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宰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执宰大明- 第3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放心,讲武堂已经准备了很多礼物,相公本想着将这些礼物送给倭寇,没想到鞑靼部竟然来犯边,那么相公只好把这些礼物转送给他们,看看效果如何。”李云天笑了笑,不以为意地向柳雯晴说道,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显得有些高深莫测。
  听闻“倭寇”两个字,安静地坐在雷婷身旁的山口惠子眉头微微皱了一下,随后恢复了常态。
  李云天敏锐地注意到了山口惠子神色的细微变化,嘴角浮现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他开始有些佩服山口惠子,小小年纪竟然能耐着性子一直不开口说话,而且还装作听不懂大明的语言,其心智着实远超常人。
  “相公,鞑靼部的骑兵恐怕想不到他们再也无法在马上驰骋天下了!”柳雯晴很显然清楚李云天口中的礼物指的是什么,见李云天一副胜券在握的架势,顿时放下心来,笑盈盈地说道。
  下午,在郊外玩了一天的李云天返回扬州城,当他所乘坐的四轮马车快到讲武堂扬州司务处时,一旁的街道旁忽然闪出一道人影拦住了马车前方骑兵的道路。
  “侯爷,民女紫鹃拜见王爷。”那道人影是一名身穿蓝裙的年轻女子,跪在地上娇声说道。
  领头的骑兵见状连忙向后一举右手,随行的骑兵纷纷涌向了马车将李云天护住,抽出背上背着的弩弓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
  “抬起头来!”正当领头的骑兵打算让人赶走拦路的女子,猛然听闻其自曝家门,不由得微微一怔,随后面无表情地说道。
  跪着的那名女子闻言于是直起身子,缓缓仰起了脸颊,正是去年江南花魁大会的亚魁紫鹃,只不过紫鹃俏丽的面容上充满了憔悴。
  “侯爷,紫鹃姑娘拦路,想要求见侯爷。”确定了紫鹃的身份后,领头的骑兵一拉马的缰绳掉转马头来到了四轮马车前,冲着车厢里的李云天高声禀告。
  “带她去会客厅。”李云天还以为遇到了什么事情,没想到拦下他去路的竟然是紫鹃,随后不由得摇了摇头,他已经猜到了紫鹃的来意,沉吟了一下后吩咐道。
  “民女叩见侯爷!”讲武堂扬州司务处后院会客大厅,李云天走进大厅是紫鹃正忧心忡忡地坐在一张椅子上,见到李云天后连忙起身跪在地上行礼。
  “紫鹃姑娘,你找本侯所为何事?”李云天停下脚步,不动声色地问道。
  “侯爷,民女知道陈公子犯了不可饶恕的弥天大罪,想在他被押往京城之前给他备下一顿饭菜送行,还望侯爷成全。”紫鹃以头触地,声音有些悲切地说道,她口中的陈公子自然指的是陈文仁的长子陈光宗。
  两淮盐道贪腐一案已经震惊天下,在紫鹃看来,陈光宗作为两淮盐道的重要涉案人员断无生路,肯定会被押往京城砍头,故而前来求李云天见陈光宗最后一面。
  在此之前紫鹃想尽了办法想要进大牢见陈光宗,可惜连大牢的门走进不去,甚至所托非人被骗了不少钱财,故而才想到了当街拦路这一招想要求见李云天,让李云天从中通融一下。
  “陈光宗有你这么一位红颜知己是他的福气。”李云天闻言不由得微微颔首,青楼女子做的是皮肉的营生,故而通常薄情寡义,像紫鹃这样一往情深、不离不弃的女子着实少见。
  “望侯爷成全!”紫鹃跪在那里,言语中透露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
  “如果陈光宗被流配到交趾,你可愿意跟他一同前往?”随后,李云天沉吟了一下,不动声色地问道。
  “交……交趾?”紫鹃闻言顿时一怔,下意识地抬起头,神情愕然地望着李云天,有些不明白李云天的意思。
  “你是否愿意?”李云天见状神情严肃地追问。
