫂嫂告退。

    喻柏听说桂儒生求见,也吓了一跳,赶紧换了衣服在小厮搀扶下迎出来。两人才在大厅坐下,茶还没沏上来,桂儒生便拱手道:“下官有一事相求,还望喻公子允许。”

    喻柏生奇道:“桂大人乃是本地父母官,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桂儒生道:“听说景福楼乐东家乃是舍义妹,一直住在贵府中。不知喻公子肯否为下官引见?这份人情,下官自是铭记在心。”

    这话说的,你肯,我欠你的人情,以后总会给你方便。你不肯,开罪了我,以后我也会找机会报复。

    喻柏怎么听不明白,不知他找乐思齐干什么,只好苦笑着让人去请。

    乐思齐回喻府便到上房向喻老太太请安,身上的衣掌还没有换,这时,还是黄昏时的衣服过来,道:“大哥找我?”

    与喻柏一同站起来的男子年约五旬,三络长须,眼睛在乐思齐脸上转来转去。这,不用说,就是桂儒生了。

    喻柏才要引见,桂儒生已兜头一揖,道:“下官见过乐小姐。”

    这完全是下官参见上司的礼节啊。喻柏大惊道:“桂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桂儒生保持作揖的姿势,道:“乐小姐原来是徐国公的门下,下官今日才知。”

    “徐国公!”喻柏喃喃自语,他既不居于庙堂之上,又没有进入仕子阶层,一时之间在脑海里搜索徐国公何许人也。

    乐思齐裣衽还礼,道:“桂大从言重了。我只是偶然与徐国公相识,谈不上是他门下。”

    “不不不,”桂儒生道:“下官得知,徐国公今晚上与小姐对酌甚欢,可见交情不浅。”

    乐思齐蹙起好看的眉尖,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