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澜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幽澜露- 第1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故遣欢拢暝甑拿ё哺绺纭
  “你才是,别叫人不放心……”,完颜亮长叹口气,太多的话,也不用说出口,从小在一起长大,彼此的心思,再了解不过。
  望着背影渐远,直到模糊不见,才觉得身边冷风阵阵,低头看掌心,原来十四刚才出门时,塞在我手心里的,是块小小的圆玉牌,雕成锁头,上头两行小字,分明是他的字迹,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想哭又想笑,必是这位爷自己雕的,字迹文雅遒劲,刀工却稚拙。是啊,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生与死,我们都说好在一起。多一句缠绵都没有,真像他的脾气秉性,心里明明在乎的要死,还想装的淡漠超然。
  问锦云,我方才抓住十四袖子,恍惚间到底说了什么。她先是犹豫迟疑,最后还是碍于主仆姐妹情分,袒露了实情。“姑娘抓着爷的袖子不放手,口口声声就问他做什么去,问他不走成不成,想是您心里太舍不得,一时魔障了。惹的爷动了伤心,好一阵子都背过身去不言语,连肩膀都发颤,唉……,折磨人啊……”,锦云长叹口气,看我的目光也是忧心忡忡。
  到底,我是魔障了,惹得他也难过牵挂。谁忍心分离,漫长的等待,或许可以忍耐,可我许给你的誓言,要陪你看到人世尽头的风景,是否,还能信守承诺。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我们说好,生死都在一起。
  忽然琢磨明白,方才恍惚之间,十四覆在我耳边,到底说了句什么话……
  他说,奈何,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作者有话要说:唉……,虐啊,二少爷,您给十四爷的诺言,陪他看到人世尽头的风景,叫他往后,该怎样承受孤独凄凉的境遇……
苍狼也离开了,唉……
那个,补一句,借年羹尧之口陷害十四的爷,不是四爷,绝对不是。年羹尧只是一石三鸟,顺水推舟。
文章渐尾,下章雍正爷登基,十四圈禁,还发生了件对二少打击颇大的事情。大家一定坚持到结局哦。没两章啦~~~吼吼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长短松冈

  十四虽远在千里之外的大西北,可中秋团圆节,还是依旧要过,一大家子主子奴才眼巴巴等着凑热闹。
  白天在宫里给各宫主子娘娘请安,晚上回到府里,才看见管家早依照之前的嘱托在府内的檐下廊上都挂满各式宫灯,幽幽光芒从五颜六色的丝绢灯罩中透出来,光影交错、莹莹流转,璀璨繁华的让人不敢睁眼去望,生怕梦里不知身是客,醒来独自落寞凉。
  “福晋,您看,爷从军前寄来了灯谜,事先不叫告诉您,说啊,非等中秋这天,让奴才们挂在灯上,让您和阿哥们猜,猜中了,等爷赏……”,管家把字谜递到我手中,信笺封上淡淡画着明月玉兔,信笺用墨绿缎带系好,内里藏着一摞字条,每张都写着一个灯谜,字迹隽秀疏朗,偶尔有粉红蜡油落在边角,想就是这位爷挑灯熬夜,想出的新鲜法子,哄着家里人高兴。可你人不在,谁真的开怀的起来。
  “他没说赏什么?”,难得过节有兴致,逗了管家几句,十四爷脑子转的快,他的心思,哪儿是管家能揣测到的。
