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弄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第一弄臣-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威胁还相当不小,今天单是皇上一个人风闻就已经很可怕了,而皇上刚刚翻阅的,显然谢宏不知从哪里收集来的黑材料,要是谢宏执掌了都察院,然后以言官攻许百官,那得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光是想想就已经很可怕了。
    “各位大人,本官左都御史谢宏,以后我同等朝为官,还要各位多多照应啊。”百官正在原地倒抽冷气呢,却冷不防听到一个让他们既熟悉、又痛恨的声音,抬头一看,原来是谢宏不知道什么时候进了太和殿,正笑嘻嘻的跟人打招呼呢。
    仇敌相见,自然是额外眼红,何况谢宏这等生死大敌?百官人人怒目喷火,似乎想用眼神将谢宏凌迟了。就算是渐渐待毙的刘大夏都再次抬起了头,狠狠的瞪了谢宏一眼,当日他听得分明,教给钱宁那些狠毒体例的,就是这个jiān佞。
    张敷华却是没努目,他看向谢宏的眼神颇有些复杂。就在几分钟之前,自己还是九卿之人呢,却不想这么快就易了主,自己酿成白身了,而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自称左都御史走了进来,映衬之下,他更是心酸难耐,恨不得捂着脸从太和殿跑出去大哭一场。
    “陛下,此事大为不当,万万不成啊!”刘健终于是抑制不住了,要是给这对同伴独霸了都察院,那朝中还不永无宁日啊?一个上表弹劾,一个立时准奏,再加上锦衣卫的所谓文明执法那时候谁还敢跟他们作对?朝中君子又将立于何地?
    “有何不当,为何不成?”正德反问。
    “左都御史乃是九卿之一,都察院更是身负连结天下言路通畅之责,谢宏既无功名,又无威望,怎么可以担得起这等重任?何况”
    刘健平时话不多,可这等关键时刻,也是滔滔不断,完全不在谢迁之下。
    “既然是连结天下言路通畅,可在谢爱卿呈报给朕之前,为什么朕历来都没听言官们说过这些?却是朕偶尔吃点工具又或少上两堂课,他们反而鼓噪不休,这不是失职是什么?又或者刘大学士你觉得朕手里这这些罪状不属实?那无妨让锦衣卫审讯一番,看看到底如何?”正德面lù不耐,抖抖手里的卷宗,对刘健反chún相稽。
    正德颤栗卷宗的时候,百官的心也都跟着颤抖不休。虽然不知道那卷宗到底涉及了几多人,可看皇上的架势,八成是将所有人的囊括进去了,要是刘大学士坚持,皇上会不会真的让锦衣卫抓人呢?
    刘健先是一滞,然后将心一横,高声道:“老臣身负先皇厚恩,时刻不敢或忘,朝廷法度也不克不及不尊,皇上您若是一意孤行,那老臣也只好封还旨意了。”
    认识到了后果的严重性,刘健心知这一步无论如何是不克不及退的,与其被人把脖子上的套索慢慢收紧面死,还不如拼个痛快呢。
    “臣等附议。”李东阳、谢迁知道事关重大,也是毫不游移出班附和。
    “请皇上收回成命……”没人敢挑头,其实不代表没人敢起哄,既然刘大学士显示出了魄力,那么众臣也不吝于推b助澜,归正皇上的板子就算打下来,也得先打挑头的吧?
    “钱宁!先将朕刚刚念过名字的人拿下。”面对许久未见的劝谏大潮,正德的应对很是奇怪,他也不睬会刘健等带头的,反而招呼钱宁算了旧账。
    “陛下,臣等”以*圭为首的一众人脸都绿了,皇上您也太不讲规矩了,明明就是大学士们挑的头,怎么您却跑来抓咱们?
    “微臣遵旨。”钱宁这个指挥使才是比较正常的锦衣提督,只要皇帝有了命令,无论能不能理解,城市把执行放在第一位。
    “陛下”刘健也懵了。他都已经做好被抓,甚至挨廷杖什么的准备了,可正德不依常规的举措让他完全m不到头脑,不抓首恶,先收拾附从的,这是个什么套路?
