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代农家生活- 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六丫的回门又惹得王艳直掉眼泪。
  周颐安慰了两句,但王艳越哭越凶,面对女人的泪水他可真是没辙,觉得有些头疼,便把这个难题交给了周老二:“爹,我衙门里还有事,你陪着娘,让她别太伤心了,我先走了。”非常可耻的遁了。
  “哎,六郎……”周老二眼见着周颐像猴子一般窜出了家门,只得转身有些心疼的安慰王艳:“别哭了,你这么时不时的哭一下,对身子可不大好,眼见着开年我们就要跟六郎回去祭祖了,若是你身子垮了,回不去咋办?”
  这招还真有效,王艳擦了擦眼泪。
  周老二见王艳不哭了,松了口气,他也不知道王艳这几年怎么这么爱哭,也许是离乡太久了,觉得不适应?
  周老二有些纠结,让他离了京城,一年到头见不着周颐,他舍不得,但生他养他的家乡他也放不下,故土难离,更何况王艳在京城似乎住的并不顺心……
  看来是要和六郎商量商量要不要回乡的事情了。
  周颐出得家门,转着转着就到了李府门口。
  周颐摸摸鼻子,看了看身上的衣服,好像还不太丢人,忙打发跟着的青竹就近去买了些礼物。
  他等在李府门口的时候,正巧青儿出门来,见着他,忙惊喜的出声:“周少爷,你来了,怎么不进来啊?”
  周颐摸摸鼻子,“我再等一等。”
  说话间,喘着大气的青竹已经将礼物买来了,“少爷,给你。”
  青儿见青竹递给周颐的东西,眼里了然,捂着嘴偷笑一声:“周少爷,正巧老爷夫人和几位少爷都在家”说罢故意停顿了一下,“我们小姐也在呢,您请进吧。”
  周颐只当没听出青儿话语里的揶揄,提着礼物镇定自若的进了李家门。
  青儿将周颐迎进门后,忙提起裙摆飞快的向李应茹的院子跑去。
  李应茹正在看书,听她的动静,头也不抬,直接说道:“慌慌张张的做什么?”
  “小姐,周少爷来了,现在正在前厅和老爷夫人说话呢!”
  “当真?”李应茹嚯的一下惊喜的站起来,书从膝盖掉在了地上。
  “青儿,你看看我今天穿的这身怎么样,好看吗,还有头发,头饰还可以吗?会不过过于简单了?……”李应茹一把抓住青儿不停的问。
  “小姐,你打扮的很漂亮了!”青儿忙回道。
  “那就好,那就好……”李应茹从青儿那里得到了肯定,提起裙摆就向前厅跑去。
  青儿在后面哀怨的嘀咕:“还说我慌慌张张,姑爷一来,你眼里就没别的人啦……”
  周颐正在前厅和李将军,李夫人寒暄。
  自从李将军卸了兵权后,他也不太掺和朝廷的政事了,皇帝又不轻易开早朝,李将军便提前过上了闲赋的生活。
  那日使者来朝,他也没去,还是事后听说了,当时就吓得一身冷汗,好险,要是周颐手里没有火铳,岂不是要丢了性命?
  为周颐的担心过了之后,就是对那日在宴会上传的神乎其神的神器感到无尽的好奇,正想拉着周颐细谈一番,李应茹就从后面出来了。
  只见她步调从容,目不斜视的对着李将军和李夫人行过礼之后,这才看向坐在一旁的周颐,似乎完全没有料到周颐竟然在前厅里,脸上讶异不已:“你怎么来了?我来给父亲母亲请安,好巧啊!”说着不禁将两只眼睛弯成了月牙。
  李将军听的一头黑线,什么请安,谁中午过后了才请安的?而且他打赌这丫头是听见周颐来了才跑出来的,还在他面前装……
  想到这里,李将军深深的忧虑了,哎,女生向外,这话果然不假。
  周颐被李应茹的话逗得心里直乐,面上还一本正经的回道:“我只是想来拜访伯父伯母,没想到竟遇见了李姑娘,着实很巧!”
