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艳帜-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方纬世虽然有些可惜,元衡如果不死。还能有更大的作用。如今他一死,很多计划不得不重新来定。

东方纬世想到这里,抬头看了一眼悬挂在墙上的那幅画,画中的女子巧笑嫣然,波光流转,宛然如生。

东方纬世站起身,踱到画像前,伸手轻抚画中的女子:“思卿忆卿,魂牵梦萦。”

这幅画像还是东方纬世在楚国做质子的时候,云梦公主来访,东方纬世画下来的。当初离开楚国的时候,东方纬世就一直带在身边。

自从云梦公主亡后,东方纬世就搬入绮兰殿,这幅画像也被挂到了这里。

服侍东方纬世的贴身太监来喜一进来,就见自家主子正对着墙上的画像发呆,明白此时万不可以打扰到自己主子,主子绝对不会饶了此时打扰他的人。上次就有一个宠妃仗着自己最近受宠,来这里撒娇撒痴,缠着主子,结果被送入了冷宫。自己仔细看去,那个宠妃的眉眼竟与画像中的女子有几分相似。

也不知过了多久,东方纬世回过神来,看了一眼跪在自己面前的心腹,慢慢的说道:“派人给云醒送封信,既然吴国反复无常,那也就没有留着它的必要了。趁现在楚国临时易帅,军心不稳,无暇他顾之际,让他速战速决,夺下吴国。”

来喜忙答了一个是,就要躬身退下。

东方纬世突然叫住他:“京师里有没有高明的术士?”

来喜心中有些疑惑不解,还是战战兢兢的答道:“此乃邪魔外道之事,奴才不知,容奴才派人访查明白。”

东方纬世又扭头去看画像:“朕记得以前读书读过,李夫人死后,汉武思念不已,令术士招来李夫人魂魄。与自己相见,如今晋都可有这样高明的术士?”

来喜见东方纬世如此,只是在心中暗叹了一口气。自己的主子冷血无情,没想到对画中的女子竟是如此痴情。

云醒接到了东方纬世派人送来的密信,沉吟了良久,却猜不出此时东方纬世的心思。虽然自己扶助东方纬世登上了皇位,可东方纬世这个人猜疑之心太重。他此时送来这样的命令,究竟有什么目的。

就在云醒迟疑不决之际,突然有小校启禀道:“大将军,外面有人求见,他自称是大将军的故人。”

云醒皱起双眉,一时猜不出来人是谁,本想不见,可想了想,还是说道:“有请。”

正文 第097章 谈笑议三分

第097章 谈笑议三分

云醒虽然心下狐疑不已。可脸上却是波澜不兴,甚至端起放在桌角的茶碗,慢慢的抿了一口茶。适才回话的小校带着一个人走了进来,云醒扫了一眼,来人虽然看起来有些眼熟,可却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来人拱手行礼:“见过大将军。”

云醒见来人的仪表气质不俗,倒也不好怠慢,半起不起的抬了抬身子:“公子免礼,适才听公子说是在下的故人。只因在下军旅繁忙,故人多疏,一时竟想不起公子何时与在下有旧,还往公子海涵。”

来人抬起头,似笑非笑的看了云醒一眼。

云醒一见那双含笑的桃花眼,越发觉得熟悉,猛然想起自己曾在云梦馆见过他,那次自己欲行刺上官昱,从花厅门口往里看进去就见他和云梦公主,还有上官昱坐在一处,看来他定是楚国人,因此嘴角边不由流露出一丝冷笑来。

行歌已将云醒的神色尽收眼中,意态安闲的踱到一旁的一把椅子上坐下。好整以暇的看着云醒:“实不相瞒,在下为了能得见尊颜,适才故意欺瞒了大将军,在下与大将军以前从未见过,还请大将军见谅。”

云醒的脸色更冷:“既是如此,那就恕在下无礼了,来人。”

应声从外面走进来两个军士,抱拳行礼:“大将军。”

云醒一指行歌,冷声道:“拖出去。”那两名军士逼近行歌,就要动手将行歌拖出去。

“大将军且慢。”行歌的脸上依旧挂着淡淡的笑容,连语调也是一如既往的闲散,丝毫不见一丝紧张。

云醒一挑剑眉,冷冷的看向行歌。

行歌不紧不慢的说道:“大将军现在就将在下撵出去了,只怕大将军将来要后悔。”

