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座的各位。你们将乘坐12架滑翔机,在夜空中无声的进入目标区域。进入目标区域后,直接降落在机场上。据估计,机场守军的兵力应该是你们的两到三倍,但是你们的火力优势足够压制住对方了。任务完成后,会有4架DC…3运输机在跑道上降落,接你们和公主殿下走。
“你们的武器除了带50发弹鼓的汤姆森冲锋枪,还配备F…38自动步枪。这是这种枪服役以来,你们第一次用来实战。不过,你们在训练中相比已经很熟悉它了。你们的火力比苏军守军强大数倍,再加上突然性,再加上你们和苏军悬殊的战斗力,我相信,你们搞定他们不成问题。”
他说到这里,一大屋子的突击队员都自信地笑着点头,屋子里发出“嗡嗡”的声音。
“好,接下来是情报方面的长官发言。”
王炳灿说完后,往边上退了一步。东厂张副局长走上前来,把一张放大的照片用图钉按在黑板上,说道:
“诸位兄弟,这是科可捷列克机场的航拍图,是前一段时间我们的侦察机拍摄的。嗯,拍的角度还不错,好像看地图一样。好,大家请看……”
他用一根杆子在照片上点了两下:
“这是机场跑道,这是航站楼,对面这些大的是机库。这儿是食堂。这些建筑,都不大可能用来关押重要人物。唯一可能的是,这里——画圈的这栋建筑。这是一栋三层高的小楼,你们看,在机场跑道和航站楼的北面,相隔大约有500米。这是机场的军官宿舍。辽阳公主很可能就被关在这栋小楼里面。军官宿舍的南面,也就是军官宿舍和机场航站楼的中间……你们看这些长条形的平房,并排两排,每排有四座,一共八座平房。这应该是机场的兵营。我们对比这些平房的大小,推测出每一栋平房能住兵大约为一个排,二十多人三十人的样子。那么这八座平房就是八个排,兵力大约为两百几十人。
“机场的跑道两侧,一共有15座高射炮,还有探照灯若干门。这些高射炮和探照灯是全天候都有人的,其中至少有8门37毫米机关炮。你们要有思想准备,可能你们在滑行的时候就会遭到射击。当然,这只是可能,在夜里一点钟,对方的反应应该没有这么快,而且即使开炮,也不会很准。但是,这些炮兵将是你们跳出滑翔机后,首先要与之战斗的人。这些炮兵有60…80人,几乎赶上了你们的总人数。”
王炳灿接过来微笑道:
“我们倒宁愿炮兵多一点。反正是守军总兵力是固定的,炮兵多了,战斗步兵就少了。我们这些小伙子收拾普通炮兵,那就像收拾自己床铺一样。”
这么一说,大屋子里又响起“嗡嗡”的声音,一大群彪悍的棒小伙子们都在满意地点头。
向小强坐在最后,喷着青烟靠在椅子里,心中也稍稍感到了点宽慰。他知道明军的这支陆航突击队,就是这时候的特种部队,至少是介于特种部队和快速反应部队之间。就算比不了后世的海豹,起码也是三角洲水平的。
但是,张副局长接下来的话又让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里。
……
张副局长接过来说道:
“接下来说的是重中之重,关系到任务能否成功,也关系到诸位能否活着回来。看,这个小小的方块,其实是一座瞭望塔,应该是用木头搭的,大约有两三层楼高,上面架了探照灯,还有一架机枪。我们的侦察机拍照的时候,也受到了瞭望塔上的机枪射击。至于是哪一种机枪,飞行员没看清。不过架在瞭望塔上的,想来不大可能是马克沁重机枪,应该是捷格加廖夫转盘式轻机枪。
“大家看这座瞭望塔的位置,能够俯瞰大半条跑道。好在它的目的显然是防止特工破坏飞机的,而不是反机降的,所以俯瞰方向主要是几座机库,而不是跑道。这也给你们争取到了时间,能够从滑翔机上跳下来,迅速接近这座瞭望塔。但是接下来就没这么便宜了。在跑道的侧方,航站楼的入口处,架了一门重机枪,四周用沙袋垒起来的。这门重机枪将对你们构成最严重的威胁。至于怎么解决,你们突击队应该更内行。”
王炳灿说道:
“的确比较麻烦。我们可以用两到三支自动步枪来压制它。”
张副局长点点头,笑道:
“嗯,那么情报方面的东西,就是这个环境。接下来怎么在这个环境中施展手段、使任务成功,就要看诸位了。”
一番介绍下来,坐在最后的向小强心情舒畅了不少。以他的感觉来看,难度不是很大。首先敌人兵力不多,其次环境不复杂,而且还有个现成的机场。救出十四格格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如果这次行动成功,那将是绑架广武行动之前的一个极好的彩排。
……
“那么,张副局长……”王炳灿正好说道,“这次行动的代号应该是……”
向小强坐在最后,直接说道:
“彩排行动!”
