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攻略 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攻略 1- 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文姨娘听着冷冷一笑,打断了秋红的话,“这件事不要再提了。文家再穷,也断然没有少了我这十八万两银子就不能过日子的。他们要是只提大小姐的婚事,我只怕还觉得他们有几份真心。如今拿这两件桩事一起说,欲意如何,我就是个瞎子,也能看出几分来。何况,我原先看着夫人手段厉害,怕大小姐的婚事她会从中阻挠……”她说着,声音低了几份,“现在看来,倒也是个恩怨分明的,好相与的!” 
秋红听着这话里有话,好奇地道:“夫人和您说了什么吗?” 
虽然是贴心的,可有这件事太过重要,文姨娘没有回答,只是吩咐她:“你记得明天去给文三奶奶回个信。就说,大小姐的婚事我做不了主。让她找侯爷、找夫人去。” 
文姨娘能有今天,多亏有文家。 
秋红听着不由担心:“要是三奶奶……” 
文姨娘摆了摆手,打断了她的话:“大小姐嫁好了,我还有什么好求文家的。文三奶奶那里,你只管照我说的去回话。” 
“嗯!”秋红笑遂颜开,“那我明天一大早就去给文三奶奶回话去!” 
※ 
先贴个草稿……⊙﹏⊙b汗! 
PS:明天休息,所以今天双更。不过有点晚…… 
優滺書盟 uUTXT。cOM 铨纹子版粤牍 

正文 第三百三十九章 待客(上) 字数:7301 
第三百三十九章待客(上) 
第二天早上,十一娘忙完了家里的事后,给甘夫人写了一封信,也托她帮七娘找个大夫。 
徐令宜还没有回来。 
十一娘去了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刚从佛堂回来,见她过来,笑道:“可没见过谁管家像你这么闲的?天天到我这里来坐坐!” 
十一娘笑道:“管事妈妈们都能干,我自然也就没什么事做了!”搀了太夫人炕上坐下,把下午要去趟林家的事告诉了太夫人。 
太夫人没有在意,只问她回不回来吃晚饭。 
“回来吃饭。”十一娘笑道,“只是去拿幅画。” 
太夫人点头,问起招待姜太太宴会的准备情况来。 
十一娘一一应了,陪太夫人用了午膳,服侍太夫人歇下,这才回屋。 
吩咐小丫鬟去请文姨娘,她自己去净房重新梳洗了一番,待出来的时候,文姨娘已在屋里等。 
她穿了件白银条的纱衫,浅蓝色杭绸综裙,头发整齐地梳在脑后绾了个圆髻,规规矩矩地插了鎏金一点油的簪子。看见十一娘穿了件杏花白的纱衫,桃红色杭绸综裙,梳了高髻,戴了赤金衔珠的凤钗,她松了一口气。平时十一娘在家里穿得素净,她真怕十一娘去林家走亲戚也一如既往。所以特意用了一番心思,力求在十一娘身边站着不打眼。 
十一娘只是觉得文姨娘今天特别的朴素,就连标志性的耳坠今天也换成了小小的鎏银灯笼耳塞。 
可能是因为初次去林家吧? 
她思忖着。 
藏拙总比不明所以的出风头强啊! 
两人去了林家。 
林大奶奶见到文姨娘很是吃惊,不动声色地把十一娘迎到正房里奉茶。文姨娘低头垂目地立在十一娘的身后,恭敬的态度堪比琥珀等人。 
林大奶奶和文姨娘说了几句话,邵仲然来了。 
十一娘和文姨娘在屏风后面打量。 
近看,邵仲然有那种不带风霜的明朗、和煦。 
邵家众人都已搬到了新买的宅子里。林大奶奶和邵仲然问了几句“新宅子住得可舒服”之类的事,然后端了茶。 
待邵仲然走后,她将画递给十一娘:“可还能用!” 
十一娘笑道:“等我拿回去看看!” 
林大奶奶不再提问,和十一娘说了些家长里短的事,十一娘就告辞了。 
“怎样?”马车里,她问文姨娘。 
文姨娘沉吟道:“邵公子文质彬彬,进退有礼,笑的时候又带着几份赤子的飞扬。倒不像是有所掩饰的。” 
也就是说,她也认为是真性情了! 
“我们不能出去。”十一娘听了思考道,“李总兵又不在家,就算侯爷出面,也得有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才行啊!” 
