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味文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滇味文化-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龙舟的组成人员有鼓头、锣手和水手。鼓头是龙舟中的主角,在苗族村寨中很受大家尊敬。他身穿布长衫,外套镶有黑边的红色或青色背心,头戴宽边麦草帽。鼓头在比赛中要背靠着龙头,面向水手,按节拍击鼓,从而协调水手划行的速度和节奏。划龙舟结束后,大家要先选出第二年的鼓头人选,并将鼓和龙头一并送到他家。新鼓头接鼓时,要款待送鼓的人。锣手就是打锣的人,他坐在离鼓头1米左右的地方,由小男孩装扮成女孩形象,佩带着银项圈和精美的银饰衣,和着鼓声敲铜锣。
  龙舟上的水手共有38名,他们都由寨子里的壮小伙担当。这些人分别站在母船和子船上,龙头一个人撑槁,母船尾巴上站着5个人,其中一个人掌握船行的方向,并发出调节水手划船速度的号令。每个子船被分为4段,每段站有4名水手。他们每人手持一根5尺长的木桨,穿紫青色土布短衫和丹士林布裤子,腰上扎着嵌有银扣的腰带,头戴马尾斗笠,帽沿上还插着3片银片。
  五月二十四日这天,各村寨的龙舟就汇拢在清水江边。这时江两岸的人会赶到江边,燃放鞭炮迎接他们,还要为龙头挂彩绸,并送上鸡、鸭、鹅、猪、羊等物,这些东西一般挂在龙须上或放在母船的船槽里。龙头上彩绸和礼物越多,说明这个队伍越受人喜爱,鼓头越受人敬重。比赛开始时,用土炮发出比赛的信号,这时只见江上的龙舟如同离弦之箭,几十条桨掀起一片片浪花,两岸的锣鼓声和呐喊助威声雷动。
  在龙舟节上,除龙舟赛外,还有球赛、图片展览、赛马、斗牛、斗鸟、对歌等活动,平坦的地方还进行物资交流。傍晚时,还要进行对歌活动,成群的男女青年高声对唱情歌,江边很快成为歌的海洋。
  

第九章 傈僳族文化(1)
傈僳族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主要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另外,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保山地区也有傈僳族居住。傈僳拥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傈僳族节日众多,规模较大的有“阔时节”、“新米节”、“刀秆节”、“火把节”、“收获节”、“澡塘会”、“拉歌节”、“射弩会”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一、以物代信的“来苏”
  傈僳族至今仍保留着古老而传统的婚俗,那就是男女青年通过以物代信的“来苏”相互交往,并以此来谈情说爱。
  如果小伙子爱上了一个姑娘,他就会找来两小截长短一样的茅草、一个完整的大蒜、一个槟榔和一些草烟,再加两小片嫩绿的树叶,并把叶子面对面地合在一起,然后用一张白纸或芭蕉叶包好,用红线扎牢,送给他心爱的姑娘,这就是情书──来苏。它所暗含的意义很含蓄、很丰富:同样长短的茅草表示双方各方面都差不多,我在姑娘中选上了你;完整的大蒜表示两人以后永不分离;槟榔和烟草表示我爱你的心是挚热的,我想把你含在口中;相对的绿叶表示我俩结婚吧;红线表示红火的相爱。
  姑娘收到小伙送来的情书后,经过一番仔细考虑,如果同意和小伙子来往,就会把槟榔嚼了,草烟留下用。姑娘还会给小伙子回一封同样的“情书”,在里面加上一些芫荽,外面用白线扎起来。芫荽表示我愿和你相好,白线表示我清清白白。如果姑娘想拒绝小伙子,就会找来一截辣子和槟榔、草烟等原物退还。小伙子接到回信后,知道了姑娘的心意,也就不再去追求这个姑娘了。
  二、傈僳族丧葬
