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农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农妃-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知道读书没什么用。让这些人考上了,然后再培训,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什么考?因为能考上的,脑子都没什么问题,大多数都算不错的,所以培训起来比较容易。
  看完了,她默默的在院中间的下轿,仰头看着院中的参天大树,不禁发起呆了。京城的翰林院,二十一世纪也不是真的,不过是毁了重建,然后四不像了。此时她真的站在这儿,她知道,什么叫传承!
  她终于走到了这儿,就算在现代带有歧意的女博士,就算是导师都处心积虑的算计过她,她终还是得到了承认。虽说现代,其实她已经被放弃了。而此时,虽最终也许她还是放弃,但她的内心还是充满了快意。
  辛鲲都不禁伸起双手,让微风吹拂着她的宽袍大袖,她甚至觉得自己已经御风而行。
  “辛状元。”
  辛鲲忙收回了手,回头,一个老先生,看着有点眼熟,不过想不起在哪见过了。她习惯敬老,对着老头子一揖。
  “学生冒昧,这里是学生心中的圣地,终能到来,一时失态了。”
  “状元说笑了,翰林院因为有了状元才真是蓬壁生辉。”老头都激动了,“状元的身体可好了。”
  “是,学生已经好了。”辛鲲还是一脸的笑意。
  “真好,真好!”老头都要热泪盈眶了。
  “纪学士!”蔡关进来就看到掌院学士纪大人拉着辛鲲热泪盈眶,这是干嘛?
  “老师!”辛鲲对着蔡关认真的一礼。
  “不敢当,状元是天子门生,现在已无人再敢妄称状元之师了。”蔡关忙还了半礼,这是真心话,他再狂妄,也不敢再受他全礼。
  “学生有此成就,全赖老师全程的教诲。没有您,学生不可能有此成就。您无论何时,都是学生的受业恩师。”辛鲲一字一句,纵她已经是天子门生,但是也没人说,不能有受业恩师的,这个朝廷都是承认的。
  “真是说得太好了,蔡翰林,你真是教了一个好学生啊!”纪大学士感动得大笑起来,“如今师徒同状元,蔡翰林,真是士林一段佳话!”
  “认识了吗?这是翰林院掌院学士,纪大学士。”蔡关忙先给两个人介绍。主要是让辛鲲知道这位老大人是谁,别冲撞了。
  “学生失礼了。”辛鲲忙对着纪大学士再作一揖。
  辛鲲真的吓了一跳,不过细想想,当初自己去口试时在通州,那十个考官了,边上还有几个翰林,所以她那会记得就怪了。结果竟然还有一位是翰林院的掌院学士。少帝也真是太看得起自己了!
  “其实之前辛状元口试时,老夫有幸监考,当时一睹辛状元之风采,真是见猎心喜,见猎心喜啊!”纪大学士忙扶起,爽朗的大笑起来。
  “那时学生身有沉疴,倒是对先生的不敬了。”辛鲲那会可连起身都没,也就是对着大家拱了一下手罢了。这心眼小一点的,谁知道会不会记恨一辈子。忙再一次道歉!
