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子!”见到陈光宗,紫姨连忙躬身行礼,终于明白过来紫鹃的秘密与陈光宗有关。
“紫老板,我与紫鹃姑娘有事要谈,还请紫老板回避。”陈光宗向紫姨微微颔首,不动声色地说道。
紫姨自然清楚两人有要事商议,向陈光宗微微一躬身后离开了,走的时候特意带上了房门。
“别生气,红鸾拿了花魁也好,说明镇武侯在怀疑她。”等紫姨走后,陈光宗笑着从身后揽住了紫鹃。
“侯爷怀疑她?”紫鹃闻言微微一怔,随后就反应了过来,李云天能有今日之成就岂是等闲之辈,此时正值两淮盐道贪墨案的关键时期,红鸾在白华寺主动送上门自然要引起李云天的警觉。
“你再熬几天,等镇武侯离开扬州回京我立刻娶你。”陈光宗知道紫鹃已经品过味儿来,于是微笑着说道。
“大公子,你说镇武侯不会在两淮盐道上掀起什么风雨吧。”紫鹃闻言脸上流露出笑容,伸手按在了陈光宗揽着她芊腰的手上,有些担忧地问道,她知道这次两淮盐道是遇上了大事,否则陈光宗也不会如此不遗余力地讨好李云天。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镇武侯并没有要对两淮盐道大动干戈的意思,不过镇武侯此人心机深沉,又有皇上和内阁、勋贵做后盾,心中究竟怎么想的可就未尝可知了。”
陈光宗的脸上顿时流露出凝重的神色,沉吟了一下说道,“因此,本公子必须要找个人安插在镇武侯的身边,想看看他究竟在干些什么,其真实想法如何。”
“紫鹃明白,只要能到了镇武侯身边,一定细心打探消息。”紫鹃闻言点了点头,她自然知道陈光宗经营私盐生意,因此对李云天十分忌惮,而她就是陈光宗安插在李云天身边的耳目。
“我这次来一是看看你,二来是给你提个醒,恐怕镇武侯会召你和红鸾进府献艺,届时你一定要沉住气。”陈光宗微微一笑,随后松开了紫鹃,郑重地嘱咐道。
“大公子,晚上你不留下来?”紫鹃顿时一怔,没想到陈光宗这么快就要离开。
“现在不方便,等镇武侯走后咱们有的是待在一起的时间。”陈光宗笑了笑,伸手摸了一下紫鹃的脸颊,然后急匆匆地离开,他可不想节外生枝被人知道他与紫鹃的关系,否则他的计划可就要前功尽弃了。
房门口,紫鹃凝神望着陈光宗的背影,眼神显得有些迷离,如果能帮陈光宗这个大忙,那么她进了陈家后就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了,而嫁进名门望族为妾室正是她们这些青楼女子最好的归宿。
第573章 恩威并施
中秋节后,李云天陪了陈凝凝和郑婉柔在扬州城待了几天,然后陈凝凝和郑婉柔就在同一天离开了扬州,陈凝凝北上山西,而郑婉柔南下浙江,去忙九州商会的生意。
就在两人走的当天晚上,李云天领着谢恒和韩亮去了扬州卫大牢,这些天虽然他在外面陪着老婆们游山玩水地逍遥快活,谢恒和韩亮可是紧张忙碌地处理着赵文举一案的相关事宜。
在谢恒和韩亮昼夜不停地努力下,两人终于将赵文举一案的案情处置妥当,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该判徒刑的判徒刑。
扬州卫大牢,一间厢房。
两名锦衣卫将赵文举从牢房里带来后,冲着李云天一躬身后离开了,房间里就剩下赵文举和李云天、李满山。
“赵老板,几天不见你好像消瘦了一些,是不是牢房里的饭菜不合口?”李云天打量了一眼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赵文举,微笑着问道。
在牢里经过这段时间后赵文举好像已经看开了许多,也看淡了生死,在家人的照顾下开始注意起了仪容,不用披头散发。
说实话,大牢里的饭菜虽然比不上赵文举以前吃的那些美味佳肴,但已经赶上了扬州普通百姓人家的水准,再加上赵文举现在已经不顾生死,所谓心宽体胖,不仅没有消瘦反而还胖了一些。
“侯爷能给予罪人优待,罪人感激不尽。”赵文举闻言向李云天一拱手,郑重其事地说道,能在大牢里吃上如此可口的饭菜在大明可谓是绝无仅有之事,另外看守牢房的锦衣卫也没有骚扰他和家人,否则家中的女眷难免受****的命运,这使得他心中颇为感激。
“赵老板,你的事情究竟如何,你我皆心知肚明,难道你真的甘愿当这个替罪羊?”李云天闻言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问道。
赵文举没想到李云天会说出如此隐晦的话来,顿时就是一怔,在他看来李云天此番来扬州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岂会真的深究两淮盐道贪墨的内幕?否则怎会仅仅提审他两次而已,而且还没有对他酷刑逼供?
