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重生之苓娘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世重生之苓娘传-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谢丞公和谢大郎一致地认为,这件事错的全都是卫家老五。
    那卫家小子,居然敢用箭射谢家的女儿,还是才五岁的小女儿,谁给他的胆子!如果不是这回小九自己就硬气地找回了场子,兼且卫五脸上那牙印能挂个一两月,谢丞公未必会将这件事轻轻放过。
    元就是一场闹剧,原本到这里为止却是恰恰好的,奈何卫五顶着个清清楚楚的牙印求娶谢九,人证物证俱全,“卫五和谢九已有肌肤相亲”一事没有人可以抵赖——无论在什么年代,社会上对女性总是更苛刻些的,若是“肌肤相亲”这件事传出去,即使华苓是当朝四公之一的女儿,不嫁卫五的话,她也嫁不到更好的人了。
    而卫五从生下来就是个横的,从来没有做过如别人意的事,连他自己的亲妈都制不住他。又在刚会跑的时候就得了一无名武者的指点,学了一身高强武艺,如今才十一岁,前头几个年长他至少十岁的哥哥已经打不过他了。
    卫弼公对付这个儿子的方法也只有绑起来打,盼着打到听话为止,但是卫五打小练武,打熬得筋强骨健,普通军棍打他不过挠痒痒一般,要真打重了卫弼公自己也舍不得,结果卫五依然长成了个我行我素,爱干什么就要干什么的性子。
    辅弼相丞四家信息互通,谁不知道卫家老五是个最野的性子,一心练武,其他诸事不理,便是连卫弼公夫妻也拿他无法。
    卫五破天荒地主动开口求娶谢九,若是谢家不如他的意的话,卫五能做出些什么样的事来,是连卫弼公也说不好的。
    或许会直接打上谢府大门口去,把他看好的新妇抢回家?
    谢丞公看人极准,倒也看得出卫五求娶华苓,是真正出于他自己的想法,并无他意。练武之人总有股一心精进的心气,言出必行,不提其他的话,谢丞公实际上是很有些欣赏卫五的,只要他心志不改,华苓将来的日子一定会过得很好。
    而且卫五又是卫弼公的小儿子,前头的哥哥都已经成年,最大的已经三十岁,卫家子都是各自领军镇守一方的,小夫妻成婚之后上面也不至于有一堆婆婆妯娌压着,日子并不难过。
    所以权衡利弊之下,谢丞公果断地给女儿应下了亲事。实际上,这年头嫡庶分别依然是明显的,如果没有这回的事,他就算再疼爱女儿,为她选的夫婿最好也就能是三品官的嫡子,和掌握着大丹顶级权力的卫氏世家嫡子如何能比。
    只不过这些想法谢丞公也不会对华苓说,小女儿再聪慧也才五岁而已。
    大郎看着华苓沮丧的样子,咬牙道:“小九别伤心,要是不愿嫁那卫五,就不嫁了!大哥护着你!金陵城中少年俊彦何止上万,何愁寻不到一门比卫五更好的亲!”
    谢丞公斥道:“说的什么话!现在是小九说不嫁就能不嫁的吗?大丈夫言出必行,既然婚约定下了,小九就必须嫁!更何况,九定也说了,小九和卫五有缘分,这是门好姻缘。”
    这又是另一个十分打动谢丞公的地方,九定大师精研佛法,看人判事也是极准的,九定大师既然说两小很有缘分,那这肯定是一门好姻缘。
    “爹爹勿要生气。”华苓深吸一口气,将不安困窘种种情绪压下去,笑起来朝谢丞公和大郎笑道:“小九愿意嫁的。”她鼓起嫩生生的脸颊,一挥手果断地说:“若是他日后欺负我,我就欺负他儿子。”
    两父子愣了愣,连带着谢贵和宋嬷嬷一起放声大笑。
    车架回到丞公府已经是二更时分,又惊又怕、累了一天的华苓拗不过身体的生物钟,早已熟睡,被辛嬷嬷送回竹园中。
    牟氏一听说丞公回府,在前院歇下了,从内间的桌边站起身来,面无表情地说:“掌灯,我要到前院去。”