    “嗯?刚才咱们说什么来着,现在继续说好了。”正德笑嘻嘻的摆摆手,象是什么都没产生过一样。
    “老臣敢请陛下收回成命!“你敢问,老夫就敢说!刘健乃是老而弥坚的人物,杀鸡儆猴和装糊涂这种小伎俩哪能放在他的眼里?正德话音一落,他紧接着就是一躬身。
    “臣等”谢迁是立马就跟上了的,可李东阳却是游移了。他倒不是为了自己如何,而是他回头环顾的时候,发现百官面上皆有惧色,刘健不怕杀鸡儆猴,可他们却怕了。
    正德的招数太狠毒,他们不怕不可啊,何况既然正德已经开了这么一个风闻断案的前例,谢宏当不当左都御史也没啥不一样了,差的就是个名分和官职,为了这么点事儿被皇上找茬,落得刘、顾二人的下场,似乎不大划…算呐。
    没了众臣的附和,刘健和谢迁的力谏也没了气势,更加构不成什么威胁了,可两人却也不退缩,执拗的站着不动,似乎这样做就能让正德改变主意一般,局面一时间却是僵住了。。
    ''
    '  '
第348章 挥斥罢阁老,改组都察院
    眼见已经午时了,朝会也不克不及一直无休止的开下去,依本官之见,不如皇上和两位大学士各退一步,折中一下吧。'文字版更新最快到'”这种情况下,敢于开口的也只有谢宏了。
    众人听了这话都在心中腹诽,这可是朝会,任命的也是九卿之一,哪有这么随便乱来的?折中?当是买菜呢?看见谢宏意泰神闲的模样,朝臣们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那好吧,左都御史既然不可,那就右都御史好了。”熟能生巧,这种一唱一和的幻术,正德和谢宏也不是第一次玩了,谢宏话音刚落,不等旁人转过第二个念头,正德便应承了下来。
    “可是,陛下”虽然不是九卿了,品级也差了一位,可右都御史也不是什么官儿,何况刘健本是不想继续受这零敲碎打的罪,想干脆豁出去拼一下的,此时又怎能承诺?
    “除两位大学士,还有他人有意见吗?”正德也不理睬他,转向其他人高声问道。
    “”大伙儿算是看明白了,给大学士科罪名需要慎重,可给普通官员科罪却没那么麻烦,皇上您这就是筹算先挑软柿子捏!这一问完全暴lù了正德的策略,百官更是谁也不敢应声了。
    “既然这样,刘大学士的意见就先保存吧,此事”正德摆摆手,示意刘、谢二人退下,他要强行通过这道旨意了。
    “陛下,此事不合国法祖制,老臣决然不敢奉诏,请陛下收回成命!”刘健这个时候固然不肯退缩,他鬓发皆张的踏前一步,气势凛然,大有不吝一切价格的势头。
    他确实也没法退缩,诛除谢宏是他一贯的主张,之前的惨败如何收场尚且未定,今日若是让对方入了朝堂,并且还是右都御史这样的重要职位,他也再无颜面立于朝堂之上,做这个首辅了。
    “老臣附议”谢迁的处境跟刘健差不多,甚至比刘健还要严峻一些。
    阅圭、顾佐、史琳等,这些已经科罪或是被正德提名的人多是江南士人,他这个大学士救助不力,恐怕已经看在了其他人眼里,若是此时退缩,他在朝堂上固然威仪扫地,在江南士人中的威望,怕是也要危险了,因此,他不克不及不附和刘健,坚持到底。
    “两位阁臣都是如此,李大学士,的意见呢?”正德依然不理睬二人,这次却是转向了李东阳。
    “老臣”李东阳yù语还休,他第一次发现,原来正德的凝视能给他带来这么大的压力。以阁臣们的地位和威望,在朝堂上本是一呼百应的,往日里,别他们三人一齐否决,只要有两人站出来,这决议就不成能通得过的。
    可是,现在的情势还真欠好,谢宏的计划开始让人觉得零散,可到了最后却发现是环环相扣的。如今百官人人自危,锐气已失,就算刘、谢二人领头,也是无人相从,加上自己就能扭转局势?李东阳觉得心里很没底。
    可若谢宏是想把阁臣一扫而空,甚至连九卿都要一起拿下,也让人不怎么信服。李东阳很清楚,谢宏手上没有足够的人才,若是真的把朝中重臣一扫而空,他又从哪里找人补上职位呢?
