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基扬教会了喀秋莎持枪的基本知识,然后让她趴在地上进行瞄准,自己躺在旁边的一棵小树底下的草地上,时时鼓励一下。
“瞄准的时候,记住要凭住呼吸,然后相信自己的感觉…据说中国人的枪法之所以这么厉害,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坚持不呼吸达五分钟之上,这已经超出了人类的极限——为什么我们西方人不能够练成像中国有那样准确的枪法呢?就是因为这个的缘故,因为实验证明,没有人能够坚持五分钟不呼吸,因为在这个情况之下,我的大脑袋会缺氧气而瘫痪…”
“但是中国人能够做到,中国人能够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够做得到。” 喀秋莎斩钉截铁地说道,“不过我不是说闭气,事实上只要闭一下子,我就受不了了。”
直到了傍晚,米基扬才从地上爬起来,从衣袋里掏出一颗子弹,给了喀秋莎,喀秋莎装入枪膛,然后瞄准,一扣板机,“呯”的一声,响起了一声湿重的步枪射击声,划破黄昏的寂静。
子弹穿透木靶子,在上面留下一个洞。
“好!我就确定你是一个天才的枪手,你一定会成为一个著名的枪手,名留史册的。” 米基扬高兴地跳了起来。
喀秋莎说道:“还是班长同志教得好,而且这步枪也不错…”喀秋莎不肯放过机会。问道:“这是什么牌的步枪?”
“莫辛步枪。”
“真是一把好枪…”
米基扬欣赏着橙黄色的阳光。他向上伸出两只手。伸向夕阳映照的、黄昏的天空。
两人怀着一种还很模糊的快活心情回到了住处。“喀秋莎是一个好同志,一个聪明的姑娘!这样和她一起训练挺好的——” 米基扬一想到这个姑娘,心里就暖烘烘的。
战争来临,死亡逼近,大多数人的脾气都变得很粗暴。他们巴不得中国人马上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无论是中国人被他们打死,或者他们被中国人打死,都来一个痛痛快快。总好过像现在度日如年的强。
刚刚开完革命军事委员会会议回来的阿尔拉团长不放心米基扬,同时也想看看喀秋莎,是不是真的可以塑造成一个顶尖 的枪手,于是连夜来到米基扬的机枪班里视察。
阿尔拉循例问起米基扬部队的训练情况;也顺便提到喀秋莎:“喀秋莎怎么样?她是不是真的能够成为一个天才的枪手?如果她不合适的话,我们可以派她去做别的工作,另换一个人给你。”
“不需要,你说到哪儿去啦!” 米基扬吓了一跳。“她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姑娘!而且对射击很有天分,我相信她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枪手,能够扭转战局的结果,如果有几万个像她那样的枪手。中国人根本不用怕…”
米基扬激动地向阿尔拉汇报今天射击的情况,他觉得自己有一种几乎压制不下去的愿望。想跟其它人谈谈喀秋莎的情况,她的天才,她的美丽,只是由于坚强的意志,才控制住了自己,把这个愿望压了下去。
“既然这样,那就好好地训练,把她训练成一个杰出的枪手,铸造一个女英雄,我们苏维埃人民经历了太多的失败,他们太需要一个英雄了,他们需要英雄鼓舞他们向前进,带领他们向中国人冲锋…”阿尔拉团长激动地说道。
“但是,真正的英雄是在战场上锻炼成的,在战场上的训练才最有效!” 阿尔拉说道,“你的机枪班,从明天开始出去巡逻一下吧,如果碰到中国人,打几个人回来!”
“我们才刚刚会打枪,很多东西都没有学会!” 米基扬惊讶地说道。
“到战场上去学。” 阿尔拉总结地说道:“只有在战场上学到的东西才是最有用的!”