  李将军和李夫人顿时心里一梗,这样的做戏有必要吗?
  李将军看的眼睛疼,挥挥手:“应茹,你领着周颐到院子里转转吧,我和你娘还有些事。”
  李应茹心里一喜,面上确实肃了肃脸色:“好的,周公子,我们走吧。”
  周颐便站起来对着李将军和李夫人行了行礼,跟在李应茹身后轻快的走了,他来李府当然是想和李应茹单独处处。
  李将军看着这俩人一点推辞都不带打的,顿时郁闷不已,他拍了一下桌子:“这个女儿白养了,还有周颐那小子,一副笑眯眯的样子,简直就是小狐狸,把我们家应茹勾的一点儿女儿家的矜持都没有了。”
  李夫人并未理李将军的话,只笑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夫人,你没有听见我的话吗?”李将军见李夫人一派自怡的样子,忍不住出声说道。
  李夫人觑了李将军一眼:“老爷,你是在担心些什么?应茹和周颐都定亲了,年底就成亲,他们见见面有什么关系,再说是在咱们自个儿家里,旁人又不会知道。”
  “哎,我不是说他们不该见面,而是,你看看应茹一见到周颐那样子,以后只怕那小子说什么应茹都会听了,要是她成亲后,受欺负怎么办?”都说女儿是父亲的贴心小棉袄,李将军深以为然,想李应茹小时候多乖啊,不论是练武读书都远超她两个哥哥,又听他的话……
  李夫人扑哧一声笑出来:“你也太小看我们家应茹了吧,你觉得她是那吃亏的人吗?周颐肯对应茹花心思,说明他看重我们家应茹,你应该偷着笑呀,有什么可担心的!”
  “哎,算了,我与你说不通。”李将军说不过李夫人,只见一甩袖子站起来,叹着气走了。
  李夫人吹了一口惹茶,对着李将军的背影轻声说了一句:“矫情!”,然后笑着轻辍了一口茶。
  李应茹的院子周颐不好去,两人便只得在花园里走走。
  现在已经进入冬月,天气很冷了。
  不过有情饮水饱,两个掉入爱情漩涡的人,就算鼻尖冻得通红,也觉得甜如蜜。
  周颐见李应茹的手指发红,便对着自己的手哈了一口气,搓了搓,然后一把罩住李应茹的手:“这样可以暖和一点。”
  说是要回房,却悄悄跟在他们身后的李将军将这一幕看在眼里,顿时瞪大了眼睛,摸着墙的手不自觉加大了力度。
  “这小子,怎能占应茹的便宜……”李将军恨不得直接冲出去将两人拉开。
  不过看李应茹那副欲说还休,双眼迷离的样子,就知道,要是他这么贸贸然的冲出去,说不得就要被李应茹和李夫人合着伙逼他吃一个月的苦瓜了。
  李应茹双手被周颐的手罩住,低头羞涩的笑了笑,也没做抽出的动作,只觉浑身都被周颐的气息包围,让她恍惚置身云端,整个儿都在空中飘呀飘……
  “应茹,这些日子你过得好吗?”周颐看着李应茹,轻声问。
  李应茹抬起头,“还好,就是……就是很想你。”
  李应茹一个直线球打过来,险些让周颐招架不住。他吞了吞口水;“我也很想你。”
  “我知道。”李应茹直直的看着周颐,“年底我们就要成亲了,到时候,咱们就可以日日在一起。”
  李应茹心底这么想,她便这么说,并非是不知人情世故,而是觉得在周颐面前可以坦诚一切。
  在周颐的眼里,每次见李应茹一面,就会发觉她无限的魅力,时而沉静,时而奔放,头脑缜密,但在他面前却愿意摊开自己的一切,想就是想,喜欢就是喜欢,会害羞,但却遵从内心勇敢的和他亲密接触……
  就是在现代,周颐也没遇到一个让他如此倾心的女子。
  人家女孩子都这么坦承了,周颐作为一个大老爷们儿当然也不能怂,“是啊,我们年底就要成亲了,到时候你的名字就要冠上我的姓,我日日都在盼着这一天。”