  “愿……愿意,民女愿意!”紫鹃这下回过神来,意识到陈光宗好像保住了性命,连忙点着头,双目满是激动的神色。
  “去见陈光宗吧,告诉他好自为之。”李云天没有久留,吩咐了紫鹃一句后就起身离开了。
  陈光宗原本要掉脑袋,不过由于陈文仁顶下了所有的罪责所以他也就留下了一命,这是陈文仁扛下两淮盐道贪墨案的唯一要求,胡滢从中进行了周旋,李云天于是网开一面,最终保下了陈光宗的性命,准备将其流配到交趾。
  等李云天离开,惊喜交加的紫鹃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感情,坐在地上失声痛哭起来,尽情发泄着心中的委屈。


第628章 制衡有道

  两天后,李云天启程回京,扬州的军民在知府陆兴和扬州卫指挥使韩虎的率领下在扬州码头相送。
  跟随李云天前往京城的不仅有两淮盐道巡盐副使谢恒和韩亮,还有南京刑部左侍郎潘兴民、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张韬和南京大理寺左少卿秦克。
  潘兴民、张韬和秦克二月底就已经接到了吏部的公文,让三人跟随李云天一同回京回复两淮盐道贪腐案相关事宜。
  李云天前来扬州的时候只有一条双层大船,不过离开的时候却是一个浩浩荡荡的船队,单单随行护卫的骁武军就多达两千人。
  之所以这样并不是因为要确保李云天的安全,更重要的是看护李云天从两淮盐道贪腐案中查抄来的物资,这些物资价值近亿两白银,悉数运往京城交由户部点算,然后按照事先定下的比例分给皇宫里的内库、户部的国库和讲武堂。
  由于两淮盐道贪腐案顺利了结,因此旅途中的气氛非常轻松,潘兴民、张韬和秦克显得意气风发,三人已经从京城的朋友那里听到了风声,这次前往京城十有八九会得以升迁。
  在运河沿岸各个州府官员的悉心接待下,船队于四月初抵达了京城外的码头,吏部尚书蹇义和内阁首辅杨士奇奉宣德帝诏命率人在码头迎接。
  户部尚书郭资望着河道中那些装满了金银珠宝和各式财物的货船是大吃了一惊,万万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追缴了如此多的财物,随后神情激动地招呼户部的官吏将那些财物运回户部的库房进行清点。
  毕竟户部的苦日子过了这么多年,现在终于等来了翻身的日子,等那些财物进入户部的帐后,户部官员的腰杆无疑比以前要硬朗许多,在外面说话也有了底气。
  由于大明的中央和地方分开的税收政策,地方上的官员可以在税收上巧立名目,上下其手,而户部的国库由于每年的税收则基本上是定额,也就两三百万两银子,使得这些年来户部的资金一直很紧张,捉襟见肘。
  李云天带来的这些钱财无疑解决了户部多年来的一个困扰,拥有如此充裕的资金可是大明户部自成立起都没有遇到过的事情。
  进城后,李云天在蹇义和杨士奇的引领下前往紫禁城觐见宣德帝,宣德帝在乾清宫里设宴给李云天接风洗尘,对李云天在两淮盐道案子上的表现非常满意。
  李云天在乾清宫一待就到了深夜,他不仅向宣德帝禀告了两淮盐道贪腐案的查处经过,而且还对宣德帝的北征鞑靼部出谋划策。
  虽说宣德帝自小就跟着永乐帝南征北战,但毕竟他那个时候年纪还小,如果说到行军布阵的话还是李云天经验丰富。
  从目前掌握的情报来看,此次进犯边境的鞑靼部足有七万兵力,其中骑兵两万,步兵五万,使得山西行都司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各地卫所接连被攻破。
  山西行都司都指挥使已经派人两次进京求援,宣德帝为了给鞑靼部一个教训,准备调集包括骁武军在内的十五万大军北征,一举将鞑靼部主力歼灭。
  正如柳雯晴先前所猜想的那样,宣德帝这次之所以御驾亲征正是因为李云天在两淮盐道贪腐岸上追缴了过亿的财物,使得宣德帝有充足的资金来打这一仗。
  等李云天乘坐着他的那辆四轮马车离开紫禁城时夜色已深,街面上冷冷清清,除了巡逻的五成兵马司士卒外空无一人。
