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奈斯比特推出新作《中国大趋势》
“我是主动报名参加这个新闻发布会的。我还有其他事;但还是抽出一点时间赶过来了。25年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大趋势》;这本书迄今对我们都有深刻的影响。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形下;我们非常期待阅读奈斯比特先生这本《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相信它会使我们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个更加理性和深刻的认识。这本书现在就装在我的行李包里;在飞机上我就可以阅读了。”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大趋势》新书推介会上;中途赶来的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阎晓宏说完这番话;又匆匆去赶飞机了。
刚刚走下印刷机的《中国大趋势》;是着名的未来学家、埃森哲评选的全球50位管理大师之一的约翰·奈斯比特和夫人多丽丝·奈斯比特的新作。它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关于中国大陆的大故事。奈斯比特阅历丰富;有着哈佛、康奈尔和犹他三所大学的教育背景。他的主要代表着作《大趋势》;与威廉·怀特的《组织的人》、阿尔文·托夫勒的《未来的冲击》并称“能够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的三大巨着。《大趋势》目前在全球销售已达1400多万册。奈斯比特始终对亚洲的前景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在几年前与人合着的《亚洲大趋势》里;他预言亚洲将会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并成功地预测了网络的兴起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出现。
在《中国大趋势》中;奈斯比特向人们披露了他与国家主席*的一段对话。奈斯比特说:“江 主席;台湾是个小故事;但它讲得很好。大陆有个大故事可讲;可惜讲得很糟。”江 主席沉思了一下:“你为什么不来讲这个故事呢?”13年后《中国大趋势》诞生了。奈斯比特说;“我不是预言家;我是按照我所了解的信息来判断这个世界的未来走向的。如果我要写一本关于中国的书;我会花大量时间了解中国。”2006年;奈斯比特夫妇来到中国;在天津成立奈斯比特中国研究院;搜集整理了大量数据资料;历时三年;完成了这部描绘“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的《中国大趋势》。
《中国大趋势》以全球的视角;精辟地提出了“中国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理论——解放思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摸着石头过河、艺术与学术的萌动、融入世界、自由与公平、从奥运金牌到诺贝尔奖。并由此总结出中国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它的新型经济模式已经把中国提升到了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而它的政治模式也许可以证明资本主义这一所谓的“历史之终结”只不过是人类历史道路的一个阶段而已。
中国经济的崛起深深吸引着这个未来学家;无论是中国的GDP、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地位;还是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奈斯比特关注着中国的发展;描绘着中国的未来;他坚定地相信“中国模式”将以难以令人置信的力量影响整个世界。25年前;奈斯比特的《大趋势》让我们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世界。或许;25年后;他的《中国大趋势》会帮助我们实现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的愿望。《中国大趋势》由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记者 庄建
2009年09月09日08:18 来源:《光明日报》
广州日报:对话“世界预言家”奈斯比特
9月3日~7日,第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被称为“世界预言家”的约翰·奈斯比特夫妇现身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成为媒体追踪的焦点。奈斯比特携重磅新书《中国大趋势》在现场首发,成为本届书博会的亮点。
这位被称为拥有“魔力水晶球”的预言家是怎样预言中国的未来呢?我们纠正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偏见是指日可待还是长路漫漫?针对这些话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奈斯比特夫妇。
