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没话了。
“还有沙儿,那一枝红珊瑚,喜欢吗?”终于,我想到了话题。
“呀,这时候才想起还有沙儿啦?我还以为有了丝丝姐就没有沙儿妹了呢。”沙儿的语气实在有些嫉妒的成分。
“谁说的?姐姐妹妹都有啊,都在这里……”情急之下,我指着自己胸口说道。
“那还差不多。”
丝丝却不说话。
忽然,她站了起来,“我先走了,这汤趁热喝。”
“看,把丝丝姐吓走了,你高兴了吧。”我埋怨道。
“哼,算了,我也走了,你自己喝汤吧。”
别别嘴,沙儿也转身出去了。
剩下我一个人,一会喝喝左边的肉汤,一会喝喝右边的菜汤,偏偏无论哪种汤都是身体所必需的。
汤喝得精光,我忍不住咂了咂舌头,要是永远有这样的鲜汤就好了。
可惜,任何美梦都有破碎醒来的时候。只是,每一个梦中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在梦里还是现实,更不希望美梦有清醒的一天。
我也同样不知道。
急促的脚步打断了我的思索。
本书由87book。com提供下载
第三章 会师武威城2
更新时间:2009…12…3 9:54:27 字数:1979
“大人,拉姆斯特因城的部队来了。”
什么,他们也到了?
“走,去迎接。”
带着众位将领,我们在山边摆开了队伍。
整整十五万大军,在柏肯道夫伯爵率领下到达我们的营地。
这是真正的两军会师,比起一个白昼前的那次凄楚的会师场面豪华多了,气势也大多了。
为了显得郑重,也为了鼓舞全军的士气,使知道了昨晚情况的将士们从挫折感中走出来,在凌玄发建议下我们举行了盛大的会师仪式。仪式就定在这后山平地,许多镇上的居民听闻了都过来看热闹。无疑的,这样的活动,会使所有曾经生活在沦陷区的人民都产生振奋的感觉。
柏肯道夫伯爵,身着银亮的盔甲,在下午的阳光下显得神采奕奕,令人精神一振。他头盔上,三枝漂亮的孔雀翎毛,在清风中微微晃动。他骑着一匹高大的白色战马,缓缓的走了过来。在他身后,是那十五万大军。当然,紧跟在他周围的,则首先是五百名亲卫骑兵部队,人人也都与主将一般身着亮银铠甲,尤其使人瞩目的,是那些骑士右手三米左右的长矛,左手经过高手匠人精心打磨的黑色镜面的麒麟形刚玉盾牌,盾牌正中一个凸现出来的荷花样族徽闪闪发亮。我知道,这时伯爵的家族纹章。
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大军也跟着开始整齐有序的开过来。
作为会师主方的我,与凌玄发一道,并肩骑在高大的战马上,朝着伯爵的方向走了过去。这些战马,都预先经过了军中礼仪士兵的修饰,身披锃亮的铠甲,围着五色的花环。
自然,这片昨晚的战场,此刻已经清理干净,不复有昨日的血腥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我那平时一点都不灵敏的鼻子,此刻却似乎嗅到了什么奇怪的气味,不时抽动着吸气。
在我们的身后,紧跟着两名都统制官,卫队之后再是那十数万大军。
与伯爵的部下一样,这些将士们此刻都面含刚毅,个个操着锋利的武器,似乎一举就可以彻底消灭敌人一般。当然,我却很清楚,许多东西并不是表面看来的那么容易。在他们中间,却并没有昨晚后来找回来的那残存的一百多人以及五十余黑暗精灵侍卫。
当我们的马头终于与柏肯道夫伯爵的战马交错之时,我高高的举起了右手,他也同样将手举起。“啪——”响亮的一声掌击声中,我大声宣布,“伯爵,我们胜利会师了。明天,我们将一举拿下敌人最后的堡垒!”
