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宰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执宰大明-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云天觉得自己的运气其实还不错,阴差阳错间遇上了赵欣月,结果帮了他一个大忙,这样就可以不用惊动赵泽恩,很显然知道这件事情的人越少越好。
  “大人,赵姑娘会不会是欲擒故纵之计?”等赵欣月离开后,王振不由得凑到李云天的面前,低声问道,显得有些担忧,在他看来一个小姑娘岂会这么殷勤地帮他们。
  “我觉得不像,赵姑娘目光清澈,应该对我们并无歹意。”宋大山闻言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
  李云天赞许地望了宋大山一眼,没想到宋大山察言观色的本事竟然有这种火候,看上去比王振还要强上一分,他认为赵欣月对他们没有恶意这才留了下来。
  “我和她有旧,她应该不会出卖我们。”李云天沉吟了一下,微笑着安慰王振。
  王振的双目闪过一丝惊讶的神色,向李云天一躬身后退了下去,他到现在都不知道李云天的身份,更不清楚赵欣月的事情。
  对宋大成和王振来说李云天的身份是个秘密,否则两人也不会一直称呼他“大人”,前面连个姓氏也没有,没人会想到李云天和宋大山早就认识。
  第二天早上,赵欣月的贴身丫环小玲,也就是睡在卧房外室的那名女子一脸狐疑地给李云天等人端来了几盘点心当早餐。
  本来赵欣月想要好好款待李云天,不过为了避免突然增加的饮食引发厨房里的人无端猜疑她只好放弃了这个念头,让小玲每天到外面买糕点和熟食,这样的话就没人怀疑她的闺楼里藏着人。
  虽然小玲不清楚李云天等人的身份,但既然赵欣月要藏匿这四个大男人,她也只好在赵欣月的再三要求下帮着隐瞒,心中对此是倍感疑惑,不清楚赵欣月被他们下了什么yankuai药。
  就这样,李云天四人在赵欣月闺楼的阁楼里住了下来,有了一个安身之所,暗自等待着朱瞻基到京后派人来救他们。
  与此同时,朱瞻坦加强了对德县以及周遭地区的搜查,派人采用拉网式的搜索办法进行清查,并且对提供有效消息者悬赏千两白银,在当地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为了得到那千两悬赏,德县各个村镇的年轻人纷纷拎着棍棒,三五成群地在路上溜达,只要遇到经过的陌生人就上前盘问一通,不少无辜的路人因为被怀疑是官府通缉的盗匪而被那些年轻人抓住扭送给了官府的人。
  李云天得知这一消息后暗道一声好险,要不是他提前一步躲在了赵欣月这里,现在恐怕已经被外面那些眼红千两悬赏的年轻人追得四处乱窜,狼狈不堪。
  此时此刻,李云天并不知道,经过数天的酝酿和发酵后,在朱瞻域等人的暗中推动下御膳房管事张旺自杀一事已经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街头巷尾都充斥着洪熙帝被妖道元霞上人谋害的言论,流言蜚语漫天飞舞。
  张皇后为此大为震怒,下令顺天府严查谣言的散步者,短短两天就有上百人因为谈论洪熙帝和元霞上人的事情被顺天府的衙役抓进了大牢,这并没有使得流言终结,反而使得京城的形势变得更加紧张和复杂。
