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仕妖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仕妖娆-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恰好遇见李凤梧。

其间柳子远因事先回了家。

因柳家和李家素有罅隙,柳子远便怂恿朱茂才想办法报复李凤梧,于是就又柳子远和朱茂才制定施行计划。

选择了放火,让人流践踏李凤梧至死的拙劣方法。

从而导致了上元大火案的惨剧。

事发后朱茂才杀了放火之人灭口,柳相正知晓此事后隐瞒不报,导致上元大火案的真相被隐藏至今。

于是官家下旨,剥夺柳子远功名,罢去一切官职,押解入临安天牢,秋后问斩,太常卿柳相正知情不报,视为同罪,但念其有功于朝堂,剥夺去功名,罢其官职,流放至边疆。

江陵府通判朱文修纵子行凶,教导无方,连降三级。

这是四月末送递建康邸报的全部内容。

但李凤梧知晓,这件事还没完。

牵涉其中的宁颌,胡兴可,赵恺,赵珲都还没有处理,恐怕也是赵珲、赵恺两人出手了,这件事怕还要纠缠一段时间。

李凤梧不想就知道,赵恺现在怕是全听了赵汝愚之言。

也不知道出的什么手。

但看这情况,应该不算庸手,否则也不会到现在还没发落这几人。

不过李凤梧也在担心。

赵汝愚出手了,但那个柳子承却还没出手。

上元大火案中,他根本屁事没有。

按说,以他的脾性,如今肯定和赵惇有后手来对付赵珲和赵恺。

恐怕赵汝愚这一次要坑了赵恺。

如果赵汝愚能帮助赵恺,不仅化解这一次危机,还能打击到柳子承、赵惇,李凤梧当然也欣喜,只是总觉得,如今的赵汝愚还不是柳子承的对手。

反正自己已打定主意置身事外。

这件事李凤梧有自己的顾略,必须置身事外。

因为如果掺和到其中,那就是明确的告诉官家,为了扶持赵恺,自己要和你对着干。

上元大火案,并非普通的案子。

官家赵昚当初是发了罪己诏的,这就让官家对这件事分外敏感。

任何一点不利于他的举动,都会看做是针对他。

所以李凤梧也大概猜到了柳子承对付赵珲和赵恺的手段,肯定是要往争储这方面靠拢,具体如何,李凤梧不得而知。

但又退一万步讲,就算赵恺被处罚,也就是降为郡王而已。

三王争储的平衡,只是稍微打破一点。

并非绝境。

是以李凤梧并不担心。

反而觉得,应该让赵恺栽个跟头。

从自己开始成为他的谋臣,赵恺就一帆风顺,一个最为希望成为太子的皇子,却一步一步看到了希望,若是一直这么顺畅,赵恺便会骄傲自大。

栽个跟头,也让他明白争储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还没尘埃落定,李凤梧当然不会跑到临安这个暴风眼中去。

于是又上了一纸奏呈,家中琐事繁忙,身体依然没有痊愈云云,再请假一月。

赵昚正为上元大火案绞尽脑汁,倒是批准的很快。

从这里李凤梧敏锐的发现一点:官家是信任自己的。

如果不信任自己,怕不仅要驳了自己请假的奏呈,还会一纸旨意将自己宣到临安去。

他同意自己请假,估计也是不想让自己掺和到其中。

毕竟自己是这件事的引子。

不见自己虽然在建康,可临安一些谏议大夫,御史台的人,也有好几封奏呈,请旨降罪自己么,这些消息都是翰林学士承旨周必大和友人曹崇写信说的。

其实就是隐晦的告诉李凤梧。

好在这些旨意都被官家留中了,显然暂时不会处罚自己。

又请了一个月的假。

李凤梧在建康玩得有点野了,别说学问,就是临安那边的事情也很少去关注,整日里就是和几个女人游山玩水,听曲赏舞。

俨然就是个浪荡的纨绔公子。

进入五月。

文宅开始准备文浅墨的及笄礼。

文浅墨和文淑臻也便枯守在家里,不便再往李府跑。

五月,杨迈奶奶八十大寿。

在外出仕的杨迈也请假返回了建康。

这日下午,李凤梧想着文浅墨和文淑臻要准备及笄礼,这两位娘子又醉心于和张疏影学琴,于是便想着将张疏影送到文宅去住一段时间。

于是带着张疏影登上马车,前往文宅。

途径半水河畔的白桥时,李凤梧不经意间透过轿帘看出去,恰好看见白桥上有一身材无比姣好的伊人。

李凤梧略感有些眼熟。

低头思忖了片刻,猛然大惊,是她?

