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东北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东北军-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量的鱼雷攻击机,也有能够驾驶的飞行员。”

“实际情况呢?”王树常很敏锐地听到刘萃刚话中“理论上”三个字。

“实际情况就是:首先我们的鱼雷攻击机很少,其次我们的飞行员也没有从海上攻击舰队的实战经验。因为以前空军的战斗训练计划都是针对鬼子陆军部队,基本没有对攻击海上目标这种项目进行训练过。这个计划难度很大,即使成功了也要付出很大代价的。我们的飞行员要比飞机金贵多了。”刘萃刚可不忍心看到自己的飞行员被鬼子防空炮打下后再在海上苦苦挣扎,这些飞行员的“造价”可不低,培训出一个飞行员的费用起码相当于五架飞机。刘萃刚在这里打着小算盘全然没有看到王树常和众人都被自己已经大大粉饰过的一番话说到拉下了脸。“刘上校,有那么复杂吗?你们集体出动飞到鬼子舰队头上一通炸弹伺候,别说炸了就是砸也把鬼子军舰砸沉了吧!”刘桂五嚷道。

“海上作战不同于陆上轰炸,第一鬼子的军舰也不是傻呆呆停在那里给你炸而是会不停移动躲避的;第二鬼子军舰也有防空炮和飞机护卫;第三海面上波涛汹涌,在几千米高空把炸弹丢到鬼子军舰上就像要你一枪打中几十米外奔跑的兔子一样难。”刘萃刚耐心地和这群“陆地动物”解释道。

“我的刘大队长!”王树常急道,“你只是说困难很大,没有说不可能是吧!你回去和你的飞行员们研究研究,一定要制定出一个作战计划把鬼子的军舰打痛。你要知道这段日子以来我们已经有上千官兵死在鬼子舰炮下了!”

见识了王树常见缝插针的抠字眼的本领,刘萃刚在心里大喊,我说有很大困难已经是很客气的话了,就是为了防止你们听了太绝望才特意留有余地的,难道你堂堂王中将还体会不到我话中的水分嘛。心里是想着,但是刘萃刚也的确知道地面部队吃够了日军海军的苦,犹豫了一下后,“我先回去研究研究吧。”

接下来几天内,王树常和若山善太郎玩着“你来我往你打我跑”的游击战术时候,刘萃刚的航空大队飞行员们一边还要忙不迭支援陆军空中作战,一边实验着高空投弹。几天下来的结果不是很满意,轰炸机在1000米高空扔下的实验用的空包弹命中着弹区域成功率不到10%,更何况到时候实战中是在呼呼的海风中动荡的海面上冒着日军密集的防空炮向不停移动的日军军舰投弹呢,那时候命中率能有5%就要让刘萃刚偷笑了。不过按照纯粹的数学计算,要想炸沉一艘1350吨的日军驱逐舰,起码要命中其中央部位8枚200公斤的航空炸弹,按照这种命中率,那么攻击机群就要准备起码160颗炸弹了,这种消耗和浪费显然不是第3航空大队能承受起的了。

相比难以命中的炸弹轰炸而言还是使用攻击机用鱼雷攻击比较合理。在观看了第3大队的飞行员们将一堆炸弹扔的分布在方圆几公里这么大范围的演示后,这个计划的始作俑者王树常一下子对“高空海面集中轰炸击沉日军舰队”这个计划丧失信心后和刘萃刚居然不谋而合想到一起去了。由于战时紧迫,数日一番临阵磨枪的严格训练后东北军首批6名“海军航空兵”要让六架一直存在仓库内的苏制“伊尔…5”攻击机有了重见天日的机会。为了防止这些几个月没有动的战机发生没有在空中被日军防空炮火击落反而因为自己机械故障而摔进海这种丢人的事情发生,在11月12日正式准备出击的前一天王树常和刘萃刚再次让机场地勤维修人员再次把飞机好好地检查了一遍,除此之外又把那些900公斤重的苏联鱼雷也仔细地重新维修了一遍,防止出现“哑弹”。

东北军第3航空大队首次使用鱼雷攻击机对海面上的日军舰队进行攻击,这种首发战法本身就让东北军空军具有了出其不意的突袭优势。所以当12日上午东北军110师和111师对盘踞南马、博字的第3师团发动猛攻的时候,被双方炮兵猛烈的炮火声惊醒的日军海军舰队小泽治三郎中将指挥官很不以为然地让整个舰队靠近陆地对采取零散阵型冲锋的东北军下达了轰击命令。

