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怀家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宣怀家族-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兴奋之情,可以想见。事情办到了这个份儿上,他总算尝到了钢铁带来的一丝甘甜。
  汉冶萍后来的情况确如盛宣怀估计的那样,情况一天天好转:汉阳铁厂出铁从原来的每年二三万吨,上升为十万吨以上,钢产量从一万吨左右上升为六万吨;大冶矿石从十几万吨发展为四十万吨;萍乡煤矿从二十万吨发展为六十万吨,焦炭也相应地提高了产量。由于钢铁材料质量的提高,1909年,汉冶萍接到的订单猛增,铁路、桥梁、轨件均来订货,且有应接不暇之势。
  1909年的中国,距辛亥革命只有两年了。两年后辛亥革命爆发,盛宣怀逃亡日本,差不多一年后才回国,汉冶萍经历了一场来自政治因素的剧烈动荡。日本人趁中国之乱,想方设法涉足汉冶萍,加上重工业发展中本身固有的种种矛盾和困难,汉冶萍——这盛宣怀亲手“抱大”的心肝宝贝,直到1916年他离开人世,依旧是一块无法痊愈的心病。
  

第四章 力挽中国(1)
人在商界而鞭辟中枢
  1900年(庚子)是百年来中国最“热闹”的年头之一。
  这一年盛宣怀正在全国铁路总公司督办的任上,还是汉冶萍公司、中国电报总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的老板。一般情况下,晚清政坛上的事是轮不到他管的,他肩上那些“富强要政”已经把他忙得够呛了。但是有时候你不管政治,政治还是要来管你的。眼看北方“拳乱”日起,把他费尽千辛万苦建起来的电报、电话、铁路等设施,一阵旋风似地刮得乱七八糟了。在眼看大局愈发不可收拾的时候,他必须出来“突出”一下政治了。
  这年春天他接到上谕,要他去北京与聂缉槼会同总税务司赫德,照会各国公使,着手修改税则事宜,争取能够通过增加进口物品税收的办法,来对付因甲午战败带来的巨额战争赔款。
  这年五月,北京城里已经有义和团活动的踪迹,马路上时常可以看到义和团的揭贴,在直隶、山东、山西、河南等地,义和团已成如火如荼之势,烧教堂、杀二毛、拔电线杆、掀翻铁路……凡是有洋人和洋货的地方,大都遭了殃。各国不断向北京发出警告,部队正在集结、进发。
  要命的问题是,朝廷内部对于“抚团”还是“剿团”的立场长时间不能确定,两种意见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慈禧太后忽左忽右,久无定论,督抚大员无法作为,就使得局面越来越乱。以慈禧太后身边的几个“载”字辈的满族亲贵(即载勋、载漪、载濂、载滢,后人称之为西太后身边的“四人帮”)为基干,还有大学士刚毅、大学士徐桐父子、甘军首领董福祥、前任山东巡抚毓贤等,都是力主“抚团灭洋”的“好汉”;而以兵部尚书、汉族大臣徐用仪、光禄寺卿袁昶、吏部侍郎许景澄,以及东南一带的封疆大吏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等人,则是主张“剿杀拳匪”,和平解决教案问题的,主要目的是力争在一个稳定的环境里,师夷之长,加强“新政”,壮大自己。
  在此性命交关的紧急关头,老奸巨猾的军机大臣、老佛爷的心腹之臣荣禄却“生病”了,闭门不出,也就不需表态。
  这种复杂的局面,精明的盛宣怀在一旁洞若观火,尤其荣禄的态度不明,使他“轧出苗头”,预感到京城将出大乱,于是赶紧收拾行囊,携带家眷,向朝廷奏明“前往上海考察货物时价”,匆匆赶回上海。
  盛宣怀毕竟是清廷的忠臣,他家三代受恩于清廷,在此危难时刻,必然以“执政党”的利益为重。于是,他心急火燎地飞驰函电,请求中央赶紧抓住时机,加紧围剿,勿使事态滋蔓。他向两江总督刘坤一通报情况:“拳匪二十九、初一将涿州至卢沟桥丰台铁路车站机厂全行焚毁……”又向朝廷建议:“必须临以纪律严明之大军,方易解散了结。否则养痈成患,滋蔓难图。地方受害,何止铁路!”他又向荣禄等大帅建议:“凡聚众持械,即准格杀,以免统将误会,袖手失机”;津城市教堂三处被毁,聚众不散,病在不肯杀人!”