文姨娘知道她是在说和李公子见面的事,也不由头痛。 
一时间,两人默默无语。 
回到家里,文姨娘跟着十一娘去了水榭。 
贞姐儿正由滨菊陪着做针线。夕阳下,她神色静谧,有珠玉般明丽。 
见十一娘和文姨娘一前一后走了进来,贞姐儿微微一怔才上前去行了礼。 
十一娘问滨菊:“侯爷还没有回来吗?” 
“还没有!”滨菊恭敬地道。 
十一娘就问了问贞姐儿的情况,往正屋去。 
文姨娘跟上前,见十一娘神色有些肃然,安慰的话鬼使神差地说出了口:“夫人别担心。侯爷从前也有夜不归宿的时候,多是朝中有急事……”话音未落,两个脸上都露出几份惊容来。 
“是吗?”十一娘随口应了一句,怕文姨娘再说出似类的话来,道,“关于李公子的事,只能等侯爷回来了再说——李家的人一直等着我们这边的消息,轻举妄动,要是有什么误会就麻烦了。既然侯爷不在家,文姨娘就先回去吧!” 
文姨娘先前眼底还闪过一丝不自在,等十一娘说完,她已恢复自然,笑着给十一娘曲膝行礼,退了下去。 
晚上徐令宜突然回来了。 
十一娘有些意外。 
徐令宜看得分明,却什么也没有解释。 
十一娘和他说起今天的事来。 
徐令宜闻言大吃一惊,随后问:“文姨娘都说了些什么?” 
十一娘把文姨娘的话转述给徐令宜听。 
徐令宜竟然沉默了半晌没说话。 
十一娘提出让他安排见见李霁的事。 
“我试试看吧!”他犹豫着答应了。 
第二天下午,十一娘正和管厨房的黎妈妈定宴请的菜单,临波一溜烟地跑了进来:“夫人,侯爷请您和文姨娘到外书房说话。” 
十一娘暗暗惊讶,叫了小丫鬟去喊文姨娘,两人在碧漪闸碰头,一起去了外书院。 
书院的会客厅槅扇大开,进了院门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厅堂的情景。 
徐令宜坐在正中的太师椅上,面前立着个身穿青衫的少年。 
他和贞姐儿差不多的个子,有着少年人特有的清瘦身材。 
这个少年应该就是李霁了? 
十一娘有些迟疑。 
难道就这样走进去不成? 
念头闪过,就见临波三步并做两步走了过去,拱手行礼:“侯爷,夫人来了!” 
徐令宜站了起来。十一娘就看见青衫少年侧过身子向后退了几步,头颅微垂,恭敬地立在了一旁黑漆落地柱旁。 
十一娘见状就走了进去,眼角的余光却一直注意着李霁。没等徐令宜开口,她已道:“不知道侯爷有客,还请侯爷恕罪。只因有急事要请侯爷定夺,所以冒昧闯了进来。”说完,将刚才黎妈妈拟的菜单子呈了上去。 
总不能说是被徐令宜叫来的吧! 
徐令宜接过单子,向十一娘介绍李霁:“李总兵的次子,李霁!” 
他不慌不急地向十一娘行礼,显得优雅而从容。 
“李公子!”十一娘笑着和他打招呼,眼睛在他脸上溜达了一圈。 
皮肤白皙,修眉隆鼻,论五官,不比邵仲然差。只是两人气质迥异。邵仲然身上还能看见本性的棱角,而李霁小小年纪,却显得十分内敛,少了些个人的特质。因此看上去就没有邵仲然那样的出众。 
他躬身应喏。 
徐令宜和十一娘去了东厢房。文姨娘则谨守妾室的身份,静静地站在了门槛前。 
十一些娘不由悄声问正认真看着菜单子的徐令宜:“您怎么把李公子叫来了?用的什么借口?” 
徐令宜的目光落在菜单子上回着十一娘的话:“是李总兵给我写了封信,向我请教朝中局势,李公子特意给我送来的。” 
十一娘若有所指地问:“李总兵常写信给您,和您讨论朝中局势吗?” 
“那到没有。”徐令宜若有所指地回答,“有时候,人要用些非常手段。”然后和她讨论起菜单子的事来:“江西菜油浓,口感肥厚,又喜欢吃辣椒。难得你竟然能找到食材做石鸡。” 
十一娘也知道这不是讨论的时候,随着他转移了话题:“也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做出地道的味道来。尽力而为吧!” 