  傈僳族人一般实行棺木土葬,如果是非正常死亡的人则多实行火葬,而且村寨及家族均设公共墓地。傈僳族人死后,由死者的邻居来主持葬礼。如果老人去世,尸体要停放于火塘边的木板或篾席上,以麻布盖脸,然后进行祭奠活动。全寨子的人都要前来吊丧,家属要杀猪宰羊招待吊唁的人。
  前来吊唁的人,带着猪羊肉和酒。在吊丧活动中,所有人都要唱丧歌,告慰死者的亡灵。大理地区的傈僳族会在人死的当天通知死者的亲友,并准备宴席招待吊丧的人。主丧人得知消息后,要从家里牵一只羊去奔丧,把它和带来的酒献给死者。到死者家里后就要杀羊,先在羊角上挂上两条孝布,然后把它牵到棺木前杀死,以示献祭。
  家人要请傈僳族巫师尼扒为死者的灵魂开山引路,使它能够顺利到达阴间。巫师用溺死的鸡放在死者胸部,表示镇住阴魂,然后带着亲属绕灵,男性死者绕9圈,女性死者绕7圈。尸体入棺妥当,家人在院子里烧起大火;亲友们则带着物品献祭,日夜围坐火塘,听尼扒或老人唱本民族古老的丧歌。在出殡前一天的晚上,主丧者要召集吊唁的人为死者举行打歌活动,一般会持续一整晚。
  出殡起灵时,以向空中连发三箭为号,开道的尼扒念驱鬼咒语,送丧的男子们舞弩挥刀相随,送葬的乐队吹奏芦笙,8个小伙子轮流换着抬棺,在中途不停歇赶到墓地。如死者是男子,在埋葬时还要把他生前所用的砍刀、弩弓、箭袋等物品悬挂在墓室里做随葬品;如果是妇女,则把她生前用过的织麻工具、煮饭用具等作为随葬品悬挂在墓内。棺材入土后,众人立刻垒坟,并举行打歌(又称跳乐、跳脚、跌脚、左脚舞、三跺脚、踏歌等,是一种群众性的舞蹈),一方面表示告慰死者,另一方面表示酬谢大家。有的地方则在坟丘上栽一些芦草,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草要是长得很茂盛,就代表这家的后代将会发达兴旺。入葬的当天晚上,亲人还打着火把来上坟,以此来消解死者的孤寂。

第九章 傈僳族文化(2)
三、傈僳族马古
  口弦在傈僳语中称“马古”,是傈僳族的传统器乐之一,历史悠久,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簧”。据史籍文献记载,从先秦到晋代,簧就是贵族使用的高雅乐器,在当时的上流社会很盛行。在公元4世纪末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簧已经非常流行了。元代以后,簧在内地逐渐失传,但在边疆地区仍相当流行,傈僳族人从簧中派生出了口弦。
  根据材料的不同,口弦分竹制口弦和金属口弦两种;根据簧片数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单片弦和多片弦;根据演奏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手指弹拨弦和用丝线抻动弦。傈僳族的口弦长15厘米,宽1厘米,一般用坚硬的楠竹片制成,即用锋利的刀子刻薄竹片,然后在口弦的中间刻一道沟,中间放一块簧片。簧片的首部宽大而薄,朝向柄端,中部窄而厚。簧舌的两侧削成斜面,根部较薄,与片头处相连。弹动片头时,簧舌自由往复振动发音,音响低沉,音色优美动听。
  演奏口弦时,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弦柄,如果是多片弦则使它们呈扇形,把簧舌放在唇间,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来回拨动口弦尖端,便可以发出乐音。
  演奏抻动口弦时,因为每个簧片的顶端都系着一条线,所以演奏者要把线头套在右手上,以手指牵拉线头,使簧片振动发出声音。演奏者还可以利用双唇来增加共鸣,以口型和控制呼气等方法变化出不同的音色。
  傈僳族的口弦应用范围很广,人们在生产劳动、谈情说爱时,都喜欢用它来表现自己的感情。在结婚、新房落成或过年过节时,人们常常演奏它来为舞蹈者伴奏。
  傈僳族年轻姑娘最喜爱口弦。小伙子一旦和姑娘相恋,一定会制作一个精巧的口弦,并雕刻出带有花纹系有丝线的弦筒,把口弦装进弦筒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姑娘则把它佩戴起来作装饰。