  他甚至直接电奏皇上:“今匪患已著,若再姑容,恐各省会匪愈炽,内外勾结,或有举动,更恐各国推广保护使馆之议,派兵分护商埠、教堂、铁路,何堪设想!……似宜趁各省土匪尚未联合,外人尚未启齿,即就现在有力,克期肃清畿辅,消外衅而遏效尤。”他还劝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应当尽快主动将“剿拳”、“护洋”的方针照会各国事务衙门,要让他们知道,朝廷已经在派兵剿匪了,并无姑息,以堵洋人的嘴。一旦外衅内乱相因而至,大清王朝危若累卵,后果将不堪设想!也就是说,盛宣怀在五月初九那天的电奏中,就已经预见到了八国联军登陆入京的一幕。

第四章 力挽中国(2)
这期间,由于慈禧太后的怂恿姑息,北方的局势一发不可收。京津地区的电线杆全被拔起,电线全被拉断,北京与外界的通讯联络完全中断,琉璃河、长辛店、丰台一带的铁路也全被破坏……朝廷的圣旨只好依靠古老的“八百里快骑”往济南传送,再通过坐镇济南的袁世凯与各地联络。李鸿章这时身在广州,手段也不低,他派大儿子李经方前往济南,与袁世凯共济时艰,济南就成了临时的情报指挥中心。
  北方的战火使上海的经济遭受了巨大损失,各地在上海转口的货物无法运出,轮船招商局的营业额不及平时的一半,江海关的税行到了门可罗雀的地步。更为严重的是,英国人已经把三艘军舰分别开到了汉口、南京和吴淞口,以防不测,还放出舆论,一旦形势需要时,英国将出兵占领江阴炮台、江南制造局以及整个吴淞地区。
  盛宣怀再也坐不住了,他不断地致电长江沿线的总督大员张之洞、刘坤一及山东巡抚袁世凯,互通情报,献计献策,同时与宁、汉、沪东各国领事也频频接触,酝酿中东南地区实行“互保”,与朝廷的“抚团灭洋”政策来了个分庭抗礼。这就是说,你朝廷若弄得战火南下,对不起,我们南边要“格杀勿论”。你们要“灭洋”,由你们灭去,我们南边却要联合一起,实行“互为保护”。因为凭他的聪明,他知道清廷并无与洋人打到底的决心与实力,弄到最后,少不了又要与洋人讲和,说不定今天是“借团灭洋”,明天还会“借洋灭团”呢!后来的事实表明,盛宣怀不愧为一大战略家,他把后来的事情全预料到了。
  南方的督抚思想基本统一了,可以实行“互保”,而北方的战火何时能灭?盛宣怀这时寄希望于他的老上级李鸿章。李鸿章自甲午战败后已经失势,此时在天涯海角当两广总督。他致电李鸿章,劝他在国家危难的关头出来主持和局。而李老夫子却说:“国事太乱,政出多门,鄙人何能为力!”他又去游说张之洞,对他说:“傅相(指李鸿章)督直二十五年,深得民心,若调回北洋,内乱外衅,或可渐弥。”同一天他又致电刘坤一,希望张、刘二人以封疆重臣的资格,向朝廷推荐李鸿章回镇直隶,拯救万一。
  盛宣怀这时还直接向握有兵权的荣禄直接进言,也是建议调李鸿章回京平乱:“李鸿章督直二十五年,久得民心,威名素著,即调令督直,限十日到津,于平内乱及劝阻洋兵进京,必能做到。”
  平心而论,荣禄对时局是看得很清楚的。他对老佛爷的“抚团”政策虽不敢公开抗旨,但对于“灭洋”一条,却采取了阳奉阴违的做法。在董福祥的甘军攻打东交民巷的间隙,他想法设法暗中接济外国使馆,送去西瓜、蔬菜和武器,不敢把事做绝,使得双方在谈谈打打中相持了五十多天而使馆始终未被攻下,而围攻使馆的甘军和义和团却死伤千余。当他的部下,中军分统张怀芝来到他的府邸请示,到底要不要听从端王的命令,向东交民巷里发起炮击时,他支吾其辞。张怀芝见此状更不敢自作主张了,便赖在荣府里不走,非等个准信不行。最后荣禄来个个春秋妙语:“横竖炮声一响,里边(指宫里边)也是听得见到。”张怀芝大悟,匆匆赶回城墙上,把进口的德国大炮,对准东交民巷使馆区后面的空地,重炮齐发……

第四章 力挽中国(3)
