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人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桥流水人家-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是三亩地收了,也不能天天吃地瓜和包谷面吧。高粱做的饭更是不好吃。立夏和立秋要读书,得用脑子,总得吃点好的。

就看着一凡他们能不能把生意做好了,到时候能得些钱。

小桥要去赶集,也是想看看能不能发现啥赚钱的事情,毕竟这光靠种田,肯定是富不起来,一是要交税,而是田不多,家里吃都不够呢,三是,这个时候粮食产量真心是少的可怜,没有杂交种子,一亩好田顶多出五百斤水稻,那都是顶上天了,哪里像现在,动不动就是一两千斤?

所以得另找路子,考察商机啊。小桥叹了口气,真是难为死她了。

这乡下地方,野菜倒是多,但是古代不是现代,人还馋这一口,喜欢吃这穷人才吃的野菜,基本上野菜都是没有东西吃了,人们没有法子了,才吃的,你要到城里卖,人家都不搭理你呢。

就像张地主家,你要是觉得是好心,送人家一篮子野菜,人家还觉得你是侮辱人呢。所以这个根本行不通。

而想要做针线卖钱?一是你手艺不成,而是做这个东西,眼睛坏的快,叶小桥不想让自己这双看起来很漂亮的眼睛变的暗淡无光啊。

老母鸡咯咯哒的叫唤起来,小桥赶紧屁颠屁颠的去捡鸡蛋这可是她乐意干的活儿,可惜就两只母鸡,要是有成群的母鸡,一天能下百来个,一个鸡蛋一文钱,一百个就是一百文钱,那一个月就是三千文钱,整整三两银子啊。除去成本费,也有二两银子可赚吧。再算多一些,也有一两多银子可赚。比那种地不好多了?

叶小桥决定,先把养鸡事业给做起来。

毕竟鸡除了下蛋,它本身还有鸡肉,到时候卖鸡也能有钱。

只是,这前提是,能有钱买这么多鸡,不然一切都是浮云啊。

话说,其实还是中间商最好,只在他们中间过一道手,赚其中的差价,那就不用拿太多的本钱。但是中间商要求有信用,不然你皮包公司谁信任你啊,叶小桥一个小丫头更是没有人信任了。一些想法不能付诸行动啊。真的不是你想干什么都能干什么的。

对了,咱家院子旁边还有个泥潭,到时候清理清理,是不是就可以养鱼了?这个,得想个法子让爹给做起来啊。

叶小桥觉得自己任重而道远啊。

38清泥塘

小凤凭着嘴甜;在张地主家找到了一个活计;还是在厨房;一天现在有十五文钱了;还管两顿饭,小凤觉得很得意,这下子自己赚的钱就不必给那老妖婆了。

叶小桥跟着吴氏来到了康县;她们没有去大姑家,而是先去了一个针线铺子;把吴氏平时做的针线活儿给卖了;然后就直接去大家赶集的地方买东西。过来的时候,是和村里的其他人一起过来的,村里有马车的;都会好心提醒大家;到哪个时辰在啥地方集合,到时候一起回去,乡里乡亲的,互相帮忙都是应该的。

这时候到粮店买东西,你买的多了,人家会自动问你到时候送到哪里去,毕竟这来赶集的,乡下人很多,不可能买着粮食了,就扛着粮食走,那样也太坑爹了,所以直接问好,给一半的钱,送到了地方,再给另一半的钱,这都成了习惯了。

叶小桥觉得这个习惯好啊,想当年,自己逛街的时候,大包小包的,舀不下了,也没有辙。人家这服务。真是窝心。

吴氏和小桥没有去大姑家的粮店,一来是很远,二来要是去他家买粮食,那肯定是大姑他们要吃亏,给的多,还要的钱少,这样让亲戚吃亏,吴氏宁愿不去。所以就就近买了一些,也不去麻烦大姑姐了。

小凤攒的私房钱,真的没有多少,也就买了六七只小鸡,后来吴氏又加了些钱,一共买了二十只小鸡仔。

“娘,万一这鸡仔都是公的咋办?”小桥问道。

“童言无忌,童言无忌!”吴氏好笑的看着小桥,“咱们家没那么倒霉,这二十只要都是公的,那你娘的手可真是太有运气了。”