第二天,米基扬就带着他的机枪班出发了,机枪要留下来,而且机枪手也要留下两个下来,米基扬就带着十人,加上他自己是十一个人,与不断涌向莫斯科的难民相向而行。向有可能出现中国士兵的地方走去。
在一个乡村里,他们埋伏了下来,因为他们知道中国人就要来小村里驱赶平民,事实上,中国人来到之前,很多平民已经自己收拾行李准备逃难了。
来的是两个中国士兵,外加四个哥萨克骑兵,这些哥萨克骑兵是这个世界上最恶毒的人,有时候比中国人更加狠毒。
这六个人刚刚进入村子就开始放火,见到人就开枪打,战斗如期打响,但是出人意外的是,对方一个没有伤,他们埋伏的十个人,一下子被打死了九个,只见两个中国士兵交叉着前进,一枪射出,枪枪中弹,十个人之中只剩下 喀秋莎,另外就是一直趴在地上不敢动的班长米基扬。
眼看中国人就要杀过来,米基扬关键时候和喀秋莎抱在一起,滚到了旁边的一条小溪里,两人在水草旁边大气不敢出,直到中国人走了,还等到晚上才爬上来,然后连夜向莫斯科方向走去。
在水里浸了大半天,米基扬病了,总觉得恶心、想吐,全身软弱无力,——脑袋象生铁铸的一样沉重、疼痛难忍,而且嗡嗡直响,这都是伤寒和症状。勉强支持了走了一段路,终于再也支持不住,倒了下来。
好在他们已经来到了马路上,一队难民队伍从这里经过,米基扬躺在一辆马车上面,身上堆满了东西,慢慢地向莫斯科走去。
这辆马车堆满了东西,而主人又不舍得丢掉任何一件,以至于喀秋莎也没有办法坐上去,她在马车后面走。艰难地拖着软弱无力的身子,就象在梦中似的倒动着两条僵硬的、不听话的腿,慢慢地赶路。
米基扬处于晕迷之中,偶尔睁开眼睛,看到伊丽沙那哀求、惊慌的目光仿佛离得很远,她说话的声音也象是从远方传来的:“班长同志,你要挺住,很快就到了,你听见了吗?明白我说的话吗,班长同志,求求你,坚持一下吧,要知道,我们还要继续训练枪法…”
“虽然这一次我们失败了,但是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我们就要继续练习枪法,直到能够打到中国人为止,中国人的枪法很厉害,一支步枪打得像机枪似的,压得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回击,不过,这一次也有收获,起码被我们知道了,中国人到底有多厉害,只要有了目标,刻苦耐劳地训练,总有一天我们会超越他们的…”
但是米基扬没有听明白她的话,他已被折磨得筋疲力尽,伤寒病正在向他进攻,而且征服了他。(未完待续。。)
第707章 英雄狙击手
虽然经历了失败,但是坚强的喀秋莎并没有就此妥协,反而更加激起了她的斗志。
逃难的人群中有人哼起来了悲伤的曲调,像远方的候鸟掠过荒凉的秋天发出悲凉的鸣叫,大地一片萧条,虽然现在还是夏天。
后面传来一阵马蹄声,回头一看,一阵尘土飞扬,一队骑兵滚滚而来,马上的骑士挥舞着马刀,闪着一片白闪闪的光亮。
正在行进的逃难的人流忽然出现一阵骚动,行人忽然混乱起来,汹涌着向前面跑去,马车在马路上冲撞,道路塞住,人们从路边绕着跑过去。
后面响起了枪声,人群更加混乱了,米基扬所坐的马车被塞在马路上,车主急得到处跺脚步,最后抱起马车的的一个小孩,然后卸下了马,丢下一车的杂物,骑马跑了。
人多,混乱,这是非常可怕的,没有什么比一群惊惶失措的群众更可怜的了。他们抢着向前面的道路,他们叫喊着,奔跑着,有许多人倒了下来。这些看起来很强壮的农民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他们自己推攘着,抢占前面的道路,把其他的人推到后面,不惜让他们死在追兵的马蹄下面,一切只为了自己。
