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不停的在心中思量这个新来的三嫂,温柔体贴又心灵手巧,觉得并不像下人私下传的那样小家子气。
韩氏入门时她不过五六岁,因生性腼腆年纪又小,和行事爽利果断的大嫂并不相投,韩氏虽有心讨好小姑子,可又实在受不了她温吞又懦弱的性子,因此渐渐的也丢开了手。
而季氏性格疏冷,对谁都是淡淡的,虽说平时还算疼惜这个唯一的小姑子,却也没有过于热络。江杏儿自然也没有勇气主动去找她聊天。因此遇到了一个跟她性格相近又能够耐心听她讲话的人,自然心中极为高兴。加上李秀云明显释放出的善意,更是让江杏儿欢喜。
路过后院正厅的时候,看到自家母亲正往二门上送那些前来参加喜宴的贵妇人。急忙闪避到假山后头,探头偷看跟在母亲后面服侍着的大嫂和二嫂,竟隐隐觉得自家这个三嫂除了出身低了一些,其他方面无论是性子还是行事都不比前头的两个嫂子差多少……
第10章 第十章 新妇 中
李秀云清早起床之时江云之已经不在身侧,李妈妈和绿衣两个选了件大红色的裙子服侍着穿上,又打开梳妆匣,选了一套相配的头饰装扮上。
“姑娘这么一打扮,越发好看了。”绿衣笑着赞道。
“要叫奶奶了,如今到了江家,可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没规矩。”李妈妈半真半假的训道。
绿衣吐了吐舌头,灵巧的又给自家主子戴上一对儿宝石耳坠。
李秀云看着头上的几只嵌了宝石的簪子,眼神一暗,伸手拔了下来,“换别的吧。”
“可这几只最好看啊,和奶奶今儿的衣裳也相配。”绿衣急道。
“……这是江家送来的……入门第一天,我便带着江家的头饰拜见公婆和妯娌,成什么样子……”李秀云苦笑,说罢又扯了扯衣襟,“我竟忘了,这衣裳也是用江家给的料子做的……”
“奶奶……”李妈妈心疼的唤道。
“奶奶,就是江家给的又如何?奶奶现如今是江家三奶奶,用江家的东西正是应该!”绿衣劝解的说道。
她也愿意让自家姑娘体体面面的穿着娘家带来的衣裳,配着娘家带来的首饰,免得让江家的人瞧低了他们姑娘。可如今这不是没办法么?要是她们真给姑娘套上了张氏给预备的东西,那才真是要让人笑掉大牙了……哪家新嫁娘会穿旧年花色的衣服?又有哪家新嫁娘会带着成色款式那样不好的头饰?
“……听说这些东西都是太太吩咐大嫂帮着置办的……”那她今天不是等着被笑么?即便嘴上不说,只需一个嘲讽的眼神便能让她难受……
“奴婢知道奶奶的心……只是奶奶也知道张氏置办的那些嫁妆,难道奶奶真要带着那些东西去见老太太?若是如此,可是辜负太太和三爷的一片心了……”李妈妈轻轻的拿起一只簪子重新插到李秀云的头上,“奶奶,咱们的日子还长着呢,不能只看眼前啊……”
李秀云咬咬唇,“……开箱礼可都备好了?”
“都好了,奶奶放心,错不了。”李妈妈应道。
“妈妈你说,给两位嫂子的礼会不会太薄了?”李秀云犹豫的问道。她给老太君和太太各做了一身衣服,当初娘家派去的婆子并未打听江家两位奶奶的身量,因此无法裁剪衣服,只缝了两个荷包。
“这开箱礼不过就是心意,大奶奶和二奶奶都出身大户,定不会挑三拣四的。”李妈妈摇摇头,又悄声说道,“我昨儿打听了,二奶奶入门时也不过给大奶奶进了两个荷包两条帕子,咱们若是送的太厚了,反倒折了二奶奶的面子。”
“二嫂不善女红?”李秀云疑惑。
“我猜是时间来不及吧。”李妈妈皱眉,“听说二奶奶入门时才满十五岁,因嫁的有些匆忙,好些东西都是针线上人做的。”
李秀云听了更是惊奇,“江二爷不是定亲多年才成婚的吗?怎么会来不及做?”
