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前看后看左看右看,就差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寻找,追问:“见到什么?”故意笑得很响亮:“哈哈,有什么鬼奔着我来吧,”省悟到这句话在夜里很添士气,张豪挺起胸脯,拍打着护心铜镜,放声狂笑:“邪气鬼怪,全冲着我来!”
双眸,斜斜飞向靖和郡王的视线前方。
他在靖和郡王的侧边,所以眼神斜着过去。
见一道闪电似的银线,撕空裂星般飘来。
饶是张豪胆子大,这说话功夫就有,也吓得大叫一声:“那是个什么东西!”他是让靖和郡王过上的猜疑。
靖和郡王哈哈大笑:“那是咱们的传令兵!”张豪惊魂不定:“是吗?哦哦,是是,他小子是最好的马,那白马,他又银盔甲,把老子吓死了!”
悄悄的看,见靖和郡王缓和过来,这位将军悄无声息的吐了口气,总算救回来了不是?
那传令兵过来,双手奉上一根包着箭的信:“回郡王,这是给您的信,但混乱中是从哪里射出来的,我也记不得!”
靖和郡王怒道:“不是自己人,就是敌人,怎么你会记不清?”传令兵晕头转身的回道:“这信是我背后射出来的,但您看这箭?”
箭上也分不出是谁所发,而箭头是拗了去的,并没有伤人的意思。信封上还有几个字,写着靖和郡王亲启,别人谁看谁死!
靖和郡王冷哼一声,握信在手,觉得有千钧之重。当兵的全是不怕死的,这信要是换一个人见到,就冲着你这话,一准儿先要打开。但当兵的大多不认得字,但如果见到,会更想观看……靖和郡王沉重起来,直觉上信封上的字先给自己无形的压力,里面必然不是好话。
随口问着军情:“汉川郡王什么时候才到?”借着雾中勉强可见的光亮,把信打开。
一个图案画在信纸上,信纸发黄,像是好些年头的东西。
靖和郡王大叫一声,一头栽到马上。这一次结结实实的,因他才好过来,别人以后躲过这劫,这就把大家又吓一跳,等到去扶时,“咕咚!”,靖和郡王半边身子已然落地。
砸得地面上草汁横飞,溅到靖和郡王脸上。
……
天是下午,一抹青白高远地把天空托得穹顶般亮。石榴花打出嫣红一片,落在地上无端的像雨后落红,却清新的若洗净一地跋扈灿阳。
边城的炎热,和它的寒一样,因四面无遮无挡,群山近在眼前,又其实远在天边,这热来得更早些。
宝珠独自在房中,打开小小乌木箱子,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的旧纸卷儿,聚精会神的看起来。
这上面是炭灰划的道儿,像是路,标的有一些方向。有几道线几划破纸边源,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大食。
如果没有别的猜测,这是一幅手绘出来的古地图。
宝珠看得认真仔细,也许,与她经商有关吧。
日头经过木叶的洗练,化为无数均匀的金黄色,把窗下这个还算年少的妇人面容染亮。
她有一头乌鸦鸦的好头发,衬出雪白的面庞。好气色,让双颊上红晕微生,笑涡似让红晕堆聚而出,盛满着她独有的娇美。
黑亮的眸子,与她的女儿加寿一模一样,在这一点上,她的女儿其实像母亲。但当父亲的太过英俊,直把儿女们不明显随母亲的地方全遮盖下去,空留下随父亲的一个好名声。
她就要出门去,去见那可能也许是京中流蹿出来的贵人。
也许,只是和贵妇人有染。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做一些看上去大逆不道的事情?要知道他能拥有那样的一枚簪子,就是换衣食也足够无忧。
也许他还拥有一段梦萦魂牵的感情…。。这是促使他偏离道路的原因?失笑,紧跟而出。宝珠暗想,我哪知道什么是他本该走的路?也许在他心里,他正在走他天定的路。但妨碍到别人,也就不能容他。
二爷略做思忖,就很早的决定去见他,远在余伯南前往的时候。想到余伯南,宝珠有了笑意。他愈发的进益,但和表凶相比,总是差得很远很远。
为了表凶。
为了孩子们。
为了。。。。。。家里一切忠心的人,母亲舅父等等,宝珠更用心的把手中旧地图看了又看,直到房外丫头回话:“小哥儿们睡着了。”
收起地图,手指带着郑重锁好乌木箱子,亲手放到宝珠衣箱里,压在无数殷红娇黄流光溢彩的色泽之下,面上犹带流连,犹有沉思,宝珠袅袅走去打开房门。
红荷在外面陪着笑脸儿:“奶奶去辞行,这就是个时候。”
宝珠在房中看的是什么,红荷是不敢问的。宝珠也不会告诉她,这件事情她压在心底,就是母亲袁夫人也不会说,只有表凶回家,倒可以和他商议一二。
上了锁的箱子,也不担心丫头们收拾衣箱会见到,见到她们也不会乱打开。而那锁,是宝珠无意中得来,据传来自海外,也就意味着本地无人能配这钥匙,妙手也许能打开,一张模糊不清的旧地图,又有何用?
