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保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保安-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百一十二章 圣旨

王承恩被朱济世的无理所激怒,跳着脚喊要等官军过来剿灭保安军。

在旁边的张楚找到机会插进话来说道:“王公公就不要再叫了,如果官军有那个本事的话,还会派你大老远的从京师来这里招抚。”

“咱们有话好说,有话好说。”郭志一在旁边极力打着圆场。他已看出事情有些不对,这里可是保安军的地盘,他发现自己好像作错了什么,大摇大摆的将自己送到人家面前,等着人家收拾。这反贼可不管你是什么千户大人,大内太监,丢脑袋可是分分钟钟的事。

“你们言而无信,背信弃义。”王承恩的声音小了些,但还是忍不住嘴里念叨道。

“背信弃义的事我们不会干的,说好了的去山东平定叛军我们还是要去的,不过你得先把圣旨拿出来给我们看看,看皇帝给了我们什么好处。”张楚说完向王承恩伸出了手。

王承恩下意识的抱紧了怀中的圣旨,那可是代表皇权的东西,怎么能如此的轻慢呢。

张楚看他紧张的样子,撇撇嘴说道:“你留着它干什么用,这本来就是给我们的,皇帝是让你来传旨的,到了地方你却不给,你想违抗圣意吗。再说你能将圣旨怎么样,你又不能毁了他,你死了圣旨还是会到我手中的。”

王承恩看着大堂内不知什么时候站出来的保安军士兵彻底绝望了,毁坏圣旨的事他干不出,并且他感觉到张楚的话没有一点儿玩笑的意思,即便自己死了也维护不了皇帝的尊严。

一个保安军士兵走过来从王承恩手中将圣旨拽走,放到了张楚的面前,王承恩挣扎几下放弃了。双方的力量对比太悬殊了。

张楚不再理王承恩,打开圣旨看了起来,王承恩看着他那大不敬的行为心中气愤,却也没有办法。

看完后张楚对郭志一说道:“果然如郭大人所料,皇帝吝啬的很,只给了一个游击的空头衔,粮食饷银什么都没有。郭大人你说接下来怎么办?”

“我说怎么办?”郭志一这时有点儿发蒙,这事什么时候轮得到他做决定了。

“郭大人之前的计划很成功,皇帝同意招抚咱们了,咱们现在还有一个皇帝贴身的太监作人质,咱们是接受招抚为皇帝去平叛,还是在这里自立为王?”张楚十分客气的问郭志一。

“你们不要反悔啊,不是都说好要接受招抚的吗?”郭志一急忙阻止张楚自立为王的想法,保安军要是自立为王了王承恩和自己即便是不被祭旗,皇帝也饶不了他们,郭志一还想多活几天呢。

“那就听郭大人的,我们去山东平定叛乱,这一路上粮饷的征集就劳烦郭大人了。另外还有一件事要提醒郭大人,想要向外传递什么消息我们可以帮忙。”张楚从善如流,听从了郭志一的话就不再造反了。

张楚又转头对呆立在那里的王承恩说:“圣旨我看了,皇帝说让你任监军和我们一起去平定山东的叛乱,你是去还是不去?”

王承恩张张嘴说不出话来,去山东平叛是皇帝的安排,他跟着去是应该的,可怎么觉得这其中的味道不对呢。

张楚见王承恩不说话继续说道:“王监军,现在你是我的手下,一切行动都要听从我指挥,行军打仗事关重大,对这里所有的事都要严格保密,回去告诉你那两个随行的小太监,不要乱说乱动,有私自向外传递消息者杀无赦。”

“我是忠于皇帝的。”王承恩憋了老半天才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我知道你忠于皇帝,现在你也没有做背叛皇帝的事啊,你想想,如果我们去了山东灭了叛军或者和叛军杀个两败俱伤不都是你们想要的吗。你最好乖乖和我们合作,不然我们一拍两散,我们还是在这里造反,也没什么损失,不过你就惨了,我们自立为王后就封你为大内太监首领,皇帝刚对太监有点儿信任,你就办出这么一出来,这下太监又要缩回宫中夹起尾巴做人了,宫中的太监全都要恨死你了。”张楚倒很有耐心,不断的开导着王承恩。

