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月底,首先等来的是苏子明的《大夏海关总督衙门规例》。令杨致大跌眼镜的是,苏子明不仅对自己当时口授的内容理解十分到位,而且在援引古例与现实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在着眼长远的同时。在很多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明确提出了可行性极强的详细操作流程。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此公一针见血的重点指出,为防官商勾结、监守自盗。海关衙门必须组建独立于现行官吏体系之外的强势执法力量,但也必须至地方府县报备衔接,还应随时接受朝廷定期或不定期的稽查监督。
苏子明堪称领悟到了司法分权制衡的先行者。此人之才,此人之名,断然不可埋没!杨致经过反复审阅考量,在现在的历史条件下,苏子明所著规例竟是不需改动一字!甚至忍不住将徐文瀚与苏子明暗暗比较:若论学问机谋,苏子明或有不及。若论经世治国,应该是不相伯仲。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苏子明在正文之前作了一篇洋洋数千言的序。除了人畜无害的声明是“为国为民”的表忠心之外,便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杨致才是拥有绝对知识版权的原创者,他只是一个鹦鹉学舌的执笔人。
杨致只提笔改了两处:一是将封面题头改为《大夏海关总督衙门暂行条例》。二是蘸饱浓墨在每页序言上画了个大大的黑叉,郑重写上“苏子明著”。
命毅先生誉写两份以备刊印之后,将原稿仍以六百里加急送至金利来济南分号交给苏子明。
海关标志性图案与徽记,是由杨致亲自设计。前世海关标志性图案上的赫尔墨斯商神权杖,估计如今非但没人认识,反倒会认为如巫蛊一样看着怪怪的。杨致索性弃之不用。也不屑于用。秉承其创意,以亮金色为背景,一面大大的盾牌背后是一支铁锚与一把钥匙交叉特地嘱咐毅先生,官吏袍服的其余图饰。一律与同等品级官吏相同,只需将海关衙门的标志性图饰加缀两肩与下摆即可。
在征询了毅先生本人的意愿之后,杨致许了他一个七品官衔。命其出任蓬莱第一任海关分署衙门……经略使。毅先生天性油猾多智,善于随机应变。连蓬莱县令王语新都时常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品阶与官名的确定,都是出自毅先生的手笔。
仅是许官还不行。程序上还得奏请皇帝批准,批转吏部录档备案,才能算是有了正儿八经的大夏官员身份。就如前世的政审,不说要查究你家祖宗十八代,基本情况还是要了解清楚的。杨致命毅先生自己写了一份个人简历,诸如做杀手联络人、海盗股份有限公司的驻蓬莱分公司“主任”此类的传奇经历,通通以“居家赋闲”四字代替。第一眼见到毅先生写就的简历,杨致差点儿没笑得喷饭,毅先生的真名实姓极具特色:容毅。字坤南。
在皇帝赋予杨致的权限范围内,府城分署经略使品阶最高可实授五品,暂授六品,不至因品阶太低而被地方官吏小觑,又留余了一定的升迁空间。县城分署经略使因需亲自处理的实务相对较多,则与当地县令平级,实授七品。在这个层面上一旦有所冲突,大家都是平级的朝廷官员,谁都不鸟谁。万一到了撕破脸皮的地步,直接摆明车马对着干就是了。干完收工之后,各自的上官自然会去擦屁股善后,不至于闹得无法收拾。
其实包括皇帝在内的各路神佛都心知肚明,只要有通商海外的贸易存在,海关衙门就无异于一座取之不竭的金矿,堪称天字第一号的肥缺。只因正式建衙署官还是自大夏而始,都说万事开头难,加之首任海关总督是杨致这么个谁都不敢招惹的强势人物,暂时都抱着观望的态度。等到诸事理顺,大家都醒过神来了,地方官府与朝廷、垂涎其利的诸多王公显贵、明里暗里各具背景的巨贾大鳄,都会如嗜血蝇虫一般参与利益争夺。
