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保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保安-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楚走进教室,梅兰竹菊四位大小姐已经整齐的坐在桌子后边等着他,见他进来起身鞠躬道:“老师好。”张楚感到教室内变得份外明亮,不但有高烧的明烛,而县好像还有三个电灯泡在闪闪发光。

当然这比面对那个老男人要强得多了。

李梅她们在学校教孩子学习,语文课不在话下,可对于张楚和朱秀才编写的其他课程却十分的吃力,自己努力的去研究有许多问题还是不能明白,李梅将课本拿给李忠孝看,李忠孝也只能慨叹张楚编写的课本的奇妙,其中的问题他也不能解决,其这是他们父女同间补课的原因。

在电灯泡的照耀下张楚只能开始了规规矩矩的授课,张梅将心中的疑问一个个问出来,张楚一个个的解答,那三姐妹也在旁边认真的听着。

渐渐的姐妹们对这个贼人放松了警惕。

“你杀过人吗?”李菊在休息时终于问了一个困扰他很久的问题。

“当然杀过了,我杀过很多人,我在敌军中曾经杀了个七进七出。”张楚有了表现的机会当然不能放过。

“骗人,七进七出的是赵子龙,杀人的人都是豹头环眼,身高长二,青面红须,要不就是白马银枪英俊潇洒,你跟这两种人都不沾边啊。”小姑娘描绘着他心目中的英雄。

张楚心中叫苦,李忠孝以前给女儿请的家教是不是说评书的,我肯定不是第一种人,但怎么也和后一种人沾一点边吧,看来这小姑娘还需要进行审美观的教育。”小姑娘不要整天想着杀人什么的,要不给你讲讲永通吃不到羊的狼的故事。”

“李菊认真看书”李梅的声音响起来了,张楚不由抬头看了看他手里有没有平底锅。

“李姑娘累了可以休息一会儿。”张楚没话找话。

“老师,我不累。”李梅回答。

“其实这些课本中以后不知会不会有一本教大家学习夷人的语言的书。”张楚虽不希望中国出现英语课本,可前世脱不开始的魔咒使他不由想起它。

“你还会说夷人的语言?”这终于引起了李梅的兴趣。

“怎么不会,相当年咱也是过英语四六级的人,先不说那么高深的事情,咱们还是从教材说起,教人说话书人肯定有人,书中的一个女孩就叫梅梅,不过他不姓李,好姓韩,还有个男孩叫李雷。还有他们的朋友一起生活,发生了许多故事,对了还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张楚终于有了表现的机会。

张楚清了清嗓子唱道:

一切从那本英语书开始的

那书中的男孩lilei

身边的女孩名叫hanmeimei

还有jimlily和lucy

katelintao和unclewang

一只会说话的鹦鹉叫polly它到处飞

好多年没有再一次翻开它

但哪一段说的谁和谁

偶尔还能细细回味

书中他们的喜与悲

书外身后的是与非

还有隐隐约约和我

一起长大的小暧昧

张楚动情的唱着,边唱边回忆着以前的美好时光。

一曲唱罢梅兰竹菊四姐妹坐在那里看着张楚,静静的不出声。

“怎么样,听入迷了吧,我唱的好吗?”张楚想唱完了怎么也给点掌声啊。”完全听不懂,这歌是你写的吗?”李兰一点也不给面子。

“不是我写的,是别人唱的我记住的。”张楚只好老实回答。

“是这样啊,不过一个课本里还有故事也挺好的,有时间你给我们讲讲,看看我能不能学会这夷的语言。”李兰的好奇心起了作用。

“好好,这太好了,有空我一定教给你。”张楚的心情大好,心想不给我面子,我一定要让你尝尝背单词的苦。

讲解完毕之后姐妹四人开始做一些练习验证,张楚无事只能看着她们发呆,心想要不要编写一本初中的生理卫生课本。

白天忙碌晚上授课,张楚终于过上了夜晚不再寂寞的生活。

第五十七章 张大头(一)