    牟氏日间刚发了大脾气,自己一个人坐在桌边从下午直到入夜,谁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丫鬟仆妇们也不敢多问,忙忙地掌灯,前前后后十来个人拥着牟氏就到了前院。
    府邸中雕栏画阁宝贝无数,一个明智的主人必然会确保自己有足够保护它的力量。世家大族都习惯在府内养着两三百的强壮兵丁,人人手执锋锐武器,编排成严密的班次时时巡查府邸内外,只要不是大军打到大门口,一家人就是绝对安全的。
    而在丞公府,这股护卫力量始终掌握在谢丞公手里。
    牟氏拢在披风下的手紧紧地握成了拳头。
    她披着真紫色薄绸披风,步履雍容地行过连接前后院的曲廊,几名身穿皂色武服的兵丁虽然很惊讶,但还是立刻跪下行礼,引着牟氏到澜院,又分出一人飞跑着先去通传。
    牟氏眼角余光看到这些仪容严整、进退有度的兵丁将她和她的丫鬟婢仆都包围了起来,不知道是护卫还是防卫的意思多一些。她冷冷一哼,不再注目于这些细节,高傲地昂起头。
    她缓步走进澜院的正厅,她的丈夫身披一件酱色外袍,正俯下身剪去燃透的烛芯,俊美而儒雅的面容在烛火的光影里明明暗暗。
    “阿娜来了。”谢丞公深深看牟氏一眼,微微一笑在桌边坐下:“既然是令阿娜宁愿守到深夜都要来说的事,必是十分要紧的,我洗耳恭听。”
    牟氏并未坐下,也没有解下披风的意思。她端立着,盯着谢丞公的眼睛,一字字地问:“谢熙和,你今日为何带大郎和九娘出去?”
    “我不能带?”谢丞公诧异的问。
    “你知道我在问什么!”牟氏提高了声音:“你明知道我在问什么!”
    看到谢丞公的表情一如既往闲适,她脸上罩着的壳忽然破裂了,愤怒甚至让她失去了最引以为傲的风度指着丈夫的鼻子喝问:
    “谢熙和!你是不是忘了,我才是你三媒六聘娶进来的妻子,三郎和七娘才是你嫡亲的儿女,你宠爱谁都不该越过他们!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带大郎和九娘是去见卫家人,明明膝下有嫡子女你却去提携庶子女,说出去谁家不笑你以小充大,上不得台面!我告诉你,大丹律上一条一条列得清清楚楚,嫡子在者庶子不得承业承爵,若是你日后胆敢令大郎继承丞公之位,继承这阖家财产,我即使要闹到金陵府衙去击鼓鸣冤都好,决不容许你谢熙和如此离经叛道,置我正妻嫡子颜面于不顾!”
    谢熙和听完这一席话,却依然是微微一笑。
    他一挥袍袖站起身来,背着手踱步到那中堂挂着的山石秋菊图前细细欣赏:“表妹,既你如此质问,我今日也有三个问题要问你。”
    牟氏冷笑:“有话摊开来讲便是,盼你还有些为人的脸面,勿要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第一,显圣元年至显圣九年间你数度怀上却又迅速滑胎小产,为何隐瞒于我?”
    牟氏的脸迅速变得苍白。那是她隐瞒了这么多年,自以为天衣无缝的事,为何谢熙和竟知晓?!
    “第二,显圣十二年四月十三日,你曾乔装外出,堂堂谢氏丞公府主母,为何如此?”
    牟氏的脸色越发苍白了,如今还带上了明显的惊慌,她的身体止不住地打着颤,摇摇欲坠——她那一日……
    “第三,我谢氏家族儿孙不论儿女皆是五岁开蒙,诵诗书,习骑射,知礼仪,我再问你一次,我要送三郎到王氏族学去,如他的兄弟般,不论塾师如何摔打磋磨都由得他,你愿是不愿?”
    曾经的“江陵玉树”,如今的大丹丞公,时光似乎并没有在他身上留下更多的阴影,反而将他的光芒琢磨得越发璀璨。
    烛光摇曳间,他面上温和的表情已经完全褪去,留下的只有冰川巨石般的冷峻,如一座巍峨巨岳,沉沉压在牟氏心头之上。
    牟氏慌乱地摇着头,嘶声道:“我是冰清玉洁的,你怎能怀疑我!三郎和小七是你的儿女!他们是你的儿女!他们是你的儿女!”
