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团锦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花团锦簇- 第2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弦埠芨行巳さ难印�
  “是我姐夫的同窗的妹妹。”陈思聃说了一句,然后乞求地看向呦呦,“我知道我以前做的不好,多有得罪,请看在皇上的面子上,帮我一把!”说完站起来竟对着呦呦鞠躬行了大礼。
  萧沐仁看向呦呦,呦呦却垂着眼睛,似乎在思索。见此,萧沐仁大致能猜到呦呦的意思,就让陈思聃等到过了正月十五去兵部报个名,“不过你可想好了,御林军很苦很累的,吃的喝的都不好,可不比你现在逍遥自在。”
  果然,陈思聃听了就犹豫了一下。呦呦在心底嗤笑一声,纨绔子弟怎么可能吃苦呢?
  不过陈思聃倒是真的只犹豫了一下,很快就摇头,“我能忍。”
  “行,你先回去,报名好了让小厮来告诉我。”萧沐仁也没有犹豫,当下答应下来,“回去之后好好准备准备。”至于准备什么,萧沐仁没有说。
  陈思聃答应着,眼角余光瞄到呦呦已经端起茶来喝,知道这是送客了,也没再多待,同萧沐仁和呦呦行礼后就告辞出去了。
  等到小厮将人送出院子,萧沐仁这才看向一旁坐着的呦呦,“满意了?”
  “嗯?”呦呦偏头看一眼萧沐仁,点头,“这大红袍挺好,挺满意的。”
  萧沐仁撇嘴,顾左右而言他。不过没关系,她的小别扭他懂就行了。
  后来一直到过完正月十五,陈思聃都没有来过,萧沐仁去兵部打听过,陈思聃并没有去报名。萧沐仁心想,难道是后悔了?
  到出了正月过完二月二,一直到了二月中旬,陈思聃才出现在萧沐仁的面前。整个人看上去十分憔悴,脖子上还有几道抓痕,脸上也有不过看起来似乎已经淡了许多。
  萧沐仁吃惊,“这是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陈思聃摇摇头,“没事。那个,萧大哥,兵部我刚刚去了,幸好还来的及。对不起,本来答应过完正月十五就去报名的,家里出了点事。”
  陈思聃的姐姐已经出嫁了,家里除了他就是云瑶公主了,恐怕是云瑶公主出事了吧。萧沐仁心想。不过这和他也没有关系,他没有多问,只说去了就好,等到三月选拨入营的时候,回给他一个比较好的差事的。
  陈思聃谢了又谢,匆匆忙忙离开了。萧沐仁虽然奇怪,但是也没有多问,也转身离开了。
  回到家同呦呦说了,呦呦却是了然的,告诉萧沐仁,云瑶公主之前中风后有些糊涂,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突然清明起来,似乎对前尘往事开始追悔,趁丫鬟不备,取了水果刀要自尽,幸亏陈思聃赶到的及时,没死了。
  萧沐仁叹一声“难怪”,心想有这样的父母,还不如他这没有的。不过他也只是想想,没有说出来,然后转移话题,问起晚上吃什么来了。
  

  ☆、第二四九章

  第二四九章
  三月的时候; 皇上下了旨意; 要组建远洋航队,主要交给了大皇子负责总筹备; 御林军副统领萧沐仁、天津水军统领蒙太齐、广东水军统领苏晨、工部侍郎韦潼负责协助。
  工部侍郎自然是主要规划建造船只的,两地水军统领则是帮着训练船队队员和水兵的。
  “那我是做什么的?”接了圣旨一脸懵逼的萧沐仁回去同呦呦讨论,“我一不会训练水军; 二不会造船; 让我参与有什么用?不是有大皇子统筹了吗?”
  呦呦也觉得很奇怪,想了想,迟疑地说:“会不会是大皇子只是挂个名?毕竟是他提出来的嘛; 然后让你做具体的事务?”就像后世,一个工程或者项目会有一个挂名的总负责人,然后有个负责具体事务的副手,之后才是各个分组的组长?
  呦呦这样一说; 萧沐仁觉得也有可能,“不过,我对这方面一窍不通啊。既不懂训练水军; 又不懂造船,万一管错呢?”