立即停轿,下去一看,桥上伊人已不在。

暗暗摇头,怕是自己看走眼了。

她怎么可能出现在建康。

也许只是个身材相似的小娘子,况且若是她来到建康,又怎么会如此冷清的一个人出现在白桥附近。

于是上轿,直奔文宅。

李凤梧细心,让张疏影住到了桂影院,好好教习两女的琴艺。

这一安排着实让文浅墨和文淑臻高兴不已。

性格略有些活跃的文浅墨,就差没抱着李凤梧亲两口了,文淑臻的安静的眸子里,也透着浓浓的幸福,对李凤梧的笑意,越发恬静。

离开半水河畔,李凤梧带着李巨鹿径直去了秦淮河。

这些日子,李巨鹿和徐眉娇有点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意思,不过那日会议后,李老三等人已把徐眉娇当做了儿媳妇。

是以叶绘和周月娥、张约素总是有事没事拉着徐眉娇聊天什么的,今儿个就拉到相国寺去上香了。

对此李凤梧也觉得甚好。

有徐眉娇在,变相的多了个护卫。

不说徐眉娇的身手,就六扇门总捕头的这个身份,只要一亮出来,谁敢造次?

朱唤儿出身的醉乐坊里,杨迈已自斟自饮在等待着自己。

小书童薛桂尔和吴陌桑在一旁伺候。

经年不见,相聚须尽欢。(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一章秦淮两鸿鹄

薛桂尔已不是当初的小书童。

换回了女装。

十四岁多的年纪,再有小半年,也要及笄了。

小姑娘眉眼也已长开。

李凤梧不得不服杨迈,这家伙真是好眼光,养成了这么好一姑娘,难怪当初看不上吴陌桑。

薛桂尔之资,比不上耶律弥勒和文浅墨,但比之朱唤儿却也差不了多少,怎么看也该是属于七分女神的级别。

绝对是个大美人一枚,尤其是挺翘笔直的鼻梁,真心让人羡慕。

薛桂尔换回了女装,但十一二岁的吴陌桑却穿上了男装,俨然就是当年的薛桂尔。

只是眉眼之间,好看了许多。

未来也极有可能是个小美女,比不得朱唤儿,但有可能和薛桂尔媲美。

不过性格嘛……

肯定不讨杨迈的喜,反正李凤梧看杨迈对薛桂尔,只有正直的主仆之情。

哪似杨迈看薛桂尔时,那一眼的柔情啊……让人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偏偏薛桂尔也幸福的紧,一腔心思尽在杨迈身上。

那小眼神落在杨迈身上,一颦一笑尽是风情。

可落在自己身上,竟然还有点小鄙视。

李凤梧有些无语,瞪了她一眼,“信不信我今晚就拉着杨兄留宿花船!”

“你敢!”

几乎是异口同声。

薛桂尔和吴陌桑同时对李凤梧咬牙切齿的喝道。

只是感情略有不同。

薛桂尔的鄙视中带着一丝无奈,吴陌桑是鄙视中带着一抹憎恨。

李凤梧苦笑。

杨迈只好笑道:“是我教导无方,让李兄见笑了,还望海涵。”

李凤梧落座,“我要是在意这些,早就变成老头子了,哪有心思去多想,李兄此次回来,会在建康逗留多久。”

杨迈为李凤梧斟酒,“只请了两旬假期,怕呆不了几日。”

从建康到自己任上的地方,单边旅程要六日,一来一回,路途若是耽搁一下,则要耗尽十五日,所以在建康最多能呆五六天。

“那你我今日要大醉不归!”

“舍命陪君子。”

两人旋即相视大笑,“干了!”