    “你毕竟是我嫡妻,不论你牟家曾如何计较,终究将你塞上了我的花轿,”谢丞公朝牟氏一望,一双凌厉长眸浮起几许嘲弄:“既然如此,你便是我谢熙和的妻子,我何曾落过你的颜面?便是那样的事……守不住人心的始终是人自己。只一点,既然你不能生我的孩子,如何敢瞒我足足十三年?”
    他越说越怒:“我谢氏家族传承数百年,生儿育女、繁衍子息乃是家族头等大事,将我谢熙和一脉繁衍子息的时间推后十三年,谁给你的好胆?——你却告诉我!”
    牟氏在他雷霆般的厉喝中终于崩溃,浑身哆哆嗦嗦软到了地上,只是一昧摇头哭:“我不是……我不曾……”
    谢熙和猛地收敛了愤怒,大袖一甩:“罢了。三郎七娘你欲如何养便如何养,便是你愿十五岁再与他开蒙也由得你,我谢熙和这辈子也不求他送终。”
    他扬声喝:“谢贵!进来!”
    牟氏忽然惊醒,挣扎扑过来揪住谢熙和的袍角,尖声道:“你不能这样!谢熙和,你不能这样,三郎是你的儿子,他真正是你的嫡子!你怎敢不信!他真的是你的儿子!便是滴血认亲,也错不得!”
    谢熙和垂眸朝她一看,眸中嘲弄之色更浓。“你当我江陵谢氏是你临川牟氏随手便可翻山倒海之处?便是他真正是我亲儿,我江陵谢从两百年前起,绝无一任族长是个见风就倒的病秧子。牟阿娜,你好自为之。”
    侍立一旁的谢贵以眼神示意两名健壮仆妇,两人默不作声上来将哭喊的牟氏一把架起,径直架出澜园之外,将她连带那些仆妇一道直接送回了致远堂。
    谢贵重新走进主厅,躬腰轻声说:“老爷,夜已深,便早些歇息吧。”
    谢熙和凝目注视着摇曳的烛火,慢慢问:“大郎歇下了?”
    “是,云园烛火已熄。”
    “罢了,一时也睡不着,且往竹园去看看。”谢熙和抬步往外走,谢贵赶紧打了灯笼跟上。
    金瓯和金瓶对谢丞公的深夜到来很惊异,但良好的训练让她们很好地收敛了脸上的惊讶,安静地引着谢丞公步入华苓的房间。
    谢丞公轻轻在床边坐下,小女儿早在马车上就睡得熟了,回到床铺上自然更是雷打不醒,一张小脸红扑扑、粉嫩嫩。
    谢丞公抚摸了一下小女儿柔嫩的面颊,脸上浮出淡淡的温和。他并未停留多久,离去前长眸威严一扫两女:“既令你们来了竹园,以后就是九娘的人,生死由她。”
    金瓯金瓶对视一眼,安静地屈膝施礼。
    一夜无话。

  ☆、第22章 四八的想法

22
    华苓一早起来,就觉得金瓯金瓶两人的态度有些微妙的改变了,洗漱、梳妆的时候便一直在不着痕迹地观察两女。
    好像,变得恭谨了一点点?拘束了一点点?