三军响应,全场欢呼。无数将士们纷纷挥舞手中的武器,以表达自己对主帅所说内容的支持与决战胜利的信心。
阅兵仪式,在太阳落山之前终于结束了。此刻,我才有了些时间向伯爵问些什么。
从交谈中知道,太子殿下已于半个月前正式称帝,只是还没有举行登基大典。
“扫北大将军梵。阿史那公爵接旨!”
柏肯道夫伯爵说了不几句,就突然大声说道。
什么,皇帝的旨意?
立时,所有的人都安静下来,纷纷站开,看着我。
宣读皇帝圣旨,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接听,同样也需要绝对的恭敬,否则就是“大不敬”的罪名。
我立刻单膝朝着京都的方向跪地,上身笔挺,两眼平视前方,做出一个恭谨的姿势准备听旨。
“谕三等卫国公、扫北大将军雪戈。梵。阿史那:待北地战事结束,即刻回京,参加朕之登基大典。此前,北地一切事宜,咸得便宜行事。”
“臣雪戈。梵。阿史那接旨。”
我恭恭敬敬的把那道圣旨收好,这才问道:“伯爵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呀?”
“上头的意思嘛,不都在圣旨里了啊。至于其他的,就没什么了。总之,上面很器重大人您,好好干,前途远大啊。”这柏肯道夫伯爵,虽然只是一名都统制,但却出身世家贵族,在帝国上下的关系复杂,尤其与京中大老,宫里执事,都颇有关系。自然,一些内幕,一些上面的真实想法,他应该是比较清楚的。于是,我才这样问他。没想到,他却装做不懂,打起了官腔。
我却觉得这道旨意不是这么简单。
首先,允许我在北地行事有“便宜”之权,是早在当今皇帝过去的太子赐予我尚方宝剑时就摆明了的。此刻,这道圣旨再次重申这一点,自然有深意。表面上,却是在大众面前摆明了我的身份,似乎上面很重视我。从这个旨意里来说,甚至就算是“镇北将军”这样的高官,我都可以任意处置。嘿,或许是该重新换一个“镇北将军”了,当然,为了照顾传统,不能随便乱指定,还是在哈米德家族中选一个人来担任。
那么,这道旨意的重心就是前面的内容了。是“即刻回京”,还是“参加大典”?这却不是一时想得出来的。是由于大典很重要,很隆重,需要各方重臣朝贺,还是要我“回京”?回去,而且这么急,又是为什么?假如战事一结束就要回去,则只能把大部队放在这边,带着亲卫简装赶回。
这,似乎太匆促了吧。毕竟,大军班师,在大典上更可以衬托当今皇帝的武功啊。
总之,我有些想不明白。
但是,我心中的想法又不能说出来,更不能与随便哪个人讨论。
带着郁闷的情绪,我去找凌大哥。
“怎么,现在我们大军齐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也没什么,我就是有些……有些奇怪,那道圣旨。”
“也没什么啊。”
“是没什么,或许我在胡思乱想。对了,我们现在有三十万大军,后天应该可以一鼓拿下武威城。”见凌大哥并没有想到什么,或者就算想到了什么暂时也不想谈,我就转换了话题。
“当然,这是轻而易举的事。”
本书由87book。com提供下载
第四章 武威决战1
更新时间:2009…12…4 11:14:06 字数:4517
第四章武威决战1
红云历1842年,10月23日。
我方三十万大军猛攻武威城。
此前,我军首先给城上发了最后通牒。
其实,我并不主张这样,我现在只想用最残酷的方式给宗尹报仇。但是,凌玄发却提出了相反的意见。