“你们是不是有什么犯上作乱的阴谋?”王承恩可不敢相信张楚。

“我们能有什么阴谋,山东历来是官府重兵把守的地方,现在为了平叛又聚集了十几万大军,我们几千人到那里去搞阴谋,那也太想不开了。我们只想从皇帝那里得点儿好处,又不想让你这个太监压在头上,要不是你还有点儿用早就杀了你作成肉干了。你要是能说动皇帝给我们好处,为皇帝打仗不成问题。”张楚边说边对王承恩上下打量了一遍,好像在看他的肥瘦。

“皇帝天生仁慈,只要你们为皇家出力,高官厚禄肯定没有问题,你们要是继续危害朝廷我死也不会放过你们的。”王承恩嘴上说的很硬气,心脏却狂跳不止,在路上张楚让他关心一下饥民的情况,他真的去看了,亲耳听过饥民们说怎么吃人,流贼怎么将人作成肉干等到无粮时食用。

“那这个监军你是当还是不当啊?”张楚追问道。

“我当,但你们不能做犯上作乱之事。”王承恩在肉干和傀儡之间选择了后者。

“来人呢,送王公公下去休息。”几个保安军的战士过来将王承恩带了下去。

大堂内的郭志一不知自己走还是不走的好。张楚看了看他说道:“郭大人是不是很沮丧,好不容易找到的立功出头机会这就样没了,自己还处在了危险之中。”

郭志一心说这不都是你害的吗,可现在他可不敢露出一点儿不高兴的神情。

“事情没你想的那么坏,我与朝廷合作是有可能的,只要你不从中捣乱,我们与朝廷会合作很长一段时间,这期间朝廷没准还会奖励你呢,不过为我们干事也不会白干,这一切都靠你自己的选择了。”张楚的话让郭志一又感到了一丝希望。

“还请您念在往日的交情上多多照顾。”郭志一光棍不吃眼前亏,先保住自己的小命再说。

张楚懒得再与他纠缠,叫人将郭志一带了出去。然后布置人员对郭志一和王承恩严加监视,不能让他们跑掉或者将消息传递出去。

张楚这边还有要事需要马上处理,因为孙元化听说张楚回来了,找人传话,说什么也要见张楚。

第三百一十三章 我要见大帅

张楚回到中阳还没有待安稳,孙元化就传话来了说是要见他。

千里迢迢将人接来自然不能怠慢。张楚顾不得旅途的劳累马上就来到安置孙元化的地方。

“小兄弟你可回来了,你能不能为我通传一声,我要见你们的大帅张楚。他们不让我到处乱走,更不敢传话给你们的大帅,你的官够大,我想一定能够办到。”孙元化见了张楚连句客气话都没有说,抓着张楚的胳膊急切的说。

“你有什么事尽管对我说。”张楚奇怪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吸引力了。这孙元化非得这么急切见自己。

孙元化这么急切的要见张楚还真有事情。要见张楚的想法从孙元化一进入中阳县境就产生了。

接送孙远化的士兵一路急行,不敢在路上耽搁,生怕出什么意外,不过他们的运气很好,在路上没有引起官府的注意,顺利的到达了中阳边境,护送的士兵都松了一口气,这下可算到家了,大家都安全了。

孙元化由于身遭巨变,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脑子一直都不很清醒,到这时他还没有想明白是应该做个忠臣在牢中等着皇帝来杀,还是为了忠于皇帝逃出来挽救大明的危机。不过当他走过中阳边界的关卡时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因为他被关卡旁边的城堡所震惊了。张楚为了防御官军的进攻在通往中阳的要道上修筑了棱堡,这些棱堡在其他人看来只是外形奇怪而已,不会有太多的想法。在孙元化的眼中却大有不同,因为孙元化是个识货的人,他在山东的时候就曾想方设法的提高城池的防御能力,以对抗后金军的进攻。通过与葡萄牙人的接触孙元化了解到了一些关于棱堡的知识,并在建造登州和莱州城时采用了一些棱堡的理念,这使得登州和莱州的城墙都有了棱堡的雏形。