两人的眸光在空中交汇,互不相让。看了一会儿,云醒本来也没真想将行歌撵出去,不过是虚张声势,想在气势上压倒行歌。如今见行歌神色依旧,也就摆了摆手,那两名军士慌忙退了下去。

行歌又朝云醒拱了拱手:“在下行歌,楚国人。”

行歌这个名字云醒似乎听过,随即就想了起来,身子慢慢的朝后靠去,悠闲的靠在椅背上:“原来是凤鸣公子,久仰大名。”没等行歌答话,云醒的神色陡然一变,眼神凌厉的看着行歌。“不知凤鸣公子此来有何见教?”

行歌脸上的笑意更深,从靴子里抽出一把折扇,慢慢的扇了两下:“见教倒不敢当,不过倒是有句话想向大将军请教。”

云醒敛去眸中的厉芒,一派风轻云淡的说道:“愿闻高论。”

行歌收起扇子,轻轻的在椅子的扶手上敲了两下:“臣子就如这扇子,烈日炎炎之时,扇不离手,可一旦秋凉风高,就被弃如敝履。”

云醒大笑:“如果在下没有记错的话,秋扇见捐倒是说女子失宠的,公子反倒牵强附会说到臣子身上。”

行歌没有丝毫的不悦,也淡淡的笑了:“让大将军见笑了,在下确实譬喻不当。这女子失宠不过是冷落空房,可臣子一旦失宠就有性命之忧,怎么能用秋扇见捐来譬喻呢?”

云醒听出了行歌的话外之音,脸色一滞,半晌才说道:“公子有什么话直说无妨。”

行歌正了正脸色,一本正经的说道:“如今天下人都知道大将军扶助晋国新君登上了皇位,功不可没,可谓声威赫赫。权倾晋国。可大将军有没有想过,古来权臣又有几个得以善终?挟不赏之功的下场又是如何?”

云醒喝道:“大胆,你难道妄图离间我晋国君臣?”

行歌冷笑:“何需在下离间?晋国国君如今是否信任大将军,大将军自己心里应该比谁都清楚。据在下所知,此次伐楚,晋军的精锐之师都由范铭文率领。而大将军虽然美其名曰率二十万大军驻扎于此,可这些军队很多都是新军,大将军也是屈居于此以为策应?”

行歌的一席话,说得云醒暗自心惊不已。自己是晋国的大将军,此次伐楚本应由自己带领大军,可东方纬世却令自己带着这些新兵驻扎在这里。自己也素知东方纬世为人猜忌,加之自己知道东方纬世太多的秘密了,如今让行歌说出来,自己竟如芒在背,隐隐有些不安。

行歌见云醒神色有异,又接着说道:“吴国国君已经派人给皇上送信求和了,要与我国重结盟好。此事如今连贵国国君也已经知道了,不知道大将军可否知道此事?”

行歌话音刚落,饶是云醒素来自持,此时也不由变了脸色:如果吴楚重结盟好,自己驻扎在此处,就是首当其冲。而东方纬世还派人给自己送来密信,让自己进攻吴国,如此一来自己岂不是要腹背受敌?东方纬世的心思已经昭然若揭,就是让自己和吴国两败俱伤,同时也牵制住了楚国。

想到这里,云醒的额上不由冒出了冷汗,但还是勉强笑道:“一派胡言。”

行歌叹气:“吴国国君前段日子给公主的信中隐有结好之意,所以公主才欲回吴国商议盟好之事。只是元衡为晋国收买。软禁了公主。皇上知道了此事,才令我除去元衡,大将军难道没听说过楚国易将之事?”

元衡被杀一事,云醒曾听探子禀告过。虽然也知道元衡是晋国的奸细,可是却不知道这个中的缘由。如今听了行歌的话,才知道事情的始末。可一听云梦公主被元衡软禁,想也不想,忙问道:“公主现在如何?”

行歌听了云醒的话,不由看了他一眼。云醒这才惊觉自己的失态,忙轻咳了一声。

行歌站起身,走到云醒身边:“如今皇上想和大将军联手。”

云醒的脸色有些发白:“上官昱和我有杀父之仇,我岂能和他联手?”