有道是好事成双,张楚晚上的困扰解决了,白天邓庆年又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有新的钢材冶炼出来了。

张楚正在保安军的大帅府紧张的忙碌着,大帅府听着拉风,其实也不过是几间普通的民房,现在的张楚还真没到能够享受物质财富的时候,邓庆年从外边进了大帅府,脸上挂满了笑容,内心的欢乐溢于言表。他手中拿着一块钢材像献宝一样递给张楚,双手捧着小心翼翼好像生怕它摔坏一样。

“那是块钢,大叔,如果能摔坏了的话,你给我有什么用。”张楚取笑到。

邓庆年放下钢材,不好意思的擦了擦手,笑着说道:“这块钢简直太好了,我都不舍得放下它,我干铁匠活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的材料。它的硬度极高,我们用以前的百炼钢的钢刀砍过,只在上面留下一点点痕迹,而且他的韧性好,用它做成的钢片弯曲之后又弹了回去,力道十足,这要是做成一把利剑的话,那可是少有的神兵利器。”

对于打造神兵利器张楚却没有太大的兴趣,因为他知道,你手拿再好的冷兵器也不是一把手枪的对手,武功的大好时光从张楚穿越到这个世界就结束了。”你们可以用这种钢材制成燧发枪的簧片,提高发火率。”好东西还是有用处的。

“是啊,这是个好主意,这下燧发枪就不愁打不着火了,用枪的那帮小兔崽子,再也不敢乱说我们制造的火枪不行了,枪的寿命也会大为延长,如果能将这些钢打造成枪管的话,可以将枪做的更加的轻,更加容易携带而不会炸膛。”邓庆年跟着张楚的思路扩展,一下子想到了很多使用这块材料的办法。

“你们还是按照以前的办法,先生产一些短的枪管,减轻短火枪的重量,使它更便于携带,那短火枪真要成为了利器了。多生产一些簧片,改装所有的燧发枪。这种钢最大用途还不是这个,它可以做为工具钢对其他材料进行加工,制造出以前我们想造而造不出来的东西,还可以对现有零件进行加工,生产出更加精密的机器,如果用在车床上,我们的制造水平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不会就有这么一块材料吧?”张楚生怕是邓庆年他们在炼钢的过程中偶然得到的这一块材料,赶紧问。

“怎么会就这一块,我们已找到了制造这种钢的方法,今后能源源不断的制造出一模一样的钢材,只不过现在产量有点低而已。”邓庆年骄傲的说。

原来到达中阳后邓庆年领导下的各种工厂建立了起来,原先一些村民私下开采的铁矿、煤矿被征收了过来,炼铁高炉和新式的炼铁炉都建立了起来。中阳丰富的矿产资源为邓庆年他们提供了大量的新材料,在换用新的耐火土之后高炉和新式的炼铁炉的寿命更长,炼出了质量更高的铁,而且成本越来越低,现在他们炼出的钢已经与大明其他地方的铁的成本差不多了。在张楚的提示下他们利用中阳县境内的石墨资源,试着制造坩埚,几经失败,已经能够制造小的石墨坩埚,用石墨坩埚和石墨耐火砖砌成的新式炼铁炉,大幅度提高了炉温,已经能够将钢熔化,而且生产出的钢更加纯净,质量更好。虽然炉子小生产量低,却可以不断的稳定产出优质钢材。

张楚听后心情大好,有了这些利器如果加以时日,就不怕敌人的进攻了。

不过现在张楚还有一个更加紧迫的事要做,这件事做不好比被强大的敌人打败还可怕。被敌人打败还可以东山再起,可这件事做不好那可真的是万劫不复了。这件事就是银子的问题,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张楚现在缺的是银子,银子什么人都缺,但张楚的缺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缺,他是缺少作为流通货币的银子,用现代词讲就叫“通货紧缩”。当然这不是张楚一个人的问题,这是整个大明的问题,崇祯同学最后自挂东南枝有一大部分原因就是这个问题造成的。张楚可不想挂在树上看风景,所以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大明实行的是银本位,以白银做为货币储备和流通,但中国的白银产量并不多,大部分白银都是海外流入的,但是1610年之后,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开始减少。主要原因是英国、荷兰海盗的兴起,使得海上生意风险很大;西班牙由于一方面白银的外流,另一方面进口了大量的物品,使得国内货币供给不足,陷入了通货紧缩的危险。西班牙政府开始有意识控制在马尼拉的贸易,中国的出口受到严重影响。

