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秦川已经奉了赵恺的命令,作为暗中的影子,先是保护朱唤儿和耶律弥勒北上建康,继而在建康潜伏,和魏廷晖一明一暗呼应,保护李凤梧家人。
少了东方秦川,赵恺依然镇定自若。
曾在战场浴血奋战过的人,又岂会惧怕宵小刺客——况且如今这个局势,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下这种狠招,否则就是让另外一个坐收渔翁之利。
赵恺捧茶:“子直兄,请。”
赵汝愚没有丝毫做作,端起面前的茶杯,一饮而尽,“使团应该已经离京了。”
刚从大内西城门回来的赵恺点头。
赵汝愚放下茶杯,很是云淡风轻又运筹帷幄的神情,“既然李少监有此秘密,为何要等他出使归来再动手?”
赵恺甚是放心的道:“凤梧必有他的顾虑。”
赵汝愚摇头,“局势风云变幻,此一时彼一时,也许等他归来,临安早就变了局势,就怕那个秘密到时候失去了价值。”
赵恺苦笑,“谁说不是呢,但又能怎样。”
自己总不能李凤梧前脚走,后脚立马就不听他的叮嘱,派人调查此事然后对柳相正发难吧。
赵汝愚看着眼前患得患失的皇子,心中有些无奈,但更多的是意气风华,当夜在众安桥一见,对坐夜谈至天明。
自己才知晓,这位最为低调的皇子,其势力之大竟不输大皇子赵愭,也不输二皇子赵惇。
如果自己连这点事都办不好,又何谈媲美雏凤?
朗笑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殿下和不趁此机会,将此事调查过水落石出,打击三皇子的同时,在官家心里多一份重量?”
赵恺当然心动,并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只是李凤梧的叮嘱依然在心头。
闻言很是犹豫。
赵汝愚心中暗笑,轻摇画扇,意气风华的轻笑,“欲化龙而九天,又何须在意清风何处,若非趁清风,他日化龙,这清风必然席天下。”
话里意思,殿下您既然想争夺天下成为天子,那么又何必在意区区一个李凤梧,若是事事都听从李凤梧的,等你将来成为储君,这李凤梧必然会成为权专朝堂的恶臣。
赵恺闻言,心中先是有些反感赵汝愚的挑拨,继而心中略略一动,赵汝愚说的何尝没有道理。
若是自己的成功全部建立在李凤梧的功劳上,将来的李凤梧,必然要成为朝堂最为强大的顽疾,甚至可能让自己成为傀儡而左右朝政。
“子直兄之意……”
“找到朱茂才,查出上元大火案的真相,搞倒河西柳家,进而弹劾恭王殿下。一则打击竞争对手,一则获得人心,何乐而不为?”
赵汝愚压抑住心中的激动。
李凤梧离开临安,这是自己的机会。
只要这件事成了,自己就能成为赵恺最值得信任的谋臣,若是赵恺成为储君进而登基为帝,那么自己必然要因为拥戴之功而权执中枢。
赵惇犹豫了下,“就怕行事会破坏了李凤梧的计划。”
赵汝愚摇头,“就算李少监对此事有长远计划,但此时终究只牵连到柳相正、朱文修,能对付的也就是三皇子殿下,难不成李少监的计划,还能连大皇子殿下也一起对付不成?”
赵恺一想确实是这个理,有些心动了,“可是秦川已经去了建康。”
赵汝愚哈哈一笑,“堂堂二皇子殿下,身边岂止雏凤和东方秦川?”
赵恺呵呵笑了,“查倒是可以查,不过……查到之后,又如何是好?”
赵汝愚沉吟片刻,“查出真相后,亲凛官家,并让殿下在朝中的势力呼应,务必要重启案件,并且殿下要大力主张此事结案,是三皇子殿下主张。”
死伤数百人震惊临安朝野的大案,因为皇子的私心而草草结案,给赵惇扣一个草菅人命的帽子,就不怕官家不重罚。
赵惇犹豫了许久,才弱弱的道:“有几成把握?”
赵汝愚伸出一只手,盯着赵恺的眼睛,“殿下有几成把握查出真相?”
