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御前驸马- 第3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典故?呵呵,那驸马可要来听听了,朕倒是想要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对于正尧知道这一对联下联的事情,嘉靖并没有表现的多么的惊讶或者意外,相反,他却是对正尧口中所的典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既然是一个典故,相信出这么一副对联之人应该也知道这个典故,没有道理蒙古女子都知道,自己都不知道!
  同样的,一旁的靖王也好,柳彦也罢,甚至对学什么的完全都没有兴趣的袁海云也都表露出一副期待之意,似乎这个典故也引起了他的好奇之心。
  正尧点点头,立即又道:“一次,宋豪苏轼苏东坡路过四川夹江县的一座山,山坡上有三国名将张飞的庙宇。当时殿前的张飞塑像手指长矛,跨在乌骓马之上,威风凛凛,霸气不凡。店旁柱子上面就写了这么一副上联,其实就是为了赞叹张飞张将军,故而曰:‘孤山独庙,单枪匹马一将军!
  苏东坡见了之后,沉思的在庙门前走来走去,只见山下夹江碧波荡漾,江两岸各有一名渔夫在垂钓,面对此情此景,突然灵感即至。于是立即往另一根柱子上挥笔,曰:’两岸夹江,二渔叟对钓双钩!‘”
  “什么?两岸夹江,二渔叟对钓双钩?”
  众人瞪大眼睛看向正尧,想也没想的立即问道。
  正尧点点头,肯定的答道:“没错,下联便是如此!”
  孤山独庙,一将军单枪匹马。
  两岸夹江,二渔叟对钓双钩。
  一对二,单对双,妙极!妙极!。。)
  s
  
第三章 重回温香玉苑前
      却见正尧将所谓的典故娓娓道来,最后一语出了整副对联之后,又不禁提笔而起,在另一张白纸上面,同样用仿写张旭草体的手法,写下了对联的下联。
  两岸夹江,二渔叟对钓双钩。
  一番挥斥方遒,行如流水般沙沙而落。与上联论是字体,对仗,以及内容上,都是那般的交相辉映,颇有大师风范。
  停罢,收手,嘉靖的眼眸之中也多了一番馋馋之味,对这一副下联也是暗自欢喜了一把。
  想不到这么一副对联竟然还是宋朝大学士苏东坡对出来的,竟然也没有几人知道,实在是有点让人大感意外。
  当然,对于这一个鲜为人知的典故,嘉靖不知道也并不稀奇。
  其实这个典故也是正尧在意之中知道的,而且当时也对这一副对联颇有印象,因而到现在正尧也还是记得很清楚。
  原来,在穿越之前,正尧读大学的那时候的一次暑假,正尧联合了一帮同学去了四川眉山旅行,来到夹江县的时候,在上山呆了一段时间。后来在一些当地的百姓的介绍之下,正尧等人得知了所谓的张飞庙,就得知了有关这一副对联的相关信息。
  因而就算同是自在四川生长的袁海云柳彦,甚至是张诚,也未必会知道这么一件事。
  “呵呵,妙啊,妙啊!当真是巧妙的很啊!果然不愧是出自大豪苏东坡之手!如此jīng妙的对联,朕也是钦佩之至啊!”
  嘉靖放声一笑。俨然合不拢嘴了。自己苦思冥想了半晌,却是什么都没有想出来,总觉得这里少了一点,那里又不合理的。不想。原来这一副对联乃是苏东坡所对出来的,这使得嘉靖再也没有什么烦恼的了。
  纵使自己学富五车,但是他身为皇帝还是有自知之明,在学造诣上面,还是不能够与苏东坡相提并论的。
  “嗯,皇上所言极是,如今对联下联已出,那就赶紧将下联送过去。让他们蒙古人见识见识我们大明昌盛的化!”