行歌轻笑:“在下一直以为大将军是胸怀天下的大丈夫,所以才冒死前来,如今看来不过尔尔,令在下失望不已。”不等云醒说话,行歌又道,“做大事者,岂可为个人恩怨所左右?”

云醒亦站起身,冰冷的直视着行歌:“我倒想听听上官昱想如何与我合作。”

行歌点头:“大将军果然是个聪明人。”云醒紧抿着嘴也不说话,行歌又接着说道,“皇上的意思是大将军尽可以率兵灭吴。”

云醒听到这里,不由冷笑:“上官昱以为我是傻子不成,我率兵灭吴。楚军从后夹击,我焉有胜算?”

行歌又打开扇子,轻摇了几下:“大将军误会了,皇上的意思是大将军率兵灭吴,楚国作壁上观。”行歌又格外压低了声音,“大将军虽然在晋国位高权重,可终究是吴国人,晋人对大将军难免皆怀猜忌之心。上下猜忌,祸患立可待也。且云老将军无辜而死,吴国军中多有怀念老将军者,大将军乃老将军亲子。想必影从者众。加上吴国国君昏庸,大将军取而代之,又有何不可?如此鼎足有份,不强似终日担忧,惶惶不可终日?”

云醒听了行歌的话,不由一怔,但大感为然。如果能如行歌所言,将来这天下就是自己和上官昱,还有东方纬世三个人的了。可上官昱的话是否可信,想到这里,云醒问道:“这样对他上官昱有什么好处?”

行歌答道:“如此,皇上才能和晋军决一死战,而且楚国只有一个上官昱。”

云醒了然,天下兵马最强者当属晋国。如今自己与范铭文遥相呼应,上官昱有所顾忌,不敢轻动。如果自己和上官昱结盟,转而攻吴,上官昱说得好听,说要楚军作壁上观,实际上不过是要将驻守在这里的楚军调走,上官昱就能集中力量来与范铭文决战,将晋国的精锐之师一举消灭。而楚国上下,能与晋军对敌的也只有上官昱一人。

云醒不由又多了一份心思,如果晋国和楚国两败俱伤,自己正可从中渔利。

云醒想到这里,慨然道:“既是如此,我率兵伐吴,楚军作壁上观。我与上官昱的恩怨,以后再了结。”

行歌笑道:“一言为定。”

云醒亦说道:“一言为定。”

行歌拱手:“如此在下告辞了。”说完行歌就迈步朝帐外走去。

云醒突然叫住他,踌躇了半天才问道:“公主现在在哪里?”

行歌回头,有些了然的看着云醒,云醒不由垂下了头。

半晌,行歌才说道:“东方纬世令元衡将公主送到晋国,没想到途中公主骑的马受了惊,公主坠下山崖。”行歌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

云醒呆呆的站着,只觉得胸口一阵阵揪痛。痛得自己几乎喘不过气来。

有小校进来禀道:“大将军,皇上派人给大将军送来了美酒二十坛。”

云醒抬起头,恶狠狠的说道:“滚。”

那小校一见云醒充血的双眼,铁青的脸色,吓得腿一软,忙跌跌撞撞的爬出了帐外。

云醒慢慢张开手,手心的疤痕已经很淡了,如果不是仔细看,几乎看不出来。这道疤痕是那次云醒听到云梦公主利用自己,一气之下弄出来的。

云醒轻轻的抚过那道伤痕,悲鸣道:“我都没有将你加诸在我身上的痛苦还给你,没有狠狠的报复你,你怎么能死?”