作为盐商总会一名位高权重的执事,赵文举很清楚,两淮盐道的盖子一旦被捅破,那么必将成为大明的惊天大案,恐怕即便是李云天也无法承受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自然要避而远之了,明哲保身可是官场上一条恒古不变的真理。
“侯爷,罪人自知罪孽深重,但求一死,别无他愿。”随后,赵文举目光黯淡了下来,以为李云天只不过是例行公事询问而已,因此苦笑了一声,冲着李云天跪了下去。
“赵老板,想必你很清楚以你的罪责难逃凌迟处死。”
李云天早就料到赵文举会死扛罪名,因此也不着急,不慌不忙地望着他说道,“可有一件事情你并不知道,你和张贵两人的身家加起来足以抵挡上大明户部一年的税收,这已经使得皇上对两淮盐道一案动了雷霆之怒,恐怕你的家人将受到牵连,届时难免一死。”
听见家人难免一死,跪在那里的赵文举闻言身子禁不住颤抖了一下,好像心里受到了触动。
“或许你寄希望有人来给你说情,不过本官可以告诉你,那些人现在巴不得这件事情早点儿了结,没人愿意沾染这种涉及巨额贪墨的案子。”
李云天知道赵文举被自己击中了软肋,于是有条不紊地说道,“本官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两淮盐道的不少官员都已经给本官递交了严惩你的文书,想要与你划清界限,你可要想想看,届时朝廷里有谁会为你这个贩运私盐的盐贩说情?”
听到这里,赵文举额头上禁不住渗出了汗珠,李云天的话犹如一把利剑一样狠狠地插进了他的心口,他知道李云天说的没错,或许朝廷中有人会为两淮盐道犯案的官员说话,可他只不过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商人,有谁会为他一个商贩开口求情?
原本,赵文举寄希望于陈光宗暗中运作,使得能从李云天这里对他的家眷网开一面,不过现在看起来好像李云天并没有受到陈光宗的影响,否则也不会有先前的那番对话了。
不过即便如此赵文举也不敢违逆了陈光宗,陈光宗背后的庞大势力是他所无法对抗的,他供出两淮盐道的内情虽然可以给家人求得一条活路,但陈光宗背后的势力岂能饶过他们,届时恐怕难免一死,或许死得比被朝廷处斩还要惨。
“赵老板,据闻二公子并没有去湖广,你能告诉本官他在哪里吗?”李云天知道赵文举心中有顾忌,沉吟了一下后语峰一转,不动声色地问道。
“禀侯爷,罪人最后一次与犬子见面是在他离开扬州时,至于他去了哪里罪人就不清楚了。”赵文举在牢里的时候已经被问过这个问题,故而他心中早有准备,稳定了一下心神后沉声回答。
“据本官所知,赵老板最疼爱二公子,而二公子也有经商的才能,假以时日说不定能荣升为盐商总会的副会长。”
李云天并没有追问赵登宇的下落,而是对赵登宇进行了一番夸赞,随后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呀,遇到险境的时候即便是自己死也要将生路留给儿女们!”