  靖王立即不卑不亢的道,心里也好好的憋屈了一阵,似有满腔怒火,一触即发。
  这一次蒙古人摆明就想要借此来挑衅。一旦大明法给出答案,那么下一步蒙古就会有进一步的行动,甚至是起兵!这一点,其实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对方仅仅是一个蒙古女子,出的这么一副对联若是大明人能够对得出来。那真的是贻笑大方了。现在有了答案,自然的,话也有了气势。
  “对!现在正值蒙古对我大明虎视眈眈之秋,须得立即予以回应。以免蒙古人瞧于我大明,还请皇上下旨。臣愿意只身前往蒙古亲自将这一副对联挂在蒙古人的蒙古包面前,让所有蒙古人都知道我们大明的化是多么的博大jīng深!”
  柳彦立即自奋勇。言语之中不露出大气慷慨之意,那种豪迈雄浑,如同在战场上驰骋一般,让人大呼畅快!
  “柳卿家为国尽忠朕自然明白,也很欣慰,不过这一次就不麻烦柳卿家了,朕自有安排!”
  听着柳彦这么,嘉靖自然是很高兴的。不过他却并没有对柳彦所的话感冒,相反他似乎早就有了自己的安排,旋即还不忘往正尧身上瞥了一眼。
  这一幕虽然很细微,但是柳彦却看在眼里,而他似乎也明白了什么。
  随即,嘉靖又把目光移向了靖王,道:“皇弟,你不是有事要与朕吗?现在可以了!”
  完之后,嘉靖便微微坐直了身子,整个人神sè态度都与之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变就变,这个嘉靖还真的是变sè龙一样的。
  “是,皇上!”嘉靖突然的严肃起来,却是让靖王感到了一阵不适,在缓缓调息过来之后,靖王才道:“回皇上。臣等在蜀中得知蒙古与西域已经联盟,意yù对我大明不利,甚至还在乌禅院里闹事为的就是图谋太祖皇上在称帝之前所抄录过的一本经书,而听闻这本经书上面可能记载了一些关于太祖皇上对用兵打仗方面的一些见。//。。//蒙古人如此在意这本经书,看来他们已经准备蓄势待发看了,臣等认为应当立即做好准备!”
  “皇叔的没错,父皇最好尽快下旨,让边关将士做好防范措施,必要时,开战也是在所难免的。”
  正尧也立即恳切的道,虽然言语之中显得有一些奈。
  其实正尧是最不想发动战争的,还是那句话,战争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是两方胜负成王败寇的关系,还有千千万万的人民流离失所的场景。
  都和谐社会,自然要和谐一点,武力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但是一旦到了避可避的时候,也只能如此了。
  “嗯,朕自有主张,你们就先行下去吧,明rì早朝朕会宣布所有的安排!”
  完,一番挥手之后,嘉靖便捧起了放在书桌上的那一副对联,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眼神之中更是充满了陶醉之意。
  自古庸人多玩乐,一点也不假。
  即便面临各种危机,内忧外患,嘉靖似乎都没有什么大的表情变化,反而是一副泰然处之的样子,甚至还为了这么一副对联乐而忘忧。不知道该嘉靖够镇定呢,还是该他只顾玩乐而不顾国家大事。
  见此情形,靖王柳彦均是轻轻一叹,应了一声之后,随即便转身离去。
  正尧也显得很奈,不过这也没有办法,一来这个是皇帝,他想要皇帝怎样,那是不现实的;二来,这个可是自己的岳父。怎么,他也不该有意见,因此,他也只是摇了摇头。与银行业一道,跟着靖王柳彦二人,便出了御书房。
  走出宫门之后,靖王也没有多什么,只是与正尧嘱咐了一番,原本打算邀请正尧去府上一趟的,不过现在正是多事之秋,而且正尧与宁安又在闹矛盾。最终还是忍住了。
  至于柳彦,现在既然已经与靖王相认了,自然而然的不会再住在蜀州会馆里面,于是跟着靖王。往左边靖王府走去。
  而袁海云也很久没有去太医院了,他也很识趣的不想去打搅正尧与宁安二人,在看到柳彦靖王等人离去之后,他也毅然的往太医院方向而去,只留下正尧一人站在宫门口。
  看着众人纷纷离去。心里始终还是有一点点的失落。垂着头,叹着气,最后还是迈开步子离开了宫门。
  现在时间尚早,如果这就回驸马府。恐怕又会与宁安闹矛盾。现在是大热天,本来人就会感到心浮气躁。如果再出什么岔子,正尧担心胎儿会受到影响的。
  于是正尧决定。反正已经回京了,倒不如在街上好好逛逛,不定到时候会看见什么好东西,然后买回去哄哄宁安,宁安就不再生气了。
  随着天气的变暖,街道上也开始处处露出宜人风景。其中要数第一的,自然还是那些青楼jì院了。
  只见这还没有到傍晚时分,街道两旁就已经站了不少衣着光鲜,十分暴露的妙龄女子,个个打扮的花枝招展,妖艳xìng感,只要是男子见了就有冲上去的冲动。
  还好正尧定力十足,并没有因此露出狼的本xìng。眼见两旁青楼姐不停地挥舞着手中绣帕,发嗲发sāo的朝自己打招呼,正尧只是轻轻地还以微笑,然后左顾右盼的欣赏着大街上的热闹与繁华,倒是显得惬意十足。
  不知不觉,一副忧虑的顺着街道走,走着走着,莫明的正尧竟然已然走到了位于城北的温香玉苑面前!
