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妾之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宠妾之后-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或许是李清珮跟王总管的话起了作用,又过几天李清珮就收到了都察院的任命,她喜的不能自己……; 看着那官袍; 反反复复的去摩挲; 郭氏在一旁给李清珮丈量尺寸,想要把官服改的合身一点; 正穿针引线,见了她这般神态,又想起前几日郁郁寡欢的样子来; 忍不住扬起笑容; 想着自己这几日总是担心; 不应该把那件事告诉李清珮,怕重担压在孩子身上。
  如今看她这般暂时放下心事; 这才觉得心里舒服了一点。
  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 正二品; 和六部并称七卿; 虽说这几年几乎没什么作为,但是也不能磨灭他在朝廷当中的作用。
  李清珮被任命为七品的监察御史,即日就要去上任。
  晚上一家子坐在一起吃饭; 郭氏就说道,“通县的宅子先放着,咱们把行礼都搬过来,只是东西要挑一挑,不能什么都带,不然根本就放不开,除了李妈妈,彩蝶,还有厨子扬大,其他都留在通州吧。”
  李清珮知道这边住的有些小,有心想要把隔壁买下来,就想着下次见到赵璟的时候提一提。
  想到这些,很自然就想到了几天未见的赵璟,也不知道他现在如何了。
  宫里,赵璟显得很是平静,一改之前的激进,守在景阳宫,给皇帝端茶递水,很是恭敬,然后剩下的时间都在偏殿里和几位大臣商议国事,甚是忙碌。
  去年的大雪,今年的暴雨,许多庄稼都毁了,现如今已经快到了冬季,但是许多百姓颗粒无收,没有可以充饥的粮食,已经有地方的人开始卖儿卖女……,赵璟瞧着忧心忡忡,想要开仓放粮,无奈国库空虚,粮仓早就没有米了,就想着让人从湖广一代调集粮食过来。
  赵璟一直知道国库空虚,他记得以前先帝在的时候就有些不好了,但是也不至于道现在这般……,他是实是不知道皇帝在位这十一年里,到底如何治理的,但是显然情况越来越糟糕了,官员的俸禄,九边的军饷都发不出来,而且都拖欠了好几年了。
  如这般,甚至有可能连皇帝办葬礼的银子都拿不出来。
  一件事接着一件事,让赵璟忙得不可开交,但是偶尔,赵璟看到身形和李清珮相似的宫女,总会忍不住多看两眼,这才想起来自己和她上次见面已经是隔了七八日了,也不知道她过的怎么样?是不是已经进了她心仪的都察院。
  王管事以前就是内侍,是净过身的太监,倒是毫无障碍的可以进出宫里,见赵璟总有些走神,如何不知道他的想法,道,“王爷,您已经在宫里住了七八日了,是不是要回一趟王府?”
  赵璟却是摇头,道,“本王哪里走得开?”李昌荣已经断言,皇帝可能就在这两日了,他自然是要守着,根本就没办法走开。
  两个人正说着话,看到秦王和太子一同前来,太子气色很差,即使知道皇帝身体早就被掏空了,不过拖着时间罢了,但是真正要面对的时候还是忍不住难受,这几天一夜一夜的睡不着,要不是秦王特意过来陪着,还不知道能不能撑下去。
  太子暗哑的说道,“叔爷,父皇又晕过去了。”
  睿王急忙起身,安慰道,“别急,我去看看。”
  几个人冲到了内室,李昌荣正在给皇帝扎针,皇后在一旁抹着眼泪,好一会儿才看到皇帝悠悠的醒了过来。
  皇帝在人群中扫了眼,最后盯着睿王,睿王马上会意,坐到了床沿边上,道,“陛下,您可是觉得好多了吗?”
