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八六一-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弹量为333发的6米长的帆面弹带供弹,弹带可以接续,理论射带为600发每分钟,可以单边发射,也可以通过射带调节器调整为慢射带。
    马克沁机枪的诞生在军事界比加特林机他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893年,罗得西亚50步兵使用马克沁机枪,竟然击退了5000名祖鲁人的猛烈进攻,毙敌达多。而在1898年的苏丹战争中,2万名伊斯兰教托钵僧被英军屠杀,估计有150C0倒在了马克沁机枪阵地之前。
    而与加特林机枪相比,马克沁机枪供弹是靠子弹的后坐力,不需要外界提供能源,因此更适合于步兵使用,其机械化程度尚很低的这个时代,在没有车辆运输的前提下,很显然马克沁机关枪将比加特林机关枪更适于实战。
    作为一名机械专业毕业生和历史爱好者,曾纪泽很清楚那种在史上留名的兵器的发展史,在经过了加特林机枪的过渡之后,他已经意识到该是为明军武装一种更先进的“神器”的时候了。
    然而加特林却并知道曾纪泽的用意,他还以为曾纪泽是为自己又找了一个帮手而已,所以仅仅是与马克沁进行了简单的问候。
    “加特林先生,本王其实也是一个业余的枪械爱好者,本王抽空琢磨了一下,想到了一个新的机枪改进方式,不知道合理不合理。”曾纪泽慢慢了道出了正题。
    “殿下可以说出来,我很想听听。”加特林以一种专业人士的口气笑着说。
    “你看,我们能不能制造这样一种机枪,它的自动动作可以利用火花的气体能量来完。比如在子弹的发射瞬间,枪机与枪管叩合,共同后从之后枪管停止,通过肘节机构进行开锁,同时枪机继续后坐,通过加速机构使枪管的部分能量传递给机枪,使其完成抽壳抛壳,从而带动供弹机构,使击发机待击,压缩复进簧,撞击缓冲器,然后在簧力作用下复进,将第二发子弹推入枪膛。闭锁,再次击发,如此反复。”
    加特林为曾纪泽一系列的专业术语所惊叹,曾纪泽随即又拿出了一张他让马克沁事先为他画好的一幅简单示意图。
    加特林不敢再轻视,专注的看了好久,脸上表情越来越兴奋,他猛然间拍案叫道:“我亲爱的殿下,你真是一个武器发明方面的天才呀。”(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不同的骑兵
      
    特林的大声嚷嚷惊动了在场所有的人,曾纪泽微笑|,道:“这般美誉,本王可受不起。本王只是突发灵感才有了这个构想,至于能不能实现,还得你们这些专业人士说了算。那么,你是认为此方案可行了吗?”
    “可行,可行,当然可行了。”加特林兴奋不减,“这种构想与我的设计理念完全不同,虽然在射速方面还差一些,但重量却减轻了,操作性也方便了很多,我觉得十分可行,如果殿下允许,我马上就可以开始设计。”
    “如此甚好。”曾纪泽十分高兴,“对了,这张草图就是马克沁先生协助本王画出来的,我已经聘请他加入机枪设计研究所,以后你们就是同事了,希望你们能互相协助,尽快将这个新机型设计出来。”
    其实此时的马克沁的头脑中,完全没有一丁点的机枪设计理念,曾纪泽把他聘入麾下,无非也是看重了他的潜力。像这样有天赋的人才,总有一天会有发光的时候。
    “很高兴能与加特林先生共事,今后的工作中,还请你多多指点。”马克沁表现的很谦逊。
    加特林也乐的多了一个同胞助手,但曾纪泽给他安排的助手可不止一个,介绍过马克沁之后,曾纪泽又把一名年轻的中国人叫了过来,道:“这是复旦公学堂毕业的华振邦,是一名物理学方面地毕业生,今年一共有五名像他这样的毕业生要加入到你的设计所中,加特林先生可要严格管理好他们啊,年轻人嘛,有事尽管让他们去做,不吃点苦怎么行。”