有些吓昏了的人从马路睛跑到旁边的草里,跑了一阵,又跑到马路了,接着又嫌马路上太慢,又跑到草地里,又跑出来,不知所措地在混乱中乱窜。一家人在互相呼喊。
这是一场悲剧,追击的骑兵只是一群哥萨克骑兵,人数只有不到一百人。但是这些逃难的人。没有一个人想起反抗。马上的哥萨克骑兵发出放肆的嚎叫,哈哈大笑着,挥着马刀向逃得慢的平民克下去,用马蹄狠狠地踩,并放火烧掉逃难民众丢下的行李。
马路和旁边的草地上到处都是浓烟和纷乱。马车和人纠缠在一起,更加重了纷乱的程度。马儿也惊跳起来。人们互相践踏着,地下到处是呻吟声。这些人惊惶,那些人吓昏了。丈夫、母亲和孩子互相找寻着。
喀秋莎没有任何办法。首先她已经非常疲惫,而且她不能够丢下米基扬,而米基扬正在昏迷之中,根本没有没有办法行走,而她也没有力气背得动米基扬。
喀秋莎只好躺在马车底下,米基扬就像一个死人似的,倒在她的身旁。
哥萨克骑兵从旁边飞驰而过,惨叫声传入她的耳朵里,她只能够强忍着…
很久之后,哥萨克骑兵随着他们的嚎叫声渐渐远去。喀秋莎才从板车底下爬出来,看到前面远一点的地方。有一个女人靠着马车的轮子,抱着一个婴孩正在哺乳,在她脚底下,有一个男人倒在血泊里,他的条腿被砍断了,一直流血不止,
旁边有一只瘦小的驴子,被缰绳绊住了,它的主人不见踪迹,喀秋莎不客气地将它牵了过来,把米基扬艰难地弄到驴子背去。
在经过那个女人的跟前的时候,喀秋莎发现这个女人的怀里的婴孩已经死去了,她向她投去同情的目光,但是女人的目光阴沉而冷漠…无动于衷。
驴背上的颤簸让米基扬微微有了一点意识,一些陌生的和非常熟识的声音好象是在他身外的什么地方喧吵似的,但却不能进入他的意识。喀秋莎的两只疯狂、惊恐的眼睛像是在远处的什么地方闪烁着,他的老校长阿尔拉那大得出奇的胡子老在他面前摇晃、旋转着。
米基扬醒了过来,然后又休息了一夜,天亮的时候,他恢复了一点力气,他努力地捧着脑袋,把宽大的手巴掌贴在火热发紫的脸上。他觉得眼睛在往外渗血,觉得仿佛有一道无形的薄幕把他和整个渺无边际、飘忽不定的世界隔开了,这个飘忽不定的世界仿佛倒竖起来,要从他脚下挣脱。
一个粗汉把米基放到板车上去,但是米基扬抗拒着,“不用!等等!你是谁?……喀秋莎在哪儿?” 米基扬梦呓着说道:“……我是赤卫军班长,给我一挺机枪……我就能够把这帮家伙消灭掉——同志们,按我的命令,用机枪扫射!正对着他们,瞄准射击!把中国人全部射杀,他们太过过分了,把我们的兄弟全部打死了………喀秋莎在哪?……” 米基扬沙哑地嘟哝着,把自己的手从那人的手里抽出来。
“你是在找你媳妇吗?她在这里,为了把你送过来,她自己也病倒了……”一个男人的声音说道。
米基扬在旁边的一架马车上看到了喀秋莎,她静静地躺大板车上面。然后向前面走,米基扬又陷入了半迷糊的状态,有一段时间,他还能闻到一种混杂、难闻的气味,他感到恐怖,竭力想使自己保持清醒,控制住自己——可是后来,他便慢慢地沉没在一片膨胀的无声的漆黑之中了。只是在高处的什么地方,有一小块染成天蓝色的什么东西在燃烧,还有金黄色的闪电射出的曲折、波动交叉在一起的闪光。
等到米基扬清醒过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处在一个简陋的医院里,这里有很多伤员,但是基本都是一些老百姓,准确的来说只是一些妇孺。军人反而很少。
米基扬透过窗户向外面望过去,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姿,她穿着白色的护士服装,站在外面的刚刚收割过的麦田里,喀秋莎拿着一条木棍做立射瞄准,她没有枪,但是练习枪法和那种坚持还没有放松。