  皇帝目光黯然,拼尽力气才发出声音来,“阿璟,朕恐怕时日无多了,以后太子就交给你了。”说完看了眼太子,太子立时就哭了起来,皇帝又去看皇后……,每个人都叮咛了一遍,却似乎独独忘记了站在太子身旁的秦王。
  秦王脸色顿时就有些难看了起来,有种如坐针毡的感觉。
  皇帝总归是转危为安,许多人都松了一口气,但其实李昌荣却还是不看好,委婉的建议尽快准备后事,其实就差说这是回光返照了。
  这一天晚上,秦王回到王府中,既没去见王妃,也没说去书房,而是去了演武场,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射箭。
  呼延淳来到了的看到秦王已经是练的虎口有了血迹,这显然是因为用力过猛导致的反伤,忙是喝住,本想喊御医过来,却是被秦王拦住了,显然是不想惊动外人。
  到了书房呼延淳亲自给秦王包扎了下,那手法却是极为纯熟,秦王坐在窗下的大理石透雕的红木太师椅子上沉着脸,一直都没有说话。
  呼延淳自然知道前几日,赵璟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还是维护先帝的名声,把穆氏旧案压下去,又跟皇帝握手言和,弄得他们很是被动。
  当时秦王回来之后,一句话也没有说话,也是去演武场练了好几个时辰的箭,直到凌晨才回到书房小歇了一觉。
  见到他这般,呼延淳很是担忧,道,“王爷,来日方长,许多日子都等了,还差这几天吗?”又道,“您让小的去查当时都谁去了睿王府,已经是有消息了。”
  秦王看着呼延淳。
  呼延淳却是慢条斯理的说道,“孔秀文等人都去了,甚至是沈从泽那老头子也去了,可是据说都没见上面……,后来王管事去请了一个女子过去,那之后也不知道怎地,睿王就改变了主意。”
  “谁?”
  呼延淳深深的看了眼秦王,轻轻的吐出一个名字来,道,“李清珮。”
  秦王瞳孔伸缩,紧紧的捏着茶杯,手背上青筋暴起,显得很是用力,他胸口起起伏伏,好一会儿才平静了下来,道,“到真是没有想到。”
  呼延淳却道,“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这不是您之前跟小的说的?”
  秦王闭上了眼睛,似乎为了掩饰其中的叫他都害怕的情绪,好一会儿,才能平静的喝了一口茶水。
  呼延淳道,“王爷,我们下一步是不是要……王爷总说毕竟是至亲,但是您看今日,陛下根本就没把您看在眼里。”又有些不平的说道,“说起来,您才是他的亲兄弟,为何总是更加亲近睿王外人?”
  “所以那件事也该让世人知道了吧?”
  秦王闭上了眼睛,好一会儿才暗哑的说道,“是该让世人知道了。”
  另一边宫里,睿王在景阳宫配着皇帝许久,最后到了子时这才回到了景阳宫偏殿里,那边临时摆了一个卧榻,他这几日就睡在这里,倒不是宫里没地方住,只是皇帝病重,他怕是赶不及,这才决定暂时睡这边。
  躺在松软的卧榻上,他闭上了眼睛,王管事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温声说道,“王爷,您晚上都没用膳,喝一点银耳羹再睡吧。”
  赵璟摆了摆手,道,“没胃口。”
  王管事想了想,道,“要是李姑娘看到王爷总是这么饿着,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赵璟听着想起李清珮每次都盯着他吃饭的样子,目光亮晶晶的,倒是比她自己吃还要高兴的模样,心中思念如海,忍不住就笑了起来,起身,道,“拿过来吧。”
  王管事很是高兴,用泥金甜白瓷的小碟子放着调羹递了过去。
  赵璟喝了一口,觉得味道尚可,不过一小碗的银耳羹几口就喝掉,王管事又拿了漱口水过来,赵璟漱了口,这才重新躺了回去。
  夜色静谧,秋风却是大作,就如同在睿王府的那个晚上,敲打的窗户叮叮当当的响,王管事给赵璟仔细了盖上薄被,这才小心翼翼的问道,“王爷,有句话,小的不知道该不该问,只是心里实在是好奇。”
