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叫她?
答案自然是毫无疑问的,她缩着脖子慢慢走了进来,小心翼翼的在袁叔万面前站定。
袁叔万瞧了一眼吉祥这副小模小样的样子,突然开口道:“方才在门外做什么?”
吉祥忍不住又是眨巴了两下眼睛,她可不敢说是在看热闹。吉祥觉得自己完全就是在避嫌,方才她端着茶回来,便听到刘赛君在袁叔万面前连声质问,又是只差没直言说对方喜欢她,吉祥这个时候才不会没有眼色的冲进来呢!
吉祥想了想,最后想出了一个答案,小心翼翼的答道:“奴婢方才觉得不是很方便,就在门口等着三爷传唤。”
“自作聪明。”
袁叔万摇了摇头,说完这句话后,却是没有再说,直接朝着外边走了出去。
吉祥转头看向袁叔万慢慢离去的身影,微微挑了一下眉头,捡起了方才拿来的茶,探手温温的,她捡起了一杯,拿着喝到了嘴里。脸上忍不住露出了一个带着几分趣味的笑容。
刘明山将刘赛君拉到院子里之后,不顾她的挣扎硬是将她锁到了屋里,而刘赛君自己心中心虚,只敢敲门,却也不敢喊叫。
刘夫人看到兄妹二人这副样子,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了奇怪的神色,上前一脸担忧道:“你们两兄妹这是怎么了?”
刘明山深深叹了一口气,正想开口,却是瞧见了边上来来回回的丫鬟奴仆,这些人,都是袁家派来伺候他们的人,难免嘴巴不紧,他只能够做出一副无事的样子,开口道:“娘,没什么。”
说完这话,他却是又开口道:“行礼收拾的如何了……算了,反正我也要收拾,我和你们一起回去。”
“你也要回去?”
刘夫人面上露出了吃惊的神色,有些结巴的开口道:“你……你不是说,让袁三爷派人护送我和赛君回去吗,你现在在三爷手底下做事,怎么要回去呢?”
刘明山心里也有几分沉重,凭心而论,他是真的不愿意错过这次的好机会,毕竟能够在袁叔万手下做事,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可是,如今刘赛君做下了这样的事情,即使三爷不计较,他都觉得无颜再待下去了。
也为了掐断刘赛君不切实际的想法,刘明山在回来的路上再三想了,最终还是决定向袁叔万辞行。
袁叔万在听到刘明山的话时,脸上也是露出了吃惊之色,却是连忙开口劝道:“明山不必如此,令妹之事,我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完全可以当做是没有发生过。”
刘明山却是摇了摇头,轻声道:“请三哥成全我,我离家也有多时了,也十分想念家中老父亲。”
刘明山虽然温声说着,但是话中的坚决之意,却是不容忽视。
袁叔万听完后,沉默了。
看了刘明山许久后,突然开口道:“明山倘若真的想要离开袁府,我自然不会阻拦,只是,若是明山只是回到老家去做小小的文书,实在是可惜了大才。”
“明山自知才疏学浅,一直以来也是三哥抬举。”
刘明山说这话,倒也不是假谦虚,跟在袁叔万身边的这段日子,他的确是学到了很多,也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不管如何,就算他日后不在袁叔万手下做事,他依然是在心中感谢袁叔万的。
“明山不必这般说,我知道明山既然去意已决,也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只是,若是明山真的回到老家去,又有几分可惜,若是明山愿意,我可以推荐明山去其他的地方谋职,而且明山尽可放心,绝对是比我这儿还要好的去处。”
袁叔万脸上带着惋惜,却是轻声说道。
而刘明山闻言讶异的抬起了头,看向了袁叔万。
