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朴良等人辜负了王爷的期望,不仅劫持了大人而且还与倭寇相勾结,想要谋害王爷的性命,实在令人扼腕叹息。”说着,云娜语峰一转,颇为遗憾地摇了摇头。
金宗瑞的脸色随即变得有些苍白,心中感到惴惴不安,他可以肯定李云天一定知道了朴良前去见他的事情,说不定连名单的事情也已知晓,而他压着那份名单没有上报有可能将被视为朴良的同谋。
“金大人,王爷说了,如果您城门官当够了的话就回来安心在都司衙门做事,以前的一切都一笔勾销!”见金宗瑞面色不善,云娜知道他肯定是想多了,于是笑着说道,特意在“一笔勾销”上加重了读音。
“一笔勾销?”果然,金宗瑞听出了云娜话中的言外之意,听闻自己能重回都司衙门后,眼前亮了一下随后有些疑惑地望向了云娜,不知道李云天为何要这样做。
“金大人,王爷说大人经历了今晚的事情后已经浴火重生,希望可以摈弃心中的杂念一心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云娜知道金宗瑞一时间难以接受眼前的事实,因此不动声色地解释道。
“浴火重生!”金宗瑞这下听明白了云娜的意思,脸上的神色不由得变得有些尴尬以及落寞。
李云天话里的意思非常明显,用“一笔勾销”和“浴火重生”来使得金宗瑞了断与朝鲜王室之间的纠葛,全心全力为大明效力。
金宗瑞万万想不到李云天竟然还会再度启用他,心中感到一丝激动,随后就是无尽的苦涩,他这次是彻底败在了李云天的手上,对于李云天伸出的橄榄枝他已经没有拒绝的余地,可不想一辈子当城门官。
“原来,一切都在忠王爷的掌控中!”想到自己紧张了大半夜,金宗瑞的嘴角闪过一丝苦笑,他发现李云天比他想象得要厉害的多,他根本就不是李云天的对手,心中五味杂陈。
第1381章 逃无可逃
凌晨时分,大明讲武堂汉城司务处门前沉寂的街道上忽然响起了一阵凌乱沉闷的脚步声,惊得沿街的家犬狂吠了起来,使得不少人家相继点亮了灯光,他凑到门前从门缝里探头探脑地向外张望。
朴良召集的内禁卫士兵和陈三公子手下的倭寇有七八百人之众,夜间在城镇中行进的话自然无法做到悄无声息,他们需要的是跟时间赛跑,在明军的援军抵达前抓住李云天。
由于明军在整编朝鲜新军的时候使用信号弹传递消息,故而朴良和陈三公子都知道讲武堂司务处的明军在遇袭后肯定会发射信号弹求救,而城里的明军绝对会拼死来救。
虽然有朝鲜新军的阻碍,但朝鲜新军岂会是那些明军精锐的对手,肯定会有一部分明军精锐冲过朝鲜新军的防线前来讲武堂司务处,届时情况可就糟糕了。
因此,留给朴良和陈三公子完成他们计划的时间并不多,两人必须要争分夺秒行事。
“三公子,保重!”临近讲武堂汉城司务处时,朴良和陈三公子在一个十字路口处分开,朴良要带着人去讲武堂司务处的后门而陈三公子则去前门。
“祝陈大人马到功成。”陈三公子把杀了李云天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朴良身上,也向他拱手致意,随后面无表情地领着手下的倭寇快步冲向了讲武堂司务处的前门。
“这些人要干什么呀,大半夜的不睡觉在街上晃荡。”
“会不会是在操练,他们这些当兵的也不容易,时常都要被那些官长们操练一番,累得一个半死。”
“怪事,这些人怎么杀气腾腾地往讲武堂司务处的方向去了,难不成那边出了什么事情?”
“你怎么知道他们杀气腾腾的?”
