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备忘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朝鲜战争备忘录-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情十万火急,飞机在午饭后起飞。
  1950年10月4日下午,一架银灰色的里-2型专机从西安机场呼啸着起飞了。这时,古都西安还沉浸在建国1周年纪念的节日气氛中,没有什么人注意到这架专机。也不会有更多的人知道,机舱里坐着的是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彭德怀。连他的妻子浦安修也没来得及送行。
  从此,彭德怀告别古都西安,奔赴北京,然后又走进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窗外一碧万顷,秋高气爽,偶尔有几朵白云在慢慢悠悠地飘荡。彭德怀端坐在舷窗前,岁月的黄沙打皱了他的面额。此时,他缓缓地合上因操劳过度而愈发干涩的双眼,让思绪随着云海流动……突然间,”朝鲜半岛“这四个大字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他毕竟是个具有高度敏感和清醒头脑的军事家:美国鬼子仁川登陆后就放胆前进。现在,美第8集团军正在从陆地向北推进,第10军从元山登陆,李承晚的第1、2军团也分别沿东海岸和中部战线北道。人民军的退路已完全被切断。朝鲜形势危急,北朝鲜面临着被美、李占领而不复存在的威胁。现在,朝鲜那边已经是十万火急。古语说,唇亡齿寒么。我们不能坐视不管。他想到这些,立即考虑如果是研究形势与军事问题,他必须拿出自己的看法。他打开秘书杨凤安为他准备的朝鲜地图册,端坐在窗口翻看三八线附近的地名……地面上逐渐出现了首都北京的轮廓。
  下午4时许,专机降落在北京西郊机场。彭德怀很快被轿车接到中南海。中南海内一片寂静。汽车行驶在湖畔,穿过高大的古柏林荫,停在丰泽园门前。彭德怀急忙下车,快步来到颐年堂前时,周恩来总理首先迎出来与他握手。周恩来解释说:”彭总,会议在下午3点就开始了,来不及等你。“彭德怀随同周恩来一边说话一边步入会议厅。
  毛泽东和政治局委员们见彭德怀赶来参加会议,都站起来和他握手。毛泽东说:”彭老总,你辛苦了,你来得正好:美帝国主义的军队己开始越过三八线向北进攻了,现在政治局正在讨论我国准备出兵援朝问题。大家正在发表意见,请你也准备谈谈你的看法。“彭德怀入坐。他立即感到会议的气氛显得很严肃。和他同舟共济、在戎马生涯中度过了几个年头的朱总司令见了他也没说几句话。有的同志更是只握手不说话。他立刻感到这是一次不寻常的政治局会议。他转脸扫了一下会场,发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

毛泽东决断出兵朝鲜(7)
此时是1950年10月4日。中南海颐年堂。
  毛泽东亲自主持了*中央政治局会议,集中了新中国党政军主要领导人,正在讨论决定是否出兵朝鲜的重大战略问题。
  政治局成员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康生、高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张闻天、彭德怀、*、李富春均出席了会议。*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新闻署署长胡乔木列席了会议。
  毛泽东眼窝深陷,连日来的思虑,使他显得衰老了许多。毛泽东继续主持会议:”恩来,你接着说。“周恩来:”……美军仁川登陆前,我们曾经考虑过,美帝打过三八线后,是否会停止,而后转为外交上的谈判。在敌人占领汉城之后,尼赫鲁曾经对我说,三国外长会议已经说好,不过三八线。但我们得到的情报是,他们要稳住中国,过三八线。为此,我曾召见印度驻华大使,表明我们的态度。今天,敌人向北推进的行动并没有停止下来。“聂荣臻插话:”……南朝鲜军已经深入到三八线以北了,矛头直指鸭绿江。而且美帝的飞机早已飞过鸭绿江,对我边防城市多次进行轰炸。“周恩来继续说:”朝鲜那里的局势非常严峻,金日成首相已经作好上山打游击的准备。10月1日,他托外务相朴宪永带来一封亲笔信,急盼我们出兵援助。“会场里出现短暂的沉默。
  毛泽东见许多人并不积极发言,知道他们坚持不出兵的意见,于是毛泽东说:”关于出兵援朝问题,大家还可以摆出不利和有利条件。各抒己见嘛。“高岗坐在彭总旁边,悄声说了一句:”中央已决定出兵朝鲜。“彭德怀说:”那为什么还讨论这个问题?“”有不同意见嘛……有人担心。这是个大战略问题要慎重……“高岗回答。
  此时*不紧不慢地发了言:
  ”主席让我们摆摆出兵的不利条件。我赞成,我认为,我国已经打了20多年仗,国内战争创伤急待医治,部分地区尚未解放,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元气没有恢复。我们建国不久,百废待兴,国力很弱。特别是我们还没有同美军较量过。我们出兵参战,仗打起来是没有界限的,倘没有把握把美军顶住,反而把战火引到我国东北那就糟了。我看还是加强东北边防为好。“*还说:”我军打蒋介石国民党军队是有把握的。但美军有庞大的陆海空军,有空海军优势,有原子弹,还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他接着作出结论:”朝鲜只有几百万人口,而中国近五亿人口,打烂一个五亿人口的国家拯救一个几百万人的朝鲜,是不划算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不打这一仗。“*的发言得到不少与会者的共鸣,普遍表示,出兵问题应慎重从事,大多数的倾向是”不到万不得己的时候,最好不要打这一仗。“有的说:”让侵略者得逞。它会得寸进尺。“还有的同志认为:”等到苏联红军直接参战或同我们共同出兵,比现在我们单独出兵好。“彭德怀静听没有发言。