但向孙元化传授棱堡知识的毕竟不是军事专家,对棱堡的了解也不很全面,这一切都要靠孙元化自己去摸索,当他见到中阳的棱堡时许多以前的疑问解开了,可更多的疑问又产生了。城墙竟然可以建成这样,孙元虽然有许多地方看不明白,但他已感觉到来自这座堡垒的压力,如果让他带兵进攻的话,他还想不出有什么好办法取胜。

“走了,孙先生,我们还要在天黑前赶到中阳呢。”护送他的士兵不明白孙元化为什么会对着城堡发愣,见他看了半天还是不动只好过来催促道。

“这城堡是什么人设计建造的?”孙元化知道明朝原先没有将城堡建成这样的先例,这中阳地区肯定是出了什么能人。

“能设计出这么厉害的城堡只有我们大帅张楚了,这只是个小城堡,你要是见过神木渡口的城堡和改造过的府谷城就会更惊叹了不起了,就会明白传说我们大帅是神仙转世不是乱讲了。”这个士兵跟着张楚到处征战去过不少地方,看见了官军在城堡下碰壁,所以对张楚更是奉若神明。

“你能不能代我传个话,我要求见你们的大帅,我有许多问题要向他求教。”孙元化参与过对后金防御工程的建设,宁远城的建造就有他的一份功劳,后来的宁远大捷就是靠着坚固的城墙和犀利的火炮打伤了努尔哈赤。现在明军失去了对后金军野战的勇气和能力,只能靠固守坚城来消耗敌人,这更突现出来建造合理的城池的重要性。所以孙元化一见到棱堡这跨时代的产物真是激动不已,非要见一见这建堡之人。

“这我就帮不上你的忙了,我一个小兵怎么能见到大帅呢。”士兵在跟随张楚解救孙元化时张楚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现在张楚不在,更不能说破。所以找借口推脱着。

“你们那个带队的公子是不是官够大,他能不能见保安军的大帅?”孙元化还不死心,可他对中阳实在不熟悉,更没有什么认识的人,这让他很焦急,后来他想到了救自己出来的那个年轻人,没准他能使自己见到被士兵称为大帅的能人张楚。

士兵被孙元化这么一问忍不住想笑,控制着不让自己笑出声来,缓了一下才说道:“他的官当然够大,见到他肯定能见到大帅。”

“那就好,你记得他回来时一定要告诉我,我好求他带我去见你们的大帅,一定要记住了。”孙元化不放心的叮嘱着。

“好,他一回来我就向他禀报。”士兵心想这事还是比较容易的,就答应了下来。

一行人在傍晚时分进了中阳县城,在城内孙元化见到了先期到达中阳的家人。孙元化的儿子见到自己的亲爹痛哭不已,父亲为了国家的利益常年东奔西走,练兵筑城,最终却落得个身陷囹圄的下场,要不是被人营救没准就要死在监狱之中了。

孙元化见家人都很安全放下心来,安顿好家人,孙元化还要为大明的安全操心,顾不上休息自己躲进了房间中,用找来的纸笔,凭自己的印象勾画棱堡的样子,对照图纸他越看越觉得这城堡设计的精妙,整整一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孙元化要出去再看一看中阳城的防御设施,却被士兵告知,为保障他的安全,他暂时不要到处走动。一切都要等救他的人回来再说,这更强化了他要见张楚的意识。

这几天来孙元化一真追着负责保卫的士兵问张楚什么时候回来。士兵不胜其烦,所以听说张楚回到中阳,立即就向张楚报告说是孙元化要见张楚。

“您对棱堡建造的事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张楚听了孙元化讲述的理由大言不惭的包下了有关棱堡的所有问题。