赵恺想都不想,“既然知道牵连的人,要撬开朱茂才的口,十成。”
赵汝愚翻手,“那就易如反掌。”
赵恺精神一振,再也记不得李凤梧的叮嘱,神情振奋,“如此,那便行事,待李凤梧出使归来,他也会感觉欣慰的罢。”
和李凤梧走在一起后,自己听从他的建议,一改仁厚。
借着宋金大战,自己在三位兄弟之间的地位直线攀升,从最不受待见到如今平分秋色,李凤梧居功至重。
如果他出使归来,发现自己能独立办成大事,大概会惊得不要不要的。
想到这赵恺心情大好。
李凤梧,你有扶龙之才,那么我要证明,我有成龙之才。
赵汝愚笑而不语。
画扇轻摇,眼前仿佛看见了自己权执中枢,凌驾李凤梧的那一日。
李凤梧,你为大宋雏凤,扶龙之臣。
可我赵汝愚,又怎是久居人下之人。
我之心,在九天振翅。
……
……
使团出临安,李凤梧坐在马车里,神情淡漠的沉思着事情。
在他对面,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面前摊开了一个食盒,此刻少年嘴里吃着桂花糕,手上拿着酥饼,脚边放着美酒,吃得不亦乐乎。
“我说李小鸟,这是谁家姑娘的手艺,真是美味得没话说,唔……是夏大家?”
见李凤梧没反应,这位大宋高富帅也顾不得满手渣滓,一巴掌拍到他肩膀上,“喏,问你呐!”
和李凤梧同车前往大理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宋名相韩琦之后,当今宝宁军承宣使韩诚的小儿子韩侂胄,也不知道这货是怎么说服其父其母,竟然真的在使团里谋了个职。
虽是个无关紧要的文职,但出使归来,只要使团办成了事情,这货也是要跟着升官的。
李凤梧被拍醒,没有多想,道:“这些糕点?那个,魏太尉千金做的,味道如何?你倒是给我留几个,别全吃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八章历史上的段誉
韩侂胄差点被噎住,“就是那个差点成为我侄儿媳妇的太尉千金魏蔚?”
李凤梧点头,“你认识?”
韩侂胄见鬼一样看着李凤梧,片刻后作捶胸顿足嚎啕大哭状,“狗|日的李小鸟,还要不要人活了,老子好不容易看上夏大家,你龟儿子横刀夺爱,老子又好不容易看上了个美女,打算等出使归来就让我家老头子去提亲,你狗|日的又下手了,李小鸟,老子和你有仇是不是,你有了两个神仙姐姐还不满意,竟然还要抢我的魏蔚!”
李凤梧很有些无语,“这话怎么说?”
韩侂胄是真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样子,“那日前往德寿宫见姑妈,姑妈给我说过,等我出使归来,她就亲自出面,到魏府为我说媒,说魏家钱家也不会委屈了我……你倒好,先下手了。”
李凤梧讶然,“真的?”
韩侂胄无比郁闷,“当然是真的,而且姑父……嗯,就是上皇在一旁也点头说,魏蔚虽不为皇妃,若能与我韩家姻缘,也是美事一桩。”
李凤梧哈哈大笑,“魏蔚比你大三岁。”
“女大三抱金砖。”
“她看不上你,且你又中不了探花。”
“你怎么就知道她看不上我?你就知道我中不了探花?况且这事不需要她的意见,我姑妈出马,只要魏太尉点头,这事就成了。”韩侂胄一脸不服输。
“我说你中不了就中不了,再退一万步说,你中了探花又能怎样,她若不喜欢你,你娶个榆木疙瘩回家不说,还要天天被束缚,值得吗?你是大宋高富帅,万里江山那么多美好等着你去恩泽,怎能为了一棵树吊死。”李凤梧笑得很无邪。
韩侂胄总觉得李凤梧话里有话,却不得不赞同李凤梧的话,说得确实有道理。
自己这么年轻就被婚姻束缚死,人生好是没趣。
垂头丧气的道:“算了,到时候看,反正你和魏蔚也没什么,到时候姑妈或者上皇一纸旨意下来,你徒奈何?”