就在日军舰队上水兵忙碌地装填弹药开火的时候,上午9时35分,“凤翔”号航母上的瞭望员看见一片机群向己方舰队呼啸而来(1933年时期,雷达、声纳系统还没有在日本海军中大量装备),当时这个并不近视的水兵并没有立即了拉响警报,他只是疑惑为什么刚刚出击的舰载机如此迅速就返航了。直到他已经感觉到对方不怀好意的杀气以及越来越清楚地看见对方机翼上涂抹的东北军空军标志,心里的不安最坏猜测一下子变为了现实,惊惶失措的他连忙拉响了警报伴随着嘶声力竭的嗥叫:“空袭!空袭!东北军的飞机!”

24架I…15战斗机和6架“伊尔…5”鱼雷攻击机组成了东北军的攻击机群,在得到侦察兵发来的“凤翔”号上舰载机已经全部出动的消息后,刘萃刚亲自带队驾驶战斗机护卫承托全军希望的6架鱼雷攻击机扑向日军舰队中心的“凤翔”号航空母舰。

刘萃刚很清楚,自己的航空大队是没有能力将日军舰队全歼的,此战的目的只是为了慑日舰,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第3航空大队飞行员们下狠心地决定要彻底击沉日军一艘军舰。最后“凤翔”号很不幸被挑选作为集中攻击的目标。首先“长门”和“陆奥”号这两艘四万多吨的海上巨无霸凭着第3大队几十架战机是不可能击沉的,而且这两艘战列舰防空火力太强大;至于另外4艘“峰风”级驱逐舰,不选它们而选择“凤翔”号是因为“凤翔”号上有一个高高的舰桥和3个大烟囱便于飞行员们识别集中攻击,而且“凤翔”号作为十年前1923年建立的老式军舰舰体已经陈旧,防空火力也不是很强大,仅仅4门140mm防空炮和2门80mm的高射炮。最重要的是“凤翔”号是日军现代海军建立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具有一定的象征意味,击沉它对日军心理上的撼动将更加大。为了保证那六架鱼雷攻击机能够一击必杀,负责护卫和掩护的24架I…15战机都没有携带炸弹,牺牲了容弹量增加了副油箱从而增长了在空中作战时间和航程。

就在机群已经达到日舰队上空时候,被突然袭击搞的有些混乱的日军已经纷纷回过神来,很快空中绽开的密集防空炮火让东北军机群颠簸的像海浪上的一只只小船,同时日军高射机枪也纷纷扫射起来。

“各分队注意!全力掩护攻击机群攻击凤翔号!”刘萃刚一边操纵着飞机一边通过无线电命令道。

正说话间空中猛一声爆炸,火光一闪中一架“伊尔…5”鱼雷攻击机被炮弹击中当场凌空爆炸,化为空中一团炫丽的火球,几十块燃烧的飞机残片纷纷扬扬落入大海。

“全力掩护!战斗机吸引日军防空火力!”刘萃刚顿时汗流浃背大喊道。

作为大英帝国海军的优秀学生;日军舰队也不是平庸之辈,“凤翔”号灵活地在海面上走着“之”字形路线,时而加速时而减速时而改变方向,一一躲过东北军飞机投下的3枚鱼雷,其中倒有一枚鱼雷误打误撞击中了“陆奥”号战列舰的舰尾,爆炸着火并撕开了一个不小的漏洞,一时间“陆奥”号上的管带官兵手忙脚乱起来。

“大队长!我们投弹高度还是太高呀!敌舰很容易躲避我们的攻击呀!必须要继续降低高度攻击!”一名亲眼看着自己投掷下去的鱼雷掠过“凤翔”号一路驶向渤海湾的飞行员急道。

“再飞低的话,别说防空炮了,就是鬼子的高射机枪也能打中你们了!”刘萃刚也心急如焚,此时已经有3架I…15战斗机被击中拖着浓烟滚入大海,里面的飞行员绝无生还希望。一想到这些朝夕相处的金贵飞行员就这样一个个没了,刘萃刚心如刀割,但是他现在只能继续盘旋在“凤翔”号上空用航空机枪扫射着为伊尔…5吸引日军炮火寻找攻击时机。

