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一路上没有德军飞机的骚扰,大概是因为这里已经是苏联空军的势力范围了那吧?一天一夜的长途跋涉,没有战死的人们有很多累死的!剩余的人都是劫后余生的精锐,他们带着与德军优势火力,优势兵器作战的宝贵经验。假以时日这场败仗一定要找回来!
痛苦一直在他的心头萦绕!失败的耻辱与对士兵们愧疚的心情纠结在一起,煎熬着他的内心!虽然他的选择没错,行军布阵、临战指挥也没有漏洞。可以说他没有给德军可乘之机,但还是被德军装甲部队重创了。决定性的一击居然匪夷所思的出现在他的大后方!情报部门是干什么吃的,被人捅了菊花还不知晓!一支至少有500辆坦克以上的庞大军队居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隐藏了这么久没被发现!这种无知与麻木当真是恐怖到了极点!
他在这一路上一直在总结,思索这一次自己战败的原因。爱思考的朱可夫系里面明镜似的,虽然因为很多的内幕不甚明了。可在总体的把握上还是很有用一番见地。
疲惫的他实在是没有精力再继续分析很多迷雾一样的隐藏问题,他现在亟需休息。跟所有的苏军战士一样,朱可夫那永不停歇的身体也有疲惫的时候,累心劳神不眠不休的战斗了三天三夜之久,就算是铁人也要熬不住了。朱可夫划定的安全区域就在眼前,距离图拉兵工厂的军火库不是很远。虽然早在图拉城沦陷的那一刻这个军火库就失去了联系,但是朱可夫还是希望这个储存着很多物资的大型仓库还是控制在苏军手中。他知道哪里的防卫措施应该能够经得住住考验的。
漫山遍野都是土黄色的军装,老毛子们歪七扭八的躺满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山头!德军要是在这个时候发起一次空袭的话,随便扔下什么东西来估计都不会落空的!就在冰冷的冻土地上,苏军战士们随地躺倒呼呼大睡!尽管他们肚子里大多是饥肠辘辘,一路上风尘仆仆的消耗了很多体力,极端的疲惫造就了他们睡觉第一位的需求!所以没有人去想其他的事情,天大地大睡觉最大!
这个时候,一支活跃在此地的苏军侦察部队资源担负起了为他们警戒的任务,满身征尘的西方方面军看来是经过了一场恶战!他们之中有很多人都被炮火留下了相当深刻的痕迹。粗糙的脸上没有一丝丝的生气!死水一样的眼神令人心悸!
朱可夫估计德国人没有余力来追击自己,他知道德国人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他们的力量必须要保留起来,因为在北方还有另一支更强大的苏军部队虎视眈眈。他们自然不敢掉以轻心,朱可夫深甚至设想过,德军把所有的重火力集中在自己这一面,罗克索夫斯基一定会全力进攻的,说不定他们已经打到了图拉市区也未可知!那一面隆隆的炮声从未停止过,士兵们作战勇猛无比,自然会尽全力打击德寇。现在已经到了一个令人欣喜的程度了吧?
实际上罗克索夫斯基的进攻的确是很顺利,他们在没有遭遇到德军有效抵抗的情况下距离图拉市去仅仅只有20公里不到,苏军的203毫米火炮甚至能够威胁到市区了。只是由于严重缺乏空中侦察,其他的情报手段也不多,所以苏军的战斗还未尽全力。他们一直在试探,一直在摸索德军的反应,想要找到德军力量最为脆弱的那个地方狠狠地**一刀!两周的试探不是没有结果,只是这结果不过是令人沮丧而已!罗克索夫斯基的结论是德军防线很稳固,他们随时能得到空军的支援!
战苏联八十三节:老古的偶像
罗科索夫斯基还抱怨说:“在德国飞机在我们头顶肆虐的时候,我们的飞机在哪里呢?最起码在我们挨炸的那漫长的时间里,我没有看到哪怕只是一架涂着红色五星的飞机!长此以往的话,部队的作战能力必然会大打折扣,天空中的较量在某些时候甚至比地面上的较量更能决定全局!”