“老子当年也是上过战场打过仗的,如果不是忠王爷来了并整编新军的话老子说不定就要死在战场上了。”
……
随着沿途街道两旁的居民被惊醒,百姓们纷纷躲在门后通过门缝向外张望,暗地里交头接耳地议论着门外街上那些行色匆匆的士兵,自从李云天进入汉城后晚上还从没有这种规模的军事行动。
“首领,这个院门可气派呀!”来到讲武堂汉城司务处高大宏伟的正门前,一名倭寇头目望了一眼门前蹲着两尊大石狮子后不由得忍不住赞了一句,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有派头的院门。
“这是大明在朝鲜的脸面,讲武堂肯定舍得下本钱。”陈三公子闻言顿时一声冷笑,脸色有些狰狞地说道,“听着,等下进去后就放火,老子要一把大火把这里烧个精光,就算抓不到姓李的也要烧死他!”
说着,陈三公子挥了一下手,身后的倭寇就把一个长梯子架在了大门一侧的墙上,几名倭寇翻墙后进入了院内,打开了大门。
“杀!鸡犬不留!”望着缓缓打开的院门,陈三公子抽出腰上的倭刀,恶狠狠地下达了命令,无论里面的男女老幼都要被杀掉。
“杀!”倭寇们闻言纷纷拎着手里的刀蜂拥着冲进了院门,一个个凶神恶煞似的,想要把司务处里杀个血流成河。
陈三公子在一群亲近手下的簇拥下进了院子,诺大的一个庭院空荡荡一个人影也没有,四周一派沉寂,倭寇们没有遇见丝毫的抵抗。
陈三公子见状嘴角禁不住流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看来司务处里的明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以至于他们都冲进来了还没来得及做出应对,这正是他所希望的,可以趁机一举击溃明军。
“看一下,怎么不走了?”倭寇们畅通无阻地穿过庭院,杀气腾腾地奔向了住宅区,不过没多久队伍就停了下来,这使得陈三公子的眉头不由得微微一皱,阴沉沉地向身旁的一名倭寇说道。
“首领,前面通向后院的门关上了,由于附近的墙头太高我们没办法翻过去,现在已经去找梯子了!”不能那名答话的倭寇离开,队伍前面奔过来一个人,不无焦急地向陈三公子禀报道。
“找什么梯子,直接把门给撞开!”这时,立在陈三公子身侧的一名倭寇头目不由得大怒,开口斥责道,要知道现在时间宝贵哪里搁得住这样浪费。
“不行呀,那个门是用厚实的硬木制成,外面还包了一层铁皮,小的们撞不开,只能翻墙过去。”那名禀报的倭寇摇了摇头,向那名倭寇头目说道。
“快去!”倭寇头目闻言不由得望向了神色阴沉的陈三公子,陈三公子万万想不到竟然会在这个地方出了差错,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除此之外他也没什么好办法,于是那名倭寇头目就向前来禀报的倭寇高声喝道。
就在这时,不等那名前来禀报的倭寇回答,一个凄厉的啸声从司务处的后院方向传来。
伴随着这个凄厉的小生,一颗红色的信号弹冉冉从司务处后院升起,在宁静的夜晚中散发出妖艳的光彩。
砰的一声,在那些倭寇诧异地注视下,红色的信号弹在夜空中绽放开来,开出了一朵绚丽的花朵,十分引人注目。
“不好!”望着空中的那朵美丽鲜艳的红色花朵,陈三公子的脸色顿时就是一变,他知道这颗红色信号弹并不是随便放上去的,而是明军用来传递消息的方式,这意味着院子里的明军已经发现了倭寇,于是向城里的驻军求援。
“快,立刻翻过院墙,冲进院里!”情急之下,陈三公子连忙冲着周围仰头望着空中焰火的倭寇高声急喝,明军的反应比他和朴良预计的时间要快。
“杀呀!”陈三公子的话音刚落,四周忽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在倭寇们目瞪口呆地注视下,院落四周的墙上忽然出现了众多手里端着火枪的明军士兵,将冰冷的枪口对准了院中慌乱的倭寇,谁也没有想到前来偷袭的他们竟然会遇上严阵以待的明军。