还有就是日本的内乱使中日贸易额大为减少,日本的白银流入中国的速度放缓。

因为出口的减少,中国经济陷入了危机,主要表现为非食物产品价格通货紧缩,而食物价格上涨,出口的重要货物丝绸、陶瓷和茶叶出口量大减,江南是这些物品的主要生产地,经济危机对江南地区的打击尤为严重。

到崇祯末年长江三角洲下游地区的经济活动实际上已接近停止,生铜、铜币、生丝、丝绸、棉织品、桑蚕、土地和其他非食用物品的白银价格在急剧下降,税收收入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急剧下降,但是军费不断扩张等原因使政府支出无法削减。这种经济危机和灾害叠加的后果是让人们开始窖藏白银,以备不时之需。这进一步加剧了货币的萎缩。

在市场上作为流通的货币大量减少严重的影响了商品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本来崇祯的老祖宗朱元璋已为他准备了很好的破解之道,那就是发新纸币。可朱老先生精心设计的大明宝钞被他那些贪婪的子孙玩残之后,崇祯皇帝也失去了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同样也给张楚出了一个大难题,纸币在明朝人的心目中已烂透街了,谁发行也不会有人认的。没办法张楚只能与银子叫劲,你们不是喜欢银子吗,给你们银子,但要换个样子,张楚决定发行银元。

第五十八章 张大头(二)

明朝时候,还没有出现中国自己制造的银元,只有银锭,只有海外的少量银币流入,主要不是做为流通的货币,只是一些有钱人的收藏。银锭的成色不同,大小不一,交易使用十分不方便。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隐患是保安军的控制地区如果没有自己独立的货币体系,明军不用军事进攻,只要有一个明白人对保安军进行经济封锁,保安军就会不战自败,根本没办法长期坚守。

要想制造出银币首先要确定银币的样式,这个张楚决定借鉴后世最著明样式。不过张楚对其进行了更改。一番写写画画大明保安银元的样式出炉了,一面用张楚的侧面头像,四周围绕着“大明保安永保平安”的字样,背面为树枝环绕的壹元字样,张楚决定今后要废除银两的流通所以直接就改两为元了。不过以张楚的绘画水平画完了自己都觉得难看。为此张楚专门跑去求李梅为自己画像。开始李梅画的总想讲究个布局韵味什么的,张楚看后说画个脑袋就行了,所以定稿的时候变成了只有张楚的侧面的一个头像,上面环绕着的八个字“大明保安永保平安”。

银元的重量定为了7钱2分,其中银占89%,铜占11%。做为钱币爱好者这些数据张楚还是记得很清楚的。样式即已定下,张楚马上命人找来工匠手工雕刻冲压用的钢制模具。造币厂同时开工修建。

作为一个保密工厂,为保证安全,造币厂建在了中阳县外山中的一个有溪流的秘密山沟中。

制造银元也并不是一件易事。张楚就地取材,决定运用简陋、粗糙、手工的传统工具铸造银元的。按照熔银、浇铸、印花、凿字等做银器的传统工艺来制造银元。

后来的日子里张楚整日扎在了造币厂,和工人们一起设计厂房,安装设备,改进工艺,经过十几日的苦干造币厂建成生产出了合格的银元。尽管张楚对这一切的每一个细节都十分的熟悉了,邓庆年执意要举办一个开工仪式,请张楚去参观一下银元的制作。