李凤梧心中一凛,笑了,“你就不怕回不到临安?”
韩侂胄怒睁双眼,“你敢为了个女人杀害我?”
李凤梧摇头,“不敢。”
韩侂胄嘿嘿贼笑,“那不就得了。”
李凤梧也嘿嘿贼笑,“可是大理高家敢啊,沿途的猛兽大虫瘴毒敢啊。”
韩侂胄心中一紧,掀开帘子就要跳下车,“我不去出使了!”
李凤梧慌不迭一把拉住他,“逗你玩呐。”
韩侂胄不信的盯着李凤梧。
李凤梧一脸认真,“江山多娇,咱俩何至于为了个女人闹成这个样子,这样吧,咱俩公平竞争,这一趟出使我不阴你,但你回临安后也不能找上皇和太后帮忙。”
韩侂胄认真的思考了许久,才坐回来,“善。”
心中大喜。
终究还是自己的命重要点,此次出使,如果李小鸟真要阴死自己,还真有可能。
李凤梧也心中大喜,又忽悠了这小子。
公平竞争的话,自己貌似没有输的可能,但韩侂胄若是搬出上皇和太后,自己铁定要输,说不得还真得想办法把这小子留在大理呆个三五年。
这事翻篇,韩侂胄又问道:“你方才在担心什么?”
李凤梧知晓韩侂胄算得上赵惇的人,不过并没有隐瞒他,“有点担心,某些人坐不住,会对你那个侄儿下手。”
韩侂胄眼睛一翻白,“算起来三个人都是我侄儿。”
这当然只能私下说,明面上可不敢如此自恃,甚至这种关系若非皇子们主动提起,韩侂胄说都不能说,君重臣轻,皇子亦是如此。
李凤梧点头,“你知晓的。”
韩侂胄撇嘴,“我就不明白你为什么会看上赵恺,他能争得赢赵惇?侄儿媳妇一家的势力,虽然不在朝中,但绝对比赵恺强大多了,再加上我父亲和兄长的话……”
李凤梧看了韩侂胄一眼,将篮子里最后一块糕点丢入嘴里,说了一句:“远水近火,赵惇并没有赵愭来得有威胁。”
嗯,魏蔚的手艺不错。
酥软可口。
如果赵愭打败赵惇入主东宫,李道和韩诚还敢兵谏不成?
这不是晚唐。
这是大宋。
韩侂胄沉思了一阵,然后伸手拍了拍李凤梧的肩膀,“李小鸟,你说的有道理,要不我们来个联盟,先搞倒大皇子?”
李凤梧一巴掌拍开,“滚蛋,我是天子门生,不参与争储。”
韩侂胄一脸鄙弃,“虚伪。”
李凤梧哈哈一笑,忽然问了个意外的话,“你和李凤娘关系不错,可知晓她还恨我不?”
韩侂胄一脸奇怪,“我就纳闷了,为何侄儿媳妇这么恨你,曾对我说过,要是以后你落在她手里,保准让你生不如死。”
李凤梧略有尴尬。
韩侂胄又大气的拍了拍李凤梧肩膀,“放心吧李小鸟,看在咱俩的关系上,真要到了那一天,我不能保你生,但给你个痛快留你个全尸还是能做到的。”
李凤梧哭笑不得,这尼玛有意思?
韩侂胄忽然压低声音,“李小鸟,你老实交代,你是不是吃了我侄儿媳妇的豆腐,有好几次和我私下提起你的时候,我那侄儿媳妇都脸红的紧。”
李凤梧心中一凛,“滚蛋,莫要搬弄是非。”
韩侂胄脸上浮起一层戏虐,“话说回来,侄儿媳妇真是国色天香,不输你那两位神仙姐姐,若能得此佳丽,万里江山不要又何妨。”
李凤梧哈哈大笑,“所以你只能当个短命相公。”
韩侂胄愕然,“短命相公?”
李凤梧自知失言,顾左右而言其他。
最后说到正事,“李小鸟,此次出使大理,有几成把握能达到官家的意图?”
李凤梧笑了笑,“你觉得呢?”
