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莳花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莳花记-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终于有一天,兰郎中嘴里叼着个肉包儿,第一百零八次冲着屋顶上那孤傲卓绝的身影喊道:“丑猫,吃包纸?”
    话声方落,就见那丑猫抖抖土黄色的短毛,迈着优雅的猫步,缓缓走下屋顶。
    从此,兰家多了个叫“包子”的编制外成员。

  ☆、第6章 桃花源

那边包子肥硕的身影消失在小玉峰的黛青山影中,这边兰家人也各自去休息。
    堂屋西间还堆放着杂物,今日天色已晚,来不及收拾,因此刘寄奴便暂时与兰郎中一起睡在了东间,与襄荷睡的东厢房不过一墙之隔,墙壁隔音效果差,若一边声音大一些,另一边都能听到。
    兰郎中向来是沾床就倒,即便床上多了个人也毫无影响,此刻已经鼾声大作。
    刘寄奴睡在靠墙的一侧,他睁大眼睛,却只看到黑魆魆的墙壁。身上的薄被所用布料并不好,但摸起来却很柔软舒适,还带着日光的气息。
    来兰家的第一天,他原以为自己会难以入睡,但事实上,在兰郎中近似噪音的鼾声中,他竟很快就睡了过去。
    隔壁东厢房,襄荷听着那边没了动静,便摸索着将桌上的一盏小小的油灯点了起来。
    油灯灯光微弱昏黄,摇摇晃晃地驱散了四周的黑暗,照亮了这小小一方斗室,襄荷将右手手掌伸到灯光下,一脸郁闷地看着掌心处。
    早在晚饭的时候,她就感觉到掌心一阵阵发烫,像被一根小小的蜡烛炙烤着,灼痛倒不至于,但的确有些难以忍受,只是碍于兰郎中和刘寄奴,她也只得先忍着。此刻在灯光下细瞧,只见右掌心正中,原本有着一块指甲大伤疤的地方,渐渐浮现出一枚淡绿色的树叶图案。
    是最常见的长椭圆形叶,叶端钝圆,叶脉清晰,下端的叶柄恰好与中指成一条线。此刻叶柄与叶脉处如血管般微微鼓起,仿佛有什么液体,顺着叶柄流向叶脉,又由叶脉扩散至整片叶子。
    看着手心的异状,再想想其来历,襄荷眉毛皱地简直能夹死苍蝇。
    襄荷五岁那年,兰郎中带着她去南边游医。行医时,两人通常是在村镇间游走,绝少去往深山野林,夜里住宿也一般是住客栈或借宿农家。偏偏那一次倒霉透顶,直走到天色黑透也没见一个村子,天又下起了雨,兰郎中怕襄荷生病,抱着她加快速度赶路,谁知忙中出错,居然走错了路,村落没找到,反而误入了茫茫大山之中。
    在山里乱转一通,发现彻底迷失方向后,兰郎中只得放弃赶路,与襄荷找了个树洞钻进去,暂且过了一夜。
    翌日醒来,发现天已放晴,而他们所处之地,竟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山谷。
    适时正值深秋,山谷外早已草黄花凋,然而山谷内却依旧郁郁葱葱。四处可见繁花盛开,蜂蝶乱舞,碧绿的藤萝自高崖直垂而下,仿若一道道绿色瀑布,氤氲的雾气似有若无地在谷中缭绕,无人声,无兽语,唯有啾啾鸟鸣,幽幽虫唱。
    简直恍如仙境。
    兰郎中和襄荷一时都看呆了。
    待回过神来,仔细一瞅,才发现花木乱石之下竟藏着一眼温泉,雾气就是从温泉中冒出,又升至上空,才使得山谷内云雾缭绕有如仙境。也正是这眼温泉,以及山谷闭合的地理环境,才使得谷内的植物在深秋仍然生机勃勃。
    再仔细看谷中植物,兰郎中便“嗷~”地一声扑到了一株结着红果子的植物前。
    是人参。
    且看枝叶果实,以及少数露在地表的根须,肯定是上了些年份的人参。