这说明在此危难之际,荣禄与盛宣怀也是英雄见英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于是同意了盛宣怀的建议,也力主调李鸿章回京。朝廷遂于7月8日,重新任命李鸿章为直隶总督,以全权大臣的资格与列强谈判。
  盛宣怀赶紧电告还在广州的李鸿章:“洋兵到京尚需一月,顷商各领事,如各使尚存,除德国外,似可先议停战之法,或送中堂进大沽,或送外使到上海,彼此可商。事极急迫,务请师速到上海再筹进止。愈迟遇难,此正不待驾而行之时也!”
  他仅仅一商界领袖而已,此时却在指挥李鸿章了。
  “东南互保”中隔江灭火
  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终于发疯了,居然不顾后果,正式下诏与十一国列强同时宣战,并命各省督抚,召集“义民成团,籍御外侮”,在此之前还命总理衙门照会各国公使,限他们二十四小时之内立即离京,否则就不负保护之责……
  令下的当天,张之洞等就表示不服。李鸿章则致电盛宣怀:“乱命不可从之!”公然唱起了反调。盛宣怀则更有甚之,他驰电各地,称朝廷的这个命令是假的,因为朝廷已经被义和团所把持,要大家不要执行。同时又密呈各督抚,劝他们勿声张,勿执行,勿转发,否则酿成巨变。这时的盛宣怀真是斗胆包天,他竟敢指使各地官员抗拒朝廷的命令!
  事关重大,事不宜迟,北方已乱,现在必须保住江南的稳定。盛宣怀与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东南一带的督抚大员取得了一致意见,成了串联“东南互保”的中心人物,在他的洋幕僚福开森的帮助下,还草拟了与上海各国领事的“互保”条款八条。6月24日(即慈禧下令开战的第三天),张、刘二人接到了约款八条的电文,表示同意,并称赞他思虑周密。于是,才有两江总督刘坤一,命令上海道台余联沅,在此八条的基础上,紧急与在上海的各国领事会商,从速订约。
  于是,6月26日,长江南北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局面,北京城里火光冲天,杀气腾腾,而上海却是一派和谈景象:以上海道余联沅为首的中国方面代表团,在未经朝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与列强各国驻沪的领事,举行了一次有历史意义的会谈,签订了关于“东南互保”的条约(草约),地点在上海浙江北路的会审公堂,就是沪上老百姓讲的“新衙门”。盛宣怀以特殊身份——既非上海道,亦非长江各地督抚,更非朝廷特使,然而却是这个“东南互保”的幕后策划者,堂而皇之地也入座谈判桌旁。
  经过商谈,当即通过了《东南保护条约》(即《中外互保章程》)九条,主要内容是: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等内地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长江及苏杭各地商民教士产业均归南洋大臣刘坤一、两湖督宪张之洞允认切实加以保护,严拿匪徒……根据这一条约,又制定了《中西官议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十条,主要内容是:上海租界由各国巡防保护;上海道添募巡捕,严拿流氓土棍;请各国银行照常支持钱庄业拆转输,以免钱庄倒闭,市面破坏;钞票照常使用,中外双方加以支持等等。
  这些条款自然符合各国在华的利益,当然也符合中国的当前利益,而且事先都已经密议过来了,所以到了谈判桌上,事情就好办多了,但是还是出现了非常惊险的一幕。

第四章 力挽中国(4)