韩侂胄皱眉,“如果官家能配合使团,让川陕,夔州路兵马调动,大兵压境潼川路、成都府路,有五成把握,仅靠咱们使团的嘴皮子的话,最多三成。”
李凤梧哈哈一笑,“还有呢?”
“如果能搞定大理相国、中国公高寿昌,则有八成把握。”
李凤梧挑眉,“你倒是看得清楚。”
韩侂胄哈哈一笑,“不看看我是谁,话说,那几位使节知道么?”
李凤梧点头,“你都能看出来大理局势,他们又怎么会看不出?”
柳子承若是看不出,也没资格出使大理,钱象祖就算看不出,可有张杓指点,也不会太差,至于王之望,他就是挂个虚职,保驾护航而已。
如今大理国王是段正兴,是段誉的儿子。
没错,就是天龙八部里那个段誉,这货现在还活着,应该在电视剧中的天龙寺里出家为僧。
若是有机会,倒想见见历史上真正的段誉。(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九章大理
第一百七十章各司其职
第一百七十一章大理第一人
第一百七十二章原汁原味孔雀舞
第一百七十三章家姬
第一百七十四章太湖石换马
第一百七十五章傲娇的中国公
第一百七十六章苍山洱海见段誉
第一百七十七章观音不观音
第一百七十八章大理两天子
第一百七十九章敲诈太上皇
第一百八十章夜谈
第一百八十一章美色难辞
第一百八十二章大理乱局
第一百八十三章站队的棋子
第一百八十四章有人活,就得有人死
第一百八十五章步步为营
第一百八十六章大理皇室的中兴之心
第一百八十七章滇马之歧
第一百八十八章必杀李凤梧
这就是大宋和大理的关系。
双方不可能彻底撕破脸,一者大理需要和大宋的贸易刺激、发展经济,一者大宋需要大理的滇马来补充、扩展规模可怜的骑军。
再者,便是地理天险了。
大宋要不顾一切的攻打大理,可以,但会给金国机会南侵。
大理要侵占大宋的疆土也可以,但也会给越李朝等邻国机会掠夺。
所以两国只能交好。
思念及此,段正严对谍子道:“你速速回皇宫,告诉兴儿,王之望之事无关紧要,待今夜事定之后我们将重掌主动,到时再遣人和大宋使团重启商贸谈判。”
谍子应诺,转身出门。
房间里只剩下段正严和怒目金刚。
段正严沉思了许久,才对怒目金刚道:“你去接应段昭平,务必保证大军在今夜抵达洱海,如此,方能确保兴儿安危。”
仅有天阙军两千,段正严还是不能放心。
怒目金刚犹豫了下,“那您?”
段正严哈哈一笑,“这些年高家派来崇圣寺的人不少,又有几个是和你交手了的?”
大凡刺客,都被崇圣寺的武僧解决了。
根本近不了自己的身。
怒目金刚一想也是,转身出门而去。
段正严透过禅房的窗户,看着崇圣寺三塔,陷入沉思,若是有人看见,只会以为这是个垂暮的老僧。
那曾想得到。
就是这位老僧,如今正在运筹帷幄掌控大理局势。
将要一手推动出大理的大血案。
只是这位表面如枯木,内心意气风华的老人怎么也没想到,刚从他禅房里出来的两个谍子骑上快马,奔出不到一里地,便被人拦了下来。
忠心于大理段氏的谍子,身手不错,也有忠心。
到死也没有说一个字。
所以这两个谍子都死了,其后,拦下碟子的四个大宋精壮汉子草草处理了尸体,悄无声息的摸向崇圣寺。
大宋神卫军,每一个都是可以以一当十的精锐。
这是帝国与王国的差距。
……
……
国宾馆,从高观音隆府邸回来的柳子承和钱象祖相对而坐。
没有茶水。
两人虽然短暂联手,但毕竟阵营不同。
依然是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也寒碜,若不是共同敌人李凤梧,两人怎么也不可能联手。
柳子承话不多。
钱象祖话不少,“此次若是成了,那便要恭喜柳朝请了。”
出使之前,官家将柳子承擢升为朝请郎。
柳子承面无表情,“钱录事,同喜同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