所以杨致还以海关总督的身份,亲自起草了两道法令。两道法令的核心内容,令人闻之胆寒。
第一道是执法令:凡涉海关商贾应缴关税厘金,应于三日内缴清。如有异议,可在此三日内申诉、核算、确认。拖欠一日者,罚缴一倍。拖欠两日者,罚缴三倍。拖欠三日者,罚缴五倍。拖欠三日以上者,所有货物罚没充公,另处鞭刑五十。拖欠五日以上者,斩首。海关吏员徇私舞弊者,如经查实,与上同罪。无力缴纳罚金者,斩首。
第二道是募役令:招募执法衙役一百人,年纪在十六以上、四十以下者均可。水步各半,身怀武技或能跑步十里、有从军经历者优先,所有衙役均会配备腰刀、弓箭、护甲。陆上衙役每人配马一匹,配火炮两门,火铳十具。水上衙役配备安装有重弩、火炮的快船五艘,火铳二十具。衙役饷银抚恤仿大夏禁军成例,每次执行任务另有补贴。
毅先生阅看之后,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侯爷,第一道执法令的重典立威还不难理解,可您的第二道募役令……,招募的衙役那还是衙役吗?!就算是真的与大夏禁军对战,那都是稳赢不输啊!况且……似您的这般配备,要花的银子海了去了,又从哪儿来啊?”
杨致冷笑道:“你说得不错,我就是要重典立威!皇帝与我有五年之期,除了几道空头圣旨,一个子儿都没给。如果是个阿猫阿狗就敢叫板,那老子还混得下去么?你不用有所顾忌,只管放心大胆去做!有什么事我来担着!”
“蓬莱是靠海登岸的第一道关口,配备齐整一些,于公于私我都说得过去。我会与熊展打招呼,若是有人心存侥幸,为了逃税而另选地方登岸,连人带货都会给我扫个干净!也不用扫多久,扫啊扫的,扫着扫着他们就会习惯了。”
“银子的事,不用你操心。开张以及头三个月所需耗费银两,我会足额给你。但是你记住,这都是老子自己垫的钱,那是要还的!以后那就靠你自己想办法了。因为蓬莱位置特殊,我口头许你两个特例,一是在你离任之前,所收关税厘金逢百抽十,包括饷银在内的一切开销都在其中。其二,所有额外油水,尽数由你全权支配。你只需切记一条:万万不可只顾自己发财,吃干抹净之后,绝不可留下任何把柄!”
毅先生稍一思索,讪讪问道:“侯爷,……万一有呢?”
————————分割线————————
ps:办公室出品,回家吃饭啰!(未完待续。。)
'邪云曲 第298章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就如杨致时常揣摩皇帝的心思一样,毅先生也同样在揣摩杨致。
这位大爷胆大包天又心思缜密,所作所为大多离经叛道又最终安然无事,过后风头更盛。毅先生并不是信不过杨致,而是因为自认对官场的了解颇为深刻。官场的明争暗斗不比战阵厮杀,有时候被人卖了犹不自知,还在兴高采烈的给人数钱。像杨致这样疾风骤雨一般的蛮干,那能行吗?
出仕为官与躲在阴暗角落有天壤之别,堂堂正正做了官就意味着应该明明白白的负责任。白花花的银子谁不喜欢?若不是为了多挣几个钱,我犯得着跟杀手搭伙吗?所谓抱负,简直就是个笑话。杨致已然位高爵显了,难道他会甘心为大夏一辈子卖命?作为杨致的嫡系老班底,还是探一探这个猛人的底线比较踏实!
杨致的回答简单而又十分提神:“我没说不许你捞,干吗非要自己找死?”
依毅先生之智,杨致本不应过多啰嗦。但因蓬莱的位置是在太过重要,随后又加意嘱咐了几句:蓬莱县令王语新虽然能力一般,但是擅长和稀泥,是个识时务的聪明人。这样的奇葩人物,若能升官早就升了,千万不能断了他的财路。以后同在一地为官共事,务必注意“团结合作”,别忘了多少分他一杯羹。白行朗是海关分署初建最大的冤大头,又是秦骄阳的岳父,以后务必注意“卖”足他的面子。例如分署聘用的师爷、书吏、杂役之类的人选,凡是白老爷推荐的都优先考虑。也可顺带解决一点分署上下人等的“福利”。当然在你不方便出面的时候,更别忘了尽量拿他当枪使。实惠你得。臭名他背。这都不会干,难道你傻呀?