  或许是下意识的支配,或许是很久很久没有见到安波尔沁的原因,又或许是根本漫目的,走走看看,然这一刻正尧确实出现在了温香玉苑面前。
  到这温香玉苑,不禁让正尧想起了在这里所发生的许多事情,而且都是美好的事情。
  安波尔沁的才情,安波尔沁的美貌,自己与安波尔沁因为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而开始相识,相知,再到那种朦胧的相恋,一切的一切,回味起来确实是那样的美好。
  “李公子!”
  就在正尧站在位于河上的温香玉苑面前发呆发愣之际,突然一道熟悉的声音从背后传了过来,顿时打断了正尧的思绪。
  下意识的,正尧缓缓地撇过头,仔细一看之后,却见只有一个女子,形的正尧的眼中闪过了一丝落寞。
  “李公子,好久不见,听你当了驸马,又为朝廷做了许多大事,现在皇上也对你亲睐有加,当真是羡煞旁人啊!”
  见正尧没有话,那女子不禁立即又道,不过怎么听,这些话都的那般的带刺,一听就觉得有一种似疼非痒的感觉。
  然而话的妙龄女子正尧自然是认识的,她便是安波尔沁身边的那一名丫鬟,名字叫做雅兰。
  以前每每自己去找安波尔沁的时候,这个雅兰都会出现,而且时不时的替二人把关,生怕被别人看见正尧来找安波尔沁一样,可以看得出,雅兰对安波尔沁有多么的关心。
  “呵呵,是雅兰姑娘啊!好久不见,对了,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不是你们把温香玉苑卖给别人了,然后回蒙古去了吗?”
  正尧并没有在意这些,而是好奇的看着雅兰问道。
  之前在自己与宁安大婚之时闻听安波尔沁已经离开了温香玉苑准备回蒙古,正尧的心里就一直感到很压抑,很不快。然而在这一刻,却又看到了雅兰的出现,莫名的,正尧第一个反应竟然是有些激动。
  可是在见到只有雅兰一人的时候,正尧又表现出了一番失落,虽然神sè转换的非常快,但是这一切还是逃不过雅兰的那一双锐利的眼光。
  见此情形,却见雅兰的嘴角竟然莫名的泛起了一丝笑意,着实意味深长。
  
第四章 河畔天桥遇红颜
      雅兰的出现时让正尧欢喜了一阵又失落了一阵,不过正尧还是没有表现的太过明显。
  当然,以雅兰那种机灵似的丫鬟来看,还是看出了一些什么来。
  旋即雅兰捂着嘴笑道:“怎么,驸马很想雅兰呆在蒙古,不来大明了吗?”