他认为,假如我们立即攻城而不让城内的敌军知道是怎么回事的话,可能会遭到激烈的反击。在敌人拼起命来的时候,虽然双方数量差不多,却可能使我军伤亡增大。
“好吧,先通知他们,下午三点前答复,自行撤离还是固守。过期没有得到明确回答的话,我们就准备攻城。”我退了一步,告诉凌大哥道。
结果,三点已经整整过去了半小时,敌方没有任何动静。
“他们不接受条件,那我们可以攻击了。”我毫不在乎的说道。
“现在就进攻?”凌玄发显然不希望我方再有过大伤亡。
“也不慌在一时,反正他们都已经逃不掉了。传令下去,叫士兵们先吃饱饭,养足精神。五点整,准时攻击。”
太阳西斜,夜幕紧随着日光的脚步,逐渐靠近深秋的北方平原。
此时,正是下午五点。
说是攻城,其实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
整个武威城周围五里的范围,都分布着敌人的大营。这样算来,敌人近半数其实都在城外,而且这十几万人几乎就是敌方最后的精锐。那些逃回来的,早已急急如丧家之犬,躲到城里去了。
从分布形势上来看,敌方有八万左右在克洛德。威尔逊公爵亲自指挥下,正面摆放在我军之前,也就是南门外。其余三大门外,则总共有七万人。显然,敌方也并不打算依靠新逃回的那十几万人。
“也就是说,只要打垮了威尔逊公爵,我们几乎就胜利了?”我问道。
“是的。”作为这次攻城战的直接策划者,凌玄发很简单的回答道。
“只可惜,我们的法师不能参加这次战斗……幸好,他们的白金大法师也不能出战了,不过那名黄金法师还是一个威胁。”我一口气把心中的担心说了出来。
在前夜的战斗中,我手下的法师几乎全数受了重伤,还有部分伤重而死。而凌玄发部队中的法师,则长途跋涉后一时还恢复不过来。
根据凌玄发的部署,我军三十万人分为两阵,各有十五万。其中,凌玄发率领的十五万军队为主力,专攻东门。我率领的十五万军队放在南面,以五万人作为牵制威尔逊公爵的佯攻部队,另十万则作为机动部队。
按照预定计划,一旦敌人识破了我方以强对弱、以弱牵强的方案,敌方极可能分出南门的精锐部队迎战我军东面的攻击部队。如此一来,敌方内部各军间是强弱异势,我军各部之间的强弱情况也跟着变化,辅攻立刻就会变成主攻,主攻则变为辅攻。
明显,这是一次强弱对比很不平衡的战斗。敌人已是一座危城,而我军则有广阔的后方。
包括三十具雷火弹投射机在内的几千具投石车,早已被推到了东门战阵前面。按照凌玄发的意思,这种威力巨大的黄色火药武器,不到不得已最好不要轻易使用,免得误伤了城内民众。他的主张,我自然同意,这毕竟已是最后一战,还是少伤亡点好。
冲锋喊杀之声忽然响起,凌玄发的军队开始发动总攻了。
敌人的东门军队只有区区三万之数,由两名统制官指挥。此刻,他们由于兵力不足,尽量的收缩阵形,组成一个巨大的圆弧。在他们的后方,则是东面的城墙,上面并没有多少军队。看得出来,这面的两名指挥官并不是易与之辈,即使在全城受围、颓势已现的今天,他们还可以摆出这样的圆实阵法,任何人想要从这面突破都必然要付出超过常规的代价。
在凌玄发手下,有三名统制官,分别是曾经统领射手宫的杜松、天秤宫的居为、山羊宫的铁衍,由三人各领五万军队。
这时,站在了望塔上观察敌情的凌玄发也发现了对方阵形的顽强。这样的圆形阵法,无论从哪一面进攻都会遭到强烈的抵抗,必要时甚至会改换阵形,打开一个缺口将外面的攻方士兵引入其圈内歼灭。因此,对于凌玄发来说,此刻若稍不注意对方这种阵列的特殊性,就有可能造成己方将士的重大伤亡。