  李云天坐在车厢里闭目养神,盘算着宣德帝此次御驾亲征的事情,他并不担心鞑靼部此次犯边能翻起多大的浪花来,大明那些能征善战的靖难勋贵大多数还健在,即便是不用动骁武军也能凭借大明的优势兵力击败鞑靼部。
  只不过大明京卫的元气尚未恢复,而地方卫所的军队由于平时训练稀疏再加上士气低落已经难堪大用,要是骁武军不参战的话恐怕明军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虽然宣德帝每年都要派员下去清理军伍,可是欺压军户以及瞒报兵额的事情还是屡禁不止,归根结底这种境况是由屯兵制所造成的。
  大明的屯兵制使得卫所的武官可以肆意欺压所属军户,从军户身上谋取利益,以至于军队战斗力逐年减弱,士气低下,哪里有心思与敌人战斗。
  可是要想改变大明军队的这种顽疾就要动屯兵制,而屯兵制与大明各级武官的利益息息相关,岂可轻易触动?万一引发哗变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虽然朝廷上已经有官员看出了屯兵制的危害,但是却无力解决这个麻烦,因为这将激怒大明各级从屯兵制中受益的各级世袭武官。
  尤为重要的是,大明户部每年的税收有限根本无力养活军队,故而只能让军队自给自足,这就涉及到了大明中央和地方的分税制,将触动文官集团的利益,谁吃饱了撑的去触这个霉头?
  李云天现在想的是如何尽可能多的剿灭进犯的敌军,只要大败鞑靼部那么必将震动兀良哈三卫,敲山震虎下说不定可以解了大宁城之围。
  在李云天看来,鞑靼部与兀良哈三卫虽然同属蒙古部落,但兀良哈三卫已经逐渐融入到大明,而鞑靼部则一直与大明敌对,双方要分别对待,对兀良哈三卫要以招抚为主。
  “相公!”回到镇武侯府,李云天进入院门后不久,周雨婷一脸欣喜地从前院客厅迎了出来。
  本来大家都要等着李云天回来的,不过周雨婷知道李云天要在宫里待上很久,所以就让众人先行回去休息。
  “夫人。”李云天笑着将周雨婷拥进了怀里,紧紧地搂着,他这些年在外处理公务家里的事情全靠周雨婷操劳,其辛苦程度并不亚于他。
  周雨婷让侍女打来了洗脚水,亲自给李云天洗脚以尽妻子的职责,她其实非常愿意跟在李云天身边与他共同面对挑战,但由于她的身份却不得不在京城执掌镇武侯府,免除李云天的后顾之忧。
  “相公,妾身听说皇上要在明天的大朝上升你为右副都御史,这下你可成为了大明最年轻的堂官。”一番温存过后,周雨婷躺在李云天的怀里,闭着眼睛笑着说道。
  周雨婷在京城里并非无所事事,她不仅时常进出皇宫去陪太后和皇后,而且还与高官显贵的夫人交往甚密,因此朝廷里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她都知道。
  因为成功拿下了两淮盐道贪腐案,所以宣德帝三月底在一次廷议上提出升李云天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内阁阁老和六部堂官皆表示赞同,因此这件事情也就定了下来。
  “相公不在乎什么堂官不堂官,如果相公可以选择的话宁愿与你们在一起过平静的生活。”李云天闻言淡淡地笑了笑,他把两淮盐道那么大的案子办下来了,升官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相公,现在朝廷已经有人开始对讲武堂指手画脚,认为讲武堂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应该把持骁武军这等精锐之师,而且讲武堂旗下的那些产业也应该归于地方衙门管辖。”周雨婷知道李云天说的是实话,如果李云天眷恋权势的话当年就投靠了汉王,汉王肯定会重用于他,于是伸手抚摸着李云天的脸颊,微笑着告诉了他一件事情。
  “要是把骁武军和讲武堂的那些产业交给他们,几年之内绝对被他们给败光了。”李云天知道有人开始眼红讲武堂的那些产业和骁武军,嘴角闪过一丝不屑的神色,“皇上英明睿智,岂会不知道他们的心思?”
