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御前驸马-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终于到了重点,正尧总算明白了严嵩缘何如此的镇定自若,想必他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
  “当然记得,就是这一纸铁律,令我李家五代人皆是怀才不遇,而如今终于到了我这一代,原本有了一丝希望,可是奈何正尧才疏学浅,胸点墨,实在有些愧对于祖上。”正尧颇为苦涩的着,想到这里,即便自己没有经历过那五代人的事迹,但是也可以想象得到当中的苦楚。
  “很好!李公子记得就好!那敢问,自当年洪武大案到如今,你李家经历了多少代人了?”严嵩的脸上笑容依旧,但是谁都知道这是笑里藏刀。
  忽听严嵩如此一问,正尧微微愣了一下,随即才道:“六代!到我身上就是第六代,刚刚过了一纸铁律上面禁令。”
  不过在正尧完的时候,心中却突然萌生了一股寒意,直觉诉自己,严嵩所问的问题一定很有古怪。
  “哈哈!李正尧啊李正尧,我看你李家是活得不耐烦了!老夫给你机会你竟然还要敢谎,你可知这是欺君之罪?”
  
第六十章 宁安公主来解围
      京城东郊,一处荒废的大院中。
  四处满目疮痍,杂草丛生,大院破败的样子似乎应该也有二十年左右的时间。
  此刻有一戴着面具的白袍男子端坐在石桌旁,欣然的在沏茶。虽然大院看起来破败不堪,人居住,但是可以看得出那白袍面具男子手中的茶具均是出自名家之手,一般人是不可能拥有的。由此不难看出,这个男子与这一处荒废了的大院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且这个男子的身份也很不一般。
  不多时,大院中又出现了一个黑衣男子,这个男子约一米八左右的身高,身形健硕,腰间环佩一把长剑,精神抖擞的样子,应该是一个练武之人。此男子眉清目秀,一脸的笑意,缓缓地走到石桌旁边,看向了那白袍面具男子。
  “你来啦!”白袍面具男子的声音很浑厚,仿佛在哪里听过一样。
  “孩儿拜见义父!许久不见,不知义父近来可好?”那男子恭敬的躬身道,而他口中的“义父”两字却显得意味深长。
  白袍面具男子随即起身,双手托住了那男子,然后道:“昭儿啊!这些年难为你了!”
  “不!为义父办事义不容辞,再,这么些年孩儿潜伏在严嵩身边目的就是为了找出他通番卖国的铁证,以慰我王家那惨遭严嵩所害的一百三十余口族人!”那男子的语气很坚定,而他口中吐出的“严嵩”两字更是生硬比,仿佛不将严嵩生吞活剐,就不足以泄恨。
  “上次在蜀中的事情,你办的很好,为父还没奖赏你呢!对了,这几个月来,严嵩可有什么异常的举动?”白袍男子轻轻拍了拍那男子的肩膀,从双眼中不难看出那是充满慈祥和蔼的眼神。
  男子嘴角微微扬起,然后又躬身道:“回义父,自从才艺大赛之后,严嵩便开始把目光转到了李正尧身上,再加上上次《五味十方》被人盗去了一半,更让他对李正尧怀恨在心,所以眼下的科举会试,严嵩便开始着手针对李正尧。”
  “那严嵩有何计划?”
  “上次严世蕃命我去蜀中一趟,查李正尧的身世,后来我据实以报,相信这次严嵩一定会在这上面大做章。”那男子很肯定自己的想法,这么些年来,他对严氏父子的处事手法也都能够猜出一二,不得不此人心明眼亮,机智过人。
  “嗯!为父知道了。不过,我绝对不会让严嵩得逞。你先回去吧!以免被人发现,露出破绽,等有事的时候,为父再叫你。昭儿记住,千万不要冲动,为父向你保证,严嵩的死期已经不远了!”
  “是,义父!孩儿退!”
