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仕妖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仕妖娆- 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昚哦了一声,先是没反应过来,旋即猛然醒悟,“你有良计?”

李凤梧笑了一笑,“臣确有良计。”

赵昚大喜,“速速说来。”

李凤梧早就想好了计划,虽然贾似道要几十年才出生,但现在并非做不到,况且因为自己的出现,大宋的历史轨迹也有不小的改变。

沉声说道:“姑且不论门中人解义的是否成真,为防万一,官家还需要未雨绸缪,将任何危害大宋的种子扼杀在萌芽之中。”

赵昚翻了翻白眼,“废话!”

李凤梧也翻了翻白眼,“官家就不能耐心听臣说完?”

赵昚愕然,卧槽,吃了雄心豹子胆,敢跟朕对着干了?

不过心中倒无多少不爽,道:“赶紧放!”

李凤梧轻声道:“臣章秘书监,国史院近期关于天象监测,确实发现了符合此门中人的星耀,这人很可能在百年之后出现,当然,要杀遍天下姓贾的人不可行,官家做不出这等暴君所为来。”

赵昚点头,还是你知晓朕。

父皇的意思,就是不仅要杀了你们,甚至要杀尽所有贾姓官员,今后的科举、恩荫入官,也要拒绝所有贾姓人。

科举、恩荫将贾姓人拒之门外,自己也可以去做。

但是杀尽贾姓官员,自己确实下不了手。

李凤梧继续道:“据近日天象所显示,此贾姓人,应起于开江。”

赵昚吃了一惊,“开江?”

沉吟了一阵,“开江确实有一官员姓贾,是绍兴二十七年的进士,曾担任过秘书郎,如今是开江守,其子贾涉。”

贾伟,贾涉!

李凤梧大喜,这不就是贾似道的爷爷和父亲么!

欣喜的道:“那就是了,结合天象,门中人定然是贾涉之子!”

赵昚沉吟半响,“确定?”

李凤梧坚定的道:“绝对是此人,贾涉之子,必然会取名贾似道,如此便能暗合了箴语,依微臣看来,官家只需对贾伟行事,让其背井离乡,如此其后人也将生变化,若是官家不放心,还可以留下圣旨给今后的东宫,若贾伟后人有子贾似道,则断其仕途。”

这是最为温柔的做法。

李凤梧也就是说说,赵昚肯定不会这么做。

再仁厚的君王,也是天下为先。

赵昚的做法,李凤梧已经可以意料到,必然是找个借口,让贾伟罢官,其后人永不录用的同时,恐怕还会发配到雷州琼州一类的地方去自生自灭。

如此,大宋将再无贾似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章官家大病,立储之始!

赵昚沉默了许久,才道:“确定?”

李凤梧从怀中拿出一张公事文,是秘书监关于近期天象的观测,其中关于灾星的说明中,正是自己先前说的那番话。

起于开江。

公事文上,不仅有自己的签书,国史院的太史令、官正等六人,皆落笔画押。

赵昚拿到此公事文后大喜,“如此,朕心定矣。”

千言万语,不如国史院观星的结语。

毕竟在大宋而言,这个才是真正值得信任的东西,胜过任何人的口才。

李凤梧心中也有点摇摆不定。

自己原本是不怎么相信星相学的,然而之前的大旱,国史院给出的结语,基本上都符合实情,预测的几个地方,确实也出现大旱灾情了。

这应该不是巧合。

如今这一次关于贾似道的观测结语,自己并没有提点任何人。

起于开江,也真的是国史院观星象后的定论。

自己并不知道贾似道的爷爷是谁,只知道贾似道的父亲好像叫贾涉,而开江守贾伟的儿子就是贾涉,这样的话,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国史院这群人也太逆天了。

或者说,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星相学真的有其可纳为一门学问的道理所在。

五千年文明诞生的玄学,其魅力真是让人着迷。

只不过接下来的事情李凤梧很是无语。

因为官家高兴了,自己却高兴不起来。

赵昚笑眯眯的合上那张国史院递上的公事文,对李凤梧笑眯眯的道:“此事已了,西辽那边屡来国书,催促关于送一位郡主来我大宋和亲之事,朕这几日也是忙得焦头烂额,为了这出使迎亲人选也是茶饭不思,今儿个看见卿家,朕深以为,卿家当是良选啊!”