' '
第11集 鹰袭机场
<;/br>;
8月13日夜里一点钟;苍茫的夜空中;一架熟门熟路的侦察机在最前方导航;后面12架dc…3运输机轰鸣着;飞行在外蒙古最西端的崇山峻岭上空。!每架飞机后面;都用长长的绳索拖拽着一架“猫头鹰”式滑翔机。
机翼下方;是黑漆漆的群山、森林;偶尔能看到一块块白色的区域。那是雪线上方的山峦。雪山在月光下似乎在闪闪发亮。
轰鸣的飞机中;驾驶员和领航员都戴着耳麦;在暗红色的灯光中观察着仪表数字;还有窗外的起伏群山。在后面的每一架滑翔机里;十来个彪悍的突击队员都在最后检查着武器;一片“哗哗”的金属碰撞声;很是杀气腾腾。
接近外蒙古、北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四块区域交界处的地方;dc…3领队发出统一信号;每一架滑翔机都松开了绳索;和前面的dc…3牵引机分开了。12架牵引机呼啸着迅速爬升;转向;返航了。
现在;12架“猫头鹰”滑翔机完全失去了机械动力;只能依靠自己的惯性和升力;不断向前滑行了。但是;整个编队也因此进入了无声的状态;真的就像猫头鹰一样;在夜空里无声的滑翔。外面再没有轰鸣;只有“呼呼”的风声从外面传入突击队员的耳朵。
渐渐的;下方的山峦平缓了;开始出现大片大片的平原。最前方导航侦察机发出了一声单调的“滴滴”电波声;传到了每一架运输机和滑翔机驾驶员的耳机里。
滑翔机里的副驾驶向后转着脑袋;说道:
“一分钟准备!”
满飞机突击队员齐声吼道:
“一分钟准备!!”
这些训练有素的滑翔机飞行员们;此时也进入了最紧张的状态。他们紧盯着前方的领航滑翔机;控制着飞机的高度和方向;保持着队形。
今天是阴历的十八号;是满月之后的第三天;虽然月光不及前两天那么明亮;但是能见度仍然很好;对于这些人来说;夜间降落亮度已经够了。月光洒在苍白的大地上;远处下方;隐约可以看到一小块平整的区域;周围还有一些建筑物。几条光柱从那里笔直地伸向夜空;慢慢移动着。
领航机的机长确认过后;再次发出了一声短暂的电波。
这意思是:准备降落。
顿时;12架滑翔机同时按下机头;降低高度;翻起减速翼降低速度;开始向下低速俯冲。下面的机场越来越清晰;渐渐的;那一座座的大机库、航站楼;还有两排平房;都看清楚了。
当然;还有几门探照灯;和他们旁边的高射炮。到目前为止;那些防空兵似乎还很悠闲;丝毫没发现天空中有一批敌人在快速接近。
……
每一架滑翔机里的驾驶员;此刻都努力拉着操纵杆;一边大喊道:
“注意——降落了!!!”
突击队员们都用安全带牢牢固定在座位上;相互抓着胳膊;闭着眼睛;咬紧牙关;等着这阵可怕的颠簸过去。
一阵剧烈的冲撞;伴随着刺耳噪声冲进耳朵;有限宽度的跑道上挤满了宽大的滑翔机;有四五架直接“追尾”;撞在了一起;撞得都转了过来。
最前头的一架落地后一直向前冲;驾驶员专门瞄着航站楼直冲过去;最后机头一下杵进航站楼的大玻璃窗里面。旁边重机枪点的两个苏军机枪手;目瞪口呆地盯着突然出现在面前的庞然大物。
几乎就在一瞬间;12架滑翔机舱门同时打开;生猛海鲜般地窜出来一群明军突击队员;下地后也不喊杀;也不吭声;只是各自抱着武器;猫着腰向各自的目标猛冲。
这时候机场上的苏军才反应过来;几门大探照灯转了过来;光柱照到滑翔机上。但是还没有一秒钟;“啪啪”几枪;所有的探照灯都被打灭了。
顿时;整个机场跑道上枪声大作;几十条火舌狂喷出来;跑道旁边的苏军高射炮兵还没反应过来;就纷纷中弹身亡。余下的幸存者;都被猛烈的火力压得蜷缩在沙袋后面;趴在地上不敢抬头。
机库旁边的那座瞭望塔上;此时探照灯“嘭”地打开;同时转盘机枪吼叫起来;火舌狂喷。但是刚刚开火;就遭到了至少4挺自动步枪从4个方位早有预谋的射击。在一片飞舞的碎玻璃和血雾中;一个苏军机枪手惨叫着;一头栽下来。