  “哪里哪里,当时老夫就想,辛学子如此情况还申请口试,真是意志坚忍之士,纵是文采有所缺憾,也得让你过关。没想到,没想到啊!之前总听人说‘出口成章’,那日老夫才真的见识到何为真正的才子!”纪大学士再一次大笑起来。
  辛鲲心里面条泪,合着在这老头心里,那会的自己就是身残志坚的代表。不过他后面一句啥意思。‘那日才真的见识到,何为真正的才子!’就是之前他就没见过才子?当着上届状元郎,这么说好吗?默默地看了蔡关一眼,低下头。这老头不是故意的吧?此时抬高自己,实为贬低蔡关。
  蔡关倒没有辛鲲想得那么小器,主要是,蔡关在翰林院也这么久了,而纪大学士他也是从小就认识的,他什么性子,蔡关已经懒得跟他计较了。
  三人正说着话,外面那些兴奋的新进进士,同进士们三五成群的进来了,当然,还有昨天见过的榜眼和探花也在其中。
  这是第一天,大家来翰林院其实也就是次见面会,除了前三名,还有三百进士加同进士。
  辛鲲老实的站回了自己该站的位置,纪大学士带着几位大学士一块跟大家宣读各类的章程,这么一晃,一个上午大半时间也就过去了。辛鲲觉得,当新进员工其实也是个体力活,这么站了一个时辰,她就算是个好人,此时也都直打晃了。
  等着章程念完了,领导们讲完了话,后面的行程就是参观了翰林院各司了。
  当然,这位儿,辛鲲走了几步,就扶住了墙,一步也不肯走了。
  “辛状元,你真是,刚就让你坐着听,你偏不听。看看,看看。来人,快夫辛状元去歇会。”纪大学士立刻冲了过来,一脸的自责。刚刚他训话时,有问过,让辛鲲坐下。辛鲲以不可越礼为由,拒绝了。现在只是参观,倒也不用太守礼了。
  “这个……”辛鲲表示有点不好意思。
  “你还是快去坐吧,不然,大家等你,就不用吃午饭了。”蔡关凉凉的言道。
  “抱歉,抱歉。”辛鲲看大家都看着自己,只能赔礼。两个杂役过来扶她,她也顺势坐到了刚刚院中的大树下。
  其实晒一会,她也没那么不舒服,只不过,跟几百人一块挤,她还是年纪最小的,她就不为别人制造心结了。
  四月下了,京城的天其实也是有些燥了,她安静的靠着大树。嗯,这儿的环境不错,她觉得,混混日子还是可以的。


第290章 英雄气概
  “辛状元,你怎么坐在这儿?”柳阁老和蔡阁老、牛阁老一块来了,刚刚下朝,他们三位心里不安,一块过来了。结果辛鲲一个人坐在院里的树下。看样子,都快睡着了。
  “学生身子不争气,在此略略休整。”辛鲲坐直了,缓缓的站起。
  “你要叫太医吗?”牛阁老瞪着她,上班第一天,在院里睡觉,他们还啥都不能说,真是郁闷了!
  “不用,不用。”辛鲲深深的一揖。
  “听说你想去刑部?”蔡阁老点点头,沉声问道。既然这儿就他一个,正好问话。
  “是啊、是啊,小人读过许多的话本,正是想去实践一番。”辛鲲笑着,淡淡的说道,说时,她还站直了身子,双手背起,反正我死猪不怕开水烫。
  “啊?辛状元,你要去刑部?”纪大学士担心辛鲲,放下那些学子,回头来看看,正好听见,急急的过来,怎么椅子还没坐热,就要走?纪大学士以为这三位阁老是来跟他抢人的。
  “学生读书经年,专精只有冶金一事,现在有了功名,总该为天下黎民做点事。只是,学生这身体,又能做什么呢?”辛鲲笑了一下,对着纪大学士,她还真不好意思说,我去刑部是为了报仇的话,“谈读书育人,学生万不敢受,学生还是毛头小子,怎敢妄为人师。所以,学生决心从刑部开始,别的不成,读书找错还是可以的,为刑部大人们查遗补缺,也算是尽了学生一点绵薄之力。”
  三位阁老听得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读书找错、查遗补缺’,就连最平民的牛阁老都觉得头皮发麻,辛鲲真的去了刑部,倒霉的可不是一个马家。
  “辛状元!皇上已经下旨,会公布马家的罪责。”牛阁老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是啊,真好。”辛鲲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抚掌而笑,“果然是一国之君,深知律法与德行当相辅相乘。”
  “那你是不是可以不去了?”蔡阁老冷冷的说道。
  “这与学生去刑部学习何干?学生正好借此机会去看看刑部如何做事呢?”辛鲲张大嘴,开什么玩笑,你一说,要公开了,我就不去了,让人知道了,我得成啥人了。她坚定的要表现出,她是个全心全意为了黎民百姓而努力奋斗的人。
  “非也、非也,正是此事事关重大,只怕也人多手杂,辛状元体弱,还是别去为好。”柳阁老最会做人,立刻笑眯眯的送了一个台阶给辛鲲。
  “正是,正是,你难不成天天待在天牢里一个个的问案,那用不了几天,你就得再生病,真是帮不了他们,还添了麻烦。想为朝廷效力,多得是机会。”纪大学士忙点头,天牢他是去过的,那气味,他都不想再回忆。
  “老大人说得是,学生万不敢误了刑部大人们的大事。”辛鲲深深的叹息了一声,“那纪大学士,学生虽说学识浅薄,但很想在国子监与众位学子教学以长。不知可否?”