宝珠放心不会让人发现,把她最近才起来的小秘密揭穿出来。她只和表凶说,只等袁训回家里来,请他揣测这主意行不行?
嘴角微起弧度,宝珠轻笑,就是不行,宝珠也已经办了。表凶不答应,收回来也行。
房外是青天,一树石榴花浓艳艳。天好,花好,家更好。谁敢毁坏这家这天这花,宝珠都会尽自己力量,保护这一切,驱散那一切。
瑜哥儿睡在雕百子嬉戏的小木床上,睡得呼呼中,小肚皮一上一下的起伏着,嘴角边噙出笑容。
璞哥儿睡在他的雕加官进爵的小木床上,睡得呼呼中,手脚还不老实的握着,像在寻人打仗。但看他皱起的小眉头,又像在辅国公床前听打仗故事,听到紧张处,就是这模样。
回来把故事告诉母亲,也是这模样。
黑宝石似的眼睛紧张成黑豆子,但心满意足。
窗外午后的日光和他们英俊的小面庞相比,都逊色下去。
这是白天,一般他们是哄不睡的。他们要玩小刀枪,哪有功夫去睡觉。但玩着玩着,就地睡着。草堆里,假山石上,也许是亭阁台阶上面,孔青带人跑他们回来,洗干净手脚,这就方便当母亲的来道个别。
对着大儿子笑,宝珠爱怜的柔声:“敢是梦里见到父亲了吗?看你笑的多喜欢。”当父亲的,也足有一年没见到儿子,也是信中把儿子女儿问了又问。
袁训爱孩子们,也就等于对宝珠的一片深情。宝珠在两个小木床间坐下来,给瑜哥儿扯好小被子,又用帕子给璞哥儿把指甲上的泥揩揩,见他们小胖脸上无忧又无虑,更觉得自己没有做错。
狡兔也有三窟是不是?
宝珠也应有后路,她只为家人罢了。
香姐儿和祖母对坐着,穿着桃红绣百花点缀瑞兽的衣裳,豆绿色灿出金光的小裤子,扯着袁夫人的淡青色衣袖咿咿呀呀,见母亲进来,对着她流出无数口水,亮出才扎的两个小牙头,会叫人:“娘,”
袁夫人和宝珠一块儿嫣然,在这里,叫父亲为爹爹,让她学叫母亲,她能先叫出一声娘出来,带足边城的味道。
宝珠好想抱她,可她肚子又大了一圈,只能抱憾。也不好弯腰,拉拉女儿小手,柔声道:“要有几天见不到你,你呀,陪着祖母不许淘气哦。”
香姐儿也听不懂,只把宝珠的帕子,雪白上绣红萏,她特别爱好颜色,扯在手中玩。宝珠就把帕子给了她,怕她等下哭闹。趁着她玩得兴高采烈,对袁夫人欠欠身子,袁夫人也怕打扰到香姐儿,含笑无声:“凡事儿小心,”目送宝珠出房门,卫氏丫头跟上。
出了二门,万大同辛五娘跟上。走出大门,是赵大人和余伯南带着人跟上。宝珠上了车,最后一辆车里,是满面不情愿的小贺医生,往外面嘀咕:“怎么又带上我?这不是胎相都安稳下来!”