杨致另给毅先生划出了一条不容逾越的底线:分署所有人员。你只可任吏,不可许官!但有违反,我概不认账。同时你这个经略使也就做到头了!
令杨致大感意外的另外一桩事,是他大大低估了蓬莱的富商巨贾对官爵的狂热需求。
中华王朝的历朝历代,都尊奉儒家“重农抑商”的理念为国策。自古以来,所谓三教九流中的九流,由尊至卑依次为帝王、文士、官吏、医卜、僧道、士兵、农民、工匠、商贾。商人虽然经济条件较为优裕,但政治地位与社会身份极低。是以有的商户人家不惜血本的聘请名师大儒,教导子弟一心投身科举。实乃常见。想当年老爷子杨炎无比抠门,却舍得花费重金聘请信阳名士徐文瀚来教导儿子杨致,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这个年代的大环境概况,杨致都是知道的。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只不过经秦骄阳之口许给了白行朗十个芝麻粒都算不上的官爵名额,白得了一处作为海关分署衙门的大宅不算,白行朗还交来了高达二百八十万两的“捐纳”银子!若说这中间白行朗没有截留,你信吗?随便粗略一算,每个名额的价格至少高达三十万两以上。由此可见。蓬莱商贾的富裕程度到了何等惊人的地步!
杨致用心细想之下,其实不难理解。
蓬莱排得上号的富商巨贾,罕有本地人氏。大多是发家致富之后,才建宅置地定居于此。乱世之中。有几个富商大豪原始积累的发家史真正见得了光?一是洗白老底,取得了合法的官方身份。万众瞩目的关注,实际上是一种间接的见证。二是搭上了海关衙门这条线。有了正式官方身份这道护身符,以后的发财之路无疑愈加通达顺畅。三是直接绕过了投身科举的独木桥。自家子弟好歹挤进了跻身仕途的门缝。三十万两?不算贵啊!简直称得上是物超所值的良心价!
杨致有意识的将白行朗推到前台做了中间人,不无掩耳盗铃之嫌。说白了就是卖官鬻爵。杨致与秦氏、白家的关系路人皆知,名声又能好到哪儿去?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皇帝老儿只给了他一堆品阶不高的乌纱帽,不用来盘活经营,莫非留着下崽儿么?何况与那些冤大头金主们是你情我愿,又不是刮小民百姓的膏油。就是有人告到皇帝那里打御前官司,杨致也是理直气壮。
九月初四日,从砣矶岛上传来消息:燕皇遣人送来的折合白银一千万两的赎金送到了。
银两是否短少,有哪些人愿意跟北燕太子走,杨致连问都懒得问,只干净利索的吩咐:放人。
玲珑闻讯,却是默然良久。
如此一来,自己无异于与北燕皇族彻底决裂,此后与父母和弟弟不知何日才能重聚相见?即便重聚,那又怎么样呢?
对于眼下的北燕来说,一千万两实在不是小数目,几乎当得上北燕两年的国赋收入。纵然杨致只收取了折合现银五百万两的等价黄金,其余可用珍宝古玩相代,北燕少说也要两三年才能缓过劲来。大夏国势日盛,英杰辈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燕国库空虚,国势日衰,国力渐弱,灭国之期还会远吗?可怜自己先前一介女流之辈,不惜舍生忘死为国奔劳,到头来竟是镜花水月的南柯一梦!