  “说。”赵璟闭上眼睛,几乎是昏昏欲睡。
  王管事舔了舔唇,道,“您是怎么会改变了主意的?”李清珮不肯告诉他两个人之间说了什么,但是王管事总觉得不简单。
  赵璟听了忍不住笑,其实他也不明白,见到李清珮之前就觉得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到底,不能辜负穆氏一族,让忠良寒心,但是当他和李清珮站在楼塔上,看着平静的湖水,忽然间就觉得……,这个倔强又任性的姑娘,即使曾经不堪的做过妾,却还要挣扎着自己站起来。
  没有他维护着她,她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不是不在乎穆氏一案,而是因为更为重要的人……,想要去照顾,为了这一点他愿意去隐忍。
  作者有话要说:  真的是二更,嘿嘿,小天使们,晚安。

☆、第62章

  第六十二章
  都察院在白帽胡同旁边,夹着护城河; 紧挨着大理寺; 距离皇宫不过半个时辰的路程,早上都是人; 李清珮一大早好容易赶了过去,总是第一次去衙门,颇有些忐忑; 等着到了门口; 看到差役守着; 里面去世空空荡荡的,毫无生气; 不像是旁边的大理寺人来人往的很是热闹。
  李清珮站了半天也没人来跟她说话,等着走进去见到空空荡荡的厅堂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和一个留着络腮胡的中年男子在下棋; 不远处有个女子正把头压在旁边的椅背上打着瞌睡。
  好半天都没人说话; 李清珮忍不住轻轻的咳嗽了一声; 总算是引起了几个人注意,那老者抬眼看了眼李清珮; 又低下头来; 只是很快又惊愕的抬头; 道; “这小娃娃是谁?难道是那个新来的状元?生的倒是个天仙似的。”
  然后用脚踹了踹对面埋头下棋的中年男子,道,“梅城; 你的人来了。”
  梅城转过头去看李清珮,目光里却是毫无波澜,道,“你是李清珮。”
  李清珮笑着点头,然后尴尬的发现……趁着中年男子跟自己说话的这会儿,老者眼明手快的去掉了好几个白子,或许是她的目光不对,中年男子马上就扭过头去,然后看到原本十分优势的局势顿时就变的劣势了起来,气道,“老庄头,你这就不对了,又耍赖,还能不能好好下棋了?”
  庄瑞脸不红气不喘,义正言辞的说道,“什么时候换了?少诬陷人。”
  一旁打瞌睡的女子终于被吵醒了,揉了揉眼睛,看了眼还在吵架的两个人,撇了撇嘴,等着看到尴尬的站在一旁的李清珮的时候,眼睛一亮,站了起来,走到李清珮的身旁,笑着说道,“你就是那个李状元吧?”指着一旁的位置说道,“坐坐,我早就听说了,说我们都察院里要来一个天仙似的状元。”
  见李清珮有些心不在焉,道,“他们俩天天这样,不用管。”
  这个女子叫叶翠娘,是佥都御史,正四品,今年已经二十九岁,但是还没成亲,个子不高,长的小小的,笑起来有两个酒窝,显得很是可爱,见李清珮听到她的官职,要给她行礼,很是惊慌的摆手,道,“什么大人,咱们这里,你久了就知道了,慢慢熬着,我来了也就是十年,就从那七品倒了如今,你资质比我好,据说还是孔大人的门生是吧?生肯定会比我快的。”
  叶翠娘很是热情,带着李清珮熟悉了一圈,都察院不小,但是却寥寥几人,李清珮问要做什么……,叶翠娘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喝茶,下下棋,就差不多到下衙的时候了。”
  李清珮,“……”
  不过一会儿倒了吃饭的点,古时候官员吃饭也是有食堂的,叫做公厨,有那差役端了饭来,却是只有李清珮的一份儿,她颇有些诧异,叶翠娘见,有些赧然的说道,“那饭菜不合胃口,我们都是自己带了食盒。”
  李清珮见送来的饭,水煮土豆和蒸的半生不熟的饭,她吃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叶翠娘见到李清珮这般,主动把自己的饭让了出来,不过叶翠娘个头小小的,吃的也很少,李清珮瞧了一眼,就是两个包子,加一小碗米粥,她笑着说道,“我吃饱了。”