美人要细看,酒要浅酌。

干了第一杯,两人各自满上,就着花生米之类的小菜,一边浅酌一边谈着彼此的事情。

虽然两人如今官职悬殊。

李凤梧是从六品奉直郎,从五品秘书少监,而杨迈还只是东方州府的一个观察推官,但却并没有拘束,依然如昔日。

这也是李凤梧比较欣赏杨迈的一点,不合人流,亦不附庸权贵。

更有一颗正直的心。

说了襄阳死守的事,也说了出使大理的惊险。

杨迈听得频频点头,最后总结道:“用命换了五品绿袍,李兄这富贵也是险中求啊。”

李凤梧职官从五品,阶官从六品,朝服是绿色。

若是旁人如此说,会让人生出讽刺之意,但李凤梧知晓杨迈没有,他是真正在感触自己仕途的不易,只好苦笑道:“读书数十载,货与帝王家,寻常士子大概没有这等险恶事,但谁叫咱们生在这个时代呢,古代不也有苏武的前车之鉴么。不过杨兄你是知晓我的,没有把握的事情我从来不干,没有也谈不上什么凶险,都有完全的退路。”

杨迈点头,“这点倒是事实,还没见李兄吃过亏。”

李凤梧苦笑,“怎么没有,我这不就跑到建康躲避风头来了。”

杨迈压低了声音,“是上元大火案?”

李凤梧点头,“你也知晓,这事水深了去,现在虽然处罚了朱文修,柳相正和柳子远,但事情还没结束,我估计着得有一些人要下马。”

杨迈叹了口气,“仕途凶险不遑沙场啊,所以啊,我还是老老实实的做我的地方官,真有一日去了临安,也得老老实实规规矩矩,为大宋尽我能尽之力。”

李凤梧丢了颗花生米,“装,你就给我装!”

杨迈也乐了,“被你发现了。”

随着这颗花生米掉杨迈脑门上,两人之间仅有的拘束也没了。

不再以兄敬称,而是你我称呼。

“你我相识相知,大是奔着一辈子挚友而去,我还能不了解你,别看现在屈居地方为推官,将来必然也是要进入临安朝堂的,况且你的志向,高远的不敢说,一部尚书,不就是你梦寐以求的报国途径么。”

杨迈并没有相执大宋的野望,他多少次说过,这辈子最大的梦想,便是坐上工部尚书的位置,为这大宋黎民百姓做一点实事。

为百姓谋福祉,工部尚书这个位置最好不过。

杨迈哈哈一笑,“知我者,大宋雏凤也。”

旋即又道:“可是你这鸿鹄的志向让我看不明白啊,按说你应该是奔着东西厅相公而去,但你做的事情,却俨然又自暴自弃了这个目标。”

本科探花,天子近臣,大宋雏凤李凤梧支持赵恺,这是大宋官场目光敏锐的人都知晓的事情。

一个如此早就确定了立场的人。

官家怎么可能会将他放到东西厅相公的位置上去。

李凤梧抿了口酒。

“你怎么就知道我放弃了这个目标,谁说的立场明确后就一定走不到相位?相位,从来不是因为立场的重要而选择出来的,而是根据官家的需要,我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官家的需要,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帮助庆王,但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官家为重。”

顿了一下,“官家也是明白这一点的。”

杨迈顿时崇拜得五体投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李凤梧撇嘴,“少来。”

杨迈只好褪掉脸上假得不能再假的崇拜,“反正我是觉得,这鸿鹄之志,怕是要多折磨。”

李凤梧侧首望秦淮,“谁的鸿鹄之志不是多折磨,天之骄子张杓这两年不也遇到坎了,若非此次陈康伯忽然逝世,他还不知道要在刑部侍郎那个位置上待多久呢。”

杨迈沉默了。

想到了自己的志向。

李凤梧忽然道:“快看,秦淮河上有两只仙鹤。”

杨迈看去,哑然失笑。

一旁安静的吴陌桑忽然毫不客气的吐槽,“那是两只乌鸦。”

“我说它是仙鹤,它就是仙鹤,我说它的鸿鹄,那就是鸿鹄。”李凤梧斜乜一眼,“鸿鹄起于秦淮,终将遨于青天。”

仙鹤,鸿鹄,皆是自喻。

杨迈闻言心中一振,仕途不顺的忧郁一扫而空,“有道理,是乌鸦鸿鹄,自知耳,岂因别人而易改之。”