“你们三位,有什么好的意见,既可以突破敌阵,又不致造成我们太多的死伤?”凌玄发向下属询问意见道。事实上,不仅是他,就是我,在这战争已接近尾声的最后一战也不希望己方伤亡过于惨重。
三人暂时都没有回答,好一会,一直紧盯着对面那圆弧阵形的杜松回过了头,谨慎的说道,“依属下愚见,或许我们可以依靠我方强大的兵力,组成瓶颈之阵……”
“哦,瓶颈之阵,怎么说?”对于这比较新鲜的提法,凌玄发来了兴趣。
此刻,下面万千将士握着手中的武器,焦急的等待着主将们那关系他们存亡的决定。
“对方的阵形既然这样摆设,可以想像他们的指挥官在用兵上特别是在保持守势上面是比较有经验的。我们贸然进攻显然不能达到立即摧毁其战斗力的效果。最好的办法,莫若利用幻变的战阵促使对方的阵法改变并自动溃乱。具体说来,可以利用大部队将敌方面前的空余阵地两旁全部填充,当然,我军最外层必然是身披重甲的战士以免被敌军冲乱阵形。然后,派出一军从战场中央空出的直线区域进行骚扰作战,不知不觉的将敌方圆弧阵上某一点的敌人吸引出来,直到那被吸出的敌人越来越多,这时,我们就……”
他话说到这里,所有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面露喜色。
“好样的,这一战之后,我一定向雪戈好好的保举你。”凌玄发首肯了对方的计划。“这样吧,这个计划就由你负责具体执行。居为,铁衍,你们俩就负责将阵地两侧填充,使敌人除了中央一条路之外再没有别的敌方可以去。”
他的军队在几位统制官指挥下开始了剧烈的队形变幻,一步步的开始了稳步前进。
负责骚扰与主攻任务的统制官杜松,在两旁的友军都已经到位之后,这才开始带着五万跃跃欲试的将士进入到预定位置。在他的正前方,就是敌人的那个圆形阵势。
要让这样一个浑然一体的“圆”出现破绽,显然并不那么容易。而所有计划,无论听起来多么高明,要真正付诸实践却都要费一番周折。
“原地休息!”蓦然,杜松忽然下达了一道令所有人都莫名其妙的命令。此刻,他的部下本来都以为这次到了两军相接之处就是一次猛烈的冲锋,要不就是敌人直接就冲出来砍杀。但是,杜松却叫他们休息。事实上,所有人早已休息得不耐烦。别说这些士兵觉得奇怪,在后面了望塔上掠阵的凌玄发以及两旁的另两位统制官也都同样的有些奇怪。只不过,既然凌玄发已经说了信任这位杜松,也就不再派人干涉了,只是静观其变。而两位统制官,尽管暂时有些不理解自己的战友,却只是命令自己的下属加强警戒,一旦有什么异动就要支援友军。
事实上,杜松内心更觉得这绝对是十分冒险的一着,但面对敌军那样的阵势,他又实在别无他法,只能寄望这样可以松懈对方的警惕,逐渐落入自己的彀中。
敌阵之中的两位指挥官,这时也正骑在马上紧张的注意我方的动静。当他们看到我方两支部队分别占领了战场两侧,只留出中央时,都有些惊慌,以为我军马上就要发动进攻了。但是,当他们把警戒的命令下达之后,却蓦然发现什么也没有出现,那看似担任主攻的中央部队不但没有继续发动攻击,反而就那样原地坐在那里晒着秋日最后的阳光,悠闲的休息起来。此时,不断从其他几处营地传来激烈战斗的消息,他们不禁都有些紧张。事实上,尽管在统制官尤里特的提议下,他们设置了如今的圆形守势阵形,但就算在尤里特自己心中,却也同样没底。毕竟,若一旦整个会战的其他几处战线都被突破了,就算他们这里还保持着完整的阵形也毫无意义了。他们,并没有考虑到,我方几名主要将领都不希望这次会战带来己方将士太大的伤亡。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