  “这……,这……,爷信里没说,奴才不知,福晋恕罪……”,管家怕我在刁难他,诚惶诚恐的俯下身,小声讨饶。
  “哼!他在十万八千里外,就会站着说话不腰疼,等回头孩子都猜出来,问打赏什么?还不是我要往外掏银子!你们爷还落个打赏的好人情,真是精明!罢了,把灯谜放上去吧,爷说要玩,就陪他玩,他说赏,我现在就预备打赏的银子玩意去……”,看管家小心翼翼的样子,也不忍心再逗他,嘱咐交待几句,索性回房歇歇。
  不敢怠慢十四的雅兴,在本就要给孩子的喜袋儿里,又多准备了几个荷包,放上金元宝;若猜中灯谜,儿子就是笔砚,姑娘同样,就图个吉利,喜欢不喜欢的,他们也不缺这些。提笔给十四写了封信,问他让我如此劳碌破费给他做人情,到底赏我些什么才好,顺笔又写了几个灯谜,这位爷想玩,就让他猜去算了。桃花色的信笺,墨绿色的丝绳,缀上金如意绳结,明儿把灯谜答案,一齐让驿使官递到军前,哄爷一笑,也算值了。
  儿子要随皇上叔伯一齐参与祭祀,傍晚方归,皑皑身后跟着一个人,牵着他衣襟,蹦蹦跳跳跑进来,把帽子往身后太监手里一递,派头十足,比自己府上还随意,丝毫不见客气。
  “十四婶吉祥,侄儿惦记今儿是中秋,特来给您请安,阿玛额娘都让问您可安好?”,弘历是四哥和芷琴的儿子,因之前与芷琴的缘分,头两年十四没出征的时候,芷琴常带弘历来做客。这几年,府里只有女眷,门客稀少,两府之间都各自事忙,也渐渐少了走动,只是逢年过节的时候,还来探望。皑皑在四哥家出生,又得四嫂喜欢,所以他在四哥府里的时候,和在自己府里的时间差不多,和四哥的儿子,都走的亲近些。
  “哟?弘历?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我当你把十四婶都忘了……”,还孩子揽在怀里,疑惑今儿是大中秋的,他不在府里尽孝团圆,跑我们这儿来做什么。
  “侄儿不敢!我阿玛、额娘和娘亲都惦记您,说今儿是中秋,怕十四婶闷得慌,叫侄儿来探望请安,陪您解解闷。”,弘历小嘴吧嗒吧嗒,一套一套讲个不停,他聪明伶俐,书念的没有弘晖扎实,可讨人欢喜的本事,倒是不用教,真不知随了他爹娘谁?
  “可今儿是中秋,你不在父母膝下尽孝,回头,你阿玛额娘要是责怪我,可让人如何是好?你心意十四婶领了,用不用让奴才送你回府去吃团圆饭?”,想着别让孩子为难,不知是谁把他派来的,若是芷琴一门心思叫他陪我热闹过节,回头四哥看不见他,又要着急责怪,反倒弄巧成拙。
  “十四婶放心,阿玛额娘和娘亲都知道我今儿在您府里过节,明儿和弘暟哥哥一起去宗学就是了。侄儿一片孝心,十四婶不必担忧,倒是阿玛额娘他们都惦记您……”,照孩子话里的意思,看来是四哥四嫂叫他过来做客热闹的,如此,倒是感念他们如此惦记。
  “那儿子你就多吃点,回头也别让你爹娘怪我怠慢了你……”,领着弘历去宴席,虽是家里的主子爷不在,可排场规格,半点也不能减,何况今儿还有侄儿来做客,怎能失了体统面子。
  弘历被我领着在廊下走的一路,还是吉利话、贴心话说个不停,塞了月饼也管不住嘴。他摸样像他娘的地方很多,倒是像四哥的地方很少,他娘是老实人,可这孩子倒是耳聪目明,八面玲珑,到哪儿都一副怡然自得的架势。忍不住想起早殇的弘晖,也是冰雪聪明,可更踏实勤勉,谨言慎行,只可惜小小年纪福太薄;心里泛酸,眼睛又开始撑不住,果然年纪大了,就喜欢念旧,念了旧,就惹伤心。
  猜谜的时候倒是热闹,各自百态,淋漓尽致;弘明不猜,他翘嘴角儿一笑,我就知道这孩子已经通晓了答案,只是藏在心里,按捺不说,哄着弟妹折腾;让我想起来年幼时润晖的样子,简直如出一辙。
  弘春高傲心气胜,写了答案,恭恭敬敬送到我面前,说给额娘过目,让人无可奈何;这玩笑的事情,让他弄得像考场,果然春儿随了浅香,认真清高,凡事不容人后。