吴陌桑沉默了。

看着身边的两个男人,尤其是嘴唇刻薄得很让人讨厌的男人,心里忽然有些悸动。

这就是大男人啊。

薛桂尔耳濡目染,本来也担心杨迈的仕途,听见杨迈这些话,心中豁然开朗,由衷的感到高兴,看待杨迈的眼神里,越发充满了仰慕。(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二章红灯区里的祸水红颜

酒微醺。

人稍狂。

酒过九巡,李凤梧有些飘忽了,杨迈也好不到哪里去。

李凤梧轻轻拍桌子,“寂寞飘飞千里路,国王徒然悲欢,留下步履蹒跚,望断江南百万里河山,寂寥引秋叹——叹啊,叹啊,好大一座江山。”

杨迈也抚掌,“好词,好词,端的是好词!”

吴陌桑和薛桂尔同时翻白眼。

这哪里算得上词了。

打油诗都算不上好嘛……不过这两个男人,此刻飘忽得可以。

杨迈也道:“等下,我也来一首,嗯……青衫步履仗剑,回首明月天涯,纸飞墨沁红颜,梦回盛唐风华,大江东流鸟北飞——飞啊,飞啊,好白一片雪原。”

李凤梧抚掌,“好词,好词,端的是好词!”

旋即刻薄的嘴唇抿出一副得意,“不过比起我的还差一筹,来来来,罚酒一杯。”

吴陌桑和薛桂尔继续翻白眼。

同时心里暗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又有近墨者黑,杨家郎君被李凤梧这货带坏了啊。

要是被读书人听见,恐怕还怀疑去岁的大科科举官了。

就这样的水平,竟然一个探花一个举子?

大宋的读书人都死了么。

饮酒和诗,不亦乐乎。

华灯初上,今夜无月,秦淮河畔却亮若白昼。

天色熏染下,夜色靡靡里。

杨迈提议,荡舟秦淮。

李凤梧道了声善。

于是找到醉月坊伙计,要了首花船。

没有点女伎。

醉乐坊的老板还是那个一身香味扑鼻的洪芬,看见这两位小官人,哪敢怠慢。

不说杨迈,只李凤梧一人,也不是如今的洪芬敢得罪的。

就是她背后的醉乐坊东家,看见如今的李凤梧,那也得好吃好喝侍候着,看咱们李家小官人的脸色行事。

大宋官员不准狎妓。

李凤梧还是知晓轻重,这次身边没有韩侂胄,不敢造次了。

只要了艘船,没有点女伎。

也是巧了,正是当年那首朱唤儿的水乡画舫。

酒水小菜备好,四人登船。

李巨鹿没有去,毕竟他对风花雪月什么的不敢兴趣。

荡舟秦淮,看着宛若盛世风华的秦淮河上,两只鸿鹄很是感慨,志趣相投秉膝长谈,间或美酒入喉,人生如此畅快。

亥时中,船靠岸。

杨迈准备回府,吴陌桑和薛桂尔先登岸。

杨迈忽然靠近李凤梧,压低声音,“还记得我之前说过的事情么,你看现在如何了,吴陌桑这小模样虽然比不上秦淮白莲,也比不上大金第一美人,但这小女子才思敏捷,我深以为,假以时日,必然是个不输李易安的女中才子。”

李凤梧苦笑,“她貌似对我恨的很。”

杨迈一副大家都是男人,你应该懂的语气,“由爱生恨,但也有由恨生爱的,这一两年,吴陌桑虽然从不曾提及你,但我看的出,你确实是一直在她心里的——咳咳咳,虽然是恨你,不过男人还能驾驭不了女人,我就不信,你能搞定朱唤儿,会搞不定吴陌桑。”

李凤梧只好尴尬的笑,“再说再说,先放你那。”

杨迈恍然大悟,“明白,明白,镶外必先安内。”

李凤梧也不辩解。

其实吴陌桑的天赋才华,自己比杨迈更清楚。

就是因为更清楚,才不能破坏了这个女才子的成长。

她要是年纪轻轻就跟了自己,世间恐怕再无吴淑姬,得等她才华满身之后,如果那时候再提此事,自己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