    “既然如此,朕决定,免职刘健华盖殿大学士之职,免职谢迁武英殿大学士之职,革去二人身上一切功名!”正德的语气没有多大转变,和他通报众人王岳等人死了的时候差不多,可是听在众臣的耳中,不啻于晴空霹雳,震得他们脑子都发麻了。
    多年来,做官若是到了大学士这个条理,一切也就有了保障,就算是犯下再大的罪过,只要自己提出致仕,也就了结了。事实上自宣德年间以来,除父(母)丧和致仕,就没有以任何其他缘由能让大学士离职。
    事实上,免职大学士,是比把兵部尚书传首九边还骇人听闻的大事,对士人们来,这种行为已经属于开天辟地的那个规模了,或者是毁天灭地更好一些。
    可是,这种不成能产生的事情偏偏产生了,而始作俑者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实际执猝的人也一样满不在意,恍如他们两个做的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一般。
    “归正”正德淡淡的解释道:“朕要强行下旨的话,两位大学士也是要请求致仕的,朕一向不喜欢婆婆妈妈,咱们干脆痛快点,省点事,一次性了结了罢。
    谢迁原本就在浑身颤抖,也不知是气的还是怕的,又或是其他的情绪,归正很jī动。听了正德这句解释,他身子都开始打晃了,看上去很有些摇摇yù坠的意思,李东阳上前一步,扶了他一把,他这才没有倒下。
    刘健也是满面怆然,脸上的沟沟壑壑更深了,眉头拧得好似一朵菊花自请致仕不过是一种手段罢了。阁臣要是集体申请告退,自己就是对朝局,对皇帝的威望的重大冲击,皇帝是必须、也只能提出挽留的,并且还要自省己身,包管会痛改前非,阁臣这才会回心转意。
    刘健其实原本也在雨酿着这个大招,要不是想看看李东阳的反应,他应该已经把这招用出来了。谁想到今天处处被正德抢了先手,连自请致仕都酿成被免职,这叫他情何以堪呐!
    现在用不消这招已经没有意义了,没听皇上吗?他要一次性了结!仔细回想一下,刘健也明白了,皇上和谢宏一开始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之所以没有一开始就提出来,主要是因为策略问题。谢宏的策略想必就是先以拖延削弱士气:然后用刘、顾二人作为震慑:紧接着再零敲碎打,杀鸡儆猴,让百官自危:最后抛出真实目的引大学士出头,正德顺势做了最后一击。
    这种策略算不得有多高明,若是在正常的情况下,刘健应该很快就能看破,可在心有挂碍的情况下,他的心神大半都被对谋逆和大清洗担忧占据了,哪里想获得正德的东拉西扯之中,还蕴含了这么多后招?
    刘健也很清楚,除非他失落臂自身威望一言不发,否则他和谢迁今天是一定要栽跟头的,事先谁又能想到谢宏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定下了毕全攻于一役的目标呢?这个目标竟然是直指阁臣的,这很多大的胆量?
    预想中的大屠杀是不会有了,可是这又能差几多呢?连阁臣首辅城市被免职,尚书城市被传首九边,当官已经不是那种平安又有保障的好事儿了,何况,科罪的依据靠的还是“风闻,二字!太讽刺了!