  翰林院侍讲学士吴少卿是洪武朝的进士,考上庶吉士后进入了翰林院,为人清高孤傲,是朝堂上有名的清流,时常进谏抨击京城那些仗势欺人的权贵,故而被京城众多的权贵所厌恶。
  永乐九年,吴少卿当时还是翰林院的正六品的侍读,有人曾经向永乐帝密告他贪腐,于是永乐帝派人前去吴少卿家中搜查,结果发现吴家家徒四壁,妻儿的身上竟然穿着带补丁的衣服,生活清苦。
  永乐帝闻讯后知道吴少卿是一名清官,故而严惩了那名诬告者,并将吴少卿的官职提升了一级,成为了从五品的侍讲学士。
  像吴少卿这种清高孤傲,甚至可以说是迂腐的清流,正是朱瞻域利用的绝佳对象,因此震动京城官场的一场暴风骤雨围绕着吴少卿随之拉开了序幕。一


第234章 环环相扣

  翰林院的翰林历来都是朝堂上清流的中坚力量,原因无它,翰林是士大夫阶层的佼佼者,代表了士大夫阶层。讀蕶蕶尐說網
  别看吴少卿只是一个从五品的官,可从职位上来讲的话他的官职在翰林院排名第三,前面只有正五品的翰林学士和从五品的翰林侍读。
  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翰林院的翰林与都察院的御史以及六科的给事中一样,他们职务的升迁并不像普通官员那样一级一级的升迁,而是越级升迁。
  以吴少卿为例,如果他调任各大部院衙门或者地方衙门的话,最低也会是一个正四品的知府,授予从三品乃至正三品官职也很正常。
  虽然翰林们看似并不管朝堂各大部院衙门和地方官府的事务,但是他们是天子身边的近臣,有着在朝堂上参政和议政的权利,同时又与各大部院堂官和地方官府的大吏有着同年或者同乡之谊,相互间联系密切,因此是朝堂中最为强大的一股力量,而都察院的御史只能位居其后。
  由于不了解张旺一事的实情,吴少卿开始时并没有介入此事的打算,毕竟此事事关洪熙帝,洪熙帝又正在为大明祈福。
  他虽然清高孤傲,但是也分得清是非曲直,岂会单凭闲言碎语就站出来向给洪熙帝主持法事的元霞上人发难?
  不过,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吴少卿不得不介入这件事情,张旺的妻子携带着两子一女,披麻戴孝地来到了他的家里,跪在院子里请求吴少卿给她们孤儿寡母做主,严惩杀害张旺的凶手,将矛头直指元霞上人苏伯朗,认为是苏伯朗让人暗中杀害了张旺。
  张旺母子的到来吸引了众多街坊围观,大家交头接耳地议论着,纷纷对张家人的遭遇表示同情。
  这一下,吴少卿就不能无动于衷了,毕竟张家母子都求到了他的门上,他岂能置之不理?
  因此,吴少卿安慰张旺的妻子一定会找内阁的人问个清楚,给张家母子一个交待。
  即便是这样,吴少卿也不会采取什么过激的行为,因为首先他要先弄清楚张旺的确实死因。
  况且,张旺的事情是内阁办理的,而内阁除了权谨外,杨荣、黄淮和金幼孜都是翰林出身,他不相信三人能做出这种龌龊的事情。
  可就在张旺的妻子来找吴少卿萼当天晚上,一群恶徒闯进了张旺的家中,不仅将张家砸了一个稀巴烂,而且还打伤了张旺的妻子,临走的时候恶狠狠地警告她安分点儿,不要乱告状,否则下一次就让她和儿女们去见阎王。
  吴少卿被这起事件给激怒了,朗朗乾坤,天下脚下,竟然也能发生这等恶劣的事情,实在是可恶至极。
  与此同时,那伙恶徒的做法无疑也是对吴少卿的挑衅,谁都知道张家母子白天去找了他,结果晚上就出事了,让吴少卿颜面何存?