  着,那黑衣男子便匆匆地往后院走去,不多时便消失的影踪,只留下白袍面具男在石桌前自娱自乐的品着茶。
  “严嵩,李正尧…哈哈哈…”
  ※※※※※※※※※※※※※※※※※※※※※※
  欺君之罪?这点可把众人给吓着了,就连正尧也不禁为之一怔。这个可不是随便可以开玩笑的,欺君之罪,那是杀头的,严重的话是要满门抄斩的!
  “严嵩!休得在此血口喷人!我李正尧行的端坐的正,如此诽谤我,你居心何在!”
  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正尧自问自己方才所的一点不假,可是这严嵩却要自己奇峻,这点正尧绝对不会罢休的!
  严嵩突然也冷眼相对,指着正尧的鼻子道:“从洪武大案到现在,你立即总共就只有五代人,何来的六代之?你这不是欺君,那是什么?”
  “胡!从洪武大案到现在我立即一共有多少代难道我自己还不清楚?严嵩,我警你,你竟然公然污蔑我此等大罪,今日我李正尧就算不去参考,也要谕状到皇上那里参你一本!”
  面对严嵩的强硬,正尧只有更强硬才行。虽然正尧并不是什么不畏强权的英雄,但是他却明白,人的忍耐力是有限度的,逼急了连狗都会跳墙,大不了一拍两散,到时候死活就看个人造化!
  “是,没错!你是李景隆第六代子孙,但是,也仅仅是李景隆的第六代子孙,要知道,参与洪武大案之中的李家人中,还有李景隆的侄子辈,而铁律上面也明规定李家下至五代不得考取功名,这里面李家下至五代你以为指的是李景隆的第五代子孙?荒谬!简直荒谬!”严嵩的煞有其事,看来他是诚心要阻止正尧参加科考,如此煞费苦心,真的难为他了。
  严嵩对此事的调查确实很是仔细,别旁人不清楚,就连正尧也不清楚当年洪武大案中李家到底有多少人,有多少辈人参与了其中。如果真的如严嵩那样所言的话,那么照着铁律上的规定,自己将终身都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不得入朝,不得做官?
  想到这里,正尧心中不禁一凉,他万万没有想到,严嵩竟然会拿这一点来事:现在该怎么办?怎么办?当初的铁律确实没有明到底是从李景隆开始算起下至第五代,还是如严嵩所的参与到洪武大案中所有李家人中辈分最低的算起,那…
  正尧此刻已然显得有些慌乱,之前还胸有成竹的诉柳彦张诚等人自己行,没问题,可是事情现在却发展到了这般田地,一切已经出乎正尧的意料了。其他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惟有的就是自己的身份问题,没有资格参加会试,那京城不就是白来了?李乘风袁凤鸣等人给予的厚望岂不是就此烟消云散?
  “怎么样?李公子现在没话了吧!没话的话那就立即滚!否则的话,休怪老夫动粗!”
  严嵩也明白,只要李正尧不能够进入仕途,那么李正尧对自己就构不成威胁,靖王的势力还是与之前一样,而这次会试由自己主持,到时候出来的状元榜眼探花什么的都将可能是自己的门生,那自己的势力就进一步的扩张,想要对方靖王徐阶陆炳等人,就更加的容易多了。
  “严大人,好大的官威啊!在本公主面前,你还敢动粗?”
  就在正尧有些不知所措之余,突然从正尧的身后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而这个声音就像是闷热了很久很久之后,突然来的一场滂沱大雨,顿时让正尧精神一振。没错,来人不是别人,正尧正尧口中的蛮婆,当今皇上最宠爱的长公主——宁安公主。
  “微臣参见公主,愿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属下参见公主,愿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啊,公主!”