“侯爷,罪人真的不知道犬子在哪里,要是知道的话一定告诉侯爷。”赵文举听出了李云天的言外之意,怀疑他把赵登宇藏了起来,于是伏在地上说道,他现在所有的希望都在赵登宇身上,自然宁死也不会供出赵登宇的下落。
“赵老板,听闻你以前曾经救过绍兴府一个名叫陈岚的布料商,想必你与他私交甚好吧。”李云天瞅了赵登宇一眼,慢条斯理地问道。
“侯……侯爷!”赵登宇闻言身上顿时一颤,抬头神情惊愕地望着李云天,万万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会查到陈岚的身上。
“赵老板,你看看这是否是二公子之物。”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向立在一旁的李满山摆了一下头,李满山于是走过去将一个玉佩递给了赵登宇。
“侯爷,犬子现在可好?”赵文举一眼就认出来这个玉佩是赵登宇的随身之物,神情立刻慌乱了起来,不无惊慌地抬头问向李云天。
“赵老板放心,二公子现在很好,他的妻儿现在也很安全。”李云天微微一笑,沉声向赵文举说道,“赵老板,本官现在可以实话告诉你,本官这次来扬州就是为了清除两淮盐道的顽疾,你不过是被他们抛出来的一个替罪羊而已,本官给你一个机会,只要你能将功赎罪的话,本官可以向皇上求情,法外开恩让你与家人团聚。”
“侯爷,你真的要对两淮盐道下手?”赵文举闻言双目顿时闪过震惊的神色,李云天此举无疑是捅了一个大马蜂窝,稍有不慎就会反受其害。
“大明户部一年的税收不过三百万两银子,两淮盐道一年流失的税银至少有五六百万两,此顽疾不除大明将深受其累!”李云天点了点头,郑重其事地望着赵文举,“本官离京前已经给皇上立下了生死状,两淮盐道贪墨查清之前誓不回京!”
听闻此言,赵文举目瞪口呆地望着李云天,不要说大明朝,从唐朝开始两淮盐道就盛行贪墨之风,历代君王也都派人下来清查过,可结果无不是不了了之,甚至有人为此丧命,李云天身为堂堂的镇武侯完全没有必要招惹这个烂摊子,可李云天却打定主意要彻查两淮盐道,这使得赵文举倍感意外。
“赵老板,本官知道你在顾忌什么,不过本官可以告诉你,要是你在此案中立下大功,本官可以保你不死,并且将你与家人安置在一个安全的地方。”
李云天见赵文举神情愕然地望着自己,知道赵文举被自己刚才的言语给镇住了,沉吟了一下后神情严肃地说道。
“安全的地方?”赵文举闻言不由得回过神来,不得不说李云天所提的交易非常有诱惑力,可是随后他就摇了摇头,苦笑着望向了李云天,“天大地大,恐怕届时已无罪人与家人的容身之处!”