金宗瑞之所以说讲武堂司务处是一个堡垒,是因为司务处其实是按照一个小城堡的规模设计建造的,里面的城墙与城墙相似都有可供人行走的马道,因此易守难攻。
“中计了!”见此情形,陈三公子的脸色刷一下变得异常难看,知道偷袭讲武堂司务处的事情泄露了出去,以至于明军早有防范。
“首领,他们早有准备,咱们撤吧!”目睹了眼前的一幕后,先前发话的倭寇头目连忙着急地说道。
“咱们已经来了这里,还能撤得出去吗?”陈三公子闻言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了一丝苦笑,他们此次前来汉城本来就是一条死路,如今明军布下了陷阱等着他们,他们根本就逃不出去。
况且,即便他们逃出了讲武堂司务处明军的伏击,那么也无法冲出汉城明军的围追堵截,必死无疑。
果然,陈三公子的话音落后,司务处大门方向杀声震天,一群身穿重甲、手握长枪的明军军士潮水般涌了进来,在院门处列下阵型挡住了倭寇们撤退的道路。
这些手握长枪的重甲士兵是李云天护卫中的精锐,不仅骁勇善战而且配备了特别打造的铠甲来保护身体,真正能做到以一当十。
李云天很少动用重甲,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用重甲奋力一搏,不过很显然今天这些重甲兵是他专门给陈三公子等倭寇预备的,即便那些倭寇再凶悍遇到列阵以待的重甲长枪兵也只有被屠戮的份儿。
其实,陈三公子应该感到荣幸才对,李云天动用了重甲兵来“欢迎”他,这可是份莫大的荣誉。
终其原因,李云天不想他手下的士兵白白受到伤亡,故而自然会给士兵们提供最有利的作战条件。
随着领队武官的号令,门口处的重甲兵齐刷刷蹲了下来,后面站着几排手拿硬弩的士兵,虎视眈眈地瞪着骚动起来的倭寇。
硬弩可是讲武堂一系军队的标准配置,用来远距离杀伤敌人,讲武堂制造的优良硬弩在辽东和西域战场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给予了敌人大量的杀伤,实战效果非常好。
“下面的倭寇听着,忠王爷有令,降者免死!”就在倭寇们陷入惊慌的时候,通往后院大门一侧的墙上出现了一名明军将领,高声喝道。
“兄弟们,别听他的,大明历来对咱们狠毒,唯有冲出去咱们还能有一条活路!”陈三公子知道自己这次是栽了,脸色变了几变后向周围慌乱的倭寇高声喊道。
他知道如果被困在司务处的前院里必死无疑,司务处的前院是一个小广场,除了几棵大树外没有丝毫可供躲避的地方,因此他想要冲出去在汉城烧杀劫掠一番,怎么也要给李云天制造一些麻烦来。
“冲!”随着陈三公子话音的落下,他身旁的倭寇头目就挥舞着倭刀向大门处冲去,这些倭寇都是在海上劫掠多时的老手,自然清楚只有冲出去才有活命的可能。
“冲呀!”倭寇们于是呼呼啦啦地跟着那名倭寇头目冲向了大门,摆出了拼命的架势。
“射击!”见此情形,立在墙上的明军将领冷冷地下达了命令,双目中浮现出了怜悯的神色,在他看来这些犹如瓮中之鳖的倭寇即将遭遇一场无比血腥的屠杀。
第1382章 惜才之心
与此同时,讲武堂汉城司务处后院的空地上。
朴良神情愕然地望着站在四周高墙上举着硬弩对准他们的明军士兵,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明军竟然会设有埋伏。
如果朴良的社会经验再丰富一些,那么他就应该知道什么叫做人多口杂,像偷袭讲武堂汉城司务处这种无比重要的机密之事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了,可他太过相信内禁卫的那些所谓“志同道合”的兄弟,结果当然会导致消息外泄。