斯大林当然也想夺回自己祖国的天空,他不止一次的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只是凭借苏联有限的科技攻关能力实在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就拿出能够与德军新式飞机相匹敌的产品,他只好一再的给英美施加压力,争取得到更好的飞机。同时他也告诫苏联空军的元帅们,让他们想出更适合当前形势的战术,最起码要保持一定的战场均势。朱可夫等有见地的苏军高级指挥官们也深受德军飞机之苦,他们对制空权旁落这种局面不止一次的抱怨过,朱可夫统计过,在这一次图拉之战中,德军飞机炸毁的坦克远远大于他们地面部队摧毁的数量。所以解决制空权,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战略问题!
斯大林还没有明白朱可夫的西方方面军到底是受到了怎样的打击,他在接到朱可夫已经退出战斗的电报之后大发雷霆,他知道两面夹击图拉德军六集的计划已经是破产了。看起来这一根比较强硬的钉子要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存在一段时间。他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苏联红军的能力居然不能打掉这股顽敌!至少五倍于敌的兵力,技术兵器至少在数量上处于对等地位,步兵却是占据绝对优势,又是两面夹击、重点攻击的战术!却是这种结果!他本来就因为压力甚大而憔悴的脸庞更加的阴沉了!
他回想起苏联自战争开始的损失,内心深处有一种无力感逐渐充斥!在失去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顿巴斯和其它地区以后,苏联的土地大大缩小了。人口、粮食、钢铁、厂矿也减少了许多。红色帝国失去了7千多万人口、年产8亿多普特粮食的产粮区及年产1千多万吨钢材的生产能力。现在,随着日本鬼子背信弃义的背后攻击,又已失去了人力资源的优势,也丧失了粮食储备的优势。现在还有什么样的方式能挡住日益猖獗的德国鬼子呢?要不惜流血牺牲,顽强地坚守每个阵地,每寸领土,要死守每块国土,直到最后一息。危难之际,应该站稳脚跟,然后不惜一切代价击退并消灭敌人。德寇并不像某些惊慌失措分子想像的那样强大,他们已成为强弩之末。在眼前和近几个月内顶住敌人的突击,就可稳操胜券。
苏联人民能够顶住敌人的突击,然后把他们赶回去吗?能够!因为现在大后方工厂的生产在突飞猛进,我们的前线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飞机、坦克、大炮。我们还缺什么呢?我们缺的是,在所有部队中建立铁的秩序和纪律。这是我们当前致命的弱点。如果我们要挽救局势,捍卫祖国,就必须在军队中建立起严格的秩序和铁的纪律……惊慌失措者和胆小怕死者要就地枪决。从今以后,每个指挥员、红军战士、政工人员都应遵守一个铁的纪律:没有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不准后退一步。
这个时候斯大林能够做的就是调动全国的可战之兵,举全民族之力与敌人死磕!同时,他已经实在是忍不住了,他现在一天三次的与幕僚们讨论举行英美苏三国首脑的会议,进程已经越来越近,到时候就是争取苏联权益的时候。英美两国再不发兵开拓一个新的战场,苏联就要撑不住了!
事实上,邱胖子与罗瘸子早就筹划好了一切,火炬计划的具体日期也已经确定。行动计划也在完善中,军队早在三个月之前就已经针对此计划开始训练。美国大兵这些个聪明的孩子们乐呵呵的训练着,浑然不知等待他们的将是怎样残酷的战场!
英国人期待着能够打通地中海航线,恢复他们的粮食供应。现在他们吃的是南非、加拿大、美国、以及在中美洲诸国筹集的粮食。德国海狼们暂时停止对大西洋航线的封锁之后,英国人曾经储备了不少余粮。随着德国海军新式远洋潜艇的数量不断增加,大西洋航线也越来越危险!恩格玛密码机的破译早就被英国人视作是不甚牢靠的事情,他们早就不敢随意的依赖科学家们的推测了。这玩意儿时准时不准的实在是令人揪心!