    曾纪泽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从外国挖掘技术人才回来,无非还是本国科学落后,技术人才凋零。但长期的在科技方面依靠外国人也不是长久之计,因此他有意识的要加强本国专业精英人才的培养力度。
    如今复旦公学堂、同济医学堂等多所高校第一批地毕业生已相继走出校门,曾纪泽自然不遗余力的将他们安排在了加特林这位高水平人才的身边,说好听点是协助,说不好听的其实就是偷师学艺。
    在私下安排好一些事宜之后,曾纪泽正式的召开了此次科学大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集合大明现有外藉、本土科技精英,组成“上海武器开发设计研究院”,整合现有地技术力量,集众人的智慧,成规模的开发研制新式武器。
    另一个主题便是曾纪泽要在苏州建立一所“国防科技大学”,该校既隶属于东军统帅部,又隶属于江苏教育司。这所学校地学生将主要来自于各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海外归来的留学生,入校学生同时也将加入东军。曾纪泽是想以这所学校,作为培养本土军工人才的摇篮。而加特林等人,自然被聘为了该校地相关老师。
    当济南汇聚了大明最顶尖地技术精英之时。在那千里之外地河南平原上。一场惊心动魄地大战正在酝酿。
    远方。烟尘滚滚。黄色地浪潮从地平线升起。漫过近秋地草地向这边推进。
    李潜龙举起望远镜。清楚地看到了敌人地阵势。这是一支阵形严整。士气高昂地队伍。近一万多人。在一里多宽地战线上组成了大大小小数十个方队。每行三十人。共三排。这是典型地三排轮射阵形。
    太平军地战士们肩扛着枪。目光直视着正前方。在长官高亢而严厉地口令下。步伐整齐地缓缓前进。能在这起伏不平地野地里把队形走得如此整齐。很显然这是一支训练有素地军队。
    “太平军地指挥者是谁呀?”李潜龙边观察敌情边问。
    “此番带兵是地太平天国西王蔡元隆。此人乃李秀成女婿。带兵以久。是一位颇有经验地将领。”参谋长毕正清地侦察工作还算到位。
    “哼,当年太平天国的那些王们死个百八十个都轮不到这姓蔡的,小角色而已,不足挂齿。
    ”李潜龙不屑道。然而,他心里却颇有些忐忑不安,毕竟,这是他的骑兵师组建以后将要面临的第一将战斗,他的信心,并不似他表现出来的那样强。
    “敌军这一万多人装备了不少洋枪,这很限制咱们骑兵的机动能力啊,无论是正面冲锋,还是迂迥侧击,都会遭到敌军强有力的火力阻击。”毕清正心有担忧。
    “我说老毕呀,黄浦军校的骑兵作战课你是白上了吗?”李潜龙随问讽刺,这是他们黄浦系出身的将领之间一种特有的调侃方式,言语中多少带着一些对自身身份的优越感。
    但李潜龙却忘了,毕清正是从原来的淮军中一步步的升上来的,他非黄浦系出身。李潜龙这话顿令毕清正有点尴尬,他耸了耸道:“大人,我可与不是你的校友,你搞错了。”
    “噢,看我,记性总是不好。”李潜龙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对毕清正抱以歉意的
    接着指着敌军道:“在黄浦军校时,我们的美国教习生是位美军出色的骑兵专家,在他自己所著的骑兵作战案例中,特别记录了当年英法联军与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间的一场战役。”