转脸儿欣喜:“哎呀,离了我可就不行。”
一行人往码头上去。
这一回,卫氏也跟上,也就没那么担心二爷又一个人办差去,不在她眼皮子下面看着。
……
都说山西缺水,与处在黄土高原上,降雨量不多,又分布不匀有关。要说河流,也有一些。黄河水系和海河水系都流经,也造成行商的许多便利。
一只大船,像自江海中行来,因船身的庞大,带出浩浩荡荡的气势。船头上一面大旗,江风中展开平整,斗的一个字:袁!
这旗可不是现做的,是早就为袁训做好的一面将军大旗,预备着他凯旋再回来,十里亭外接他,让儿子们候在旗下,早早地能让丈夫见到宝贝们。
不仔细的看,江岸上的人也不能贴到旗帜上去看,是看不到上面有拆线的痕迹,把原本绣好的金线图案拆下来,剩下一个袁字,二爷恰好能用得上。
码头上早就议论纷纷,水天快近一色的暮色中,是傍晚该回家的时候,码头上也还挤满人,就为看一眼这大船是不是还会出现。
船上不太容易见到有人出来,乍一看上去,就是个守船的人都没有。风中,只有大旗飘扬,昭示着什么,也彰显着什么。
威风和凛然,像千古岁月里走来的痕迹,存在于无形中,又无从去捉摸。
要怪人家威风的,人家不就树个大旗在船头。有眼红这威风的,自管自家船上去树好了。附近也有这样的大船,船上也有旗帜,旗帜也大,上面金线银绣也不少,甚至还多出来许多耀武扬威的家人,但相比之下,总是不如袁家这船气派。
“气势这东西,不是暴发户穿件织锦衣裳就能看得出来的,”有人说道。
“就是,就像省里老爷们哪怕是件青布小褂,也比县里大人们穿官袍要精神,”
“那叫居移气,养移体,”
“别说了,你们知道船上是什么人?”
“这不用你说,袁二爷呗,还能不知道?”
还就有人不知道,懵懂着问:“袁二爷是谁?”就有人指给他看:“你只看看这码头上那拨子混混老老实实的,今天不敢来乱收钱,你就知道什么是袁二爷了?”
“哦哦,原来是他!”问的人知趣闭嘴。
阴影里,福王和陶先生一前一后站着,陶先生还是苦劝:“王爷,提防有诈!”
福王转过面庞,亮得邪乎,白牙森森然:“我怕有诈!我现在什么都不在乎了!”一抖衣袍,就要往码头上近水的那一端去。在他的心里,还有什么是可怕的呢?
他的子嗣,他已经安置好,收到信,说已到他所谓的“老家”,母子还算能过得习惯。他的爱妻,早就不在。他的儿子,从生下来就父子远隔,也已不在。
誓要把这皇权砸碎重铸变成他自己的福王,这一次真的发了狠。
月儿淡淡升起,照在他从容不迫的步履后面。他走得相当的稳,这步步从此,走的是刀尖子上。苦笑浮现在福王面上,早在他走出王府的那一天,他走的就是刀尖冰屑路,这是他自己选定的,他为此丢了王妃丢了儿子,丢了本该属于他的一个家。
弃了许多,也应该得到不是吗?
阴鸷如黑暗最深处的眼睛,望向那个大船,这一回将得到的是什么?一个同盟的人,还是一个对头?