  梅城正低头吃饭,听了这话,头也不回的说道,“翠娘,把我的拿了给她。”
  叶翠娘美滋滋的,高兴的应了一声,拿了个小碗,分了许多菜,还有一小碗饭来,递给李清珮,笑着说道,“梅大人的饭菜最是好吃了。”
  到了这会儿,李清珮也不好推辞,站起来客气的说道,“多谢么梅大人,我明日多带一些,也请大家吃。”
  梅城还是那样,头也不抬,嗯了一声算是回答。
  倒了下午,衙门来时冷冷清清的,梅城和庄瑞还是在下棋,虽然总是以吵架结束,叶翠娘则是靠在椅子上晕晕欲睡……,李清珮算是知道为什么她要入都察院,王管事不同意了,这里就没有一个认真做事的人,都是在混日子。
  李清珮壮志凌云的进了都察院,晚上就灰溜溜的回来了,垂头丧气的,脑子还是叶翠娘的话,“早些年的时候有人来告一个叶县的县令,说他贪赃枉法,结果咱们庄大人去了,证据确凿,谁知道那人是廖北廖大人一个门生的娘舅……,人虽然给办了,但是那之后廖大人就天天给我们庄大人穿小鞋,庄大人气不过,给皇帝上折子,可是皇上一年有半年都病着,事情都是几位阁老处置的,谁也不愿意得罪廖阁老,就这样找了借口把庄大人的俸禄罚了一年。”
  李清珮觉得她真是过于天真了,这朝廷……,竟然**的如此的地步,一个可以六部并称七卿的都察院,居然如此苍白无力。
  李清珮蔫蔫的去了几天,后面也跟着叶翠娘一起打瞌睡,至于要查以前官职的名单,都不用想了,这几年根本就没管理档案,真要调档肯定要去吏部,可是吏部根本就没人甩他们这个面子。
  这一天早上,李清珮正和叶翠娘一左一右的打瞌睡,忽然间就听到脚步声,然后进来一个内监模样的人,他笑眯眯的说道,“谁是李清珮李大人?”
  李清珮一下子就精神了起来,“下官是。”
  那人听了越发笑的和蔼,道,“李大人,奴婢是奉礼部尚书孔大人的命来请李大人的,最近司正的熊大人正是病了,没人可以顶上,想请李大人去帮忙。”然后扭过去看庄瑞,道,“庄大人,您会同意放人吧?”
  庄瑞正是用袖子挡住了棋盘,听了这话,装模作样的捋了捋胡须,说道,“既然是孔大人的吩咐,那自然照办。”又对李清珮说道,“李大人,你要好好干,不要给我们都察院丢脸。”
  李清珮并不知道事情怎么这样,但想着应该是和睿王有关,乖乖的跟着那内监一同入了皇宫,看着巍峨雄伟的皇宫……,一想到睿王就在这里,李清珮就突然间激动了起来。
  另一边,冯婉贤在家里把李清珮的会试的文章反反复复的读了,越读越是心惊,李清珮的字和词句,甚至是引经据典都不如她的好,但也是相对于她,跟会试名落孙山的人相比还是好上一大截,在及格线上。
  而她的文章……
  冯婉贤不想承认,但是她心里竟然有些敬佩李清珮来,后来听说李清珮去了都察院,直接就坐马车到了□□。
  冯婉贤拽着王妃哭道,“姐姐,我要去都察院!”
  冯婉贞最近很是得意,显示诞下麟儿,让秦王很是欢喜,就是名字也是皇帝给亲自取的,后来就是妹妹冯婉贤得中榜眼,虽然不是状元,但是觉得她才十五岁,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不是已经任命你去翰林院?”
  冯婉贤垂下眼睑,怕是姐姐看到自己的情绪,嘟着嘴,道,“我不管,反正我要去都察院。”
  正在这时候,门外传来一声冷清的男声,“谁都知道如今的都察院,早就是曾经的都察院了,将近十年没有建树了,你去了不过就是屈才而已,还不如在翰林院慢慢积累资格。”
  秦王风尘仆仆的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几分疲惫,显然是刚从宫里回来。
  冯婉贞一脸的惊喜,起身说道,“王爷,您回来怎么也不打声招呼。”说完就要给秦王更衣。
  秦王摆了摆手,坐在屋内的太师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