约翰·奈斯比特,早年曾涉足政坛,1963年被肯尼迪总统任命为教育 部助理部长,后被聘为约翰逊总统的特别助理。离开白宫后,奈斯比特供职于IBM,1967年突发奇想“下海”创业,其时39岁。
在自己创办的都市研究公司里,奈斯比特使用自创的“内容分析”方法研究美国社会。所谓“内容分析”方法,事实上就是广泛收集各地报纸,每天对这些报纸的内容进行分类编排,建立索引和分析比较。当年在全球畅销1400万册的《大趋势》一书的蓝本正是这些定期作出的研究报告。
25年前的预言全都成真
预言一:“在工业社会里,战略资源是资本。在信息社会里,战略资源是信息。”
预言二:“我们现在大量生产信息,正如过去我们大量生产汽车一样。而这种知识是我们经济社会的驱动力。”
预言三:“一个网络组织中最重要的就是,每一个人都是中心。”
预言四:“将来,读者不会接受编辑让他们看的东西,而是告诉编辑,他们想看什么。”
预言五:“等级制度迫使人往上爬,而网络组织则将权力赋予他人。”
预言六:“在未来的企业中,每个单位越来越小,创业型单位和参与型单位越来越多。”
“中国的发展模式是更好的”
约翰·奈斯比特最负盛名的《大趋势》一书中没有一条预言是错误的。他拥有人文科学、科技等领域的15个荣誉博士学位。他最着名的预测是:网络的兴起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出现。
如今,他将笔锋指向了中国,《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举行新书发布会,并亲临现场,今年80岁的约翰·奈比斯特头发胡子已经花白,但精神矍铄,谈笑间不时大笑和挥舞双手。约翰·奈比斯特告诉记者,该书德文版将在10月17日于法兰克福书展全球首发,英文版则在2010年1月于美国上市。
《中国大趋势》精辟地提出了“中国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理论——解放思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摸着石头过河、艺术与学术的萌动、融入世界、自由与公平、从奥运金牌到诺贝尔奖,并由此总结出中国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它的新型经济模式已经把中国提升到了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他特坚定地相信:“中国模式”将以难以令人置信的力量影响整个世界。“我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是更好的,中国是一辆跑得更快、性能更好的车。在西方人看来,中国这辆车可能是很复杂的,或者是不符合他们驾驶观念的车,他们在面对这辆车的时候可能有一点头晕目眩,但是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说,我建议应该获取新的发展模式。”
对话奈斯比特:
中国最大的威胁来自全球竞争
广州日报:25年前您的《大趋势》引起了很大的轰动,25年后,您为何要出版新书关注中国,预言中国?
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这本书实际上是想让世界,特别是让西方人来了解中国。这本书是想从中国的角度来告诉西方,中国是怎么样的。这10年来我没有住在我的故乡美国,而是住在欧洲和中国的很多地方,我致力于让世界来了解中国。
很多年前有一位中国的出版商找到我,想让我写一本关于中国的书。他说:“我们将开启你生命当中新的一章,而这一章就是中国。”中国的故事是整个时代的故事,而我们参与到这个时代的故事中来,没有比这个更精彩和更好的了。
广州日报:您提出中国新社会模式8大支柱,预言这个模式将超越西方,您觉得这个预言是否正确?
奈斯比特:中国无论是从社会结构、经济发展,还是政治结构都是全新的,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不同,它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经济和政治的方式进行着发展,而且在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我们现在出版这本书就是要给世界展示一个全新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展示出来以后就要奉献给中国的读者,因为正是他们给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和素材。
“我所写的都是已发生的事”
广州日报: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有两本书在风靡世界。一本是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一本就是您的《大趋势》。时过25年,您是如何预测中国的大趋势,您在中国这么多年发现了与西方最根本不同的东西?
奈斯比特:我长期居住在中国,中国人熟视无睹,我却感觉很新鲜。我不是经济学家,不是哲学家,不是金融专家,没有任何成见,只对中国一刻接一刻新发生的事情感兴趣。人们以为我预言的都是未来,其实我只是把现状写下来,20年来我所写的都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我所要分析的就是哪些事情会长久地影响社会。我想,25年来,我并没有人云亦云,而是用一双不受污染的“童真眼睛”,发现了中国人倔强而生生不息的根。
广州日报:现在您预言中国模式将改变世界,具体应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国在未来50年中最需要去避免的问题是什么?