袁二神龙见首不见尾,与普通的人有不同。
如果是少年英杰,他求的就应该是名声,是天下人都知道的虚名声。可他倒好,英雄宴过后,一晃经年不见人影,就是名声也很少听到。再出来时,又依然能霸住一方。
在福王看来这里面有手段,这手段不是一个以前从没有听到过的少年能做到的。他眉头更紧,要么,和他一样,同是皇族不甘人,要么……。只要他不是同等身份,他是一时的少年心性,是太子的人也好,是谁的人也好,对福王来说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去死吧。
不和,则离。
身后有脚步声跟上来,给福王安慰。陶先生跟上来了,他对自己忠心耿耿,不如说许给他的让人心动。
只要能打动人,许以江山,就像许给苏赫,许给郡王,许给草莽流盗……这又有什么?反正到最后坐江山的只能有一个。
只能有一人。
前面说的话,到后面能算吗?
大家都知道不算,都各有各的贪心。就像福王走向大船,取出帕子招展着。他也贪心,他要人,要这个江山。
……
大船停下,明月也恰恰高升,从船帆后露出光华灿烂,把船和岸上的人照得雪亮。甲板上,白雪也似,浑然好时光。
脚步,踏碎月光,踏入帘栊。福王半个身子进来,半个身子浮在帘栊中时,喉咙里先低低一声呻吟,带着诧异和惊奇。
陶先生以为遇到不测,就急忙跟着往里进。雪白上好月华锦制成的帘子,在他的手将碰未碰时,一声怒斥出来:“什么奴才!也敢进我的地方!”
船舱两边,无声无息的掷出各一道绳索。绳索随意的抖落成圈,拿鹰捉鸡似地把陶先生一缚,绳索一收,陶先生人到了半空中。
“哎哎,”只两声,陶先生让悬吊起来。忽然生出变故,码头上的人全张大嘴,不知是让绳索的精准给吓住,还是让这船的主人给惊住,但见绳索有生命似的往外一弹,陶先生空中翻了好几个圈,大叫声中,笔直对着江面落去。
“扑通!”
他落水中,溅出一簇高大水花,也在众人心中溅出一长串子奔雷惊风。这袁二爷,果然是狠!狠角色!
这是看不顺眼的人不能进是不是?
就有好事者盯着船舱门,想看刚才进去的那一个,怎么没倒霉蛋儿的摔出来?
福王甚至没有出来看陶先生落水后的死活,他的视线在他初进帘栊时,就被里面的东西吸引住。
船舱里有什么呢?
两边窗户全开,满地月光从飘动的帘子落进来,那帘子和船舶门帘子不同,帘做微黄,在月下更添月光色,用于待客赏月,也更添韵味。
这是宫中独有的丝锦,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招月来。意思用这个帘子,月色不来也要强来。就是没有月光的时候,微有光亮,帘本身就是微黄色,看上去也足有一汪月光可以赏。
外面没有这样的东西,这是宫中织造研究出来,宫中贵人们独用。不受宠的贵人也不能有。福王愣在原地,不由自主的往前一步,全身都在船舱里,但面上还是愣愣,走完这一步,又愣在当地。
这是他的母妃,老太妃在世时,最喜欢的东西。而且独霸到只有她一个人能用,别的嫔妃用就有罪。
律法上没有这个罪名,但别人也就不敢用。就是当今以前在东宫里,也不用这个东西,算是给先皇面子,让老太妃一步。
太上皇去世以后,老太妃除去旧有存的招月来以外,余下的再没见到一匹新的。新的,太子殿下用的随意,中宫也不放心上,独瑞庆小殿下是拿来做帐子糊窗户,用了一个不亦乐乎。
当今并没有克扣老太妃的衣食,但也不再额外给她厚待。这种事情多出来,太妃只能郁郁而终。
算上去,也并没有人刻薄她。
因为太妃的喜爱,福王可能是遗传,也很喜爱。因为喜爱,他一见就痛彻心骨,这一帘明月,像是他的旧日子,是太妃还在时,他和王妃和和美美,初成亲的那段日子。
以至于他神魂颠倒,陶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