袁叔万轻声道:“我知明山的脾性与才华,觉得明山若是去宣王手下做事,倒也是个合适地方。而且,明山若是去了宣王处,前途总是比我这儿要好的,明山也可将家中父亲也一道儿接到京中。”
☆、第七十四章
不得不说,袁叔万的提议让刘明山十分心动。
虽然在袁叔万手下做事很好,可是刘明山是个非常正直的人,这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他不能够容忍一些他接受不了的事情。而此次刘赛君的作为恰好越过了他原则的底线。因为刘赛君是他的妹妹,他不可能真的不容忍刘赛君,但是若是让刘赛君再与袁家多做牵扯,却是他不愿意见到的。
可是,到底他还是一个有野心的男人,真的就这样离开了袁家,放弃在袁叔万手下做事的机会,他心底里未尝不是遗憾的。
谁知道,袁叔万竟然给他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可以介绍他去宣王处做事。
刘明山跟在袁叔万身边做事也有一段时日,虽然不至于将朝中之事了解的透彻,但对于一些重要人物的事情也是有意识的去了解的。
宣王为当今圣上嫡三子,虽是三个嫡子中最受忽视的一个,但到底是个王爷,也在管着礼部之事,而且听说宣王为人最是无争,又爱与读书人结交,品行十分高洁,这对于刘明山而言,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去处。
袁叔万只瞧着刘明山的面色,便看出刘明山心中所想。
他想了想,开口道:“明山不必顾忌我,我既然愿意介绍明山去宣王处,自然是真心实意。”
袁叔万的这句话,也让刘明山下了决心,他一脸感激的看着袁叔万,开口道:“三哥,谢谢你,明山自知如今没有什么能力,但今后只要三哥有所吩咐,明山定当竭尽全力。”
袁叔万笑着点了点头,神色淡淡,似乎也没有将刘明山的话放在心里。
既然已经确定了要离开之事,刘明山倒也没有太过耽误,只待收拾完东西后便带着自己的母亲去了袁太夫人处请辞。
袁太夫人依然是面上和善,瞧着十分和蔼,她听了刘明山的请辞,也是挽留了刘明山几句话,可是在听到对方说袁叔万推荐他去宣王处做事的消息,竟然也就顺水推舟给答应了。
袁太夫人这副大度的样子,让刘家人心中有愧又是感激。而袁太夫人也只是笑呵呵未说什么。
等到刘明山和刘夫人离开后,袁太夫人却是看着摆放在屋里的一个由各色鲜花制成的花球面上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花球很美,所用的鲜花不仅仅有当下正当季盛开的鲜花,还有许多不是在这个季节开放的鲜花,所以也很名贵。虽然在屋里因为已经摆放了一日,花瓣有几分因为失去水分而干扁,却并不影响观赏。
这是袁太夫人昨日赴宴之时,别人送予袁太夫人的。
自袁叔万当上户部尚书后,袁太夫人就收到了京中不少人家的请柬,可是袁太夫人却是一个都没有去参加过,对于那些人家的邀请都是婉言谢绝的。而昨日的邀请,她却去参加了。
只因为请柬是闻家发来的,闻家的太夫人,也是当朝的宰相夫人发了这份请柬。
袁太夫人一来怕推辞会得罪闻家,二来却也是真的想要去参加一下京中的宴会。
她去了,主人家很热情,闻家太夫人并未因为高人一等的身份而看轻她,甚至十分的和蔼可亲,整个宴会的过程中,袁太夫人只觉得自己好像才是这场宴会的主角,而闻家太夫人甚至叫出了自己的孙女一直陪着她。
闻家的女儿,自是极好的。不然坊间也不会有娶妻当娶闻家女一说了。
虽然陪着袁太夫人的那位闻家小姐只是闻家三房庶子所生的女儿,可是想想当今地位最高的那几位女性:当今太后、皇后、甚至是太子妃,都是闻家的女儿,就连宣王妃也是出自闻家。
这么一想,袁太夫人想到那位唤作闻青楚的五小姐,心里却是越发满意了。