屋中一片寂然,云醒猛地高喝道:“来人,令将士结束。”

正文 第098章 奈世事难料

第098章 奈世事难料

一只白鸽扑闪着翅膀飞向高空。行歌仰望着白鸽,嘴角边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消息已经送了出去,上官昱很快就会知道了。行歌突然觉得有些疲累,这疲累从内心深处涌上来,连整个人都变得懒懒的。

直到白鸽消失在远方的天际,行歌才翻身上了马,任由马儿慢慢的跑着。行歌现在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回凤鸣山庄去,这次自己为了帮上官昱才勉强周旋。如今事情已经办完了,自己也应该回到那世外桃源,远离这些纷争。想到这里,行歌一夹马腹,马儿就快步跑了起来。

行歌没有走官路,而是选了一条小路,一路走一路看着宜人的山景。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行歌因为贪看景致,只得在这林中露宿一晚。选了一块平坦的地方,行歌跳下马来,将马拴在树上,这才去林间捡些枯枝。

天上的星月正好,行歌慢慢的走着。脚踩在林间的落叶上,软绵绵的。走了一段路,行歌漫无目的的朝四下望了望,不经意间扫见远处隐约有火光跳动,不由吃了一惊,纵身上了树,悄无声息的朝火光所在的位置跃去。

火光已经近在眼前了,行歌透过树枝望去,就见火光旁有一道忙碌的身影,从身形上看,应该是一个女子。

行歌见是孤身女子,反倒不好上前打扰,因此欲纵身离开。恰好这时,那女子抬起了头,朝行歌所在的方向望来,随即又低下头去。借着火光,行歌已经认出了那名女子,不由吃了一惊,忙从树上跃下。

行歌落下的时候,脚踩在了一支枯枝上,发出了轻微的声响。那女子听到了声音,心下一惊,忙将一根木棒抄在手中,顺势站起身来。

行歌已经大步走了上去:“唐姑娘别来无恙。”

唐雪茵见是行歌,忙丢了手中的木棒,福身行礼:“见过公子,公子怎么在这里?”

行歌只说了一句“路过”。又问唐雪茵为何会孤身在此。

唐雪茵咬了咬嘴唇,似乎有些犹豫,半晌才说道:“我离开楚营后,欲返回故里,因为不敢走大路,所以打算从小路回吴国。”

行歌见唐雪茵神色间似乎有些闪躲,知道她还有事情没说,但也不愿多问,只是点了点头,轻声说了一句“唐姑娘保重”,就欲转身离开。

唐雪茵望着行歌的背影,仿佛下了很大决心般,突然喊道:“公子请留步。”

行歌转过身来,看了唐雪茵一眼。

唐雪茵亦看向行歌,嗫嚅道:“公子请随我来。”

行歌朝前走了几步,走到唐雪茵身边,就见火堆旁的大石后面赫然躺着一个人。刚才因为大石的遮掩,自己竟然没有看到这里还有一个人。

唐雪茵在一旁低声说道:“他虽然是晋国人,可他如今身受重伤,还请公子救救他。”

行歌蹲下身子,借着火光认出了这个人。不由愣住了,这个人竟是庄梦。

庄梦双眸紧闭,脸色蜡黄,嘴唇裂开一道道血口,两颊泛起可疑的红晕,一看就知道是在发高烧。

唐雪茵见行歌沉吟不语,忙说道:“公子,晋楚虽为仇敌,还望公子大发善心救救他。”

行歌扭头看了唐雪茵一眼:“纵使你不说,我也会救他。”行歌在心下苦笑,外人恐怕不会知道自己与晋国迷蝶山庄的关系。

唐雪茵不再说话,静静的站在一旁。

行歌从靴筒中抽出一把匕首,唐雪茵有些紧张的看着行歌。行歌用匕首将庄梦的衣带割断,查看起他的伤势来。

半晌,行歌站起身,双眉紧蹙。唐雪茵看向他,行歌对上唐雪茵的目光,慢慢说道:“他的腕骨断了,身上还有多处擦伤,这些伤倒没有什么大碍。只是他现在高烧不退,要尽快找大夫,否则性命堪忧。”

唐雪茵看着行歌一脸焦急的神色,忙说道:“三天前我走到此处,就见他昏倒在地上,只是当时他还没有发高烧,不知怎的昨晚就发起了高烧。”

行歌微微颔首,略放下心来,看来庄梦很可能是因为过于疲累,加上饮食不调。所以高烧昏迷。

行歌欲弯腰抱起庄梦,唐雪茵突然说道:“还有一件事我要告诉公子,正是庄大人带人护送云梦公主去晋国。据那些护送的士卒讲,云梦公主是和庄大人一起掉下悬崖的。如果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