“你也懂得建造那种奇怪的城堡,不是说这些城堡都是保安军大帅张楚设计的吗?”孙元化有点儿不太相信。

“您还没问过我叫什么名字呢。”张楚笑着说道。

“失礼,失礼,请问公子贵姓高名。”孙元化这才想起来,对面这个年轻人出生入死,远赴京师将自己解救了出来却没有问过人家名字。

“我姓张,名叫张楚。”张楚本来想摆一个漂亮的亮相造型,可看见对方是一个五十岁的老男人只好作罢。

第三百一十四章 狗骑兔子

“你是张楚?”孙元化真的有点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这张楚可是一方流贼的首领,还曾在京师大败过后金的骑兵,一个人干了这几件事就可以称的上传奇人物了。

后来张楚又反叛了许多朝臣还为朝廷失去了一员善战的将领而惋惜。

没想到他竟然亲自到镇抚司的大牢中将自己接了出来,这真可谓胆大包天。能在战场上杀敌,胆子又大,还会建造城堡,据说保安军中许多新奇的东西都是他设计的,并且还这么年青,这样一个人站在自己面前却没有认出来,自己这才叫眼拙呢。

“我是张楚,如假包换,先生对棱堡的建造感兴趣?”张楚看着孙元化桌上画的棱堡的图纸问道。

“是的,只是其中有许多不解之处,所以想找你来问问。我知道这涉及到军事秘密,可这对大明来说太重要了。如果在关外能建成如此坚城那防守后金无忧了。”孙元化在想着怎么守住大明的江山。

“这好办,一会儿我带您到处走走,你还会看到许多新奇的东西。但有一点我要跟您说,什么时候人都是最重要的,您招募的辽东子弟不可不谓勇猛,您新铸的火炮新制的火器都很犀利,可这些都成了危害大明江山的东西,好的武器还要看掌握在什么人的手中。”张楚对孙元化的经历也多感慨,孙元化为强化大明的武力下了不少功夫,可最后栽倒在用人不当上。中国军队进化的历程便这样被打断了。张楚之所以费这么大的力气将孙元化从京师抢回来,就是看重了他对明朝军队改革的贡献,不想让这个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先行者在骂声中被砍头。

张楚下了命令卫士们下去准备了。等待的时间张楚和孙元化在屋内闲聊。

“先生是否还在想我那个神是举还是不举的问题。”张楚想看看以孙元化这样聪明的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我想过了,这句问话里边存在着诡辩之术一类的东西,我虽然还没完全想明白,但它也证明不了我的信仰是错误的。”孙元化这些天还真思考过这些问题,他虽然有点儿感悟,却还不十分明白。

“这里边确实存在着诡辩的意思,不过它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对于任何事物不能说的太绝对。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里边就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将什么说成唯一的万物之主,必不能自圆其说。信仰应是兼容并包的东西,不断的用心去感受。每个人心中的神是不一样的,同时也是不能完全能对外人表达的。我们的祖先有着许多先进的思想,只是后来被解释歪了。”张楚希望自己的话语能够对孙元化有些影响。

“我们祖先的东西确实很好,可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中国以外的许多国家已经超过我们,我们再不改变就落后了。”孙元化属于最早睁眼看世界的人,也是能够敏锐的感觉到大明朝正走向衰败的人。

“我们改变不等于抛弃中国传统,我们吸收外国的东西,不等于全盘接受他们。今天我就带您看看在中国的土地上也能有全世界最先进的东西。”张楚决定还是用事实说话。孙元化等人信仰的改变多是被国外传入的先进技术所吸引,张楚想让孙元化见识见识更为超前的技术。

这时卫士已准备停当,连郭西园都赶了过来。

张楚介绍郭西园和孙元化认识后,郑重的对郭西园交待道:“孙先生可是我们的贵客,现在他的身份暂时不能对外公开,一定要保护好孙先生和他的家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