  因此,第二天上午吴少卿就面无表情地去了文渊阁,找到杨荣来询问张旺自杀一事,杨荣与吴少卿也是老熟人了,知道此人脑子里一根筋,认准了的事情就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故而把刑部调查此事的案卷调给了他查阅。
  至于张旺为何忽然之间选择自杀,杨荣现在也不清楚,自然也无法给吴少卿一个满意的答案。
  因为张旺自杀的动机不明,这使得吴少卿怀疑刑部的调查结果,认为有人可能从中作梗,掩盖了张旺的真实死因。
  如此一来,这也无形中印证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张旺极有可能是被人谋杀的。
  而张旺身为御膳房的管事,每天都与御膳房的事情打交道,根本就没有可能与那些足够置他于死地的京城权贵结缘,况且他也不敢与那些权贵结缘。
  联想到张旺被内阁抓起来的原因,那么所有的矛头就指向了一个人,那就是在御花园给洪熙帝做法事的元霞上人,张旺生前检举了元霞上人是谋害洪熙帝的妖道,那么元霞上人有足够的杀人动机。
  另外,元霞上人既然能被洪熙帝钦点,肯定不是等闲之辈,要想杀张旺并且掩盖事实的话并不是什么难事。
  因为张旺死得太过蹊跷,杨荣也怀疑过是元霞上人指使人杀了张旺,可是张皇后却对元霞上人信任有加,让他严查造谣生事者,他也只好将这个怀疑按在了心底。
  既然从杨荣这里得不到想要的答案,那么吴少卿为了查明张旺的真实死因,更是为了洪熙帝的安危着想,随后以兹事体大为由上书六部尚书、通政司通政司、大理寺卿和都察院左都御史,要求九卿会审,共同查验张旺的死因。
  三法司会审和九卿会审只有皇上才能决定,按照洪熙帝斋戒前的交待,内阁会同五府六部的大员共同商议此事。
  必须说明一下的是,这里所说的五府六部是简称,具体的包括六部、大理寺、通政司、都察院、京畿都督府和五军都督府,大明最有权势的人悉数囊括其中。
  说实话,与会的那些朝廷重臣根本就没有理由反对,虽然吴少卿没有明说,但是谁都知道张旺的死可能会牵连元霞上人,进而与洪熙帝有关。
  可是,就当内阁和五府六部的大员们准备九卿会审,共同来对张旺的尸体验尸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锦衣卫指挥使赛哈智突然赶来,以张旺一事牵涉到朝廷社稷为由,将张旺的案件移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审理。
  面对突然出现的赛哈智,内阁阁员和五府六部的大员们倍感诧异,谁也想不到锦衣卫会介入此事。
  由于赛哈智的理由很充分,再加上锦衣卫隶属于洪熙帝,不受内阁和五府六部的节制,故而杨荣等人唯有将张旺的尸体让赛哈智带走。
  赛哈智的举动无疑使得张旺的死因笼罩上了一层厚厚的迷雾,也因此加剧了京城流言的滋生和蔓延,搅得人心惶惶,不得安宁。
  御花园,一间普通的厢房里。
  “皇后娘娘,此举恐有不妥,对方必定会以此发动反扑。”杨士奇的眉关微微皱着,冲着坐在上首位的张皇后一躬身,不无担忧地说道。
  他口中的不妥指的是锦衣卫介入张旺事件,赛哈智之所以会突然出现在内阁阁员和五府六部大员们面前,是因为奉了张皇后的懿旨。
  如今洪熙帝在钦安殿斋戒祈福,锦衣卫自然以张皇后马首是瞻,他们是皇家第一亲卫,是名副其实的禁卫军,根本就不用买内阁和五府六部的帐。
  “本宫这也是迫不得已,倘若让他们查出张旺身中砒霜,那么这件事情就说不清楚了。”张皇后叹了一口气,显得颇为无奈。
  其实,张旺的死因并不是上吊自缢那么简单,当他的尸体从悬在窗户上的腰带上取下后,负责看押他的官员发现他嘴唇呈紫色,眼眶浮肿,口鼻有溢血,正是砒霜中毒的症状。
  那名官员是张皇后派去的,目的是审问张旺以及阻止外人接近张旺,知道此事事关重大,故而向外上报的时候只提到了张旺自缢,隐瞒了张旺中毒,随后秘密向张皇后汇报。
  张皇后对此是大吃了一惊,让人继续隐瞒张旺中毒一事,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可是谁成想吴少卿竟然会突然蹦出来搅合此事,提出要九卿会审来验尸,她自然不可能答应。