    李潜龙提起黄浦军校的学习生涯,脸上泛起一种悦然的笑,很显对他来说,那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当时五千蒙古骑兵以迅雷之势向英法联军发起正面冲击,但几分钟之内便被英法军的密集火力击溃,他们以死伤不足百人的代价便轻松的全歼了蒙古骑兵。而死伤的那些人,还是清军拼死迫近英法军阵,乱放弓箭所射死的。班奈特先生当时总结说,这一战揭开了骑兵退出军事舞台的序幕,但他同时也说了,在人类还没能发明机器驱动的陆上运工具时,骑兵的冲击能力尽管受到热武器的绝对压制,但它的机动能力却仍然十分重要,而我们的枪骑兵师,正是根据他的这一理论才组建。”
    李潜龙能在这样大战在即之时洋洋洒洒讲这一番理论,可见其对此战已是志在必胜。
    毕清正虽没上过军校,但骑兵师的训练却是完全在洋教习的指导下进行的,他听李潜龙此言,猛然间想起了训练时的各种战法,顿时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咱们跟蒙古骑兵的最大区别,便是那些野蛮人拿着的是刀枪,而咱们却是拿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步枪。”
    李潜龙得意一笑:“这一战,就让世人见识一下咱们枪骑兵师的厉害吧。”
    战鼓擂动,五百多米外,太平军停止了前进,做出了射击的姿势,很显然,他们相当然的认为对面的骑兵将要发起传统的冲锋。
    李潜龙号令发出,一团两个营的人马由左翼出,向敌军右翼迂迥,二团两个营人马向敌军右翼迂迥。骑兵师自归德府之战后,尚有一个团的人马在赶来途中,故而李潜龙本部只有两个营的兵力。
    骑兵迂迥到侧翼进攻,也算是一种传统的作战方式。对面这一万多太平军乃是蔡元隆东进军团的先锋,指挥官是参加过天京之战的胜王黄天佑,经验丰富的他,立刻命令左右两翼变阵,护住侧翼。与此同时,前军三千人马继续向明军阵地逼近。
    “撤退。”在这样一个两军交锋的关键时刻,李潜龙竟然不可思议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戏文中讲三国之时,常有什么大军后撤,敌军中计追击,两翼伏兵出,大军再回头反击。但实际上,在战争中,不到万不得已,任何主帅都不敢轻易的做出这样危险的决定。
    军队打仗为何要摆阵,所仗的无非一个“势”字,大军稍一后撤,小兵们哪里有心思体会主将的用意,多半立时就慌了神。敌军追杀而来,士兵们只顾得逃,主帅想激励他们回头反击,岂又是一件易事。
    冷兵器的战争是如此,热武器战争同样如此,撤退的命令一下,两千骑兵掉转而头,争先恐后的便往后退去。
    黄天佑见明军乱了阵形,当机立断,前军发起冲锋,三千多手持洋枪的太平军如潮水般冲出。
    然而,明军并未如黄天佑料想的那样一路溃散,追出了七百多米后,两千明军纷纷下马,竟是钻入了早先就已挖好的一条战壕中。
    冲过了头的太平军立刻陷入了明军的枪林弹雨中,而面对有战壕掩护的敌军,尽管太平军装备了性能不输于明军的洋枪,但却无法发挥其威力。
    而在这时,徘徊于两翼已久的明军游击骑兵也发起了冲击,而当数千明军以较少的伤亡冲入双方火力射程之时,令太平军惊骇的事又发生了。明军纷纷跃下马来,由骑兵变成步兵,他们匍匐于地,成分散队伍,借着战马的掩护,四面八方的向太平军迫近。
    原以为是一场以逸待劳的阻击战,到现在却变成了一场在旷野上的对射,尽管太平军在人数上战优势,但在明军新式战法之下,却是破绽百出,双方的死伤比很快超过了一比五之多。
    在这样莫名其妙的陷入了劣势的情况下,黄天佑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先冲垮兵力薄弱的明军正面阵地。于是三千本部精兵也杀向了明军阵地,五千多英勇的战士,奋不顾射的冲向敌人的壕沟防线。
    而这些持洋枪的太平军冲击自然不是清军的大刀长矛冲锋所能比拟,五千条枪,每人开一枪也足以压得明军抬不起头来。
    似乎,胜利在望了。