“奴婢还没来得及详细打听。”李秀云在娘家时便不受重视,李家哪会特意派人去探听江家众人的旧事,而李妈妈和绿衣轻易出不得府门,那峦城和徽城虽说相隔不远,可也要一两日的路程,因此许多事情他们主仆三人都不甚了解。
李秀云点点头,“三爷呢?”
“听院子里的小丫头说三爷每日清早都要去前院的小书房画一个时辰的画。”绿衣应道,小嘴不乐意的抿了抿,明知姑娘是新嫁娘,今日拜见公婆和众亲心里定要恐慌,江三爷居然还有心去画画!
李秀云静静的坐了一会儿,轻叹一声,“时辰到了,老太太也该起了,咱们走吧。”
绿衣急忙端起装着各式礼物的托盘,又叫了个小丫头引路,跟着李秀云出了院子。刚行了一半儿,便见到江云之匆匆赶来。
“哪里用得着如此着急,看这满头的汗的,快擦擦,当心着凉。”李秀云微笑着递上自己的帕子,清早起来不见夫君的不快瞬间烟消云散。
江云之胡乱的擦了一把,顺手将帕子塞到自己的袖袋里,“快走吧,老太太这个时辰已经起来了。”
李秀云点头,急忙跟在江云之的身后往上房走去。
江老太爷和周太君的院子在江府的正中心,院子当中立着几个小丫头,有的浇花,有的喂鸟。正房门前的小丫头见到了江云之和李秀云,匆忙福了福,扬声喊道,“三爷和三奶奶到了。”说罢高高撩起了帘子。
一进正门便是一架大大的屏风,老太太的大丫头慧歌迎了出来,略微福了福身子,笑道:“三爷三奶奶快进来,老太太他们正等着呢。”
李秀云低头跟着江云之绕过屏风,偷偷抬眼朝四下看了看,屋子里立着二十几个丫头婆子,前方正中的两张雕花大椅上分别坐着一对年约六十的老人。老太爷相貌严肃,双眼炯炯有神;而老太太一身绛红色的衣裳,紧紧抿着嘴唇,目光锐利,身后站着两个丫头,一个端着茶盘,另一个就是引他们进来的慧歌。
下首坐着的便是江家老爷和太太,江岳平面貌酷似老太爷,只是看似温和一些。一旁的刘氏嘴角含笑,正眼神温和的看着他们夫妻,李秀云略微松了口气,不管怎样,这个家中还是有个长辈看似容易相处的。
下来便是另一侧的两对年轻夫妻,为首的男子一身蓝色袍子,年约二十五六,相貌普通却稳重大气,身侧的女人穿着淡紫色的纱裙,头上戴着两只金镶宝发簪和一只四蝶金步摇,和两侧花钿交相辉映,闪闪发亮。那容貌也是极为娇美,唇角带着笑意,但眼神中却隐约露出一丝凌厉。
之后便是较年轻的一对夫妻,男的长相清朗,虽是坐着,却也可看出身材颀长,身旁的女子一袭青色锦袍,腰上系着一方玉佩,颈上戴着一条祖母绿的项链,耳上也是相同款式的坠子,发髻简单却别致,头上只插了两只簪子和一朵墨绿的绒花,但额前那串花型的额饰却甚为精美,将女子的容貌衬得更是明艳。
看到慧歌在正前方摆好了锦垫,李秀云急忙收敛了心神,低低的垂下头跪了下去,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下。又接过丫头递上来的茶碗,高举过头,“孙媳给老太爷请安,老太爷请用茶。”
江老太爷伸手接过茶杯喝了一口,从一旁的小几上拿过一个红封放在托盘上。李秀云谢过之后又拿起一杯茶,递给老太太,“孙媳给老太太请安,老太太请用茶。”
周太君静静的看了李秀云一会儿,这才示意身边的慧歌接过茶杯,冷冷说道,“既然进了门,就规规矩矩的服侍云之,不可拈酸吃醋、惹是生非,若是闹得家宅不宁,我定不饶你。”
李秀云脸色一白,“孙媳谨遵老太太教诲。”