  弘历兴致极高,一来一往,掩不住的得意,还非让奴才研墨,把谜底的诗句提在扇面上,说要送给我,小小年纪,做派十足。
  皑皑耍赖,他和弘明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翘嘴角儿一笑,就知道了灯谜的谜底。可他也不说,从背后搂住我脖子晃悠,非叫我去猜,不知脑子里又在琢磨什么。
  晚上叫奴才给准备了螃蟹宴,用蒲包蒸熟,摆在鲜藕、芋头之上,给孩子解闷吃着玩。“十四婶,您怎么不吃?叫侄儿甚感羞愧……”,弘历吃了两整只螃蟹,忽然注意到我只在一旁陪着,并不动筷子,连忙用苏叶汤洗洗手,过来询问。这孩子伶俐到家,懂的察言观色,软语关怀,怨不得听闻他讨四哥欢心,被寄予了厚望。
  “我额娘怕寒凉,这螃蟹太寒,早许多年前就不吃的。你吃吧……”,皑皑倒是没停嘴,伸手拎了只最大的螃蟹,又放在弘历面前碟子里,惹得弘历喜笑颜开。
  吃过螃蟹,也吃了团圆月饼,奴才早就准备好各式花灯,哄他们到湖边去点灯放花玩,好让我也能歇一阵子。
  “十四婶,这是我阿玛额娘让侄儿给您送的中秋礼,说是个心意,哄您高兴的……”,弘历让太监把锦盒放在我面前,暗红色织锦缎,镶着金缎边,富贵非凡。
  打开锦盒才看见是个羊脂玉兔,温润莹白,雕工精致,像极了掌心里的一滴泪……
  “替我谢谢你阿玛、额娘,说心意我领了,正巧十四婶也有些东西要给他们,回头你替我捎回去……”,幸好之前就已经给各府备了礼物,不然这会儿现准备都来不及。
  八月十五的月色自然皎洁,映在粼粼湖面上,又圆又大,细看下去,好像还能发现天宫仙子的身影。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月亮其实真的年年都相同,陪我赏月的人不在身边,风景果然不过尔尔。我答应他,都会想办法,陪他看到人生尽头的风景。可若明月有知,许我能信守诺言……
  “弘历你来……”,轻轻朝正提着柚子灯疯跑的弘历招招手,声色不露的悄悄把他唤到身边,从衣袖中掏出个小小红漆盒,拽出里头的红绳玉佩,挂在他脖子上,小心掖在衣襟里。
  “儿子,我与你额娘姊妹缘分深厚,自小就疼你,叫声儿子也不为过。这是婶娘和你十四叔送你入宗学的贺礼,上头雕的是上古瑞兽,称辟邪,趋吉避凶祛邪祟,保你来日平步青云、威名赫赫!”,看弘历有些发愣,将他往近前拽了一步,压低了声音,“可有一样,记得不可离身,也不可让他人上手乱动,不然福禄会散……”,这玉佩是好多年前回余杭时,无意间得来的无价之宝,如今送给弘历,也是念及缘分深厚,那些忌讳,是舍玉佩人的叮嘱。
  “侄儿谢十四婶疼爱……”,弘历喜欢吉祥话,从他平日总挂在嘴边,就可见一斑,这玩意送出去,大中秋的,也讨孩子个欢喜。
  “是你十四叔疼你,他出征事忙,临行前托我送给你,等十四叔打仗回来,你去谢他就是……”,这功劳我当然不能揽,转手送给十四爷,为他多积些善缘福禄。
  “侄儿明白……”,弘历又恭恭敬敬请了个安,这孩子在礼数规矩上,从不让人挑出毛病瑕疵来。
  中秋过后,天气渐渐寒凉,自己精神欠佳,气力总是不足,昏昏沉沉,不知身在何方。皇上年事已高,已经从宫里搬到畅春园,现在的状况,表面平静无波,实则剑拔弩张。每个人都在盯着龙床上养病老人的一举一动,他一个喘息,一声咳嗽,都能把大清朝的疆土震三震,谁也都明白,离出大事,没多少时日要等了。
  十四在西北军前,军报传到京城,却总得不到回音,从他的家信中,就能看出,他已经对京城的状况猜出一二。若非圣体欠安,如何紧急军情,都得不到御笔朱批,显然,皇上命垂旦夕。可最让人揪心的事,这立储的事情,半点风声动静都没有。到这个节骨眼上,满朝文武、宗室百姓都还在一头雾水,揣测不出暮年的君王,到底意属谁?