李凤梧心中暗道一声,卧槽。

然后苦脸,“官家,您看看我,觉得臣今年多大了?”

赵昚莫名其妙,“看面相,应该是及冠两三年的人了。”

李凤梧顿时理所当然,“对啊,臣出使金国毫州,又万里之遥的出使大理九死一生,就没享受过天子门生的待遇,臣还没及冠啊,却已俨然是饱经风霜的老人,官家,您看……”

赵昚哈哈一笑,“没得商量!”

李凤梧还能怎样,无语凝噎。

不过赵昚还是知道给李凤梧一个甜头,“既然要作为我大宋使君出使大理,你又入了阁,也是时候成为士大夫了。”

李凤梧一怔之后一喜,“真的?”

谢盛堂咳嗽一声。

李凤梧立即知晓自己错了,君无戏言,自己怎么能怀疑官家,立即做揖行礼,“臣谢官家隆恩。”

这样的话,不仅推背图一事自己不会有受牵连了,反而成为士大夫,身上多了一层保护伞,今后就算是和汤思退硬怼,也不用提心吊胆。

赵昚叹了口气,“有时候真的在怀疑,你小子难道是上天赏给朕的鼎国之才?听说你十六岁开窍,结果十八岁就高中大科探花,又在十九岁入阁,未及冠之前已是士大夫,这已是古往今来罕见的仕途辉煌了!”

李凤梧嘿嘿一笑,“官家中兴大宋,臣当奉天意。”

旋即心中一动,想起一事,立即说了出来:“不过官家对臣之厚恩,远远不及前朝的王毛仲啊。”

因为双正妻的事情,自己近期去查了下王毛仲的事迹,这不查不要紧,一查吓了一跳。

人比人气死人啊。

王毛仲这人才真是开挂的主。

他和唐玄宗李隆基的关系,正如韦小宝和康熙的关系一般,而且这货更逆天,他妻子生出来的儿子,一出生就是五品官!

但这货更贪心,竟然想为他出世才三天的儿子争取一个三品官。

唐玄宗的三品官……高力士也才三品而已。

这荣耀简直无人可及。

当然,这也是他自己作死的昏手,最后还是被唐玄宗给杀了。

所以伴君如伴虎,在天子面前,哪怕是权倾一时,也得懂收敛,无止境的贪婪,只会带来灭亡,这一点李凤梧看得太清楚了。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李凤梧就严格的看清楚了自己和赵昚、和赵恺之间的关系。

赵昚一听这话,尤其是李凤梧话里的语气,顿时有点明白了,“你不及王毛仲的地方,是因为李隆基赐他夫人的缘故?”

李凤梧嘿嘿干笑,不打自招。

赵昚吹了吹胡子,“朕没记错,你有未婚妻,建康文氏小女文浅墨吧?”

李凤梧犹豫了下,还是说道:“其实臣和魏太尉的女儿魏蔚也两情相悦。”

赵昚恍然大悟。

旋即乐了,“魏太尉的千金可不会做小。”

李凤梧苦笑,“可不是。”

赵昚想了想,“朕现在不能答应你,不过,也不是不可能,得看你今后的表现!”

当初魏蔚在西湖落水,后来皇城司调查,好像是和李凤梧这小子一起游西湖,加上近来皇城司对李凤梧的调查,好像这小子确实对魏杞的女儿怀有小心思。

当初耶律杞颜在临安,李凤梧就没少借着职位之便前去魏府东篱院。

话说,魏蔚这女孩儿差点成为自己儿媳妇啊,要不是被皇甫坦横插一脚,让李凤娘抢先一步,魏蔚还真嫁给了惇儿。

之前也听母后说过,说有想法撮合魏蔚和韩侂胄。

现在看来,韩侂胄是没这个福气了。

李凤梧这小子真的就这么讨女人喜欢?