仪式开始了,张楚带领众人按照造币的顺序参观了银币的制造。

最先是工人们将银币生产的原料银和铜在简单的天平上称重,按比例放入大型坩埚中融化充分,然后注入浇铸模,铸成条片。

浇铸后的条片,经过新制成的水力碾压机一次次的碾压,轧制成铸币所需要的标准厚度。

供印制银币用的坯饼由水力冲床完成。标准厚度的条片进入冲模,冲下坯饼,边屑过秤后退回熔炼处。

坯饼经烘饼炉退火后恢复原有软度。工人再将坯饼通过一个转盘和月牙板间的凹槽,使边缘凸起,便于压印时花纹成型,可降低流通时对花纹的磨损。

最后的工作由一个巨大的水利冲压机来完成,水力带动巨大的铸铁冲压件下边安装着精雕细刻的钢制冲压头,冲压头被提起,一个工人及时在下砧子表面上的钢制模具内放上坯饼,然后让上冲压头准确而又迅速地冲压在下砧子上,让坯饼冲压成型。如此一下下冲压,每天可生产数百枚银元。冲压成型之后还要经过凿边、刻齿纹、就可以生产合格的银元了。

张楚拿起一个银元,用拇指和食指两指甲尖对卡在银圆中心,放在嘴边用力吹了口气,银元竟发出了声音,声音清韵柔和。张楚满意的将银元放入了自己的口袋,这要是传给后代就是文物啊。邓庆年等人更是兴奋不已,纷纷拿着银元欣赏着,保安军终于有了自己的货币,这是皇帝才能做的事情,张楚这样做可见其志不小,跟着他干,说不定将来也能成为个开国之臣什么的。

张楚的想法比他们更远,事实上这里边存在一个铸币权的问题,一旦夺取了铸币权不但可以确保自己的金融安全,而且还可以对使用这种货币的人征收铸币锐,铸币锐在纸币时代最为明显,后世的美国就是通过各国在国际贸易中使用美元结算,确立了金融霸权而对各国征收了铸币锐,各国的财富不知不觉间流入了美国,而换来的只是一张叫美元的绿纸。金属货币时代同样存在铸币锐。货币本身的实际价值即使低于它的面值,同样可以按照面值在市场上流通使用。为谋取造币的短期利润,铸币者降低货币的贵金属含量和成色,超值发行,即所谓的“硬币削边”。这时的铸币税实际上就演变成了货币面值大于其实际价值的差价收入。这种差价越大,铸币税就越多。而且以后张楚还想在银元信用的基础上推行保安军的纸币,如果能够成功那么就又有了可观的收入,对于缺钱的张楚这个诱惑十分巨大。

叮嘱铸币厂负责人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并鼓励工人努力生产后张楚离开了造币厂,张楚前进的战车上有了更强的推动力。

这个山沟中的造币厂不断的改善工艺,生产速度越来越快,质量越来越好。所制造的银元流通到大明的各地,十分受欢迎,人们争相使用,因为上面有永保平安字样,这种银元被称为平安银元。不过后来人们为了叫着方便就看着上面的人头侧像直接叫它:“张大头”了。张楚知道后懊恼不已,怎么把这个茬给忘了呢。

银币有了还要有银行,有银行就要有管理银行的人。特别是银行的行长一定要是自己信得过的人。后世的习惯钱是要由老婆管着的,可前提是你得有个老婆。银行的管理人员张楚在来中阳的各色人员中挑选了一批,建起了银行的基本框架,而这个行长却成了难题,张楚总觉得这个钱还是由自己的老婆管比较放心。可怎么能拥有老婆呢?

张楚评估了一下自己的状况,想要老婆确实很难,但要是强抢个民女什么的却很方便。于是他决定回延长县做一回强抢民女的勾当。

第五十九章 强抢民女

在离开中阳县前张楚还是不放心各部门的工作,带着人在各处转,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当他走到来中阳人才登记处,却发现那里发生了争吵,一个四川口音的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