  “你想去教书?”纪大学士都有一种幸福来得太突然的感觉,他是真正的读书人,对外头的事一向不怎么关心,他哪里知道辛鲲和三位阁老打的什么机锋。
  他是之前辛鲲口试时的考官之一,他是看着辛鲲闭目完成了整场考试,如此天纵英才,拿到六元之誉,他自是觉得辛鲲是实质名归。让他去教授英才,虽说有点大才小用,但是他真心的觉得那是学子之幸。
  “不,学生刚说了,学生不敢妄为人师。学生想去与学子们一起重新读书,与大家分享读书的心得。”辛鲲笑着再一弓身,现在她都觉得对不起这位了。
  “倒是合适。”蔡关也过来了,点点头,“这小子除了打铁,就是读书还可以了,让他去带那些学子,也不知道是对是错。”
  说到后来,他突然有迟疑了,辛鲲是真的会读书,可是更会考试。看看他教朱龙和姚录,蔡关都觉得痛苦。他若教一堆跟他一样会考试的家伙出来怎么办?
  “当然是对的,学生身体不佳,若能为国举才上尽点绵薄之力,也不枉老师的教导之恩。想学生只不过是一匠户之子,被老师提携至今,也该把老师的精神传扬出去才是。”辛鲲说的掷地有声,让人不忍直视。
  “你说得我快七老八十,明儿就该死了吗?”蔡关都听不下去了。
  “有教无类,实是学生的毕生的愿望。但既然考了试,总该为朝廷做点事,等过几年,学生身体不成了,就在乡间去开一个小小的私塾,那才是真的承袭了您的衣钵。至少要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辛鲲严肃的对蔡关再行一礼。
  纪大学士真的要哭了,真是感动的。都知道,辛鲲身体不好,他现在努力先教一批学生出来。然后再去乡间有教无类,还吟诵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金句!这怎不让人感动。
  “这句子不错,回头我要记下来。”蔡关点头,他反正是不感动的,只觉得这个丫头太坏了。自己要逃走,还编这么好的理由,太可恨了!不过这句子他是喜欢的,“全诗念一下!”
  “没有,只是有感而发。”辛鲲立刻摇头,开什么玩笑,把李商隐大大的《无题》放在这儿,一个落泊的书生,一生悲苦,跟他现在的春风得意完全不搭好不。
  再说了,重点是,这是首情诗,开头就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而紧接着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写的是我与你分别后的相思,这里的‘丝’和思念的‘思’谐音”。来说明“春蚕到死丝方尽”在写“思念”,“蜡炬成灰泪始干”,出于唐朝以前的诗句“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和“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思君如夜烛》),来证明“蜡烛燃泪”是在比喻“思念之痛的煎熬”。
  她当着这些人说这个,她的英雄形像怎么办?