    另一边,襄荷正双目放光地趴在一丛各色杜鹃前。小玉峰上也有野生的杜鹃花,但花色只有朱红一种,而眼前这丛杜鹃,每一株颜色都不尽相同,仅红色系就有朱红、玫红、桃红、紫红四色,更有粉色系、白色系和黄色系数种,甚至还有比较罕见的蓝色系和绿色系。
    但奇怪的是,无论哪一种颜色,每种颜色的杜鹃都只有一株。再看谷内其他花草,虽然种类繁多,但几乎每一种都只有一株或两株。
    兰郎中很快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继人参之后,他又发现许多药草,有名贵的也有不值钱的,但无论值不值钱,每株草药都是只有一两株,至于人参,恰好是只有一株的那种,兰郎中跟襄荷一起将整个山谷都翻遍了,也没找到第二株人参。
    没找着人参,却找着一个奇怪的东西。
    看上去像一株小幼苗,长相颇为奇特,有些像一种叫山乌龟的植物,底下俱是圆圆胖胖的球茎,球茎上顶着嫩嫩的小芽,小芽上生出两枚嫩嫩的叶子。但是,襄荷和兰郎中却都是只看了它的小芽一眼,便断定:这株植物,绝不是山乌龟。
    山乌龟是藤本植物,球茎上长出的小苗十分细弱,需要依附附着物才能向上爬。可眼前这植物虽只有不到一指高,黑乎乎的球茎上只顶着两片娇嫩的叶片,但只从这两片叶,也看得出它并非藤本。
    但藤本与否甚至叶子形状都不是兰郎中和襄荷判断的主要依据,主要依据是一种感觉。
    那两片小叶的颜色清透碧绿,看着它时,眼睛就像是被清清凉凉的水浸润了一遍似的,说不出的舒适惬意。
    两人都觉得,那真的是世界上最好看的绿色,不,或许应该说,是世界上最好看的颜色。
    那是一种,只需看上一眼,便让人生出无限希望和无限勇气的颜色。
    襄荷想将它带回家仔细研究一下,但在手即将触碰到它时,却莫名地心生不忍。它只有两片弱小的叶子,此刻微微颤动着,像是小孩害怕时忍住哭泣的样子。
    算了,世界上不认识的植物多了,她又不是立志做植物学家,干嘛非要刨根问底呢,就让它继续长在这儿吧。
    打消了注意,她又将心思转到谷内的其他植物上——她想挖几株移植到襄城的家里。
    但是,每一种植物几乎都是只有一两株,而且是还都是生长了多年的大株,移植本就不易,又要跟着她跋涉好些天才能回到襄城,最后能活下来几株很是问题。
    而且,即便以上问题都解决了,她似乎也下不了手。谷中植物位置看似杂乱无章,但却给人以十分舒适自然的感觉,仿佛一幅笔锋流畅、构图紧凑的画,缺一笔少一笔都坏了意境。
    如果她将谷内植物移走,那原来的位置有谁来填补空缺呢?且这谷内每种植物几乎都是只有一棵,若她将它们移走,谷内就不剩下什么了。
    无论是襄荷还是兰郎中,无论是上山采药或挖掘野花野草,向来是取一留一,从不一股脑儿地全自己拿走,总要给山林留下一些,以使山林有自己恢复的空间。两人从未为此讨论过,但一直都是按如此准则行事。事实上,靠山吃饭的人们也都是依着这个准则行事的,如猎户的不打春猎,打大留小,无不是给自然,也给自己留一线生机。这是这些淳朴的人们自己摸索出的天人相处之道。
    小玉峰上的草药大多是常见且量大的,兰郎中尚不肯一直守着一个采药的地儿不挪地儿,而是放牧一样依次改变采药的地点。而在这个山谷中,所有花草也好药草也好,数量都极少,若他们都拿去,这个仙境般的山谷也就不复存在了。
    但说是这样说,当切切实实的利益在眼前时,很少有人能够坚守心中的准则。
    不巧,兰郎中和襄荷都属于能够坚守的少数人。
    兰郎中虽半生从未大富大贵,却颇能自得其乐,除了有时想要给女儿更好的生活时对银钱有丝渴望,平时却是万事不走心,说好听点是大智若愚,说难听点就是没志气。相比起来,襄荷反而对钱更加看重一些,但她前世刚毕业不久就死了,今生又被兰郎中护着长大,终究没有经历过多少磨砺,骨子里还带着股执拗的天真和固执,说好听点叫尚存赤子之心,说难听点就是二缺犯傻。