徐令宜点头:“那暂时就这样吧!” 
十一娘曲膝行礼,和文姨娘退了下去。 
“夫人,李公子……”一到垂花门,文姨娘就有犹豫地道,“李公子,从头到尾都没有看你和侯爷一眼,而且站在那里,动都没有动一下。” 
一般的人出于好奇心,都会对身边突然出现的陌生事物多看两眼。 
“这位李公子虽然只有十六岁,只怕十分能忍!”文姨娘的声音里透着几份担心。 
“你觉得不好吗?” 
文姨娘眼底露出几丝困惑:“说不上……就是觉得太沉稳了一些。” 
过犹不及。 
十一娘也有这种感觉。 
文姨娘又道:“夫人,侯爷满意的是李公子吗?” 
“这些都好说。”十一娘沉默了好一会,道,“事事无绝对,总能找到不足之处说服侯爷。只是不知道这样做正确不正确?”她声音有些低哑。 
文姨娘紧抿着嘴,两人走到了碧漪闸。 
一个向东,回垂纶水榭,一个向西,回侬香院。 
文姨娘没有给十一娘行礼,而是停住了脚步。 
“夫人,我看,您还是仔细打听打听邵公子的底细吧?要是不成,不如再慢慢帮大小姐找合适的!” 
意思是说李霁不行! 
十一娘对文姨娘在这件事上的果断有些诧异。 
文姨娘已低声道:“男人有时候糊涂些,才是女人一辈子的福气。” 
这是她的身同感受吗? 
十一娘站在碧漪闸上久久没有做声。 
之后徐令宜问她:“怎样?李家小子还不错吧?” 
“侯爷主意定了吗?”十一娘反问徐令宜。 
徐令宜听着微愣。 
“我觉得李家太急切了,李公子太沉稳。”十一娘直言道,“婚事上如此,只怕其他事情上也会如此。” 
徐令宜听着皱了皱眉,但第二天却派人去打听邵仲然的情况。 
十一娘没有多理会,忙着开库拿器皿,派婆子去姜家敲定姜太太、姜家九小姐到的时辰。又向赵先生请了一天的假,当着谆哥只说是有远道的亲戚来,到了十六那天,大家笑吟吟地迎了姜夫人、姜太太和姜家九小姐。 
姜太太中等的个子,看上去二十七、八岁的模样。人长得白净,丹凤眼,高鼻梁,不说话的时候表情有些严肃,说话的时候右边有个梨涡,不仅让她表情变得柔和起来,还显有点小小的俏皮。 
姜家九小姐和她母亲五官很像,只是年纪还小,表情稚嫩,十分讨人喜欢。 
※ 
想把贞姐儿的婚事压一压,所以写得不太通畅。到现在才! 
⊙﹏⊙b汗! 
滺u书盟 uUTxt.com 诠汶子版月读 

正文 第三百四十章 待客(中) 字数:6261 
第三百四十章待客(中) 
太夫人拉着姜家九小姐的手眉眼全是笑。 
姜家九小姐站得笔直,声音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清脆:“……只读到了《妇女》、《器用》、《贫富》三篇,其他的,爹爹说要大一些了再细细地读。” 
太夫人听着连连点头,对端坐在一旁的姜太太笑道:“姜先生不愧是做学问的人。” 
姜太太微微地笑,露出颊边小小的梨涡:“太夫人过奖了。只不过是女儿愚钝,只能教些简单的罢了。” 
姜家九小姐听了不好意思地垂了头笑了笑,眉宇间飞过一丝羞涩。 
太夫人看着呵呵地笑:“九小姐娇憨可人,姜太太太谦虚了。”然后望了一眼立在自己身边,满脸好奇地望着姜家九小姐的谆哥儿,“这是你姜家妹妹!” 