第291章 白板
  马良才案的坻报很快发往了天下各衙,全天下人都知道,马良才罪犯欺君,为了两把青铜剑,而杀铁匠辛氏夫妇灭口。
  辛鲲把那坻报反复阅读了三次,而她阅读的地方就是国子监,他竟然有一个专门的房间。因为纪大学士觉得辛鲲身体不好,必须得有一个单独的地方给他,好休息。于是特意送辛鲲过来时,跟大祭酒要求的。
  让辛鲲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连想翘班的心思都不好意思起了。只能每天一早就起来让阿大和阿二抬着她上班,小宝对此非常的不满意,他喜欢跟舅舅去打铁啊。
  辛鲲问他要不要跟她去上学,小宝倒是真的跟了一天,围着国子监晃了两圈之后,就由阿二顶着他去逛糖果铺子了。第二天打死也不出现了。
  辛鲲也不介意,她喜欢小宝这么有主意。于是她每天挺老实的上班,然后乖乖的去听课,中午与大家一起吃饭,才会去午睡。生活得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上班族的生活。
  “辛状元!”进来的又是纪大学士。
  辛鲲不禁看了一下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自鸣钟。下午一般都是自习,她不是任课老师,所以不用在那儿。不过,现在这位怎么过来了,他不是该在翰林院吗?这里可是国子监!
  “纪大学士,怎么过来了。”辛鲲忙站起,对着老爷子一揖,然后起身为老爷子泡了一杯茶,才乖乖的坐好了。
  “你也听了些日子的课了,你觉得国子监如何?”纪大学士还是挺认真的,好容易有个状元不想做官,要教书,他当然想知道他待了这么多天,有什么心得吧!
  “很好,全部都是鸿学大儒,学生这些日子也受益良多。”辛鲲认真的想想都觉得听他们的课,很幸福。
  “没别的想法?”纪大学士一怔,他就是听说了,辛鲲一直在听课,每一位先生的课都去听,还一直在做笔记。他表现得像个学生,而非老师。他也在国子监兼着课,所以也会关注一下,辛鲲的心得。
  “惟一的想法是,先生们都讲得太好了……”辛鲲迟疑了一下,对纪大学士笑了一下,看老大人还盯着自己看,有点艰难的说道,“学生怀疑有多少监生能听得懂。”
  纪大学士张大了嘴,这是什么意思?
  “大人,学生想,要不要把学生们分一下班。按学生的程度来分。教书当然要‘有教无类’,学生觉得另四个字也很有用,‘因才施教’!”
  现在纪大学士终于明白了,轻轻的拍拍自己的脑门。国子监除了各地的优秀学子之外,还有一部分是五品上官员之子。五品上官员有一个恩荫,可以让家里的孩子免试到国子监来读书。从国子监就可以直接参加会试,可以说,进了这儿,一只脚就算是踏进了朝廷。
  但这些官二们,真的良莠不齐。而各地的考生,因为各地教育的程度不同,像江南大城的学子跟西北小县的学子能在一条起跑线上吗?
  这些天,她其实一直在观察,先生们的书的确讲得好,不过,先生京城人氏的都不多,也都来自各地。而这会儿,又没有黑板,没有板书,先生的南腔北调,她严重怀疑这些来自各地的学子们能听懂多少。
  “是啊,是啊,果然还是你心细。不过,这怎么做呢?”
  “那个,还是先准备一下板书如何?”辛鲲笑了一下,决定从最简单的做起。
  “什么叫板书?”
  “那个我来准备吧!不太麻烦。”辛鲲也知道自己不是工科狗,造不了黑板和粉笔,但是,她是能做的就是做一个可以上下拉伸的白板。
  对,白板!他们在大学用白板更多,用粗水性笔在上面写纪要,与大家一起开会,也可以随时擦掉。十分的方便!而现在,她想想看,她能造出薄白铁皮,在白铁皮上写字,应该也很容易擦吧?实在不成,在白板上,贴上白纸,也花不了多少钱。
  “为什么要准备板书。”老爷子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那学生先准备吧,做好了,学生给各位演示。”辛鲲想想看,解释太累了。
  “那要做几天?”纪大学士眯着眼。
  “学生第一天回去就让人准备了,现在只是需要安装!”辛鲲之前没有想那么多,第一天看他们教书,竟然真的跟电视演的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