    这样的两个人,常常会干出免费为穷人诊治的事,见到可怜的人也是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但两人心中都有一杆秤,知道起码要先把自己顾好,才能说帮不帮其他人,以及什么人值得帮,什么人不值得帮,也是需要仔细斟酌辨别的。
    最终,兰郎中和襄荷只是采了一些种子,并未破坏这片山谷,甚至连那株人参都未动,而只是采了它的种子。
    临行前,襄荷摸了摸那株古怪的植物,也不管它一棵植物怎么会听懂她的话,兀自笑着跟它告别。
    离开时十分顺利,仿佛有什么在指引着他们走出大山一般,转了半个时辰便转出大山,来到附近的一个村落。
    向当地百姓打听,才知道那片大山叫*山,许多当地人都不敢轻易进去,只因出山途径太过难辨,许多人进去了便再不能出来。
    而这时的襄荷才恍惚察觉出一丝不对劲,在山谷里时,她和兰郎中的决定也未免太草率了吧?虽说两人平日就常干一般人口中的傻事儿,但“随手帮人”的傻事儿和“入宝山而空手归”的傻事儿显然不是一个级别的。
    襄荷回想起在山谷的那种感觉,那种松快的、向上的,仿佛春天小苗破土一样的感觉,那感觉好像能将人心中所有美好而正面的情绪都激发出来,一切丑恶而负面,比如贪欲,都被压制了一样。
    如果是平时,经过深思熟虑后,襄荷也许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但这选择绝不会那么痛快。如今回到现实,襄荷虽不至于后悔自己所做的决定,却对当时那种仿佛圣母光环笼罩一样的状态有些耿耿于怀。
    因此,襄荷决定再回去一趟。但是,就像欲要重返桃源的武陵渔人一样,虽然离开时襄荷做了记号,却再也没找到当时的那个山谷。
    怏怏地返回襄城,襄荷将自山谷中采得的种子种在院中,随着日子过去也就将这事渐渐抛之脑后,只是有时会跟兰郎中瞎猜,一会儿猜山中有山精鬼怪,一会儿又猜测那是天上仙人留在人间的洞天府第。
    直到有一天,她发现手心出现了一片叶片形状的伤疤,而那叶片,分明与那株奇怪植物的叶片一模一样。

  ☆、第7章 金手指

那伤疤出现时手心有些痒痒的,襄荷还以为不小心摸到什么东西过敏了,却在片刻后发现一个伤疤在手心逐渐浮现出来,与此同时,心底感觉有什么冲破了桎梏,像是憋闷许久的人终于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不由欢呼着,雀跃着。
    襄荷目瞪口呆地看了自己手心半天,回过神来立马将门关紧,紧张兮兮地盯着那个“伤疤“看。
    这一看,就发现了伤疤与那株奇怪植物的相似之处。
    毫无疑问,叶片伤疤肯定与那株奇怪植物有关,离开山谷时,她轻轻摸了那小苗一把,用的正是右手。
    襄荷不知道自己是该高兴还是该害怕。
    按理说这么玄乎的事情她应该害怕的,但她却丝毫感觉不到害怕的情绪,反而觉得很舒适,很惬意,就像在山谷里时一样。而且,连穿越都有了,传说中的金手指应该也不是子虚乌有吧?
    她手心莫名冒出的这个伤疤,怎么看怎么都像是传说中的金手指啊。
    襄荷觉得自己脸上发热,心脏狂跳,此症状俗称打鸡血。
    继确认发财之路已被歂岳帝彻底堵死后,襄荷已经很久没这么鸡血过了。但现在,一个很可能是金手指的东西出现在了自己手心,让她怎么可能不激动。
    尤其是,伤疤出现后不久,手心开始发烫,伤疤不再是一片叶子形状的伤疤,而是切切实实的就像一枚真的叶子。叶脉鼓起的地方蓄满了液体,当用意念引导液体自叶尖流出后,最终流出的是一滴颜色清透碧绿的液体。
    就跟那株古怪植物的叶片颜色一样。
    灵液!