谆哥大人般模样地上前恭敬地行礼,喊了声“姜妹妹”。 
姜家九小姐抬起头来,落落大方地福了福身。 
太夫人看着笑意更深,抬眼看见宋妈妈垂手立在了竹帘旁,知道酒席已经备好了,又道,“姜太太是难得的稀客,我们备了些酒菜,还请姜太太不要推辞。”说着,由杜妈妈扶着站了起来。 
屋里的人都跟着窸窸窣窣地站了起来,姜太太则客气地推辞了一番,这才落后太夫人两步,跟着往点春堂旁的花厅去。 
此刻正是初夏,石榴花开得正艳。 
太夫人和姜太太说的着花事。 
姜太太应喏着,眼角忍不住向走在自己身后的十一娘瞥了瞥。 
她穿了件水绿色纱衫,月白色挑线裙,明丽的脸上有淡淡笑意,显得端秀恬静。那个身世不明的五少爷被乳娘抱在怀里,扭了身子要她抱。她走过去抱了抱孩子,温温柔柔地低声说了几句,孩子就安静下来,伏在乳娘怀里不再动弹。她摸了摸孩子的头,这才三步并做两步地赶了过来。 
姜太太暗暗点了点头,和太夫人进了花厅。 
四干果、四个酱菜、四冷碟、四佐菜、六热菜……满满一桌子。既有江西的名菜三仔鸡,也有燕京的名菜菊花里脊肉。最后用水晶碟子上了一碟子冰湃的红菱。 
姜太太有些意外。 
这红菱是南京的“水八鲜”,六月才上市,快马加鞭运到燕京,也要到中旬。这才五月中旬……可见徐家十分重视这次的见面,花了心思来款待自己。 
她的目光就从邻桌的谆哥身上扫过。 
那孩子生着一副好相貌,眉宇间温和秀雅,举止彬彬有礼,还知道照顾身边的弟弟吃东西。只可惜比同龄的孩子生得纤弱瘦小了些。听说未足月就落了地……丈夫要是身子骨不好,夫妻之间不免少了些美满。 
想到这里,姜太太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清甜的红菱吃在嘴里也少了几份滋味。 
说的是相看,实际上看不看已没有太大的关系。这件事早在两年前就定了下来。只是他们夫妻不死心,未来的女婿总要看上一眼才能放心。 
念头闪过,她又暗怪自己人心不足起来。 
早知道这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她来之前还怕这孩子生母早逝大家或对他敬而远之、或因养在祖母屋里疏于管教变得顽劣不化,或是没有了依仗而被人轻瞧而只头笨脑,变得畏畏缩缩。现在看来,太夫人慈眉善目,十一娘性情宽和,兄弟间恭敬友爱……姜太太在心里琢磨着,注视力转到了身边的五夫人身上。 
就是这位小婶婶,看着也是个举止大方,行为端庄之人。比自己想像中的要好多了。 
也许是立场不同。贞姐儿的事十一娘着急上火,轮到谆哥的时候,心态却很平和。一来这事早就定了下来,今天不过是走走过场。二来她觉得这社会对女孩子更苛刻——贞姐儿嫁到别人家喜怒哀乐由别人掌握。别人家的女儿嫁到自己家里,其他的不敢说,至少她不会为了摆婆婆的谱而刻意去刁难她们。 
两人心思迥异,一顿饭下来,也亲热了不少。 
大家移到西花厅喝茶说话,孩子们由杜妈妈、宋妈妈等人陪着去了后花园。 
徐嗣谕自恃年纪最长,只在一旁点个卯,贞姐儿性情和顺,处处迁就,姜家九小姐还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很快和谆哥、徐嗣诫玩到了一块。 
她看着后花园姹紫嫣红开遍,赞叹道:“比我们大福寺的景致还要漂亮!” 
家里请客很少有和谆哥同龄的女孩子,何况这个女孩子还漂亮温婉。闻言道:“你要去拜佛吗?我们家也有!” 
姜家九小姐睁大了眼睛:“你们家还有寺庙?” 
谆哥正要答话,看见结香带着群小丫鬟走了过来。 
她们提着花蓝,花蓝里装了大把大把的石榴花、玉簪花和***和栀子花。 
几个人忙曲膝给谆哥等人行礼。 
谆哥就指了结香对姜家九小姐道:“这是我二伯母身边的贴身服侍的,叫结香。” 
姜家太太、小姐要来做客的事大家早就知晓,她又曲膝给姜家九小姐行礼。 
姜家九小姐喊了一声“结香姐姐”,满脸的艳羡地望着她怀里香气馥郁的白色栀子花:“这是什么花?好漂亮啊!” 
“这是栀子花。”结香听了忙挑了几朵大的给姜家九小姐,“是我们家暖房里种的。南边常见。我们北边却很稀少。” 
姜家九小姐欢喜地接了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