    以前服侍她的时候,就像上面空降下来的官儿一样,职位再小也透着几分超然,现在那股子味道却消失了。
    这种变化让华苓觉得很有意思。
    金瓯捧过一套绣折枝莲花的湖色绫襦裙,含笑问华苓道:“九娘子今日穿这身可好?太太令锦绣坊制的几套衣物九娘子还未曾上过身呢。”
    湖色是种很沉稳的深蓝,小娘子里很少有喜欢这类颜色的,而且也很容易显得老气。华苓却偏偏喜欢,穿起来也意外的静雅可爱,从可以自选衣饰开始,她的衣箱中已经慢慢塞满黛、青、蓝等颜色的衣裳。
    “好,就穿这个吧。”华苓侧头朝金瓯一笑,汪在清泉中的一双琉璃眼微微弯起,灵气四溢。
    金瓯一时间竟有些晃神,她总是很容易有种感觉,九娘子好像聪慧得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看透呢。但这怎么可能,九娘子再聪慧也只有五岁……
    “金瓯姐姐,帮我穿衣裳呀,我要快点用了早膳去芍园。”华苓笑眯眯地提醒。
    金瓯立刻回过神,给华苓穿好内外裳,系好襦裙的飘带,然后快手快脚给她梳好头发。辛嬷嬷来内室门口笑着说了一句:“九娘子,金瓶已经将早食摆上来了,快快来用了方好去芍园听课呢。”
    “嗯,我就来啦。”华苓点头,看着金瓯已经把她拾掇齐整了便跑出去爬上方桌前的高椅,高高兴兴地吃早餐。
    朝食的主食是稻米、粟米、赤小豆等杂粮各掺一点细细熬得又香又稠的粥,配上炒得油绿葱翠的嫩菜心、金黄金黄的炒蛋、酸香可口的腌萝卜,再加几个用澄皮包裹鲜虾蒸出来的小饺子,凑够四小碟,整齐健康又好看,一看就能让人食欲大开。
    这是金瓶用领来的食材在竹园的小厨房里细细做的,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到做这几碟子小菜的人是多么的用心。
    华苓不由笑着叹了口气,日日被这般*地精心服侍着,她都快要忘记自己动手是什么滋味了。
    华苓自己捧着碗吃掉了一小碗的粥,摸着鼓起来的肚子依依不舍地看碟子上剩下的一个饺子。过来收拾碗碟的金瓶抿嘴浅笑,安慰道:“九娘子快去听课呢,午间回来婢子便又做好更美味的食物了。”
    “嗯,多谢金瓶姐姐。”华苓甜甜一笑,领着捧了书和习字功课的丫鬟金钏出门。
    金陵九月初的清晨是很舒适的,天空一色儿是种透亮透亮的蓝,盛夏的燥热已经消失,庭院曲廊间凉风徐徐,正是最好的时候。
    华苓刚惬意地打了个呵欠儿,曲廊那端转出来四八两姐妹,八娘一眼就看到了华苓,小步跑过来拉着她,小嘴一阵急急的噼里啪啦:“小九,小九,我听说昨天爹爹带你出去了?你们去菩提寺上香了对不对?爹爹怎么忽然肯带你出去玩呀?他平时都是谁也不带的。爹爹怎么忽然对你这么好了?”
    华苓挣开手,随便想了个解释:“我也不知道爹爹为什么领我去菩提寺,爹爹就是昨日早上遣了人来问我去不去,大概就是忽然想起来的吧。其实没去干什么,坐车坐了五个时辰,到菩提寺上了香,后来我睡着了。”
    四娘早就将华苓全身上下打量了一番,没有看见什么亮眼的新鲜东西,有的都是姐妹们有的,这才露出了几分真笑,边往芍园走边问:“小九在马车上就睡着了?怎的这样不会作呀,能跟爹爹出门的机会可不是人人都能得的,你很该好好珍惜才是。爹爹一定不高兴了,他难得提携你一回呀。下回怕是就不会领你去了。——菩提寺我去年也跟着太太去过一回,那里的释迦牟尼佛金身和文殊菩萨金身又高又大,但是除了这个之外也没甚好看的,上香的人也太多了。”
    她接着说道:“我听说过,王公贵族家的女眷去寺庙上香都会提前让庙祝将闲人清场,闭寺一日专门让尊贵的女眷们览玩,这样才显得出身份呢,可是我们太太居然就让丫鬟们跟紧我们就算了。人太多了,什么三教九流的都有,你们不知道,我居然还看到有穿了污漆麻黑的麻布衣的!那些人的脸都是又黑又糙的,看起来就不正经,这种人也去菩提寺上香!姨娘说那样的人里面人拐子最是多的,害我都不敢走远,除了那几尊佛像之外就没有看到多少好景致。——爹爹去上香有没有叫人把寺庙清场呀?菩提寺的茶是不是很香?上的是什么茶?云片还是松萝?”
    华苓轻轻叹口气,连应都不想应,加快脚步。她都想不明白,四娘的话怎么就能这样天然地让她膈应。
    但四娘和八娘一左一右夹着她连声追问,她还是勉强忍着不耐烦说道:“爹爹也没有让人清场,爹爹是让嬷嬷领着我一个去上香,他自己都没有去,他就带着大哥和老和尚说话。后来说完了话,就领着我回来了。”
    华苓说的都是事实,只不过用了点春秋笔法,让整件事听起来变得完全不同。她很清楚,如果她说出得了份贵重的见面礼、还顺便订了门嫁卫弼公家嫡子的亲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