容貌不算倾城,却也是佳人一枚,待人接物上的礼节自然也是不必多说,而且性格瞧着十分温婉,再想想对方的出身,袁太夫人只觉得闻青楚与袁叔万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袁家如今瞧着很好,可是全凭着袁叔万单打独斗才创下的这份局面,到底根基太过于浅薄。
若是能够定下这一门亲事,不仅仅能够得到一个满意的媳妇,而且袁家还能够与闻家这样的老牌顶级世家搭上关系,完全是双赢的局面。
虽然袁太夫人对于闻家这样的人家如何会瞧得上他们袁家而感到几分迷惑,毕竟越是这种历史悠久的世家,越是瞧不上她们这般暴发户一样刚刚冒出来的人家,但这并不妨碍她对此事仍然心存期盼。
对此,袁太夫人倒宁愿一心认为对方其实是瞧中了袁叔万的前途。
因为有了这珠玉一般的闻家小姐,袁太夫人自然更加瞧不上钱昭君与刘赛君二人,甚至此时心中还有几分担忧,唯恐这二人会妨碍了这份亲事的结成,刘家人能够主动来请辞,袁太夫人虽然碍于情面故作挽留,但心里到底是巴不得刘家人赶紧走,甚至钱家人也赶紧一道儿走了才好。
☆、第七十五章
虽然袁太夫人心中是如此想着,但是到底不可能真的说出来,她倒是希望钱家也像刘家一样识相赶紧离开,偏偏钱家人,是真的不怎么识相。
而且,听到刘家人已经离开后,认定了刘家人是怕了她们,反倒是开始暗自欣喜,而钱昭君更是打扮的花枝招展,天天在袁叔万会经过的路上装作偶遇。
让袁太夫人忧愁的天天眉头皱起,偏偏袁老太爷更是受了钱袁氏的鼓吹,竟然不懂得眼色的想要撮合钱昭君和袁叔万二人,让袁太夫人更是心气不顺。
袁叔万倒是对此倒是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毕竟他成日里多数时候都是在外边,就算回了家,也是呆在玄玠居内,除了偶尔与袁太夫人请安,几乎不会出现在袁家的其他地方。
可是每回到丰岚园里请安之时,袁叔万回回都能与钱昭君偶遇,这事儿传到了袁太夫人的耳中,心中更是苦恼。
原本袁太夫人并不想过早将闻家之事与袁叔万说了,毕竟虽然这事儿在她心目中已经认定是八九不离十,但到底还未过过明路,也不应该及早说出来。可是,一方面袁太夫人是真的担心钱昭君那天阴差阳错的就成了她的三儿媳妇,另一方面,都说越是显赫的人家,嫁女儿的时候,就越发慎重,袁太夫人也是唯恐闻家的人会来打听袁叔万的事情,回头因为钱昭君在里边搅着,让闻家不满意就不好了。
思来想去,袁太夫人还是决定慎重对待此事,特地让底下人传话叫来了袁叔万,打算将这事儿与袁叔万说了。
袁叔万依然是晚膳的时候到的丰岚园,简单用过晚膳后,他便捧着茶盏坐在了袁太夫人下首听着她说话,袁太夫人倒是没有绕关子,直切主题将话说了出来。
“前几日,收到闻宰相家的请帖。”
袁叔万听了这话,也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而袁太夫人又继续道:“虽然闻太夫人她们并未明确点出,但我瞧着意思,仿佛是想将她们家的五小姐说与你。”
袁太夫人说完这话,便是将目光看向了袁叔万,想看看他会有什么反应。
而袁叔万依然点了点头,并未说什么。
袁太夫人以为他是不相信,又继续道:“这事儿,莫说是你,就是我到现在也不敢相信,但瞧着闻家,确实是有这个意思。”
袁太夫人说完这话,看见袁叔万又点了点头,于是叹了一口气,轻声道:“不管如何,我也是仔细想过了,与闻家结亲,对你,对袁家都是有好处的,袁家虽然现在瞧着好,但到底全凭你一个人之力才走到今天的地步,而且升的这么快,根基太浅了。若是能够与闻家结为姻亲,对袁家也是一个保障。”
袁太夫人说完这话,又想了想道:“当然,那闻家五小姐我也是瞧过,长相自然是端庄,瞧着性情也是不错,你瞧见了也一定会喜欢。”
袁叔万没有说话,只是放下了手中的茶盏,温声开口道:“母亲不必多想,此事,儿子会处理好的。”