  若说风头正盛,必然是正逢而立之年、战功赫赫、威名天下的十四爷;若说长远来看,又像是根基稳固、甚得圣心、沉稳老练的四爷;可人缘口碑极好,门客众多、才德兼备的八爷,拥护之声也依旧旺的很;况且,德高望重的三爷、儒雅宽厚的五爷、中庸仁孝的七爷、聪敏机巧的九爷、自小得宠的十爷、温良平善十二爷、精明强干的十三爷、后起之秀的十五爷、十六爷,拍着脑门觉得谁都有可能,保不齐皇上心念一动,宝玺就落入哪位也的手里,现在一切都像悬在半空,水中月镜中花,亦真亦幻,瞧不真切。
  晚秋,寒风乍起,卷着落叶,把人心都要穿透。从晌午过后就谁不踏实,总觉得心跳的奇快,慌乱之极,静不下来。
  才入夜,就听闻亲信太监从宫里来报,说皇上晚上驾崩了,叫福晋换孝服,速速进宫!眼前一时漆黑一片,眩晕了好一阵子才清醒过来,虽是早有心里准备,可大清朝谁都把皇上看成万岁,突然间,难以接受他薨逝的事实。十四又不在府中,全然让人不知如何是好。
  忙吩咐叫起孩子和奴仆,按祖宗规制,换上孝服,匆匆进宫。
  才入宫门,就听闻哭声一片,天地间一阵苍茫之色,到现在也不知道,继任皇位者是谁,十四远在西北,我如何得知宫内的状况。等走到永和宫门前,被人一把拽进角落。
  “滺澜,时间紧急,我和你说几句话,就几句。皇上没了,现在大清朝宫里宫外乱成一锅粥。已经传出消息说,估计四哥是皇帝了,这不要紧,可难听话太多了。据闻是皇上头一天,稀里糊涂的下了谕旨要传位四爷。可又听说,传位传位,之前没动静,之后又没昭告天下;且真到了驾崩前,就是隆科多和四爷霸着龙塌,你想想流言蜚语能少得了?都虎视眈眈、野心勃勃呢,谁又能安心服从他?这事儿且麻烦呢,少扯不了官司!现在,你万事小心,十四弟在远处,喜忧参半……”,沁玥都没等我回话,就拍拍我手背,匆匆离去;这宫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时局太敏感,稍一不小心,就万劫不复。
  诏书颁下,四哥继位,风言风语已经湮没了一代明主溘然长逝的寂寞与遗憾,京城内外喧嚣一片,热闹非凡。作为继皇帝的四哥,遵用太皇太后当年所制赐的御服为皇上更衣,并安置在乾清宫。他现在是风口浪尖的人物,处处遭人诟病,还要强打精神主持大局,虽见憔悴之色,却比以往更加风风火火,气势绝决。
  时不时在想,以四哥钻牛角尖儿的脾气,这会子肯定比谁都烦;若再论他倔强好胜的秉性,这会子也一定铆足劲儿,憋着争个天翻地覆,如此看来,朝廷内外,且无宁日。
  这个动荡时局之下,对四哥登基怀疑和嫉恨的人,当然不会自己梗着脖子逞英雄,也轮不上他们来叫嚣。所以,必是要选一个靶子来与四哥抗衡,十四是之前被朝臣和宗室下了大赌注的储君人选,树大招风,现下又手握西北重兵兵权,明晃晃的在前头摆着,谁都没他显眼。
  自然,要挑事儿的、找麻烦的、浑水摸鱼的,就把鞭长莫及、远在西北的十四爷,莫名其妙的给架到最高处,反正他们只是要皇帝现眼丢人,泼几盆脏水而已;反正最后成败与否,和这些躲在背后捣乱生是非的,一点关系也没有。
  一时间,十四被夺嫡的谣言,扶摇直上,说四哥篡位,抢了原本属于十四的皇位。每日每夜,都吓得我惊恐难安,四爷是我从十四岁就熟识之人,他疑心重、心机深,纵然本对你没看法,这会子谣言出来,为堵悠悠众口,他必会有所作为。况且,他与十四本就无甚交情,若有人替十四爷说句好话,指名是背后人挑拨惹事还好;可谁又会甘冒人头落地的风险,去盛怒的新皇上面前惹事生非。况且,这会子解释,也不过是越描越黑,四哥也未必会信。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自古就有这道理。无论是皇上被打了耳光、泼了脏水,还是十四爷因此被治了重罪,都伤不着背后挑唆闹事者分毫,他们要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