护航航母的数量一再增加,美国人的飞机生产线加班加点从不停歇。海军飞行员、陆战队员的休假已经取消、一切的风吹草动都指向了隆美尔所在的北非!
侥幸逃脱的蒙哥马利已经不再受邱胖子的信任,英国方面打前锋的是他们无甚大过的将军帕雷西·霍伯特,他同时被称作是为数不多的几位真正能称得上军事天才的将领。早在世界上第一次出现坦克的时候,他就作为研究坦克战术的先驱在军界声名鹊起!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坦克旅的旅长,帕雷西·霍伯特曾经带领着全旅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演习。演习场上出现了令当时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场景:坦克不再仅仅用火力支援步兵冲锋,更不再是配属给步兵分队的“活动碉堡”。成群的坦克卷起铺天的烟尘以最快的速度向“敌”军阵地纵深突进。在演习中,霍伯特设计出种种科目和难题来考验这支坦克部队的突击能力和处理特殊战场情况的能力。霍伯特还制定了坦克与飞机协同作战的规则。这一作战规则开了空地一体作战的先河。很显然,这就是德军赖以制胜的“闪电战”之中最犀利的坦克突击战术!
可惜的是,霍伯特的思想和实践没有引起英**方足够重视。在那个骑兵作战被视为正道的时代,英国骑兵军官们把霍伯特的努力视为沽名钓誉之举。因此不谙官场规则的霍伯特在英**官队伍中几乎得不到肯定和赞许。就在霍伯特屡遭排挤和挞伐的时候,他的研究成果却被欧洲腹地德国的一名军官悄悄地研究着,这名研究者的名字叫做: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就在英国组建第1坦克旅的同一年7月,德国组建了装甲部队,古德里安出任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非常注重将理论向实践转化。霍伯特的经验为古德里安组建德国机械化部队提供了现成的模板。古德里安认真研究霍伯特的每一次演习、每一份报告,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逐渐萌生了以机械化部队为主体、各军兵种密切协同的战术思想,并最终形成了机动、攻击、迅速的“闪击战”理论。古德里安本人非常钦佩霍伯特。甚至称其为老古的偶像也不为过!他的部队每次演习前聚餐,德**官们必说:“为霍伯特干杯。”
这样的军事天才重新返回他施展才能的舞台,对德国来说的确不是好事。唯独值得庆幸的是,霍伯特年事已高,早就已经不再是昔日的猛虎!在1939年12月,二战正式爆发后3个月,这位王牌师的缔造者满心期待地等待作战命令,可等来的却是一纸退休令。此时霍伯特的心情是常人难以体会的。霍伯特被解职后6个月,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击败英国远征军,而古德里安使用的正是霍伯特的战术的翻版。作为一战时期坦克的发明者,现在却被德国的坦克赶着到处跑的英国人,其神经经受着强烈的刺激。而这时的霍伯特已是一名仓库保安。退休后的他自愿加入了本土的民兵组织——本土军,负责看守仓库。1940年10月,丘吉尔亲自致信英国总参谋长约翰·格瑞尔·迪尔。在他的直接干预下,霍伯特重新入伍,被授少将军衔,负责训练第11装甲师。有机会重新施展才华的霍伯特非常重视这次机会。他将全部心血都花在第11装甲师的训练上来,并随时准备重返北非,与“沙漠之狐”埃尔温·隆美尔一决雌雄。正当他厉兵秣马之时,1942年8月,英国陆军部呈报的公文中夹带着一份再次安排霍伯特退休的建议,理由是他的年龄太大。而几个月前,丘吉尔首相才刚刚视察过第11装甲师。这支部队严明的军纪和精湛的战术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于是在首相的坚持下,陆军部被迫妥协。在蒙哥马利被隆美尔击败之后,丘吉尔又想到了这位能力颇强但是年事已高的老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不知道这位一生命运坎坷,才能抱负总是得不到施展的军事天才能否在这次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登陆作战中散发余热!