    襄荷给液体取了个小说中常见的金手指名字,然后便战战兢兢又满怀期待地将那滴“灵液”喝了下去。
    会有什么变化呢?——容貌变美?脱胎换骨?洗精伐髓?长生不老?立地升仙?……好吧后面两个肯定是她想多了,不过起码可以期待像小说里一样,改善改善体质、排排毒养养颜吧?
    半个时辰过去了——没变化。
    又半个时辰过去了——依旧没变化。
    又半个时辰——兰郎中喊她吃饭了……
    直到手心再度开始发烫,第二滴绿色液体流出,襄荷的身体都没有出现任何变化。因为第一滴的试验效果,襄荷觉得自己肯定弄错了“灵液”的使用方法。
    液体是从叶子里流出来的,那么会不会它只对植物有作用?至于具体作用,襄荷立刻想起了小说中早已烂大街的设定,浇一滴可使植物生长加快n倍,百年的人参一日成神马的……简直是逆天的外挂不需要逻辑。
    想起院中还有从山谷中顺来的人参种子种出的小苗,襄荷立刻将第二滴“灵液”浇在了人参小苗上。
    半个月后,伤疤第三次发烫,人参小苗依旧慢吞吞地长着,除了多一片叶子,看不出任何变化。第三滴第四滴灵液滴下去,小人参苗仍旧没有任何反应。
    灵液每隔半个月左右滴出一滴,从襄荷五岁时伤疤出现直到如今,总共滴出了不到五十滴灵液,在此期间,襄荷几乎将所有想到的方法都试验过了,却愣是没发现它有什么作用。
    襄荷觉得,她还是老老实实过日子,少做梦比较好。
    至于这个坑爹的“灵液”——就把它当成来得比较频繁的大姨妈吧。看着树叶尖端再度流出的“灵液”,襄荷随手一弹,将其弹到了木桌上一盆蕙兰上。
    这盆蕙兰来历比较曲折,它不是直接买来或者挖来的,而是襄荷用鹤望山上的野生兰与南方的一种蕙兰杂交播种而成的。
    选用鹤望山上的野生蕙兰为母本,外地蕙兰为父本,杂交结成的两个蒴果中,总数数百万粒细如微尘的种子,最终也不过才得了眼前这一苗而已。
    外地蕙兰是兰郎中游医时,襄荷专程拐他去一个产兰区挖的下山兰,挖时还带着花,花色浅绿带微黄,唇瓣上有不规则红斑,花色并不算好,但贵在瓣形好,是标准的梅瓣花,外三瓣短圆、紧边,捧瓣为蚕蛾捧,舌是如意舌,肩是一字肩,单从瓣形上看,可称得上蕙兰中的上品,但只花色一项拖后腿,就使得其观赏价值大大下降,虽然出手也好出,但却卖不上高价。
    母本即是鹤望山上的野生兰草,襄荷早早就挖了几株种在了院子里,除了第一年似乎伤了根没有开花外,如今长势喜人,年年均能复花。
    襄荷原本是想繁殖多了拿出去卖。襄城什么都缺,最不缺的就是读书人,只因天下读书人最向往的鹤望书院,便是坐落在襄城城外不远的鹤望峰上。襄荷就是想将兰花卖给这些读书人,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无论是真风雅还是附庸风雅,兰草一向是读书人的心头好,这个时代也不例外,襄荷在书局就见到好几本兰草鉴赏类的书籍,可见这时候赏兰之风已经盛行,因此襄荷觉得兰花应该不愁销路。
    但很快她就知道自己又犯傻了。
    鹤望山上野生兰草并不少,如果能卖钱的话早被挖光了,哪还能等到她来挖,既然没人挖,那自然是因为没有被挖的价值。
    鹤望山上的野生蕙兰只有一种,还是素心花,但其瓣形太差,外三瓣狭长不说,肩还是最差的大落肩,这样的瓣形,即便是素心花,也称不上多好。
    再者说,这个时代重兰而轻蕙,兰书有云:“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干”即花茎,“华”即花,鹤望山上的野兰便是一茎五七花的蕙花。而这个时代大受追捧的多是一茎一花的春兰,至于一茎多花的蕙兰,除非瓣形花色俱佳,否则并不怎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