“两京十四省或许没有你的容身之地,但大明在海外还有领地,本官可以将你与家眷送往那里,这样就没人能够找到你们。”李云天微微一笑,沉声向赵文举说道,他知道此事是赵文举最后的一个心结,必须打开。
“海外领地?”赵文举的脸上浮现出狐疑的神色,他从没有听说大明在海外还有领土。
“我大明在南洋的苏门答腊岛上建有旧港宣慰司,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之时曾经在那里击败过南洋的海上巨匪,本官已经往旧港宣慰司移民近万人,将来还要再移民十万,将旧港宣慰司打造成我大明在海外的坚实堡垒,在那里没人能认得出你。”
李云天微微颔首,有条不紊地向赵文举解释道,不要说赵文举一个商人了,就连朝廷的官员也很少有人听说过旧港宣慰司,知道它在哪里的人就更是寥寥无几了。
“侯爷想让罪人做什么?”赵文举听说过苏门答腊岛,知道那是三佛齐国的所在地,沉吟了一下后一咬牙,郑重其事地望着李云天。
如果能在苏门答腊岛隐居的话陈光宗背后的势力可就鞭长莫及了,很显然交趾乃至广西以及旧港宣抚司都是李云天的地盘,在李云天的保护下他与家人在苏门答腊岛的安全能得到足够的保障。
要是换作别的官员对赵文举许下这样的承诺,赵文举十有八九不会相信,可李云天重信守诺的名声在外,再加上这段时间来对大牢里的那些囚犯都进行了优待,赵文举自然信赖李云天了。
说到底没人愿意去死,尤其是像赵文举这样的富贵之人更是不愿意提前告别眼前的这个花花世界,如今李云天给了赵文举一条生路,他自然要放手一搏了。
听闻此言,李云天的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意,看来赵文举做出了最正确的抉择,而有了赵文举相助后无疑将使得他的后继计划变得简单许多。
第574章 报恩
提审了赵文举的第二天下午,李云天派人去怡香堂请红鸾和紫鹃来讲武堂扬州司务处,他晚上要在讲武堂扬州司务处宴请扬州除了两淮盐道和盐商总会的达官贵人,欣赏红鸾和紫鹃双剑合璧的曲舞表演。
红鸾和紫鹃一直在怡香堂里等待着李云天的传召,接到李云天的邀请后两人心境截然不同,红鸾显得忧心忡忡,而紫鹃却跃跃欲试。
由于是李云天的宴请,因此扬州城的那些高官显贵岂会不给他面子,因此纷纷应邀前来讲武堂扬州司务处。
值得一提的是,就连一直在家中闭门礼佛的原盐商总会副会长陆德忠也出现在了现场,与受邀而来的名商大贾们谈笑风生,这些参加酒宴的商贾们身上无不有着永乐帝或者宣德帝恩赐的功名,否则即便再有钱也不能出席这种隆重的场合。
为了表示对红鸾和紫鹃的青睐,李云天特意派了他的那辆拉风气派的四轮马车前去怡香堂接她们,两人还是第一次乘坐这种制式的新颖马车,行驶在扬州城平坦的青石板路面上时既平稳又舒适,比狭窄的两轮马车要舒适数倍。
虽然红鸾和紫鹃非常喜欢舒适的四轮马车,但由于青楼女子属于下九流的行业,故而没有资格通过捐献来购买四轮马车,而且按照规定如果有人私下里将四轮马车借给她们使用的话就违背了朝廷的禁忌,是要受到相应的惩处。
古代社会上的各式各样的人物以及各种学说的门类通常用三教九流来划分,所谓的三教指的是:儒家、道教和佛教,而九流指的是:儒教、道家、法家、名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其中,九流又分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
上九流指: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指:举子、医生、相命、丹青、书生、琴棋、道、僧。
下九流指: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巫婆)、盗、窃、娼。
虽说红鸾和紫鹃是清倌人,但究其本质还是属于“娼妓”一类,故而是下九流的人员。
四轮马车既然作为了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的乘驾,即便是宣德帝法外开恩,那么有资格购买的人也仅限于上九流和中九流的人,至于下九流的人由于行业低贱自然被排除在外。
如果红鸾和紫鹃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四轮马车,那么就要像怜香一样得到宣德帝的恩赐,否则便没有这个资格。
单从这一点来看,两人虽然锦衣玉食,但社会地位比不上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
到了讲武堂扬州司务处后,红鸾和紫鹃被下人引领到了一间厢房里休息,入夜后两人要给前来参加酒宴的达官贵人们献艺,以助众人的酒兴。
“这位妹妹,不知道侯爷等下会不会过来?”厢房十分雅致,打扫得干干净净,待一名侍女给红鸾和紫鹃上了茶准备退下时,紫鹃笑盈盈地喊住了她,随手将一颗珍珠递了过去,想要向其打探一下消息,以便做出应对。
“侯爷说了,等他招呼了贵客就前来看望两位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