紧紧跟随在刘萃刚身后的第3大队副大队长王光复(其胞妹即是以后刘少奇主席的妻子王光美)趁着刘萃刚一个超水平发挥的“雨燕掠空”冒险划个半圆飞过“凤翔”号上空引得日军防空炮火齐齐调转方向追着刘萃刚打得那一刻,迅速一压机头在十五秒内一口气俯冲至离海平面不到20米的低空,眼看都快撞上“凤翔”的飞行甲板的那一刻猛一拉操纵杆,整架飞机鱼跃龙门般一跃冲天而起,同时悬挂于机腹下的苏制“ZL…33”中型反舰鱼雷噌地扎入碧波万顷的海中“哧溜”一声拉着雪白的浪花,十二秒后在日军水兵惊恐的嗥叫中结结实实狠狠地正中“凤翔”号的腹身——“轰!”鱼雷爆炸弹头内50公斤的烈性炸药轰然炸开,巨大的震波将整个航母都在微微晃动起来,烈火冲天中“凤翔”号被撕开一个大口子,顿时汹涌的海水奔腾而入,日军水兵们慌乱地惊叫着来回跑动拼命救火。

“打的好!”刘萃刚大呼痛快,受到鼓舞的鱼雷攻击机飞行员们纷纷一拥而下,试图再给“凤翔”号致命一击,但是空中突然猛烈炸开一朵朵密集的黑色高射炮火——日军“峰风”、“泽风”、“冲风”、“岛风”四艘驱逐舰已经觉察到东北军攻击重点是“凤翔”号,立刻纷纷围拢而来向空中东北军机群猛烈开火,接连三架鱼雷攻击机纷纷被击中秋风落叶般摔下天际。

“完了!”刘萃刚心头一凉,既为阵亡殉国的飞行员们而哀伤又因为任务失败而感到浑身冰冷。六架鱼雷攻击机已经损失四架,剩下的两架已经投掷完了鱼雷,现在靠飞机上的自卫机枪是对几千吨的军舰造成不了什么伤害的。此时的“凤翔”号已经遭受重创处于奄奄一息状态,但是第3航空大队已经没有压沉它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沈崇诲!快回来!”“沈崇诲!你在干什么!”对讲机中飞行员们急促的呼叫声让刘萃刚一惊,只见空中三架被击中的鱼雷攻击机已经有两架摔下大海,但是还有一架仍然拖着浓烟火苗顽强地在空中盘旋,晃晃悠悠转向“凤翔”号。

这架仅仅是飞机尾部被打坏的鱼雷攻击机飞行员正是沈崇诲,此时他自己的腹部已经被日军高射机枪子弹打中,自知已经不行的他怀着决死之心驾驭战机艰难地扭转方向踉踉跄跄反过身缓缓冲向“凤翔”号。(注:历史上沈崇海烈士于1937年8月18日驾驶“诺思罗普…2E”轰炸机攻击黄浦江上日舰,在座机受伤的情况下撞向日舰殉国)

“沈崇诲!你的飞机受伤不重,赶紧返航到陆地上跳伞!”刘萃刚知道他要干什么,热泪滚滚而出试图想劝他返回。

“大队长,不用劝了!各位同僚,我已经不行了,永别了!”对讲机中沈崇诲的语音无力低微,但是话中却有股钢铁般的决绝。

此时动力系统已被炸伤的“凤翔”号宛如一条死鱼漂浮在海面,已经察觉到这架冲过来的东北军飞机意图整个全舰官兵和周围的数艘驱逐舰一起惊恐而疯狂地向空中这架冒着烈火和黑烟欲“一起毁灭”的飞机射击,想在它撞在舰身前将它击落。

也许是日军水兵都被它同归于尽的气势给震撼的手发抖从而将炮弹射的准确度大低,也许是冥冥中有灵,日军暴风骤雨般密集的高射炮火居然一发也没有击中已经没有能力做任何躲闪动作的沈崇诲座机,在所有人眼睁睁的注视下,飞机轰然而下一头撞在了“凤翔”号的舰桥上!