想要全部都是母的,那是基本不可能,但是要全是公的,更不可能了!一般来说,这公的就比母的少。这孩子,脑袋瓜里都想的事啥啊。

小桥也觉得自己问问题有些好笑,不过也是穷怕了,就怕选了不下蛋的公鸡,到时候亏大了。

赶集的地方还真有卖鱼的,不过都是从河里捕到的,家养的没有。一斤鱼要八文钱呢,比鸡蛋贵多了。

“小桥,想吃鱼,等以后咱有钱了,娘给你买啊。”吴氏看小桥问了几个鱼摊,这孩子从小到大真的没有吃过啥好东西。

“嗯!”小桥点头,跟着吴氏到了集合的地方,没一会儿,那粮店的人也把东西送过来了,小桥发现不少人都买了很多东西,这样他们一家子都不显得突兀了。

小鸡仔毛茸茸的,小桥回到家,小心的把它们放进了新作的鸡舍里,看见他们一下子分开,在地上找吃的,觉得这个院子突然就生机盎然起来。

新的生活正式开始,大舅那边把买到的两个小猪仔给吴氏送了过来,这是两头黑猪,看起来很壮实,都说养猪不能只养一头,要至少两头养,不然就养不肥。

两头猪相互争抢才能长得更快。

立夏和立秋也进了学堂,每天回来,把先生教的再复习一遍,顺带也把小凤和小桥也教一遍,吴氏和叶柱看着儿女们认字的样子,心里很是欣慰。

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小桥养的那二十只鸡除了自己每天从鸡舍里出来找食外,小桥也会挖一些野菜然后拌上糠皮混着一起喂。

如果是有粮食,最好喂稻谷,但是现在一家子人都没有天天吃上大米呢,更何况这些鸡?

吴氏除了做针线活意外,也是把两头猪当成了重中之重,除了打猪草外,旱地里的地瓜藤,也会割一些然后给猪子剁了喂。

两只猪倒是长得快,比最开始来的时候要大了好几斤了。

“大哥,咱家旁边这个泥塘能不能挖了啊。”小桥学好了字,问立夏。

立夏觉得小桥认字特别快,当大哥的高兴,就问道:“为啥要挖了?那地方没有用。”

“我老听爹说咱家的地里肥料不够,咱们猪圈里的猪粪也不够,姥爷不是说河底下的淤泥也是肥田的东西吗?咱这个泥塘不也是一样?咱们给它挖了,夏天的时候就不那么臭了,还能肥田。要是能灌上干净的水,养藕养鱼就好了。”小桥说道:“到时候咱们就能吃到藕和鱼了。要是有多的,还能卖钱呢。大哥,你说是不是?”小桥只提供意见,至于具体操作,得让大哥带头啊。

立夏听了小桥的话,眼睛一亮,这确实是个好主意啊。立秋道:“哥,我看小桥说的对,现在天气还不咋热,是闻不到,要是真的热气上来了,说不定就臭气熏天了,不然为啥别人都不选这个地方?那就是因为这个地方没有人挖,咱们挖了,就好了!”

立夏道:“我跟爹说说。”

小桥心里暗自高兴,啥事都得慢慢来啊。

叶柱听了大儿子的话,觉得这读了书就是不一样,他也正愁没有肥呢,“成,明天开始,爹就把那泥塘给挖了,到时候淤泥就放进咱地里去。”

“爹,等我和立秋下午放了学,我们也过来帮忙。”虽然是去学堂里读书去了,但是农活他们都不会丢下,而且立夏已经决定了,等把字认的差不多了,就不去学堂了,让立秋一个人去读,他是老大,家里的一切都要开始接过来。

说干就干,吴氏也跟着叶柱一起,要把这泥塘给弄好了。一部分淤泥要放进旱地里,还有一些要在四周垒起来成为地梗。一家子都是很有干劲儿,就是小桥,如今也学着在做饭了,干那体力活儿,她不能成,但是不能让吴氏干了重活儿,还要给大家做饭吧,虽然农村的女人都是这样,但是小桥心疼娘,就要求学做饭,最开始做的饭,是很难吃,但是人都是要慢慢学的,好在后来小桥做出来的饭是可以入口了,总算没让两个哥哥皱眉头了,她自己松了一口气。要是真的成了厨房杀手,那可真是个悲剧啊。