除了送与英娘的一百万两不算,现在杨致手上的银票还有近九百万两。看着犹如手纸一般的厚厚一摞,足以令玲珑瞠目结舌了。即便如此,杨致仍是能省则省。刻制官印、定制官服、作为海关分署衙门大宅的修葺装点……,前期筹备的一切开销,只干巴巴的给毅先生丢了一句话:都找白行朗要去。
毅先生原本脸皮不薄,见杨致刚收了二百八十万两巨银入袋,却在几个小钱上依然赖上了白行朗,连他都神色讪讪的感觉有点过分。可杨致的几句感叹,更是雷得他头晕眼花: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地头了,老子这是在帮你省钱呢!没办法,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从燕皇那里勒索得来的巨额赎金,堪称一笔意外横财。做为筹谋退路囤积物资的启动资金,应该是绰绰有余。杨致几乎抄家底的从长安带来的七百万两银票,本想将大部分交与玲珑,以便用于应付此事。现在看来,更像是转移资金了。
常言道,出门多带钱。日后不是每到一个地方,刮起地皮来都像在蓬莱一样得心应手。思量之下,只给了玲珑五百万两。分署初设,千头万绪,诸事繁杂。也不是小看了毅先生,能在年前把分署的架子搭起来,人手聘请、招募、整训到位,就已经很不错了。家门口的开场锣鼓,怎么说都不能演砸了。是以又给了毅先生一百万两,自己还留了近三百万两。
九月初六日,官印、官服与其余各色袍服都已到位,从外海诸岛挑拣的一百人手也已登岸待命。为免毅先生重蹈自己光杆司令的覆辙,杨致选出二十人给他留用为创始班底。
九月初十日,宜出行、开市、求财,上上大吉。
杨致与玲珑依依惜别之后,带领近百属下前往济南。秦空云不再同行,而是南下去了金陵。(未完待续。。)
'邪云曲 第299章 前度总督今又来
去年杨致命张博虎手持御赐金牌去莱芜调来的三千府兵,被他以“加强海防、严防海盗”为由留驻在蓬莱城外。
两个领兵校尉早已是明里暗里喂饱了的,而诸多军士除了能照常领到一份朝廷的粮饷,还时常有些额外油水。调防至此大半年以来,吃得饱穿得好,没事出去溜达一圈,到哪儿都有几分面子。人所周知海盗都是听侯爷的,咱们也是听侯爷的,其实都是一家人。说来说去,三千府兵虽然不是杨致豢养的私人武装,却也相差不远了。
常言道,小心无大错。杨致来时未曾惊动,离开之时特地邀上了毅先生,一同前往蓬莱城外的府兵驻地。
玩的还是领导下基层来视察的老套路,无甚新意可言,但很有必要。并非杨致小气,当日张博虎就自己的做法对六喜解释的那番话语,言犹在耳:兵饱则骄,兵饥则劳。务必赏罚有度,不可惯出无赏不战的毛病。
两个领兵校尉各自赏银二千两,当着二人的面,将三道无条件见令奉调的空白军令交与毅先生。尔后命两名校尉召集百夫长以上军官训话,当众明确自己海关总督的新身份,每个百夫长赏银一百两,另给三千两犒赏所有军士。
毅先生对杨致的驭下之道又有了新的感悟:你说他大方吧?连几千上万两银子的细账都要赖在白行朗头上。你说他小气吗?平日打赏亲信属下,随便一出手就是几千上万两。为筹建蓬莱海关分署,连眼睛都不眨就将一百万两银子交到自己手上。面对数千军士。上上下下一共就花了一万两,竟然令整个军营欢声雷动。直恨不得人人立马拔刀为他去拼命!你敢说这不是学问?
杨致从来都不会做亏本生意,令毅先生目炫神驰的还在后头:杨致居然向蓬莱驻军“征用”了一百匹战马。一百把军用制式腰刀,三十具硬弓及所配箭囊。且不说这些马匹军刃平日都是朝廷严控、有钱都没处买,单论价值而言已不下二万两!……您今日不是来劳军,而是专程来讹人啊!问题是就算白要,也没人敢说不给。
在海上为匪与登岸为官为吏当差吃粮,完全是两码事。
在外海诸岛数千部众当中挑拣出来的一百人手,平日大小都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