  毛泽东听完与会者的各种意见,感到顾虑太多,在会议的最后讲了以下一段话:”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毛泽东的最后这番话,是动了感情的。早在10月2日,在金日成的请求和斯大林的鼓励下,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朝鲜半岛局势和中国出兵问题。毛泽东认为出兵朝鲜已是万分火急,当机立断,拟派*率兵入朝。但令毛泽东失望的是,*托病推辞,遂决定派彭德怀挂帅出战。会议还决定10月4日召开扩大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讨论志愿军入朝作战问题,因此,要周恩来派飞机到西安将彭德怀接到北京参加会议。

毛泽东决断出兵朝鲜(8)
但是,看到会议的这种氛围,在多数人有疑虑的情况下,毛泽东对受强国欺凌而面临亡国危险的友好邻国以极大的同情心说出了他的心底语言,显然表明他的倾向。他急召彭总进京,也是寻求支持者,希望彭德怀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发挥重要作用。
  彭德怀是在会议开了一个多小时后才赶到会场,还不了解会议进行的全部情况。所以彭总进入会议厅坐定后,只是侧耳静听。从几位发言中,他才知道对支援朝鲜意见有分歧。他很清楚这问题事关国家的命运,所以当场未轻易发言表态。但听到毛泽东最后讲的那段话后,他倾向毛泽东的意见。他后来追述他当时在会场对这个问题的考虑时写道:”内心想是应该出兵救援朝鲜。“会议开到下午7时左右,毛泽东宣布休会。散会后,毛泽东向彭德怀走过来说:”德怀同志,你今天赶到北京,也没休息,一定很疲劳吧?今晚好好休息,明天上午请你到我这里来,我们对出兵问题交换一下意见。“当天晚上,彭德怀到北京饭店3楼309号房间休息。当他走进房间内,看见屋顶耀眼的花灯,踏着地上红彤彤的地毯,这位长期住惯了茅屋、草房、土炕、窑洞的统帅,感到很不自在。
  打开窗户,彭德怀走到北京饭店的阳台上。仰头望望星空又俯看长安大街,繁星和灯火连成一片,十分迷人。他扶栏沉思,战争已逼在眉睫,没有多少回旋余地了。作为一名打了22年仗的老军人,多么希望永远不再拿起手中的钢枪,难道又要打一场更残酷的战争?!他深深叹了一口气,战与不战,并不是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所能决定的。
  夜深了,忧国忧民的”彭大将军“却两眼凝视着雪白的天花板,久久不能入眠。”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毛泽东的话在他脑海里反复回荡。
  事隔十几年后,1968年9月,彭德怀因反党罪名被关押,在自述中写道:
  ”……美国占领朝鲜与我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华东。它要发动侵华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个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我把主席的四句话,反复念了几十遍,体会到这是—个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指示。我想到这里,认为出兵援朝是正确的,是必要的,是英明的决策,而且是迫不及待的,我想通了,拥护这一英明决策。“次日下午,在中南海颐年堂*中央政治局继续讨论出兵援朝的会议上,彭德怀发言说:”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最多就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就是了。否则,等美国占领了整个朝鲜,将来的问题会更复杂。如果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摆在我们家门口,它想发动侵略,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与其晚打,不如早打,打完了再建设。“话音刚落,毛泽东紧接着发言:”这几天,不少同志讲了很多不能出兵的理由,但是不能忘了,朝鲜人民和朝鲜党的同志在我们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是为中国革命的事业流过血的。现在他们的民族处在危急时刻,有一百条理由一千条理由驳不倒一条理由,那就是我们应该有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友邻有难,就要挺身支援。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不错,美国的大炮比我们多,但历史不是大炮写的。我们横下一条心,他打他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总之一句话,当今世界,任何人想随意欺压、宰割别人,都是不允许的!到头来都必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喝了一口茶,毛泽东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不错,我们可以写出百条千条理由不出兵,但现在美帝的矛头直指我国的东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鲜搞垮了,即使不过鸭绿江,我们的东北也时常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会有困难。所以,我们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还凶,它要把3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上。天下有变,它就从3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至此,毛泽东一锤定音,*中央出兵援朝的决策经过充分讨论正式做出。会议还通过了毛泽东的提议,由彭德怀率领部队入朝,协助人民军抗击敌人。彭本人也没有推诿。