  呦呦摇摇头又耸耸肩; “那就是皇上要考虑的问题了。”其实她也很奇怪的,“或者; 皇上想让你多学一学别的事?”
  不过既然圣旨已经颁布,推脱自然是不能推脱了,萧沐仁只好硬着头皮接下来; 况且他也明白,岳父才五十岁,离告老起码还要十年,这十年里当然不能就一直这么过。
  其实,按照萧沐仁本来的打算,今年就要同皇上提外放的事情的,最晚也不会晚于明年。现在皇上给了一个协助远洋航队筹建的事务,恐怕一两年只能是走不了了。
  萧沐仁这样同呦呦说的时候,呦呦也点头,“没关系啊,你也是身不由己嘛,反正时间还长,说不定过几年还有机会。”
  萧沐仁还是觉得有些抱歉,认为自己失信于呦呦。别的他不知道,但是这一点萧沐仁一直是清楚的:呦呦希望自己远离权利中心,只踏踏实实做事就好。
  呦呦见他这副表情,干脆放下手里的书,绕过炕桌爬到萧沐仁的怀里,搂住他的脖子用额头碰了碰他的额头,“你不必如此,如果能外放当然是好事,如果不行,我们也不必强求,不管怎么说,京城还是很好的,至少对孩子们是好的,不是嘛?”
  萧沐仁轻轻叹一口气,搂住呦呦,紧紧地抱住她,“三年,三年后我们一定出京。”
  呦呦并没有当真,能出京当然好,但是三年之后的事情,谁知道呢?
  虽然远洋航队的一把手是大皇子,但是大皇子作为准储君、未来的皇上,要操心的事情多着呢,不可能一直盯着,于是真正做一把手的事情的人,就是萧沐仁了。
  苏晨远在广东,不可能回来,她的“协助”就是将广东水军训练好,所以萧沐仁真正要协同工作的人只有天津水军统领蒙太奇和工部侍郎韦潼。
  要远洋,自然要有船。大鸿朝有船,大船小船画舫渔船和漕运船,然而这些船只都是内河航运船,哪里能经得起大海上的狂风巨浪。
  于是要远洋,就要建船,要建船,就要有工匠。工部侍郎向萧沐仁禀报,萧沐仁又向大皇子禀报,大皇子向皇上请了旨意,下了布告在全国招揽能工巧匠,打造一艘能远洋的航船。
  然而造船是那么容易的吗?更何况要造的还是载重几百吨的远洋大船?光图纸就画了七八个月才最终确定下来。画图纸、制模型、造龙骨、制船板……
  等到第一艘两千斤大船造好的时候,已经是三年后了。按这样的工程进度下去,距离造好五百吨的大船,恐怕还要三年,造好一个船队,又要多久呢?
  又过了三年,第一艘百吨大船造好的那年,恰好是今上六十寿辰,皇上一高兴,赏了整个远洋航队上从萧沐仁等几位官员、下到船厂的木匠小工数量不同的金元宝。
  而下水的日子被定在了八月初一在天津港下水。皇上提前很多天就到了天津别院,要当日亲自主持盛典,京城中留下了已经被立为太子的大皇子监国。为了保护皇上的安全,码头附近都被严密的监控起来。
  下水当日,整个天津府的人都来看来了,说万人空巷是最合适不过的,甚至还有人从京城赶过来,其他诸如北阳府、晋中府等地也有人来,天津城内的客栈提前半年就已经被预定好了,而且价格比平常高出几倍去,码头附近更是,但是仍然被抢定一空。
  呦呦作为皇上的表妹、花将军的女儿、萧沐仁的夫人,当然可以近距离地观看盛典,甚至占据了最好的观看位置,是一座正对码头的茶楼二楼,在靠窗一张四方桌边,坐着呦呦和两个孩子,母子母女三人穿的都是男装,坐在桌边吃茶吃点心。
  “娘,那大船,就是以后要出海远洋的船吗?”美美坐在桌边,手里捏着一块点心不急着吃,好奇地问。
  “并不是。”回答她的不是呦呦,而是她的哥哥和和,“这只船只有一百吨,只是远洋船队中的一条,最大的船是五百吨的,比这个要大一倍多,还没造好呢。”和和最近经常跟着萧沐仁往来京城和天津造船厂,所以知道的比较多。
  美美看一眼窗外的大船,想象一下比这个要大一倍多的船体,眼睛亮亮的,“那么大呀,能装很多人吧?”