油箱内剩余的数百公升的航空煤油和挂在机腹下的一枚鱼雷一起在“凤翔”号最重要也最脆弱的舰桥中心爆炸开来!爆炸产出的巨大红黑色的火球腾空而起,炙热的气浪将附近的日军水兵统统掀到海里。航母整个舰桥轰然倒下!燃烧的煤油四处飞溅流淌在甲板上燃起熊熊大火,一发不可收拾的火势迅速向航母内部蔓延,很快整个“凤翔”号变成了因为重心失衡而歪斜在海面上燃烧的巨大火球。

看着注定沉没的“凤翔”号,刘萃刚静静落着泪低声道:“全体返航。”

10时17分,日本海军轻型航空母舰“凤翔”号缓缓沉没在滚滚辽东湾内,舰上550名官兵除了133人直接死于爆炸外其余都被友舰救起。

遭到重创的日军辽东湾舰队在司令官小泽治三郎中将下令下不顾若山善太郎的“强烈抗议”丢下陆军仓皇逃向朝鲜仁川港口。“我们为你们做的已经够多了。”小泽中将疲惫地对着东北陆地上正在挣扎的第3师团自语道。后来回国后小泽中将被撤职查办。

东北军第3航空大队以损失9架I…15战机和4架“伊尔…5”鱼雷攻击机的代价击沉日军轻型航母一艘并且重创日军“陆奥”号重型战列舰(“凤翔”号所搭载22架“13”式舰载攻击机由于母舰沉没纷纷因燃油耗尽坠毁与盘锦一带,只有3架紧急迫降在了盘锦日军临时野战机场。至于那些在东北广袤的农田里面跳伞的日机飞行员大半落到了当地农民百姓手里,下场都很惨),这一中国军队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海战战果迅速登上了东北各大报纸头版,通过电波、广播、书报杂刊纷纷传遍整个中国和世界,西方各国都纷纷对东北军这个中国地方武装的力量和战果感到惊诧;而国内更加是一片欢腾,支持张学良抗击日寇的关内各界群众更加是雪片般向沈阳和东北军第3航空大队发去贺电,国民党内部同情张学良的政府高层人员也以私人名义发来贺电。而最高“领袖”蒋介石仍然是不闻不问态度,东北军的战斗力在他心里更加是一块心病了。

至于关外东北军民,普通老百姓更加是争先恐后举行庆祝活动来欢庆自己的子弟兵取得的这一辉煌战果,人人抢购刊登这一战绩的报纸。13日的《东北军报》早上刚刚出版就被抢购一空,加印十万份也不够。在欢庆胜利的同时东北群众也纷纷素烛鲜花祭奠英勇献身的沈崇诲等13名壮烈献身的东北飞行员。

而在辽宁前线的东北军官兵们闻讯后更加是士气大增,各部纷纷组织反击。王树常在获知日军舰队已经撤离后立刻下达了全线进攻的命令。万炮齐鸣中,蓄势待发的110师和111师两个师在当地民兵配合下集中兵力在十多架战机掩护中向第3师团发起反击。没有了海军助战,单兵火力、火炮、空中力量都在东北军之下的第3师团勉强靠着战车部队支持,但是在士气如虹的110、111两师争先恐后突击下,博字、南马、大洼、靠坝屯等等占领点一一被东北军重新攻克,第18(丰桥)、第34(静冈)两个步兵联队也纷纷遭到重创。19日,若山中将无奈之下将目前陷入困境的事实老老实实发报给武藤信义大将。武藤信义获知后判断西路攻略的目标已经很难实现了,而中路日军在攻取辽阳过程中已经面临兵力匮乏的处境,便下令第3师团开拔至辽阳前线。武藤信义做出这个决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刚刚获知了蒋介石再次增兵3个师至陕西、绥远边界压迫东北军,东北军和中央军双方战火可以说是一触即发,因此武藤断定绥远和察哈尔的东北军不敢妄动驰援辽阳或者迂回包抄自己的后路。

接到后撤驰援辽阳命令的若山中将大大松了一口气后下令地第68(歧阜)联队断后掩护师团向辽阳行进。此时愈战愈勇的王树常部和董英斌部穷追不舍。信心高涨胃口大开的王、董两人甚至想将第3师团彻底全歼。追击中王树常集中两个师所有的汽车并且征用了锦州和附近地区大量的私人车辆交付给110师主力部队520团,顿时彻底“摩托化”甚至达到了“半机械化”的520全团官兵乘坐车辆全速迂回包抄一路奔逃的第3师团,于21日将第3师团第68(歧阜)联队这条大鱼阻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