  傈僳族姑娘都能熟练地演奏口弦,她们把曲调和自己想要表现的情绪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演奏出美妙的口弦曲调。
  四、傈僳族传统竞技
  傈僳族人喜欢进行一些传统竞技活动,包括射弩、泥弹弓、溜索和“嘟哒哒”等。他们还善于射弩,在一些节日里都要举行射弩比赛。姑娘用糯米粑和肉当箭靶,小伙子争着去射。谁射中了东西就归谁,最后谁得到的东西最多谁就是胜利者。
  傈僳族的泥弹弓比较有趣。弹弓用竹子制成,弦用动物的筋做成,要射的泥弹则用粘土制成。比赛时,先在15米外的地方设立一个人头大小的“猫头鹰”作靶子,然后用泥弹弓射击它的眼睛。每次射十发或二十发,击中眼睛数最多的人就是冠军。
  傈僳人称溜索为“娄痕”,是一种古老的渡江工具,傈僳族人把它发展成为一项比赛项目。比赛时,必须把装滑轮的溜板扣在溜索上,把溜带从溜板孔中穿过去,并在臂部和腰部绕一圈,再把绳子系在脖子上。系好绳子后,手握溜板,顺势下溜,一瞬间的功夫人就可以到达江的对岸。
  “嘟哒哒”中的“嘟”意为“抛起”,“哒”意为“接住”,“嘟哒哒”是傈僳族群众喜爱的一项体育竞技活动。它是一种用棕叶编成的竞技器材,做工考究精致,有两种制作方法:一种是用4片叶子编成四方的篱笆花,用它做基座,然后编织,到第六至九层时,捆扎成斗型;另一种方法是以篱笆花为基座,留半尺长的叶子收拢捆扎成灯笼状。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章 傈僳族文化(3)
“嘟哒哒”竞技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单挑”,在4—6米宽的场地上,两人面对面地站立,一人连续向对方抛出,接不住者就输了。一种是单人“嘟哒哒”,在2平方米的场地上,两人同时向上抛接,最先接不住的就出局。最后一种是分两队,面对面地排列,没有人数限定,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两队之间相距5米,比赛时只要有人接不住“嘟哒哒”,该队便输了。队列抛接“嘟哒哒”时,由于参赛人员较多,众多“嘟哒哒”在空中翻滚,场面十分热闹。
  五、傈僳族“阔时”敬祭
  每年的十二月,傈僳人都要过传统的“阔时”(过年)节。届时,要举行多姿多彩的活动,其中的敬狗、祭“三脚”(火塘的支架)和祭祖最具有民族特色。
  到了“阔时”,首先要做的是敬狗。据说古时候,傈僳人种的粮食作物顶上能长出谷穗,中间能结玉米,根下还能生出土豆。当地先民抱怨这样的作物在收获时很麻烦,天帝听到后,一怒之下收回了粮食作物,结果人间没了粮种。这时,傈僳人养的狗昼夜不停地对着天上哀吠,替人类求粮种。最终,天帝被感动了,把粮种重新还给人们。傈僳人为了记住狗的恩德,在舂“阔时”粑粑时就把舂好的第一窝粑粑留给狗,然后祭三脚、祭祖,最后才自己吃。
  傈僳人往往在“阔时”前就舂好糯米粑粑,宰杀年猪,准备好过节的所有物品。大年三十傍晚,家里的老人手持栗树枝清扫家里的烟尘,并用簸箕接住灰尘。扫除堂屋、火塘上的尘埃后,就开始祭“三脚”。老人在“三脚”的每个腿上贡一份粑粑和猪肉片,然后端起一碗酒,面对“三脚”念祭辞:“‘三脚’是我家的保护神,新的一年里,你要让我全家平安健康”,再把酒洒进火塘。此时,“三脚神”的祭祀才算结束,全家才可以杀鸡准备除夕饭。
  大年初一,傈僳人用猪头肉、粑粑和酒来祭祖。主持祭祀的祭师由族里德高望重、熟谙祭祀的长者担任。这天早上,人们很早就准备好祭品。祭师到家以后,开始口若悬河地念祭文,祷告祖先的亡灵,保佑这一家人生活幸福、家道兴盛、平安富贵、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祭祀结束之后,全家人才能开始享用新年的早餐。
  六、傈僳族刀杆节