  “额,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
  别看正尧平时口若悬河的很,可是在这一刻,正尧却表现的十分的扭捏,如同一个姑娘一般的尴尬不知所措,甚至连话也开始结巴起来。
  显然,正尧之所以这样,其实还是与有心事有关的缘故,毕竟正常情况下的正尧,论面对什么,他也会是很镇定的。
  “呵呵,李公子需尴尬不好意思,雅兰跟你开玩笑呢!其实不用李公子,雅兰也能够猜出一二。好啦,不逗你了,对面桥上有一个人在那里,你现在赶紧过去吧,相信你见到之后会很开心的。”
  完,雅兰不忘做出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似乎还不想对面桥上的那个人是谁。
  正尧一听,不由地眯起了眼睛,随后往对面桥上看了去,却见只有来来回回行走的路人,似乎并没有雅兰所的那个人,旋即疑惑的道:“有一个人?在哪?我怎么没有看见?”
  “李公子你放心好了,你直接走过去就是了,相信你一定会看到的!雅兰不跟你多了。我还得去买菜呢。不定今天晚上要加菜了!呵呵!”
  雅兰冲着正尧一脸笑意,随后一个转身,便径直往菜市场走去。
  看着雅兰那一脸不怀好意般的笑容,正尧只是奈的摇了摇头,怎么这些个丫鬟都是那样的机灵呢?曦是这样,雅兰也是这样,连个丫鬟都对付不了,又怎么会是她们姐的对手呢?
  苦笑一番,正尧终究还是怀着好奇的心思,径直往对面石桥上走去。
  其实这一座石桥就是当初来到京城之时正尧从个别人口中听到的天桥。当初那魏沁礼受朱禄颖所托。就是在这里书,有关正尧在蜀中所发生的一切英雄般的事迹。
  石桥不大,只是横跨着一条河,长约七八米。宽也就三米左右,是一座典型的石拱桥。
  石桥的两头都是各种店面,有卖吃的,有卖喝的,有卖用的,有卖穿的,还有卖艺的,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倒是把这里衬得十分的热闹。
  “一江流水向东渠。风吹荷香荡涟漪。望断天涯觅处,相思片片夕阳痴。”
  一道悠扬之声啭啭而来,如同一曲仙音妙律洒落人间一般,不禁让人心神荡漾,一阵舒畅舒心。
  吟诗的声音是一女子发出的,声sè清雅,音调有序,空谷幽鸣,多一分太沉,少一分太嫩。不得不,这声音,这火候把握的刚刚好。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待正尧一步一步踏上石梯。来到石桥zhōng yāng的时候却见桥上靠着石墩围栏,正站着一个身材姣好的白衣女子。
  此女子一身雪白如同那圣洁的冰泉一般。在这炎炎夏rì之中给人以阵阵清凉之感。只是因为侧着身子,正尧一时半会儿根本看不清楚她的容貌。
  但是听这声音,看着身形以及空气中弥漫的一道清新的梨花香气,在正尧的脑子里面已经渐渐有了这个女子的样貌。
  “西边夕阳迎晚霞,清唱流萤照万家。凭轩河畔独徘徊,心绪悠悠流水沙。”
  一步一靠近,一字一念诗。
  缓缓地走上前来,正尧已然表露出了一脸的深情。
  此时此刻,正尧已经可以确定自己的猜测,这个女子应该就是安波尔沁。
  “李大哥……”
  或许再没有人能够如正尧这般的与自己对诗了,因而还没有转过身来,仅仅是听到正尧吟出的一句诗,那女子已经认出了正尧的身份,一道天籁般的呼唤之声顿时传到了正尧的耳旁。
  “尔沁……”
  已经不必再做任何的掩饰,正尧完全肯定了对方的身份,没错,她就是安波尔沁。
  安波尔沁,美貌与智慧并重,身在青楼但是却并非青楼女子,受尽万人追捧,但是却一人能够对其一亲香泽。
  就是这么一个女子,偏偏地,就是正尧俘虏了她的芳心,这使得在正尧大婚之际,竟然决定只身一人离开大明,回蒙古而去。
  之所以正尧能够俘虏安波尔沁的芳心,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因为正尧的为人正直,所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正尧正好做到了这一点。在安波尔沁的心中,或许正尧就是一个绝对完美瑕的男人。
  试问,有哪个男子能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