  呦呦给女儿剥了一粒葡萄送进嘴里,“不止能装很多人,还能装很多货物,到时候还要装兵器。”
  美美似懂非懂地点头,然后想起来什么似的,小声问呦呦,“那为什么皇上伯伯不等五百吨的船造好再来亲临庆典?”
  为什么?因为他怕他的等不到那个时候了吧。皇上今年已经花甲了,从前年开始他的身体状况就急转直下,也是那时候,大皇子才正式被立为太子。
  不过,这话是不能随便说出来的,呦呦只能告诉她,因为这是大鸿朝第一艘百吨级别的船舰,更是因为恰逢皇上的花甲寿诞,“双喜临门呀。”
  美美点头,不再多问,转头看向外面人来人往的码头。和和也转头,不过是转头看向呦呦,然后对她竖起大拇指,以口形对她说“厉害”。
  母子母女三人又坐了一会儿,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从楼梯上了来,在楼梯口环视一圈,然后就径直朝他们这里走来。
  美美正好面对楼梯口,一眼就看到了来人,对他挥了挥手,“爹!”
  呦呦和和和一起看过去,来人正是萧沐仁。
  萧沐仁走过来,在呦呦的身边坐下,和和提了茶壶给他倒茶,美美推了点心碟子到他面前,呦呦就在旁边看着,嘴角噙着笑。
  萧沐仁问了几句他们在干什么,美美嘴快,把三人刚刚的对话说了一遍,然后看着下头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的人群,哀求地问到,“爹,我也想下去玩,让哥哥陪我去吧。”
  和和也转头看向萧沐仁,也满目期待。他其实早就想去,没有出声问呦呦,是因为兄妹俩都知道,问娘的话娘肯定不会答应,不如去问问爹,尤其是妹妹开口,说不定还有点希望。
  果然,呦呦立刻说不行,萧沐仁却是同意的,“甲剑和程禇都在楼下,会保护他们的。”然后转头看向儿子,面容严肃,“和和要带好妹妹,若是出了丁点差错,我打断你的腿!”
  和和点头,“爹放心,娘放心,若是妹妹出了丁点差错,不用爹,我自己断我的腿。”
  呦呦虽然仍然不太情愿,但是又不愿在儿女面前驳了萧沐仁的话,只好再叮嘱几句,然后才将人放走。
  等到孩子们离开,萧沐仁就抬手覆上呦呦的后脑勺了,“你啊,不要一直操心,美美的武艺自保绰绰有余,更何况还有和和,又让甲剑和程禇跟着,光天化日之下,不会有事。”说完又靠近呦呦,再压低声音安抚她,“那位要来,底下十个人里最少有四个是暗卫、兵士,比在京城还安全呢。”
  呦呦除了点头,也没有别的办法了,过了一会儿才拍了一巴掌萧沐仁放在她腰上的手,“我现在可穿着男装呢,小心被别人看到。”他在码头来来往往多日,自然有不少人认出来。
  萧沐仁装糊涂,“那又怎么样,我同好兄弟一起喝个茶怎么了?”
  呦呦毫不顾忌地翻个白眼,塞了一个水蜜桃到萧沐仁手里,“好兄弟,分你个桃吃。”
  萧沐仁握着桃,哑然失笑,片刻后抬起手啃了一口手中的桃,真的吃了起来。
  船舰下水的时辰定在巳时正过两刻,由皇上走上高台,高台上设置了祭祀桌,桌上摆着牲畜酒水等物。皇上虽然已经花甲之年,然仍精神抖擞地在祭祀桌前站定,撩起衣袍跪下,三叩九拜后站起身,接过萧沐仁递来一柱香,又拜了拜才插进香炉里。
  等祭拜完事,皇上才走到一旁一个半人高的盖着红绸子的物体旁,伸手揭开红绸子,露出一个红木的船舵木雕,然后亲手转动了一下,表示掌舵。
  此时,萧沐仁、蒙太奇、韦潼等带着众官员、士兵、百姓齐刷刷贵下来,口中高呼“吾皇万岁!”“大鸿万岁!”