周太君点点头,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拿过慧歌递上来的紫檀木盒子放到了托盘上。
“谢老太太赏赐。”
“去给你公公婆婆见礼吧。”
李秀云急忙起身,缓步走到下首的公婆跟前,恭敬的跪下,江岳平并未和儿媳妇交谈,只地递上一个红封。而刘氏却微笑的喝了茶,拉起刘秀云笑道:“好孩子,云之性子散漫,若是哪里做的不对,你只管告诉我,我替你教训他。”说罢拿过一只白玉镯子亲自套在李秀云的手腕上,“这是当年我母亲给我的陪嫁,如今便给你了。刚刚我看了你给大家伙儿做的衣裳饰物,很是精致,难为你想着我们。”
李秀云恭恭敬敬的应了几句,便在刘氏的示意下给分别给江敏之江寒之夫妻敬了茶,又正式的和小姑江杏儿见了礼,这才接过绿衣手中的礼品给诸位长辈和妯娌进了过去。
“昨儿已拿了三嫂的挂饰,今儿又得了这荷包,实在是难为情。”江杏儿腼腆的笑道。
“那挂饰不过就是平时做着玩的,不值什么。”李秀云微微一笑,又轻轻说道,“因不知道诸位嫂嫂和大妹妹的身量,也不便做衣裳,便缝了这几个小玩意算是心意。”
“你能惦记她们已经很好了。”刘氏笑道。
“云之带着你媳妇去见见各房长辈吧。”周太君威严的声音传来,“既入了门,便是咱们江家的人,淑卿,你得空给云之媳妇讲讲家里的规矩。”
“是。”韩氏起身应道。
老太太闭眼,挥了挥手,“都下去吧。”
第11章 第十一章 新妇 下
“李妈妈,找到了!”绿衣举着一只白色小瓷瓶急匆匆的跑进来,“可是这个?”
李妈妈看了一眼,“正是它,我已经用热水给奶奶敷过了,你快把它涂上,虽不算什么名贵药品,可总能有些用处。”
绿衣点点头,快步走到脚踏上坐下,小心的掀开盖在李秀云腿上的凉被,只见双腿的裤子已经被挽起,两个膝盖又红又肿。绿衣倒出一些药膏在手心里,边揉边抱怨,“这也太欺负人了……”
“好了,我不疼。”李秀云笑笑,“给长辈敬茶是应该的。”
“就姑娘好性儿……”绿衣心疼的抱怨,“奴婢都打听过了,大奶奶和二奶奶入门的时候都是分成几天去给族亲们见礼的,而且那些长辈并没全受跪礼,怎么到了咱们这就全变了?还不是欺负我们没倚仗……”
今日李秀云给老太爷等人敬茶过后,便跟着江云之坐上马车挨家挨户的去拜访江家其他各支的长辈。
虽说按着本地习俗,新媳妇头一次拜见没出五服的长者时要叩首敬茶,可因并非直系,所谓的磕头不过就是个形式,都是新娘子刚表现出下跪的意思时便被托起,可今儿李秀云却是实打实的给江家这二三十个长辈行了全礼。
因按着老太君的意思,他们夫妻今日要将各位长辈拜个齐全,否者便不能开祠堂让李秀云入族谱。虽说亲戚们离得都不远,可架不住人多,因此江云之和李秀云也没敢多坐,匆匆行了礼后便去了下一家。
等回了江府之后,天都黑了,可刚进大门老太君便将李秀云叫了过去询问见礼的经过,李秀云一一答了,之后又跟着婆婆伺候老太君用膳,等进了自己的院子时两条腿便有些发软。
李妈妈掀开裤子一看,两个膝盖已经红肿得不成样子,绿衣有心出去买些上好的药膏涂涂,可偏偏李秀云不肯,说自己才进门头一天,万不能表现的太过娇气。后来还是李妈妈想起自己年前崴了脚,还剩下半瓶药膏没用完,忙让绿衣找来将就着涂上一些。
“……她们是她们,咱们是咱们,绿衣,莫要攀比。”李秀云闭上眼睛,软软的靠在榻上,轻轻叹了一口气,她哪里能和两个妯娌相比呢……人家是江家尊长费劲心思才求来的媳妇,而她却是死乞白赖贴上来的,拿什么和人家比?