  李将军暗恨自己功力太好,不然有也不会听见这些糟心话,他实在忍不住了,轻咳一声,装作刚刚走入花园的样子:“在外面太冷了,还是进屋子里去喝茶吧。”
  两人沉浸在你望我,我望你的世界里,李将军猛不丁的一出声,直接吓得两人松了手。
  看他们的动作,李将军的嘴角忍不住翘起,忙又咳嗽了两声,板正了脸色。
  “爹,不是您让我们到花园里来的吗?”李应茹脸色有些发红。
  “那是我没考虑周到,现在外面天气这么冷,周颐好不容易上门一趟,哪儿能让他在外面吹冷风?”说罢转身就走。
  李应茹和周颐互看一眼,似乎要缠在一起。
  李将军走了几步,见两人还站在原地,情意绵绵的对视,活像要被乱棒打死的鸳鸯一样,满头黑线,沉了声音:“还不快来。”他也不走了,就这么直直的站在原地等着他俩,大有周颐和李应茹不动,他也要站到地老天荒的架势。
  “爹……”李应茹跺了跺脚,只得跟在李将军身后,周颐摸摸鼻子,也乖乖的跟着走了。
  李将军这才满意的转身。
  只是他没有看见,在他转身的那一刻,走在后面的周颐立刻勾住了李应茹的手指。
  李应茹身子一震,忙低下头去,任由周颐牵着。
  李夫人一杯茶还没喝完,就将李将军迈着步子又走了进来,作为这么多年的枕边人,即便李将军竭力将脸板着,李夫人还是看见了他脸上的得意。
  果不其然,后面恹恹的跟着两个小的。
  李夫人偷笑一声。
  也不拆穿李将军:“是该进屋子里来,外面太冷了。”见他们冻得鼻尖发红,又吩咐下人将炭火搬上来。
  周颐便一直在李家磨蹭到吃过晚饭才走,期间不管李将军如何暗示,李应茹就是呆在前厅不走了。
  两人时不时的对看一眼,直让李将军在心里感叹防不胜防,又不好明说,差点憋出了内伤,也为这事,还害的他忘了问周颐火铳的事情。
  周颐走出李府,回身看了看李府的大门,轻笑一声。
  一直在外面等着他的青竹冻得哆哆嗦嗦的问道:“少……少爷,你遇见什么好事了?”
  周颐轻拍一下他的头,畅快的说道:“娶媳妇儿算不算好事?”
  见了李应茹,周颐回到家的时候,王艳已经被周老二安抚好了,和他们说了几句话,又指导了一会儿周嘉念书,这才回了自己的房间。
  大越不缺商人,而出名的有苑商(以两苑省及周边省份为代表)、西商(大越西边省份,位居内陆,但因临近的国家多,早些年边贸做得风生水起的就是他们),豫商(大越临海的省份,早些年跟在朝廷后面进行海贸的多是豫商)
  商人地位低下,不得不抱团取暖,三大商系各有各的地盘,自从朝廷禁了边贸和海贸后,所有商系都不得不在大越这一亩三分地搅弄风云,竞争越来越紧张。
  除此之外,则是一些新兴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作坊,小商品经济已经逐渐发芽,并有茁壮成长的趋势。
  周颐成立商业部,除了想开边贸海贸外,最大的目的就是规范商业市场,而作坊更是周颐计划中重点扶持的对象,让小作坊成了规模,就可以吸纳无数的流民就业,到时候无论是税收,还是商业环境自然而然都会得到解决。
  而这次赶到京城,想在边贸上咬一口的都是些自觉有能力的大商人。那些小商人还没有心思,也没有那个能力在边贸上插一脚。
  这些周颐早就预料到了,一口不可能吃成个胖子,利益总是动人心的,只要让天下人了解到边贸的暴利,自然有的是人前仆后继。
  离边贸招商会还有几天的时间,京城的客栈已经住满了各地的商人。
  他们时不时的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着朝廷究竟要怎样开放边贸。
  来福客栈里,这间客栈住的大多是苑商。