这中间,叶小桥的大表哥封一凡也过来过,跟叶柱和吴氏谈事儿呢,小桥后来才知道,原来娘还和大姑家暗中合作了那个事儿,不过这明显的是大姑帮着他们家吧。不然这样的生意,他们自己个儿都能做的出来。

小凤继续在张地主家帮工,有时候还会带来一些稀罕的糕点。

而当他们一家子把那泥塘给清理干净的时候,刘氏和郝氏过来了。

郝氏是迫不及待的说道:“二嫂,你知道不知道,那边给老四说了一门亲。”

吴氏道:“我这离得远,还不清楚。”他们是如果家里有好东西了,叶根会让立夏或者立秋去送点过去,表一表孝心,但是真的人没有过去过,吴氏是怕麻烦。

小桥听了一耳朵,仗着人小,就在这边听着。

“大嫂,你也说说,咱们三家可是要一起的。”郝氏推了推刘氏。

刘氏道:“是说了好几个,不是看不上人家,就是人家看不上老四。现在说的一个,说是以前在大户人家当过丫头,现在回来了,等着嫁人呢。”

吴氏忙道:“这能同意?”郭氏不是一直说要给老四说个城里的姑娘吗?现在说个当过丫头的?这也差太远了吧。

郝氏忙道:“反正是老四说的啥,叫那个什么宁娶大家婢,不娶小户女,是这样说的吧,老四读书不知道脑子里想的是啥呢,这选媳妇还一套一套的。就说人家比咱们这些人好呗,我瞧着是那个意思。”

刘氏道:“说是见了人家姑娘,人长的好看,还特别懂规矩,娘心里高兴。还说人姑娘认字儿,和老四正配呢。”

“啥配不配的啊,我听说那姑娘从人府里出来了,她家主人给了好多钱,人姑娘的爹娘说了,都给她当嫁妆,还不是看上了这个?不然能成?”

吴氏忙问道:“那既然是这样,人家看得上老四?”大户人家出来的丫头,眼光肯定高啊。

郝氏道:“还不是她家里也没有啥,不然也不会把姑娘卖到当丫头去了,说是出来了,只想嫁给个读书人,娘说,这都是专门给老四定的,以后,啧啧啧,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刘氏道:“不管咋样,咱们都分家了,也碍不着咱们啥事儿。”刘氏也决定要搬走了,到那个院子里住着,终究不是个常事儿,立春过个几年也要娶媳妇了,还和那边混在一起,也不是个事儿。

这妯娌二人过来,也是想要和无视通通气,以后要是郭氏要东要西的,也统一战线,不能让她给亏了去。

其实他们分家了,这样的事儿,也就是娶媳妇的时候,上一份儿礼,当亲戚往来,然后去帮帮忙就成了,毕竟是分家了。

吴氏问道:“不会是这么快就要娶亲了吧。”家里才盖房子,手头上都还没有积攒到啥钱,这叶根成亲,至少也得是好几百的礼钱,真的是有些吃力。

“我看他们是想着快点成亲。”刘氏说道。

老爷子也喜欢找自己的男人说话,说他是老大,有些主意就要找他商量,这也是刘氏想着尽快搬出去的原因之一,就是那两间房子,她现在也不在乎了,不然还不知道给牵扯到啥时候了。

当初分家的时候,也问了,要不要跟着一起,但是你既然说不一起了,这还搅和干啥?

39打架

小桥约着小蝶一起去采槐花;这叶家村;不光是路边长了很多刺槐树;就是山上;也长了许多,如今这时候槐花开了,白花花的;看着真是好看,闻着也有股香味。

小娃子们采了槐花;到家里了;洗干净了,和米饭一起蒸下去吃着也是一个味道。

当然,如果你掺点肉;和槐花一起弄成馅;包成包子,也是很好吃的。

去采槐花,要带上镰刀,到时候用长杆子绑着,把槐花连树叶子一起割下来,不然书上的刺就会把人的手给扎了,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小蝶在割槐花,小桥就在下面捡,先去点叶子,没过一会儿,这一篮子就满了,小桥忙对小蝶大声说道:“小蝶姐,不用割了,已经满了。”

一篮子白花花的槐花,看着真喜人。

“小蝶姐,中午去我家吃饭吧,我做了蒸槐花饭,咱们一起吃!”