“我自然是相信你的,只是你这成日里公事已经这般忙碌了,我也是心疼你,希望能替你做点事情,你也莫怪我乱掺合。”袁太夫人这话说的言真意切。
袁叔万低头沉默了一下,将手中的茶盏放到了桌子上,轻声道:“母亲莫误会,儿子并非此意,只是闻家之事,牵扯过多,若是真的要定下殷勤,可能还会牵扯到朝堂上的事情,不能够轻易下决定。”
袁太夫人闻言,倒是一时之间有些哑了声不知道该如何说。毕竟袁叔万也已经明言此事并非只是小小的私事,闻家和袁家若是真的结合,这甚至要牵扯到朝堂之事。
袁太夫人虽然只是商妇出身,眼界并不大,甚至看待问题的目光有些狭隘不够长远,但是她在多数时候还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足够有自知之明,甚至在某些事情上分得清轻重缓急。
就像当初太子闯入袁家要搜证据的时候,她并不知道内情,但是却能够在并不清楚内情的情况下,强忍着恐惧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这一点已是远远胜过许多人。
不过,闻家的亲事,若是真的推了,确实是太可惜了。
在袁叔万离开的时候,袁太夫人轻声叹了一口气,还是开口说了一句:“叔万,虽然我这个做母亲的不懂得朝堂之事,但是闻家比起袁家来,这门亲事瞧着还是我们袁家多了一些便利,闻家的小姐,若是能够做你的妻子,我这个做母亲也算了了一桩心事。而且闻家又有什么能够看中袁家的,说到底还不是看重你这个人。”
袁叔万点了点头,行了一礼后,慢慢的走出了屋子。
此时已是夜幕降临,从厅里走出去,便能够瞧见花园里点起的灯。
其实,闻家找袁太夫人这事儿,袁叔万早已知晓,他甚至知道闻家这么做的目的,的确是为了他这个人。
而且一向清高的闻家能够瞧得上他这个不过卑微商人出身的人,说到底,其实与先时太子之事有关系。这事儿,八九不离十便是皇后和太子妃在其中做的桥梁。
若是他娶了闻家女,恐怕便是给了皇上最好的台阶下,等于是间接与太子达成了和解,对于太子而言,也是完美的一次善后,皇上自然会满意,也不会再将太子关着。
另一方面,娶了闻家女,也等于是将他自己彻底划入了太子一方的阵营,不管他愿不愿意,至少在外人瞧着,便是这么一回事情。
这事儿若是真的按照如此发展,却是他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可是,若是闻家真的主动提及了婚事,甚至后宫之中,皇后下了旨意,袁叔万自知也不可能为了这种小事去与闻家正面交锋。
袁叔万嘴角微微翘了一下,慢慢的走下了台阶,朝着园子深处走了过去。
闻家对于与袁家结亲一事,显然就像袁太夫人所想,是屈尊降贵了,所以也是高高摆了姿态,只等着这一份暗示递出后,袁家来求娶。
谁知道,宴会过后,袁家完全就没了动静,好像根本没有看懂那一日的暗示一般,让闻家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做出怎么样的反应才好。
闻家倒是不急,对于闻家这样高高在上的世家而言,袁家这样的商户出身的人家,不管袁叔万在朝中如何,但终究还是难入他们的眼,与袁家结亲,更是让他们觉得受了侮辱。但是碍于情势迫不得已,也只好推出了闻家如今适龄的五小姐闻青楚。
瞧着袁家久久未有动静,闻家却是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只是他们不急,宫里自然有人急着。皇后、太子妃这会儿早已经是心急如焚了。
袁家能够等得起,闻家也能够等得起,可是太子却是等不起,眼瞅着太子已经被关在了东宫这么久的时间,皇上却久久没有放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