    与刘健如死灰般得脸色对应的,是谈宏的冷笑。
    风闻弹劾是文臣们的拿手好戏,给他人乱科罪名这种事他们更是信手拈来。无论是岳武穆的“莫须有,还是某些十二可杀、十三大罪,古往今来,死在这招之下的忠臣良将不成胜数,谢宏觉得自己也不过是为这些人的报了一点仇罢了。
    何y那些罪名也不是谢宏捏造的,很多都是确有其事。这些情报固然来自于午夜情报系统,在青楼里面议事虽是士人的保存节目,不过,想刺探到太机密的大事却不成能,士人们也不傻,固然不会在公众场合谈机密大事了。
    丽春院收集上来最多的,就是这种sī密的传说风闻或者八卦。朝臣们彼此之间的矛盾也很多,这些sī密事没体例拿来扳倒敌手,可是sī下也能解气,只要相关人等几杯黄汤灌下去,哪怕是多年前的八卦,也一样会当作谈资出来。
    士人们互相不会用这种工具攻击,那是因为他们彼其间都差不多,多几几何也都干过些丧天害理的事儿,互相攻击只会两败俱伤,何况也没有什么实据,大家都是伶俐人,自然不会这么干。
    可这些工具到了谢宏手里就不一样了,归正他就是要找个由头罢了,哪里管是不是冤枉的,跟仇敌讲公平?那不是自杀行为吗?谢宏可不是圣人,就算是圣人,讲究的不也是以直埋怨,以德报德吗?谁惹了咱,咱就直接打回去,圣人也是很有血性地。
    谢宏需要的也不是士人们的心悦诚服,他只要让对方怕了,少给他找些麻烦就行,而在他看来,都察院就是个最恰当不过的机构了。
    “朕任命谢宏为右都御史,李大学士,来拟诏”正德看也不看两个失意的老头,朗声发出了任命的谕旨,然后又将一个重大抉择摆在了李东阳的面前。
    “…臣遵旨。”李东阳犹豫半响,最终还是躬身应命。
    刚刚他若不是游移了一下,看正德的架势,即是直接将阁臣尽数免除,怕是也不会手软。既然先前已经犹豫了,这个时候再硬抗,那就里外不讨好了,莫不如先应下来好了。
    归正右都御史又不是都察院的正官,谢宏手下也没有可用的亲信做御史,应该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正德满意的点颔首,又道:“以后都察院改组为上下两院,上院的职责如故,而下院则由右都御史谢宏执掌,其辖下御史,除应有的职责之外,还有上情下达,体察民意之责,另外,引导并监管舆论之事也一并由都察下院掌管。”“微臣遵旨!”太和殿中一片静寂,只有谢宏和正德对答的声音在回响。
    尽管这个改组都察院的旨意应该是谢宏和正德的最终目的了,可对正德突如其来的责意,朝臣们不敢否决,也不知道该如何否决,他们甚至都没搞懂,正德到底在些什么''
    '  '
第349章 自相攻讦
    对天下间的士人们来,中秋的这场朝会是天比惨痛的一次回忆,
    堪称永乐年以后,士人们所遭受过的,最重大的一次挫折,哪怕是英宗皇帝最荒唐,权阉王振最嚣张的那些年,士人们也没有受过这样的侮辱和轻视。''
    罢阁臣!杀尚书!尚ì郎、郎中等五品以上官员多有被羁押者,朝中大臣人人自危,天下士人无不胆寒,他们甚至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在梦中,若不是的话,多年来的大好局面怎么会在眨眼间毁于一旦了呢?
    这个骇人听闻的消息最先只是在京城中宣扬,但很快就蔓延到了京畿周边,进而往各地传了出去。
    大大都书人都是震骇莫名:有功名在身的更是痛哭流涕,几乎不克不及自已,大家寒窗苦为的是什么?还不就是入朝为官?入阁拜相更是终极理想,只要能跟那神圣无比的文渊阁沾个边,子孙后代都是受用无穷的。
    可谁想到,高高在上的阁臣居然也有被打落尘埃的一天,甚至连致仕的待遇都没享受到,而是直接被免除!
    这怎么可能呢?这怎么可以呢!
    若是没有接下来的那几条消息,只怕承天门外又要挤满请愿的人了,而坊间巷里只怕也会有很多书生站出来,对苍生们宣讲朝廷的倒行逆施,借此掀起前所未有的一场舆论大潮,给皇帝施加压力。
    可是,尽管群情jī愤,可大大都人都是敢怒而不敢言的。
    兵部尚书被传首九边!刑部尚书被羁押候审!户部sh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