小蝶嘴巴里口水直流,不过还是说了:“我还是回家去吧,家里还要做饭呢,对了,小桥,上次你荷花姐说的蚕,你能帮我要一些吗?”

“小蝶姐你想养蚕啊。”小桥问道。

小蝶点点头,小桥道:“这个时候还能养吗?”小桥对养蚕不熟悉。

小蝶说道:“能养,我都问我姥娘了,她说可以的。”

小桥说道:“那行,我到时候问问。”

正好小山哥他要从县学里回来,吴氏也好久没有见到侄子了,就准备去看看去。

小桥在去姥娘家,偷偷的跟立夏说了,让他问问小山哥有没有养鱼的书,到时候看看。立夏道:“你还真打算养鱼?”

“咋了?不是我养,是大哥你去养啊,不管咋说那挖的水塘不能白瞎了不是?咱们不懂,不是可以看看书吗?要是有人懂就好了,可是咱家又请不起人,只好慢慢摸索。反正那地儿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养些鱼虾啥的,藕咱们买不起,那鱼苗咱们去河里逮去,不花本钱,哥,你不是说你要养家吗?这不是个好机会?我上次跟娘去赶集,人家卖鱼一斤都卖□文,要是把鱼养大了,一条鱼也有好几斤,你算一算,要是鱼多了,咱们能卖多少钱?”小桥巴巴的说道。

立夏捏了捏小桥的鼻子,说道:“你咋越说越有理了?哥说不过你,不过哥觉得你说的在理。我

这读书也不算白花钱了。”至少能识字,看得懂书。

“那哥,咱就说定了啊。”换做是小桥要去问小山哥要这方面的书,肯定是会让人觉得奇怪的,她想了想,还是算了。低调才是王道啊,她还是先把鸡养好了才是。

如果大哥能在养鱼上面能有一番成就,那他们一家子前景很好啊。

小山哥如今穿着生员的衣服,看起来很儒雅啊。小桥心里想着。

只是跟着吴氏去里面,大舅母和姥娘都有些闷闷不乐。吴氏忙问是为啥,大舅母道:“小山这孩子,倔!要给他说亲事,他非要说要好好读书,等去乡试了再说。我这都盼着抱孙子呢。”

吴氏忙劝道:“咱小山是男娃,不着急,这边好多都是二十岁才成家的,也不少见,我看小山这样也挺好,到时候中了举,说亲的不是更好了?”

大舅母张氏说道:“越是家里好的,到时候说不定还瞧不上我们乡下的了,我想着,找个贤惠的就成了,小山还不答应。”

“哪能呢,咱小山是个孝顺的,这找的儿媳妇能不孝顺?就是那皇宫里的公主,对着婆婆也要尊敬不是?大嫂,您啊,就别担心,到时候自然而然就有儿媳妇了,咱小山这样的人才,还愁娶不到媳妇?”

吴氏的一番话,让张氏心里好受多了。也好,明年就是乡试年,到时候不管小山中没中,都要给他娶媳妇了。

立夏找到了吴山,问他有没有关于养鱼的书,吴山笑道:“你要养鱼?”

立夏不好意思的说道:“家旁边刚好有个泥塘,现在也挖好了,我想试试。”

“好!这书你就不要操心了,我去了县里找到了就托人给你带回来,有啥不认识的字,可以先找先生问,不要怕丢人,我当初也是一个字也不识,还和比我小很多的人一起读书,咱读书不是为了脸面好看,而是对自己和家里人都受益,自己学到本事了,走到哪里都不会丢。”

试想一个学会了认字的人,到啥时候都不可能不认字了。

小桥姥爷跟女婿说话,“地虽然少,但是只要人勤快,那就啥都不怕,这

些年一直风调雨顺的,老天爷也给我们活路。就好好干!我看不出几年,你们就能过上好日子了。那个今年是来不及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