  “皇后娘娘,对方此次来势汹汹,臣觉得应该将皇上驾崩的事情告知朝中的一些大臣,共同应对。”杨士奇知道张皇后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沉吟了一下后郑重其事地说道。
  “本宫也正有此意。”张皇后闻言点了点头,现在事态越来越危急,她一个人应对起来已经有些吃力,需要朝堂之上的助力。
  “依杨大人所言,朝中何人比较可靠。”随后,张皇后抬头望向了杨士奇,对于朝堂上的事情杨士奇比她要了解。
  “内阁的杨荣、黄淮、金幼孜,户部尚书夏元吉,义国公张昊,安平侯牛世豪,以及福王。”杨士奇想了想,有条不紊地说出了几个名字。
  这里面既有内阁的阁员也有五府六部的大员,同时还有皇族的成员,都是值得信赖之人,有他们相助的话必将能遏制对方的汹涌攻势。
  “另外,臣觉得太师、忠国公、吏部尚书和威国公也该知道此事了。”说话后,杨士奇又补充了一句。
  既然杨荣等人都将知道洪熙帝驾崩的事情,那么给洪熙帝护法的张辅、周征、骞义和鲁仲乾自然也应该知晓此事,而且要比杨荣等人先知道。
  “就依杨大人的意思。”张皇后闻言微微颔首,事到如今她知道洪熙帝驾崩的事情已经很难再瞒下去,唯有将事情的真相告知众人,同心协力来共度难关。
  只要朱瞻基能在洪熙帝斋戒结束前赶回京城,那么所有的难题将迎刃而解,谁也无法再撼动朱瞻基的皇位。
  张皇后在御花园找杨士奇商议眼前的危局,朱瞻域也没有闲着,在一个民宅里与冯长安、秦永祥和范彬等人谈笑风生,气氛轻松愉悦。
  “范副都御史,你的这招借刀杀人可真是高,现在皇后已经乱了阵脚,只要咱们再加上一把火的话,那么她就无计可施了。”谈笑中,朱瞻域笑眯眯地向范彬说道。
  张旺自杀以及撺掇吴少卿等事情是范彬出的主意,不愧是都察院的右副都御史,思维敏捷,处事缜密,所定的借刀杀人之计环环相扣,逼得张皇后不得不让赛哈智搅了九卿会审,进而使得人们浮想联翩。
  “范老弟,等王爷登基了,我看这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职非老弟莫属。”秦永祥不失时宜地插了一句,笑着说道。
  “哪里,范某只是略尽微薄之力而已,如果不是小王爷布下了张旺这颗妙棋,使得张旺吞毒自杀,摆了一个迷局的话,在下无能为力。”范彬闻言连忙谦逊地说道,开口恭维着朱瞻域。
  “不仅范大人,等父王一统江山,诸位大人都是从龙的功勋,未来大明的中流砥柱。”朱瞻域顿时得意地笑了起来,给众人许以了高官显爵。
  如今事态进展顺利他的心情自然舒畅无比,要是朱瞻坦能截住太子将其秘密弑杀,那么就完美了,大明的江山将是朱高煦的囊中之物。一


第235章 移祸江东

  杨荣和朱永青等人被张皇后的懿旨宣到御花园的一间厢房的时候,意外地发现房间里不仅有张皇后,还有给洪熙帝护法的杨士奇、张辅、周征、骞义和鲁仲乾。看书神器讀蕶蕶尐說網
  按照元霞上人先前所言,杨士奇五人在给洪熙帝护法期间将与外界隔绝,由于他们要镇守各自的方位,将不能离开各自的住所。
  可是现在杨士奇等人却聚集在了一起,这很显然是违背了元霞上人的交待。
  “本宫宣诸位大人进宫,是有一件大事要告之诸位。”等杨荣和朱永青等人落座后,张皇后不动声色地沉声说道。
  听闻此言,杨荣和朱永青等人不由得好奇地望向了张皇后,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张辅、周征、骞义和鲁仲乾的神色则显得十分平静,在此之前他们已经知道了洪熙帝驾崩的事情。
  所不同的是,张辅、周征和骞义的神色皆无比悲伤,而鲁仲乾则面色铁青,神情显得十分复杂。
  “诸位大人,皇上已于上月二十九日夜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故而皇后娘娘依照皇上的遗愿秘不发丧,已经派人去南京请太子进京,所谓祈福一事纯属掩人耳目而已。”在众人的注视下,坐在张皇后下首处的杨士奇站了起来,神情哀伤地说道。
  杨荣和朱永青等人闻言顿时大吃了一惊,谁也不会想到杨士奇竟然说出了这样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怪不得洪熙帝忽然之间要在钦安殿斋戒祈福了。
  “皇上!”随后,杨荣起身跪在了地上,冲着钦安殿的方向磕了一个头,禁不住老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