  一间上等客房里,里面聚了十几人,坐在上首的是一位留着小胡子的中年人,下面有人说道:“不知这次朝廷开放边贸究竟是怎么个法子,西商多是做边贸起家,咱们只怕争不过他们呀。”
  在他对面马上就有人说道:“不至于,没见大越时报上说吗,这次朝廷和周边四十几个国家都达成了开边贸的协定,西商能有多大的肚子?再说,此次主持开边贸的可是周颐周大人,他是咱们两苑省的人,不论怎样,咱们苑商在周大人那里总会多一些人情分吧。”
  坐在上首的中年人闻言赞同的点点头:“不错,钟老板所言甚是,据可靠情报,这成立商业部,开放边贸,完全是周大人力谏皇上,与诸位大人分辨才争取来的,实是我等的福音,而且,周大人有意提高我等商人的地位……”


第138章 前所未有的招商会
  这中年男人名叫闫禹回,是苑商的副会长。
  他的话一出口,顿时引起商人们的骚动。
  商人有钱,但是没地位,若一旦落为商籍,不光自己不能考科举,连子孙也不能,所以大多数商人为了规避,都会想方设法的避免登记为商籍。
  “闫会长,此话可当真?”下面立刻就有人问道。
  “嗯,据可靠消息来报是这样。”闫禹回点头。
  “若是如此,那就实在太好了,这才是我等的福音呐!”有人激动道。
  被称为钟老板的摇了摇头:“那些离我们都太遥远了,就算周大人有这个想法,要实现只怕也不容易,我们还是切实际一点,想想如何在此次招商大会中怎样占据更多的优势吧。”
  “不多,钟老板所言甚是。”闫禹回又点了点头。
  于此同时,京城另外一家客栈里,一间上房里也聚了很多人。
  他们说话比苑商较之更为干脆一点。
  “那周大人是两苑的人,你们说,此次他会不会偏向苑商那一帮子人?”此前不知道在争论什么,所有人情绪都有些激动,中场休息的时候,一人忽然说道。
  “这多多少少有点吧,不过那周大人想必也不会做的太过分,我打听了,这周颐周大人今年才十七岁,自幼出身贫寒,与那一帮子精于算计的苑商可没有什么关系,就算看在同乡的份上,可能会稍有偏颇,但与大局应该无碍。”
  “话虽如此,但我们还是要做完全的准备才好,以前开放边贸的时候 ,都是以我们西商为主,这次也不能让其他人拔了头筹。”
  “此话不错,不打没把握的仗,咱们要先打听打听这周大人的喜好是什么,礼多人不怪嘛!”
  而另外的豫商也没落于人后。
  送礼拉关系仿佛是汉人印在骨子里一项与生俱来的本事,此时的周颐已经成了三大商系眼中的香饽饽,成为了他们的通关对象,都在想方设法的讨好周颐,赢得他的好感。
  边贸招商会在即,周颐这几天也有些忙,他知道京城已经聚集了不少的商人,也想到过他们可能会首先来交好他,但实在没想到阵仗会这么大。
  最先上门的是以闫禹回和钟老板为代表的苑商。
  周颐在前厅接待了他们。
  “周大人,您实在是我两苑的骄傲,现在两苑连垂髫小儿都知道您的大名,盛名远播。我等佩服的紧。”这个场合,闫禹回的地位比之钟老板更高,所以对话由他开始,也显得尊重周颐。他上来不说别的,直接点出和周颐同乡的身份,也是为了让双方感觉更加亲近。
  “闫会长,周某能有今日,也不过承蒙皇上厚爱,侥幸而已,当不得您如此夸奖。”
  “哎,当得当得,这世间又有几人能在十七岁就考取状元,并在朝上独挡一方,周大人,您若是侥幸,那我们合该没脸活在这世上了……”他与钟老板对看一眼,钟老板立刻配合的笑道。
  周颐似乎被他拍中了马屁,整个人笑眯眯的。
  见周颐如此模样,闫禹回和钟老板都松了口气,爱听好话就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