正如邱胖子预想的那样,久疏战阵的霍伯特有很多工作需要熟悉。这几年的战争岁月中发生了太多他需要学习的事情。就这样一猛子上来还真是有一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味道!
战苏联八十四节:不能停!
这位老将的确厉害,他甫一上任便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把北非的德国空军力量清除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登陆计划的成功实施。他倒是能够拎得清楚,好似浑然不知道盟军飞行员们要做到这一点要付出多大的努力!貌似这几个月来盟军一直在为此做着努力,为了在非洲寻找立足点,他们在英军控制的伊拉克、叙利亚等地部署了大量的空军!这些空军部队装备了远航程、高性能的野马飞机!虽然在一对一的较量中与德军新式战斗机相比还是处于下风,可是用高于对方几倍的数量来做铺垫的话,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英美就想着用这种方式来蚕食德军的空中优势,一点一点的蛇吞象一般的把德国人吃掉!他在战术上是一位天才一般的人物,在战略上也比这时代任何一位伟大将军不遑多让!他曾经给丘吉尔写过一封信,信中的意思就是建议在中东地区与北非海岸同时投入重兵,夹击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与德国国内的情况不同,在非洲英国人的情报部门多少有一点进展。虽然主管北非情报工作的卡纳里斯也得到了出山大营许许多多的技术支持,可是英国人在中东地区经营多年,耳目众多。德军很多重要情报都被他们掌握。因此他们对德军在非洲的力量还是有一个比较中肯的了解。
英美两国开辟第二战场的计划已经是进入了倒计时,斯大林有理由相信最多一周的时间,德国人就将面对两线作战的煎熬之中。小鬼子背后一刀捅的他很不舒服,这下德国人也要尝到这样的滋味了!
就在邱胖子与罗瘸子摩拳擦掌,磨刀霍霍的时候。白起在图拉也在筹划着对北路罗克索夫斯基的70万军队进行一次外科手术式的打击!他知道自己的时间所剩不多,单单是一个朱可夫就让他耗费了三周的时间。距离那一次元帅级会议议定的时间实在是不多了,莫斯科依然屹立在他的面前,坚强如铁!他知道这一次战役虽然说是大获全胜,至少歼灭苏军30多万精锐!可自己这边也损失了一万余人,可谓是杀敌一千自损八十!这样的战损率在其他将军看来已经是战争史上的奇迹了,可距离白起的要求还是差一点。要知道白起可是需要德国国防军这支部队陪着他打遍全球的!什么英美苏法这样的传统强国自然是第一波打击目标,剩余的小跟班注入英联邦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印度、南非、还有小鬼子那样的早晚要根除的地球毒瘤!日后的战争少不了,所以还是要珍惜一点用才行的。不然的话越打越少的德军士兵怎么能坚持到胜利来临的那一刻呢?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白起在给隆美尔支援了至少200门远程精确打击利器——龙卷风之后。对于非洲军的反登陆作战能力自然是放了心。他知道即使隆美尔不知道这些新式火炮的威力,出山大营里面的船员——火箭炮指挥官川特会好好的给隆美尔上一课的。缺乏实战经验的美国大兵和同样没打过大规模登陆战的英国人一样,注定要在这样的战斗中吃一个大亏!射程远达300公里的火箭弹只是一发命中就能有效击毁英美两国的登陆舰,他们的飞机再多,轰炸能力再强大也不会深入内陆200公里纵深去打击隐藏良好的火箭炮阵地!到时候300门大炮一起发射,带来的将是前所未有的灾难!
为了节省时间,也想趁热打铁。白起调动了德国几乎所有可用的运输力量,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