    便在这时,三台笨重的铁家伙被明军抬了出来,李潜龙嘴角露出了一丝狰狞的笑,他一把推开了旁边的士兵,亲手站在了一台铁家伙之后:“**的发匪,尝一尝爷爷我机枪的厉害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二百一十七章 暧昧
      
    王兄,你已经想了好半天了,也该落子了吧。”曾的说道。
    “急什么,让我再想想。”曾纪泽凝眉苦思,迟迟不肯落子。
    棋盘中央,黑子盘转延伸,犹如一条大龙欲要一飞冲天,而白子则四面堵截,似群山万壑,偏生要将那条黑龙镇压下去。
    “哎,这许久不见,王兄你的棋艺真是一点都没长进啊。”纪芬的腔调有点挖苦的味道,她等的无聊,便托起腮帮,瞧起了亭外的湖色。
    古人好棋,曾纪泽前生只是业余爱好围棋而已,但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后,听那些唱戏的哼哼唧唧他又不喜欢,找女人寻乐子嘛,也不是时时都可能,便只好培养起了这下棋的娱乐之法。
    而他天姿聪慧,棋艺虽远不及当世国手,但也是进步神速,粗粗的赶上了原先那个“曾纪泽”的水平。
    不过,他的这个对手却更不平凡。纪芬年纪虽小,但于棋道方面却天赋独到,十一岁之时,在家乡方圆百里便无人能敌,而今的水平,纵是有高手著称的曾皇只怕也有所不及。
    曾纪泽稍有闲暇,便想起陪他这妹子下下棋,但现在他才知道,这完全是在“自取其辱”。
    “这一条大龙,棋错一步,便要被你屠龙了啊,这一子落之不易呀。”曾纪泽无奈的感慨,犹豫再三,终还是落下一子。
    “啊,下完啦,终于该我了。”纪芬仿佛等待了几百年似的,表情略显夸张,她略扫了一遍棋盘上地形势,花一般的笑容便绽放在脸上,信手拈起一子落下,得意道:“王兄,不好意思,小妹我这盘又赢了。”
    曾纪泽刚以为解了暂时地困境。待纪芬白子落下再看时。自己中央地那条大龙已是被逼上了绝路。这第二个眼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了。
    “哎呀。”曾纪泽一拍额头。万分懊悔地样子。“我是一不小心看错了。这子不是想放在那里了。”
    他说着便要捡起那子重放。纪芬顿时急了。伸手抢拦。叫道:“不行不行。你这叫悔棋。你耍赖。”
    “好好好。不悔行了吧。咱们再下一盘。我就不信还老输了。”曾纪泽有点不服气。
    “哼哼。下就下。谁怕谁呀。这次我还要杀得你片甲不留。”纪芬做了一个挥刀地动作。很是搞怪。
    收拾起棋子。二人正要分先后时。杜聿光兴冲冲地赶来。将一份新鲜出炉地战报呈了上来。兴奋道:“王爷。好消息。好消息啊。”
    曾纪泽接过那封战报一看,原来是李潜龙的骑兵师在归德府附近大败来犯太平军,击毙杀伤敌人五千之多,己方仅损兵七百,是谓开战以来第一大捷。
    “好!”曾纪泽拍案而起,喜上眉梢,“本王果然没看错李潜龙这小子,立刻发嘉奖令下去,给他记一大功。再把这捷报尽快传回南京,让皇上也高兴高兴。”
    曾纪泽这一激动,一掌把篓中的棋子震出不少,有几颗沿着台阶直接滚入了湖水之中。纪芬被他吓了一跳,却向那杜聿光抱怨道:“杜什么光地,没见我和王兄正下棋么,不就是打了个胜仗么,呆会再报会死人呀。”
    杜聿光一怔,满脸尽是尴尬之色,忙是讪讪一笑:“是是,是下官地不是,扰了殿下的雅兴,下官向殿下赔罪了。”
    “要赔罪也可以,我就罚你下水把那几颗棋子给我捞回来。
    ”纪芬不依不饶,提出了这么一个令他为难的要求。
    “这个……”杜聿光好生无助,搔着头暗望向曾纪泽,以求他解围。而曾纪泽兴致甚好,有心想找到乐趣来,便假装的看不到。
    “好吧,下官这就给殿下捞棋子去。”杜聿光无奈的叹了口气,坐在台阶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