毛泽东决断出兵朝鲜(9)
散会后在中南海畔,高岗对彭德怀说:”看来还不服老哟。“彭德怀出兵朝鲜的使命就这样确定了。
  早在正式决策出兵之前,用什么名义出兵有利,就成为*中央和毛泽东考虑的问题。
  当时,有两个选择可供考虑,一个叫支援军,另一个叫志愿军。毛泽东与周恩来一商议,支援军那是派遣出去的。谁派出去支援?国家吗?中国不是要跟美国宣战,而是人民志愿帮助朝鲜人民的,不是国与国的对立,因此还是用志愿军为好,避免使用政府的名义,而是中国人民志愿组成的部队,这样,师出有名则战无不胜!10月2日,毛泽东发给斯大林的电报中就称:”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于朝鲜境内和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于是,毛泽东一道命令,聚集东北的几十万中国人民解放军,都换上了那种轧出许多道线的军装,当时人称”国际服“。中国人民志愿军就这么产生了。
  志愿军出国参战后,美国也公开承认了这个名字,并指出这支部队是中国正宗的正规军,是四个野战军中的精锐部队的一部分。美国的评价是”*政府给这些部队起了一个好名——‘志愿军’。“中国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两全其美。”
  美国一些人的推测也有根据。当美国军队在朝鲜遇到我军的痛击后,美国军政首脑曾纷纷叫嚷他们遇到的是“*正规军”,根本不是什么“志愿军”。但是害怕把战争扩大,后来也承认了志愿军的名字,以此说明中美之间还未进入战争状态,以安抚国内人民及其盟国。英法等国更是声称自己没有和新中国开战。这些证明,以志愿军的名义参战,有益于限制战争规模,在外交斗争中也有回旋余地。
  10月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了关于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同日,毛泽东向金日成通知他关于中国政府决定派遣志愿军到朝鲜境内帮助反对侵略军;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志愿军的后勤供应由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负责。并请金日成派朝鲜劳动党中央常务委员、朝鲜政府内务相朴一禹到沈阳与彭德怀、高岗会商入朝作战有关问题。
  一贯对党忠诚和无私无畏的彭大将军,坚决服从了中央的决定。从此,结束了他建设大西北的宏伟计划,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涯;10月7日,平生很少宴请外人的毛泽东破了例,准备在自己家里设便宴为彭老总饯行,谈一谈入朝的具体部署,顺便为长子毛岸英要求上前线向彭老总说说情。
  这一天清晨,毛泽东身着驼色毛衣,足登布鞋,在中南海丰泽园的庭院里缓缓而行,他正在思索着毛岸英请求参军上前线的事。可是岸英和刘思齐去年刚刚结婚,还不到一年。
  作为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幼年饱经磨难,8岁就随母亲杨开慧坐过牢,还曾被迫在上海街头流浪。后来他去苏联,化名谢尔盖·永福,先后到列宁军政学校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苏军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见习生,参加了苏军的大反攻,千里长驱,穿越东欧,经历了卫国战争血与火的洗礼,为打败德国法西斯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毛岸英回国前夕,斯大林接见了他,并把自己的一支手枪送给他,作为他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的最高奖赏。

毛泽东决断出兵朝鲜(10)
回国后,毛岸英当过农民,搞过土改。后在北京机器总厂任总支副书记。他悉心钻研工厂管理业务,如饥似渴地学习高等数学,想在厂里长期待下去,干出一番事业来。朝鲜战争爆发,他无法置身于事外,立即向毛泽东、党中央递交了要求参加志愿军的申请书。
  毛泽东想,气可鼓不可泄,儿子毛岸英申请上朝鲜参战,是第一个报名参加抗美援朝的名副其实的“志愿军”。既然孩子的积极性那么高,还是成全了他为好。
  正想着,彭德怀已经由毛岸英陪同到了门口,他兴奋地迎上前去:“贵客到了,开饭!”在吃饭过程中,毛泽东就势提出让毛岸英参加志愿军的请求。
  彭德怀看了看毛泽东,犹豫着说道:“老毛,战场上枪弹无情,若有个闪失……”
  毛泽东说:“此话怎讲?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年轻人到战场上去锻炼自己有好处。我看,当前正是用人之际,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