“即便奶奶的嫁妆没有她们多,可也是明媒正娶嫁进来的,凭什么这么欺负我们?”绿衣抹抹眼泪,姑娘在李家虽说不受重视,可到底顶着嫡女的名号,张氏太太也除了克扣些用度外也不敢太过刁难,姑娘长到十七岁,还从没受过这么大的委屈……
“我听扫院子的张嫂子说,当年大奶奶进门的时候,老太太只是让大爷亲自带着拜见了族长,其他亲戚都是第二天开了祠堂之后太太带着见礼的,而且足足拖了大半个月才见完亲戚。二奶奶当年也是如此……”绿衣又道。
“绿衣,别说了。”李妈妈轻斥,绿衣虽是心疼主子,为主子不平,可这么大大咧咧的说出来岂不是让她们姑娘更难受?
“好绿衣,我知道你全是为了我,可咱们进门便低了人家一头,如今也只能委屈求全了……”李秀云苦涩的说道,不忍着还能怎样?虽说拜了堂便算成了亲,可只有入了祠堂才算是江家正经的奶奶……
现如今,她和江云之已经圆了房,可老太太却却不告诉她具体哪一天开祠堂拜祖宗……那么,她就是名不正言不顺……若是有一天江家的人说她是妾,她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
老太太好成算啊……知道她没有娘家可撑腰,便用这个来要挟她……若是不听话,便什么都没有……她一个没了清白的女子,出了江府,哪里还有她的容身之处……
而江云之这个丈夫,看样子也是靠不住的……起码在他心中,自己的地位绝对及不上老太太……
&&&&&&&&&&&&&&&&&&&&&&&&&&&&&&&&&枫林苑&&&&&&&&&&&&&&&&&&&&&&&&&&&&&&&&&&&
“奶奶,三奶奶这荷包绣的还真是精巧。”落霞笑嘻嘻的摆弄着手里的两个荷包,一个面上绣的牡丹,一个绣的芍药,无论是针脚还是配色,都是极好的。
季贞儿拿过一个看了看,笑道,“确实不错,比我绣的强多了。这颜色倒是和我那条湖蓝色的袍子很搭配,收起来吧。”
“奶奶可知道为什么三奶奶的女红这么好?”彤霞神秘的眨眨眼睛。
“恩?”季贞儿从炕桌上拿过一块点心,嚼了两口,一双杏眼好奇的看着心腹丫头。
“听说那李家都不给三奶奶月钱的,她没法子,只能靠卖绣品挣点脂粉钱。”彤霞应道。
“倒是可怜。”苏妈妈叹道,“好好一个大家闺秀,日子居然过的如此清苦。”
“那李家老爷和夫人也是没见识的。”季贞儿就着落霞手中的杯子漱了口,用帕子轻轻擦了擦嘴角之后才道,“女儿是娇客,通共能在娘家呆几年?即便心里不喜,面子上也该过得去。”
“一个姨娘出身的能有什么见识,不过只看眼前罢了。”苏妈妈嘲讽的哼了哼。
“正是如此。那李家老爷糊涂,将姨娘扶做正室,这已经将儿女的出身降到最低了,即便顶着嫡出的身份也是让人瞧不起。而那李夫人更是没成算,只惦记每月省下那几两银子,却不想想,三弟妹是正经太太生的嫡女,若是嫁的好,在婆家硬气,底下的弟弟妹妹也好说亲。”季贞儿顿了顿,又道,“而且,听说三弟妹的生母过世时她不过五六岁,若是那李夫人真心对她,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自然是谁养大的跟谁亲。”
“正是奶奶说的这个理儿。”苏妈妈附和道,“听说三奶奶的哥哥到现在都快二十了居然还没成婚。那张氏一心想给儿子选门好亲,可不想想,哪个大户人家愿意让女儿认个姨娘当婆婆!如今可不就是高不成低不就了?”
季贞儿摇摇头,缓缓说道,“这男人倒是好说,关键是女孩子,庶出不可怕,只要嫡母身份高又愿意带在身边教养,说上一门好亲事还是不难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