  傈僳族的刀杆节是为了纪念古代一位对傈僳族有恩的汉族英雄而流传下来的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八日举行。这天也是这位英雄的忌日,傈僳族人用上刀山、下火海等仪式表达愿赴汤蹈火报答恩情的心意。
  围着篝火舞蹈的人们
  相传明朝时,朝廷派兵部尚书王骥到云南边疆安边设卡。他到边疆后,体察民间疾苦,帮助傈僳族人发展生产,使他们过上了好日子,因此受到傈僳族人的爱戴。后来,王尚书遭奸臣诬告,被皇上调回朝廷。二月初八,朝廷为王尚书设宴洗尘,奸臣竟然用毒酒害死了他。不久,这个不幸的消息传到傈僳族的所有山寨,人们为了给王尚书报仇,就把他遇害的日子定为操练武功日。每年的这天,练武者都要苦练本领,传授功法,经代代相传就成了刀杆节。
  刀杆节这天,傈僳族群众穿着节日的盛装,从四方八面汇集到刀杆场参加刀杆节的开幕式——“跳火海”。夜暮降临后,刀杆场上燃起许多火堆,广场中央更是燃起四个火堆,把全场映照得通红。几声锣响之后,场上的人就手拉着手,围着明亮的火堆跳三弦舞。当场中央的四堆大火烧得只剩下红火炭时,主持人就宣布跳火海开始。这时,四个赤着双脚的骠勇汉子跳到烧红的火炭里,在里面不停地弹跳,脚步踩起的火花四处飞溅。他们还表演各种绝技:有的手拿通红的火炭,在脸上和身上擦洗;有的则拿着火球在手中飞快地翻滚、搓揉。看过表演后,很多围观的群众也闯进火海,脱去鞋光着脚毫不畏惧地在火堆里跳来跳去。经过一阵紧张激烈的跳动后,火炭都被踩成碎粒,跳火海活动随之结束。
  第二天,刀杆场上早就竖好两根20多米高的树杆,上面交叉着36把刀刃朝上的长刀,每把相距1尺左右,每10把中又用两把长刀交叉起来。中午时,人们再次来到广场,主持者宣布上刀山开始。在鞭炮和锣鼓声中,昨晚跳火海的4名大汉头戴蓝布帽,身装大红袍,赤脚来到刀杆树下。喝完一大碗酒后,他们纵身跳上刀杆,双手紧抓上层的刀梯,赤脚踩蹬在锋利的刀刃上,运用练就的气功撑着脚掌,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上到杆顶以后,他们表演各种动作,并把杆顶插着的小红旗抛向四方。
  七、傈僳族狂欢节
  傈僳族的狂欢节就是在春节期间举行的“澡塘会”,它是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一个独具特色的传统盛会,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每年从大年初二到初七,住在高山和峡谷里的傈僳人就背着毯子、被子,带着米、肉、油、盐、菜和炊具,到怒江边有温泉的地方相会。他们在这里的岩壁下、石洞里或者石缝中铺上很多干草,展开带来的被子,组成在这里的“家”。然后,人们都下到烫人的石砌温泉澡池中尽情地浸泡着,在温泉中舒展筋骨、洗去污垢。男女老少相聚在热腾腾的温泉里,相互间帮着搓洗、悠闲说笑、嬉戏打闹。洗澡之后,大家聚在一起谈古论今、对歌跳舞。傈僳族人认为:用天然温泉的水洗过身体之后,人在新的一年里不会生病,所以他们把洗温泉又叫“洗百病”。
  在“澡塘会”期间,傈僳族除了进行温泉洗浴之外,还举行一系列其他活动,如精彩的上刀山、下火海表演,射弩和打秋千比赛等。年轻的男女还要举行通宵达旦的赛歌,一唱就是整整三天。据说形成这种风俗的原因是:傈僳人大多分散居住在大山里,人与人的交往受到地理环境和交通不便的限制,人们之间缺少联系和往来,澡塘会则为他们进行社交提供了方便。
  

第十章 布朗族文化(1)
布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思茅地区。有本民族语言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龙语支,分布朗与阿尔佤两个方言。部分人会讲傣语、佤语或汉语。布朗族部分自称“布朗”、“帮”,部分自称“阿瓦”、“阿尔瓦”、“伊瓦”、“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