  不知是这一趟太过疲乏劳累,还是到了年纪了了心事,皇上从天津回到京城后不久就病倒了,人也糊涂起来,往往上一个瞬间还在说事情,下一个瞬间就闭着眼睡着了,吓得臣子们经常要让太监上前去探探鼻息,确定只是睡着了,才放下心来。
  皇上这样的状态没有持续很久,但是时间也不算短,第二年冬天,一场风寒没挺住,要不行了。皇上弥留之际,除了福贤王、皇后娘娘、太子和其他几个皇子公主外,还有宋阁老、林阁老等诸位重臣,花易岩和萧沐仁这对岳婿也在。
  弥留之际,皇上回光返照,整个人突然精神起来,告诫太子要勤政为民,对皇后娘娘说这些年亏欠了她,告诫几位皇子公主要为人典范辅佐太子,对福贤王说来世做兄弟,最后的最后,目光落在萧沐仁身上。
  萧沐仁上前去,听到皇上对他说了一句“对不起”,萧沐仁心惊,连忙跪下来说不出话。
  皇上最后盯着他的面容看了很久,“阿穆,我来了。”缓缓闭上眼,嘴角却是带着笑容的。
  所有人为驾崩的皇帝痛哭时,萧沐仁却是又懵又惊的,皇上那句“对不起”和那个“阿穆”,实在太让人浮想联翩。
  不过当时在场的都是聪明人,除了后来花易岩同萧沐仁讨论过几次却什么结论都没有得出外,再没人提过这件事,他依然统管着远洋航队的组建。
  又过了三年,第一艘五百吨远洋大船正式造好下水,而这一年萧沐仁已经年过不惑了,新帝也已经执政三年多了,花易岩以“年纪老迈、伤痛难忍”为由,告老回家。
  怀宇经过几轮外放,也回到京城,做了两年的户部尚书,再过几年,就可以入内阁了。怀瑾也开始了他第一轮的外放,带着宋氏去了咸阳。怀信在五年前中了进士,进了御史台做了御史,娶了称心如意的妻子,小夫妻生了三个儿女,过得十分美满。
  孩子们年纪都已经不小,成亲的成亲,立业的立业。和和三年前入了大理寺做了大理寺推丞,两年前娶了大理寺卿的长女为妻,现在已经有五个月的身孕了。
  萧沐仁这一天从造船厂回到家,呦呦正带着女儿做绣活。说是带,其实更多是美美做,她在一旁看着。这么多年了,她的女红不但没有长进,反而退步到连鸳鸯都绣成了鸭子的地步。
  “今儿这么难得啊。”萧沐仁在椅子上坐下来,看着这母女两个,“自己动手做绣活了?”
  美美抬头看了一眼萧沐仁,“爹爹!”嘴嘟了起来,然后在看一眼身边的呦呦,“娘非要我自己做的。”十分不情愿的样子。
  呦呦瞥了女儿一样,目光移回手里的书本,“不要以为撒娇就能放过你了,该做的还是要做,你都十六了,再过两年就成亲了。”
  呦呦对女儿一向比较严厉,主要是她认为这个社会对女人太过苛刻了,只有现在严厉一些,以后她才能轻松一些。
  而萧沐仁却是恰恰相反,他是个女儿奴,从美美出生开始就是,对其极其娇宠,属于要星星不给月亮,要月亮试试能不能连太阳一块儿摘下来的那种。
  也是因为萧沐仁太宠了,呦呦才严厉了一些,不至于养出个女纨绔出来。
  不过,女纨绔没养出来,女汉子却是差不多成型了,眼看着女儿隐隐又往穆桂英方向发展的趋势,呦呦急忙把人拽回来坐下,让她做点女红中和一下,毕竟今年年初定下来了亲事,对方是个文弱的书生,不知道能不能受得了她的脾性。
  “不想做就不做。”萧沐仁一向是和事佬,“又不是没有针线房,哪里用得着自己动手。”
  得了父亲的话,美美立刻点头,“就是就是,娘你当初不也是针线不行,不要勉强我啦。”
  被女儿戳破,呦呦略微尴尬了一下,“谁告诉你的?”同时眼睛看向萧沐仁,示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