  “相公,玉馨妹妹今天告诉妾身,皇上已经决定挑选一批皇族子弟到交趾任职。”周雨婷自然清楚宣德帝现在绝对信赖李云天,闻言笑着说道。
  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他不仅在讲武堂中引入了皇族和勋贵子弟,还在交趾吸纳皇族子弟到交趾为官,其用心可谓良苦,既平衡了讲武堂和交趾的各方势力关心,也因此令宣德帝更加信任他,进而避免出现尾大不掉的情形。
  宣德帝已经与福王商议了数次,还征询了太后的意见,最后觉得李云天言之有理,用皇族子弟“藩屏京师”确实是一条稳固国本的绝佳之策,既防止皇权被臣权给架空,也给皇族子弟谋求了一条出路,使得他们不再在封地里惹是生非,混吃等死。
  与此同时,为了避免皇族子弟下到地方后用皇族的身份压人,宣德帝决定废除那些到地方为官皇族子弟的特权,仅仅保留他们皇族的封号,一旦在任职期间犯事直接由地方衙门处置,不再经由宗人府。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被选派到交趾为官的皇族子弟皆从讲武堂下辖的六大学院毕业,而且基本上都是各地王府中郁郁不得志的支系皇族子弟,他们在封地里不仅没有什么权利而且俸禄也很低,不甘心就此平庸下去故而进入了讲武堂下辖的六大学院,想要谋个好出身。
  由于身上有着皇家血统,所以皇族子弟享受着免试进入讲武堂六大学院的特权,这也是李云天鼓励皇族子弟参政的一个举措。
  跟皇族子弟一样享受着免试进入讲武堂下辖六大学院特权的还有勋贵子弟,他们因为祖上战功的荫护得以享此殊荣。
  其实,宣德帝很乐意看见各地王府那些旁系子弟进入讲武堂六大学院,这些子弟虽然也是皇族后裔但由于血缘关系距离君权遥远,故而宣德帝不用担心他们觊觎皇位,可以用来牵制朝廷中的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这才是李云天“藩屏京师”的真实用意,以确保朝廷各方势力的平衡,进而巩固君权,唯有君权稳定了大明才能稳步前行。


第629章 天子圣裁

  第二天清晨,李云天在周雨婷的伺候下穿戴整齐,乘坐他的那辆黑色四轮马车赶往皇城参加今天在太和殿上举行的大朝。
  由于天色尚早李云天就在车厢里闭目养神,临近皇城的时候街道上的四轮马车多了起来,随着年后四轮马车的正式推出,第一批得到马车的朝廷大员们纷纷改乘四轮马车。
  这不仅仅是因为四轮马车更加宽敞舒适,尤为重要的是四轮马车比轿子高大气派,两者摆在一起的话四轮马车的气势明显要胜轿子一筹。
  因此京城的文武大员纷纷舍弃了原先的轿子,毕竟官场上讲究的是一个脸面,谁也不想在风头上被别人压过去。
  在左千步廊廊房里等待上朝的时候,李云天被都察院的御史们围住寒暄着,由于他现在还不是都察院的堂官故而与御史们在一个廊房。
  李云天此次拿下两淮盐道贪腐案着实给都察院长了脸,在此之前包括都察院的御史们在内,京城的文武百官无不认为李云天此次前去扬州只不过是走一个过场而已,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对两淮盐道的贪腐动手谈何容易。
  可结果却出乎了众人的意料,谁也没有想到李云天在扬州的遭遇一波三折,先是两淮盐道的私盐意外被漕运总督衙门查封,接着又是南京户部左侍郎陈文仁绑架了李云天的女人,进而激怒了李云天,将两淮盐道搅了一个天翻地覆,使得陈文仁等人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
  李云天要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消息这两天已经在京城的官场传开,虽说李云天资历尚浅,可没人认为他不配右副都御史这个职位,试想大明除了李云天外有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