感觉女人一个一个的往他身上贴啊,朕这个皇帝也不外如是而已。

赵昚忽然觉得,年轻真好,尤其是又长得好看,又仕途得意的年轻人。

真好。

李凤梧大喜,“臣先谢过官家!”

走出垂拱殿,还没走远,李凤梧猛然顿足,回首愕然的看着小太监疯了一般跑出来,一边跑一边尖声道:“快传太医,快传太医!”

太医?

垂拱殿里只有赵昚和谢盛堂两人值得宣太医诊治。

能让小太监如此惊惶的是谁?

答案呼之欲出!

心中狂震,赵昚病倒了!

看着一群护卫涌进垂拱殿,李凤梧心情沉重至极,默默离开了大内。

赵昚这突兀的一病,不是好事情啊。

很可能会导致立储的事情提前。

因为赵昚这一次突兀的病倒,很可能会给朝堂臣子拥立储位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官家还无法反驳,甚至连上皇也会同意。

官家大病,很可能就是立储之始!(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一章临安炸锅

国不可一日无君。

储君也是君。

官家您今日大病,明日就可能忽然驾崩。

这种事臣子表面上不说,但字里话间的意思,却是官家无法辩驳的。

官家病愈之后,立储一事肯定要提上议程。

李凤梧忽然觉得蛋疼。

这尼玛关键时刻,自己要去出使西辽?

若真是立储,以如今的局势,必然是赵惇和赵愭之间二选一。

特么的这是逼自己留在草原跟年幼的铁木真混的节奏?

要死了要死了要死了……

李凤梧无比忧心。

然而世事就是这么的不如意,李凤梧回到梧桐公社没多久,就得到了消息:官家大病,在垂拱殿晕倒,太医已经诊治,目前还有结论。

李凤梧并不担心赵昚会驾崩。

乾淳盛世才刚启幕,赵昚的统治至少还得二十年。

然而李凤梧却开始担心之后的事情。

立储一旦提上议程,赵恺将陷入绝境,而偏偏这个时候自己要离开大宋出使西辽。

如此,只有想办法让赵愭入主东宫。

赵愭成为太子,赵惇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如此,会不会让历史重演?

李凤梧思绪不定。

一时间难以下定断,如果真的让赵愭登上了太子位,哪怕赵惇如今已没有想法对赵愭下手,自己也得想办法让他生出弑兄的逆天想法来!

不然赵恺将再无机会。

……

……

官家在垂拱殿病重忽然晕倒的消息,很快传入临安各大中枢重臣的耳里。

按说,官家是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

但没办法,大内不是铁板一块,总会有消息漏出来,赵珲也不是完美的圣人,能用禁军将消息也围拢在皇宫里。

于是乎,临安骤然炸锅。

乾道元年的秋初,临安是真正的多事之秋。

邓王赵愭府上。

很少来到邓王府的张杓,在书房里对赵愭说道:“机会来了。”

赵愭也知晓张杓的意思,“可是,不知道父皇怎么想的。”

张杓掸了掸身上的尘灰,“这件事不在于官家怎么想,而在于朝臣怎么想,官家大病之后,肯定会有人想借机立拥戴之功,到时候争储一旦被提及,就无法保持三王……嗯,应该是两王均衡的现状了。”

赵愭点头,“但有点担心,父皇会立赵惇。”

张杓冷笑一声,“立储立长,在你俩能力各有千秋的情况下,这就是你最大的优势,现在你需要做的是保持安静。”

赵愭不解,“保持安静?”

“绝对不要让官家发现,立储的事情是你让人提起的。所以这件事交给我去办,若是官家知晓你提起了立储的事情,肯定会对你感到失望。”张杓淡定的道。

用脚趾头也能想到的事情。

老子不过是病了一场,你小子就想要入主东宫,就那么盼望着我死了你好登基?

赵愭苦笑,“我倒是能做到,可就怕他们不懂张侍郎你的意思。”

张杓冷哼一声,“等下你立即着人通知所有人,关于官家病倒一事,在上奏呈中时候,绝对不要提及立储一事。”

沉默了一下,“另外,策反的那两人可以出手了。”

赵愭一愣,“怎么出手?”