  一听到有人自曝公主,太学楼门口顿时如同炸开了锅一样,闹得沸沸扬扬。
  “起来起来!”宁安走到正尧的面前,很不耐烦的扬了扬手,示意众人不必继续下跪。
  “公…公主。”
  正尧还是不怎么习惯改口叫宁安公主,实在的,正尧看到宁安的时候,第一个反应便是“蛮婆”。虽然之前正尧也知道了宁安的身份,但是一直以来,正尧都还从未开口叫过公主,而今天,却是第一次。
  “你啊,不会叫就别叫,真是个呆子!好了,先不跟你这些。”看着正尧那尴尬的样子,宁安掩嘴一笑,随即又看向严嵩,继续道:“严大人,今天乃是科举会试的第一天,你何故不让李公子进去呢?”
  严嵩不敢怠慢,立即弯腰道:“是这样的,李…”
  还未等严嵩把话完,宁安突然打断严嵩的话,道:“我知道,严大人其实是公事公办,并没有假公济私,对吧!”
  “对!对!多谢公主深明大义!微臣…”
  “我知道,我知道!严大人一直都是秉公办理,做事情也勤恳严谨,真乃我大明之福!”宁安再次打断严嵩的话,乱七八糟的又了一通。
  严嵩则是一个劲的点头,“是,是!多谢公主赞赏,微臣…”
  却见严嵩刚刚一开口,宁安又再次打断了严嵩的话:“我知道!我知道!不过这次,本公主并非来捣乱的,呐,拿去看吧!”
  着,宁安从衣袖中取出了一卷黄布,与之前严嵩拿出来的一模一样,显然,宁安取出来的也是一道圣旨。
  “这…”
  严嵩还从来没有这么接过圣旨,哪有人连念也不念的就把圣旨交到对方手中的。不过对方是公主,严嵩也不敢造次,于是恭敬的接过圣旨,然后缓缓打开来看。
  而正尧却是一脸的懵懂,不知道宁安这是玩的哪一出。只是宁安却不停地笑着向正尧眨眼间,似乎是个好消息。
  “这…”
  当严嵩将圣旨打开,瞟了一眼之后,整个人也怔住了,一时之间不知道什么似的,如同之前正尧听完严嵩所的话一样。
  “严大人,圣旨你也看了,现在还要不要阻拦李公子进考场呢?”看着严嵩吃瘪的样子,宁安立即质问道,语气中却多有不满之意。
  严嵩再次仔细地看了看那道圣旨,然后一脸惶恐的看向宁安,随即躬身道:“既然皇上特地颁布出一道圣旨来澄清当年的一纸铁律,微臣自当遵旨照办。现在时辰已经差不多了!李公子,请吧!”
  从严嵩的话中,正尧已然明白圣旨里面的大概内容,看来有人早已经知道严嵩的计划,所以便早先一步到皇上那里将事情原委讲了出来,而嘉靖肯定也是看在某人的面子上,决定澄清此事,所以宁安才能够来的如此及时。只不过,这个人是谁呢?到底是靖王,宁安,还是徐阶?这点正尧一时之间还想不明白。
  既然事情已经解决,也不用急着去弄清楚原委,还是容后再。于是正尧便迈着步子,往太学楼大门口走去。
  不过临走前,去深深地望了宁安一眼,只是那一句谢谢并没有出口。
  
第六十一章 太学楼科举会试(一)
      正尧在宁安的帮助之下总算摆脱了严嵩,顺利的进入了太学楼。
  对于嘉靖的这一道圣旨为什么会出现的如此及时,为什么会这样恰到好处的针对严嵩的伎俩为自己解决难题,为什么是宁安前来送所谓的圣旨正尧还暂时想不明白,而且他也不想去想,进入太学楼大门,正尧便以飞快的速度赶入考场。
  本届的科举会试与以往相比,却又大不相同。之前每届会试都是在年初二月举行,因考试在春天,又称春试或春闱。且举行的地点也是固定不变的贡院,每三年一次会试,分三场,每场分三日进行。然而这一年却变了,考试地点也不再是所谓的北京贡院,考试时间也不再是初春二月。
  到底为何会如此?其实来也是嘉靖皇帝自己闹的。嘉靖一心向道,寻求长生,结果在食用了仙师炼制出来的所谓的“灵丹”之后,整个人便迷迷糊糊起来,将“二”字歪歪斜斜的写成了“八”字,然后又在贡院里堆满了炼制灵丹妙药的材料,不得他人进入。如此一来,这一年的会试不得不一改时间,再改地点。