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喀秋莎一边做护士,一边想办法练习枪法,她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条件,不停地锻炼腕力和肘力,用木棍趴在地上作跪射瞄准。甚至做饭的时候,她也端起了烧火棍,瞄着画在院子墙壁上的圆圈…
医院里的人都骂她:“一个发了疯的姑娘。叫枪迷着啦!”有时候走到田头和街上。喀秋莎就顽皮地用木棍向着来回走动的行人瞄起来。行人看到她的木棍,一般只是笑笑便匆匆而过,她有时也笑笑。
她总是在利用一切机会练习,跪式、立式、卧式、坐式,认真地练着各种射击姿势,她的身旁总是围拢着一群孩子们。
在十几里外的莫斯科,开始响起轰隆的枪炮声,彻夜不停。远远看到,城市被一团浓烟笼罩着,经久不散,炮火的闪光在浓烟中闪耀,不时有一群飞机从天边飞来,丢下一批炸弹,然后像蝙蝠一般消失在黑暗的云层里。
莫斯科就像是一个溶炉,吸引着从莫斯科以西的俄罗斯年轻人,他们被一批批地送到前线,保卫这座伟大的城市。
喀秋莎也是属于这样的年轻人。莫斯科战役进行了三个月之后,她和米基扬再次被编到一支支前部队。来到了莫斯科。
在长达三个月的战斗中,苏俄付出了巨大的生命代价,整个莫斯科被尸体填满,被鲜血染红。
进攻一座城市打了三个月,这对中**队来说从来没有这样过,既使在欧洲法国那样激烈的战斗中,也没有出现过,这其中除了苏俄人不惜一切代价,不停地从全国各地抽调人员加入,之外,还有中**队的原因,像这样一个战场,能够把苏俄人吸过来加以消灭,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无论如何都好过跟俄国人打游击。
中**队的策略就是让莫斯科成为一个血肉磨坊,要让俄国人在这里流光他们的血。
而俄国人的算盘也差不多,他们把莫斯科当作他们意志的表现,以此告诉中国人:他们绝对不会屈服,即使流尽最后一滴血!
而张一平的臭脾气就是:那就让你们流尽最后一滴血!
这是一场意志的较量,看谁先杠不住。
在伏尔加河边,米基扬和喀秋莎两人跟众多的年轻人一起,坐上了木船只,向伏尔加河对岸驶过去,天空炮弹发出吓人的尖啸声,向河里砸过来,河面上被爆得像沸腾的油锅一样,一只只木船被炮弹打中,木船瞬间被害人打成了碎片,士兵像饺子一样被抛上天空,然后哗哗哗地往河里掉,被半人高的浪淹没,再也没有见他们浮上来。
炮弹停了之后,天空又出现一阵嗡嗡的声音,几十架飞机扑了过来,航空机枪射出像一条火链接的子弹带,把木船从中间撕成两半,不幸被子弹打中的士兵,身体被打中的地方变成一片片的碎肉,血溶在肉碎里流入了伏尔加河上。
伏尔加河上,漂浮着一层尸体,河水变成了暗红色,而在河边,更多的木船,冒着中国人飞机、炮弹的轰炸前赴后继地向对岸划过去,然后沉没在河中,只有小部分人能够顺利地上到对岸。更多的变成了尸体,顺着河水漂到了下游地区。
米基扬和喀秋莎幸运地到达对岸,一爬上对岸,一个政工人员就给了他们每人五发子弹,在他们的后背狠狠地拍了一下,大声喊叫道:“快,前进、冲锋,向中国人发起冲击…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喀秋莎吼叫道:“我需要一支步枪,我真的非常需要一支步枪…”
政工人员手里的手枪在她面前一晃,吼叫道:“要枪,向中国人要去——打死他们,用你的牙齿,用砖头,然后夺过他们的枪…”
米基扬和喀秋莎两人手里抓住五发子弹在后面的人的触涌着向前方发起冲锋。中**队密集的炮火阻截着他们的进攻,赤卫队员们前仆后继地冲锋,等到他们冲破炮弹弹幕的封锁的时候,迎面就撞上中国人枪手的子弹……前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