奈斯比特:我们看到中国有一个大计划,中国的领导人在不断出访许多国家,包括亚洲、非洲、拉美的第三世界国家,也包括欧洲、北美的发达国家。为什么呢?中国一直以来太孤独了,他们需要重新和世界建立联系,这是一个很好的地缘政治战略。我觉得,中国并不是在着急想改变世界,而是和世界取得联络,希望获得世界的理解和尊重。尽管中国的发展让世界上很多人很紧张,但是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比较谁是世界第一经济体的说法已经是昨天过时的事情了。
未来50年的问题就是一个词,“竞争”,全球的竞争。虽然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世界工厂的第二阶段,已经开始有些研发,但别人不会坐在那里等着让你发展的,竞争是各方面、无处不在的。所以,我认为对中国最主要的威胁就是来自全球无处不在的竞争。接下来,非洲的一些国家可能也会起步,他们可能会成为新的世界工厂,就会成为中国的竞争对手。(文、图 本报记者 吴波 翁天兵)
2009年09月05日09:14 来源:《广州日报》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出版商务周报:《中国大趋势》大胆预言中国未来
本报讯(记者 黄新萍)9月3日,由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一书在国展中心举行新书发布会。该书作者、知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亲临现场,与多家媒体展开互动。据悉,该书德文版将于今年10月17日在法兰克福书展上进行全球首发,英文版则将于2010年1月在美国上市。
《中国大趋势》提出了“中国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理论——解放思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摸着石头过河、艺术与学术的萌动、融入世界、自由与公平、从奥运金牌到诺贝尔奖,并由此总结出中国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它的新型经济模式已经把中国提升到了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而其政治模式也许可以证明资本主义这一所谓的“历史之终结”只不过是人类历史道路的一个阶段而已。
25年前,约翰·奈斯比特久负盛名的《大趋势》一书在中国掀起了一股阅读狂潮。2006年,天津财经大学成立了奈斯比特中国研究院,约翰·奈斯比特精选了28名大学生作为他的助手,从中国100个城市的日报中搜寻新闻事件和故事,制成报摘、译成英文,供自己阅读,并且每天都精读China Daily。另外,奈斯比特还邀请了三位中国的研究者和自己的夫人一道组成助手班子,来研讨自己的读书笔记。历经三年,《中国大趋势》出炉了。
吉林出版集团副总经理刘丛星透露,和当年的《大趋势》一样,《中国大趋势》一书的首印数为20万册,预计两年内销量将超百万册。(来源:出版商务周报)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今晚报:奈斯比特预言中国大趋势
论资排辈与家长制思维,是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一流创新国家的最大障碍
舒泰峰
又见约翰·奈斯比特。27年前,《大趋势》一书问世,高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超过两年,全球发行量达1400万册。奈斯比特成了许多人心目中的全球未来学首席大师。两年后的1984年,《大趋势》引进中国,在国门初开之时被新一代知识分子奉若珍宝。当时的中国领导人,甚至将其列为司局级干部必读。
1996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江 泽民在中南海与奈斯比特进行了私人会谈。奈斯比特回忆道,他说他了解到的《大趋势》在中国的销量可能达到了2000万册,包括盗版。这本书预言的未来社会的十大趋势,如今大部分已成现实,尤其是“网络社会”和“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主流。若干年后,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大趋势》一书中没有一条预言是错误的。25年后,79岁高龄的奈斯比特以一种极为“贴近”的方式再次来到中国——9月初,他与德国籍妻子多丽丝·奈斯比特一起来到北京,参加了他的新书《中国大趋势》首发式,并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你为什么不来讲这个故事呢?”
谈起研究中国的缘起,奈斯比特在书中特别提到两个人。一个是江 泽民。在1996年那次私人会晤中,二人谈到了台湾问题,时值台湾海峡形势紧张。奈斯比特此前在台湾逗留了几日,对台湾的宣传和中国大陆的低调,似有不吐不快之感。他对江 泽民说:“台湾是个小故事,但它讲得很好。大陆有个大故事可讲,可惜讲得很糟。”江 泽民沉思了一下说:“你为什么不来讲这个故事呢?”由于种种原因,奈斯比特并没有着手去讲这个“大故事”。
10年后,另一个人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2006年,奈斯比特在北京录制一档电视节目,节目嘉宾还有一位中国商人王巍——中国首批并购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的会长。王巍是奈斯比特的“粉丝”,节目后,王巍向奈斯比特建议写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关于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崛起以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前景的书籍简直是不计其数,但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您在《大趋势》一书中所做的那种分析。”
王巍以如下“说辞”打动了奈斯比特:中国的崛起越来越成为一个国际大事件,如果不写中国,谈不上一个真正的“大趋势”,如果把中国纳入,则会丰富你的科学和观点。“第二,我开玩笑说,人们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看,‘革命是身体的本钱’。我说你需要一个新的革命,写这本书会让你年轻十岁二十岁。”奈斯比特心动了,但是王巍说,我先在中国给你安排几场演讲,之后你再决定。
“将学科移植到天津来了”
演讲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共进行了五场,参加者有政界和商界人士,场场爆满。中国50岁上下的听众则人手一本当年买的盗版《大趋势》,请奈斯比特签名。最震动的一场演讲是在天津,“南开大学的一位副校长,当场背诵了一大段《大趋势》的原文,令奈斯比特感动得热泪盈眶。”王巍说。
奈斯比特最终下定决心要书写中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