  当然,原本会试分三场,每场三日,第一场于初九日进行,第二场十二日进行,第三场在十五日进行。可是当后来嘉靖清醒过来时,念及中秋就在八月,于是便决定让众学子过一个安稳的节日再全身心的投入科考。
  其实太学楼比之北京贡院也不了多少。应有的设施,也都有。场地容纳个上万人,还是不成问题的。当然,会试的考生可没有万人之多。按照“策论三人取一,词赋五人取一、经义五人取一”来算,每科录用三百人左右,总共可有四千余名考生参加会试。
  这等阵仗正尧也算是过来人,见怪不怪了。毕竟参加高考与这会试也并两样,都是人多,都是挤在一个地方考试,唯一的区别就是高考时间短,科目多,而科举会试,科目虽然少,但是内容却多,考试时间也是异常的长。
  四处打量了一番之后,正尧终于松了一口气,然后迈着步子,往考场走去。
  与高考差不多,太学楼夜分了很多个区域,考生们也都需要对号入座。由于人多,所以想要正尧和柳彦张诚在一个考场进行会试,那样的几率确实很低很低。
  考生有四千余人,太学楼以天干为序,分别排出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安排了十个区域,又以地支为序,安排了编号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考场,总计六十间,每间约有七十人。
  正尧在几经询问之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会试考室——庚子室。
  “每个区域都被密封的严严实实的,除了一个可以活动的门和一个可以递过答题纸的缝隙之外,根本看不见其他人的模样。就算是跟大哥二哥在一个考室,也不见得有什么好处!”
  正尧来到庚子室之后便透过门窗往里面看去,只见里面正如正尧所的一样,根本就感受不到有人的气息,当然,除了监考官之外。
  拿着自己的考生牌,然后在门上对了对自己的座位,正尧不禁露出一丝苦笑:“壹拾肆号,真是要死。”
  摇摇头,终于还是走进了考室,走向了自己的屋子。
  监考官盯了正尧一眼,正尧很识趣的将考生牌递到了监考官手中。
  “李正尧,李正尧…你就是李正尧?”
  将正尧的考生牌拿捏在手中,思索了片刻之后,那监考官终于想到了什么似的,顿时惊讶的看着正尧道。
  而他的这一声惊讶确实够震撼的,只听得考室里突然之间全是阵阵翻箱倒柜的声音,不多时,一双双惊讶且带着万般不可思议的眼神齐刷刷的看向了正尧,让正尧顿时感觉好不自在。
  “他…他是李正尧,李正尧啊!”
  “这个我知道,我知道,我一来京城便听了他的大名。”
  “那日在才艺大赛上我就有幸与他共聚一台进行诗才比斗,不过在下确实甘拜下风,李正尧的诗才之敏捷,连靖王徐大人等人都叹为观止。”
  ……
  未曾想到,到了这里,正尧再次遇到了之前已经多次遇到的事情,看来这个所谓的名人效应还真的是这样。看见众人惊讶或者激动的表情,正尧却是一阵尴尬不自然。如此的夸张也实在太言过其实了,自己有多少斤两,自己是再清楚不过了。
  “监考大人,不知道我现在能否入座呢?”
  只见那监考官依旧还傻愣,似乎对看见正尧出现在这里是充满了疑虑,半晌都没有回过神来似的。正尧才没管那些,于是看着那监考官,带着疑问道。
  这时,那监考官才如梦方醒,稍稍调整了一下微表情,然后笑嘻嘻的道:“这个嘛……呵呵,呵呵。其实本官很好奇,你是如何进来的呢?不是……”
  从那监考官的言语中,正尧已经不难猜出这个监考官肯定是严嵩的人,而且,严嵩还指明交代过某些事情,否则这个监考官不会如此多事。
  “监考大人笑了,我是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