据当天也参加会谈,并为此“互保”出过很大力气的赵凤昌(常州人,张之洞的幕僚,晚年居沪)在他的《惜阴堂笔记》中记载说,那天会谈为排座位的问题,也是颇费考虑的。会谈既然是以上海道牵头,自然由上海道余联沅主持会议,并代表中国方面发言。而盛宣怀是幕后人,不属于签约人,按说位子是不便往前排的。但是,余联沅这位道台大人一向“拙于应付”,临时遇到“突发事件”是拿不出主意的。没办法,只好把盛宣怀以太常寺卿的名义硬安排在余联沅的身边,其次才是各省派来的道员。会前又与余联沅讲好,一旦遇到棘手的问题可以及时与身边的盛宣怀商量后再作答复。
  果然,会谈一开始,“突发事件”就来了。外国领事团中的领袖领事、美国人古纳率先发问:“今日各督抚与各国订立互保之约,倘若贵国大皇帝又下旨来杀洋人,你们遵办否?”的确,一周前朝廷已经下令与各国宣战了,你们南方各省难道不听吗?此语颇难应付。只见“余道即转盛踟蹰。盛告余:‘即答以今日订约系奏明办理’。‘奏明办理’四字本公牍恒言,古领向亦解之,意为已获谕允,即诺诺,而两方签约散会。盛回来,深服予之先见,预与余道有约,幸渡危境。予亦极称其迅答四字之圆妙”(赵凤昌《惜阴堂笔记》)。如今看来,盛宣怀的确身手不凡,到了关键时候,该撒谎时就撒谎!
  为了贯彻“东南互保”的精神,盛宣怀、张之洞和刘坤一又分别致电其他地方官员,说明这是一个委曲求全之策,要求他们务必顾全大局,一律照办。结果各地聪明的长官一致响应,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均表示全力支持,这么一来,“互保”的范围就从原来的长江一线,扩展到了苏、赣、鄂、粤、湘等十多个省。而在这个时候,北京城内主和的五位大臣都被砍了头,他们是:前驻俄公使、吏部左侍郎许景澄、太常寺卿袁昶、兵部尚书徐用仪、内阁学士联元、前户部尚书立山。所谓旬日之间连诛五大臣,即是指此。
  “若非汝等,安有今日!”
  果然,北京的主战派“战”了没多久就打不下去了,义和团“刀枪不入”的神话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下一败涂地。7月14日天津失守,一个月后北京城被攻破,慈禧太后没了咒念,方寸大乱,急忙挟天子赶紧逃命,同时一道道紧急命令发往广东,令李鸿章立马“入都议和”。
  但是,洋人被砍了那么多人头,被烧了那么多洋楼,仇尚未报,气尚未消,怎么可能坐下来跟你讲和?清廷原先的牛气一时全无,只顾一道道“金牌”催李北上。李鸿章7月21日到达上海,与盛宣怀密议了两天,然后由盛宣怀电告张之洞和刘坤一,眼下只能在上海静观时局变化,北京一时还进不去。
  8月24日,逃亡中的清廷生怕李鸿章搭架子不肯进京,大拍李鸿章马屁,在“全权大臣”之上又加了“便宜行事”的特权。此时,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已有十天,其“忿”已大泄,朝野“惩治祸首”的呼声正高,形势到了这个份上,盛宣怀乃安排李鸿章北上,认为和谈的时机差不多了。
  而李鸿章要拉盛宣怀一起北上。老李毕竟年近八十,又是要面对十一国列强,他实在需要有盛宣怀这样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从中相助,何况与此同时,与李鸿章一起被委为“议和大臣”的庆亲王奕劻,也专电奏调盛宣怀进京“襄办和约”。然而,南方的几员大将不同意。两江总督刘坤一以盛宣怀“内与疆吏联络奏事,外与各领事传达意见,商量止兵,斡旋危机”,无出盛宣怀右者为由,驰电坚请“请毋北辕”。张之洞也来电:“北可无公,南不可无公!”,也反对盛宣怀北上,希望他仍留在南方暗中主持一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