“让他们立即上奏呈,就官家病倒一事,谈立储的事情。”

赵愭恍然大悟,“父皇会以为他们还是赵惇的人?”

张杓点头,“没错,如此一来,恭王殿下在官家心中的分量将直线下降,等自后立储的事情捂不住了提上大庆殿,您的机会将大增!”

赵愭顿时振奋至极,“那便依张侍郎之计,我若入主东宫,张侍郎当执相公!”

张杓笑了笑,并没有因为赵愭的这个承诺而得意忘形。

就算赵愭入主东宫,要把自己提到相公去,也是妄想:太子虽然是储君,但如今的天下还是官家的,自己仕途奋斗的时间还长。

而且就算赵愭登上太子位,也不就是万全了。

赵惇不仅会反扑,赵恺也有可能成为一匹黑马。

张杓永远都不会轻视两个人:一个李凤梧,一个柳子承。

前者大宋雏凤,天子门生,又屡立大功,推背图这么大的事情他都能获益,这样的李凤梧,完全有可能影响到官家。

有李凤梧辅佐的赵恺,现在还没有断了争储的希望。

一个是柳子承。

上元大火重启案中柳子承展现的手段,由不得自己不敬佩,绝对是个不输李凤梧的阴才。

张杓隐隐觉得。

很可能今后的朝堂,自己和李凤梧,柳子承会争斗一生。

不过当下,这两人貌似还不能构成巨大威胁。

得到的确凿消息,李凤梧将要出使西辽,迎亲西辽的公主或者郡主,而柳子承虽然有才,不过此刻官职不够,势力不够,只能给赵惇出谋划策。

相对于自己这个刑部尚书,这两人这一次将会极为被动。

不过张杓还是不放心。

又叮嘱了赵愭一遍,“我要回去准备一番,殿下也不要闲着,不管您用什么方法,哪怕是威逼恐吓也行,务必要让平时和您亲近的臣子,在这个时候保持缄默。”

沉默了一下又道:“就是我们策反的那两人的折子被谈论的时候,他们不仅不能赞同立储,还要大力反对。”

保持沉默赵愭明白,但为何要反对?

张杓解释道:“因为官家虽然病重,但现在不是谈立储的时候,立储一事,应该让上皇来提起最好,所以我们一定要摸清楚这一点。”

赵愭点头,“绝不忘张侍郎之叮嘱。”

张杓起身,“殿下,还不动身?”

赵愭有点不解。

张杓心里有点恨铁不成钢,脸上却没有神色,“从今天起,殿下要终日守在官家面前,不到皇城关门,绝对不要离开,要在官家面前表示您对他的孝心。”

对赵愭确实有点不满,病重晕倒的可是你父亲啊。

你却只知道和自己谈论立储,而没想到去膝下尽孝心……

赵愭果然恍然大悟,“谢张侍郎提醒,我也是太震惊了,没有反应过来,你说父皇龙精虎壮,怎么会忽然晕倒呢?”

张杓笑了笑,没有揭破赵愭的心虚的解释。(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二章立储!

至于官家为何会晕倒……一个人天天操劳国事,每日都要早朝不说,一天还只睡三四个时辰,再加上近期推背图一事带来的焦虑。

铁打的人也受不了。

官家晕倒,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同样的画面,在汤思退府上,六部尚书,枢密院三衙,参知政事诸葛瑾我,右相洪适等人的府上,也在上演。

当然,恭王府里,则黯然了许多。

柳子承、皇甫坦和赵惇三人默默的坐着。

柳子承脸色不太好。

赵惇也是。

他俩都知道,如今这个情况下提立储,对己方大大不利。

毕竟赵愭是长子。

立储立长啊……

但皇甫坦却眉飞色舞!

柳子承略有不解,“皇甫真人,为何如此振奋?”

赵惇默默的看着皇甫坦,暗想这臭道士不是幸灾乐祸啊,他应该是和自己一条战线上的,难道他有什么比较好的计谋?

皇甫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