朴良把内禁卫的那些人想得太简单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做出这种以卵击石的疯狂举动来,但又碍于情面等因素不好拒绝故而表面上唯有大义凛然地附和他,实际上为了给自己找退路暗中向明军告密。
另外,李云天岂会不在内禁卫这样重要的衙门里安插眼线,朴良绝对想不到他的一举一动早就在李云天的掌控中,李云天成功用他钓出了陈三公子,进而一网将那些来犯的倭寇打尽。
直到现在,朴良才意识到他苦心经营的计划竟然被人暗中泄露给了明军,以至于他们今晚的偷袭变成了自投罗网。
就在朴良心乱如麻的时候,前院方向传来了炒豆般的声响,把陈三公子等倭寇包围在前院的明军发起了进攻,那些清脆的响声是火枪射击时发出的,由于地域的招魂曲,无情地收割着那些负隅顽抗的倭寇的性命。
此时,李云天正与李璆摆棋对弈,听见窗外传来的枪声后心不在焉的李璆吓了一跳不由自主地向外望去,脸上浮现出担忧和焦虑的神色。
“朝鲜王,该咱们登场了。”李云天见状微微一笑,他知道李璆现在根本没有心情下棋,于是把手里的棋子往一旁的棋罐中一放,起身向李璆笑道,“咱们得给那些内禁卫的年轻人一个台阶下,使得他们的颜面上过得去。”
“小王遵命。”李璆早就坐不住了,闻言连忙站起来躬身说道,心中对李云天先前的那番话感到有些奇怪,认为李云天好像对内禁卫的那些人好像并无恶意。
李云天活动了一下手脚,抬步向后门处走去,既然朴良知道后院是住宅区那么他当然也清楚这一点,故而后门处的建筑物实际上比前门修得要高大坚固一些,就是为了防止敌人从后门发动袭击。
换句话来说,朴良目前遇到的困难要比陈三公子大,陈三公子面对被围的境况一筹莫展,那么朴良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负隅顽抗把命丢在这里,二是缴械投降请求李云天的宽恕。
“大哥,咱们该如何做?”瞅了一眼后门处那些身穿锁子甲严阵以待的明军军士,一名身材壮实的内禁卫武官神色惊慌地问向了朴良,等待着朴良拿主意。
虽然近战的威力比不上前院的那些重甲兵,但这些身穿锁子甲的明军精锐对付内禁卫的这些人还绰绰有余,绝对使得内禁卫的人无法冲出后门。
“兄弟们,事已至此咱们唯有杀身成仁,以命报国,必将丹史留青,为后人所敬仰!”
朴良知道他这次是彻彻底底地栽了,李云天在讲武堂张开了一张大网等着他往里钻,他既然来了就没想过活命,因此沉吟了一下后举起手里的刀,高声向周围的人喊道。
“兄弟们,跟他们拼了,咱们的血不会白流,要让大明的皇帝知道朝鲜并不是好欺负的!”那名身材壮实的内禁卫武官跟着举起了手里的刀,高声给士兵们鼓劲,现在他们所能依仗的也就唯有为国效死的这股子士气了。
“拼了!”在朴良和那名壮实内禁卫武官的鼓舞下,现场的内禁卫士兵纷纷举起了手里的刀高喊。
实际上,与装备了巷战武器并且全副武装的明军士兵相比,内禁卫的士兵们除了手里的刀外就是盾牌,连护身的铠甲也没有,一旦与装备精良的明军士兵开战的话那么将吃很大的亏。
“大人,你看,门开了!”就在那些内禁卫士兵群情激奋的时候,后院庭院通往住宅区的那扇紧闭的大门忽然咯吱咯吱地打开了,这使得在场的内禁卫士兵们顿时紧张了起来,他们虽然号称朝鲜精锐的部队但从未上过战场,因此难免感到一丝慌乱。
“准备迎敌!”朴良面无表情地举刀下达了命令,他万万没想到精心策划的一次偷袭竟然会以这种结局收尾,面对即将杀来的明军士兵心中感到无比的懊恼,因为他的疏漏大意竟然使得现场的兄弟们跟着他一起白白送死。
不过下一刻,朴良就怔在了那里,一脸愕然地望着从打开的大门里走出来的人,出来的人并不是明军而是一大群老幼妇孺,其中领头的人正是他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