航站楼门口的沙袋后面;那挺马克沁重机枪更是还未开火;就被突击队员拿下了。那架滑翔机几乎直冲到苏军机枪组的眼皮底下;差点把他们撞死;紧接着就是一帮凶狠的“杀人犯”冲下来;一梭子把他们全解决了。
……
此时;巨大的爆炸声也响起来。二十个突击队员用火力压制住那些高射炮组;另外十几个突击队员冲到进近处;准确地把手雷扔进高射炮的沙袋工事里面。一片爆炸巨响过后;突击队员冲上前去;像豹子一样翻过沙袋跃进去;抄着冲锋枪对地上的苏军一通扫射;不管死的活的;统统打成筛子。
于是;所有的高射炮组都解决了。现在;跑道两侧、守在外面的苏军士兵;已经短平快地清理完毕。接下来是清理兵营。
这时候;宏亮的警报声已经响彻整个机场上空。所有的兵营平房都亮起灯来;政委吹着哨子、提着裤子、挥着手枪;士兵们连衣服都没穿;直接从床上跳下来;一团慌乱地摸枪、戴钢盔;往房子外面冲。
但是这时候明军突击队已经冲过了跑道;冲进了兵营区;黑暗中枪声大作、火舌不断闪烁着、快速移动着;子弹泼水般地横扫着;玻璃窗碎片和木屑到处横飞。
明军突击队员惊喜地发现;这些兵营平房都是木房子;并不是原先以为的砖房。大概在高空拍摄中;木房和砖房不那么容易区分。发现了是木房子;他们临时改变战术;就在房子外面用自动步枪对着房子扫射。步枪尖头子弹不比冲锋枪子弹;可以很轻松地穿过这层木头;钻进房子里还保持很强的杀伤力。很多苏军士兵还没来及跑出房门;就中弹倒地了。一时间;各座兵营木房里惨叫连连。
突击队员们直接把手雷扔进窗户;里面轰然爆炸过后;另一个突击队员再踹开门;抱着冲锋枪对准里面一阵猛扫;然后几个人端着冲锋枪鱼贯冲进去;挨间宿舍的清扫。这些负责室内战的突击队员拿的都是汤姆森冲锋枪;11毫米弹头;威力极大;射速极快;而且都是配备的50发弹鼓;持续射击能力非常强。房子里面残余的苏军;这时候即使手里有武器;也不过是莫辛纳甘步枪;根本没有抵抗能力。很快;也都倒在血泊中了。
几分钟内;八座木房子都已经燃起熊熊大火了。只有少数一些苏军士兵冲了出来;但也立刻倒在突击队的自动武器下了。留下了一地尸体之后;这帮“暴徒”又快速冲向几百米外的军官宿舍——那一栋三层小楼;那是今晚的目标;关押十四格格的地方。……
' '
第12集 机场血战
突击队主力两个排冲向几百米外的军官宿舍,剩下的一个排在机场上做着“善后工作”——控制航站楼的无线电、阻止苏军无线电员发报求救,往跑道两边的高射炮上装炸药,往机库里的战斗机上浇汽油……排长一声令下,十几座高射炮被炸成了废铁,一个大队的战斗机都成了火炬,烈火和浓烟从机库的大门里喷出来,好几座机库直接坍塌在熊熊大火中了。
这些东西,都是对接应飞机的重大威胁,必须清除掉的。
然后,他们从车库里开出几辆军车,从滑翔机里拿出准备好的绳索,把飞机和汽车连接起来,然后用汽车把这12架滑翔机从跑道上拖开,腾出主跑道,以供待会儿的四架运输机降落。
但是这会儿的真正热闹的,却还在军官宿舍那边。
由于军官宿舍距离机场有一段距离,几百米,所以当机场那边打的一锅粥的时候,军官宿舍这边已经有戒备了。军官宿舍里面住的都是机场大队的指挥员和政委,他们的素质、经验、战斗意志都很强。现在,他们很快做出了正确判断,并冲没出去做无谓的迎战,而是直接在这栋三层小楼上架起了两挺机枪,一挺在二楼窗口,一挺在楼顶平台上。两挺机枪都是捷格加廖夫转盘轻机枪,都架在小楼正面,封锁着宿舍楼的入口。
明军突击队刚刚冲到三十米之内,只见楼上好几个窗户猛然射…出雪亮的手电筒光柱,同时,一声高亢的俄语喊声,紧接着两挺机枪开始狂喷火舌。猛然遭到机枪的迎头阻击,明军突击队员顿时中弹倒下十余人。其他的突击队员也立刻卧倒,抱着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就还击,几十股火舌也猛射出来,无数子弹泼水般地飞向那两挺机枪。几秒钟后,二楼的轻机枪被打哑了,楼顶的枪手因为隐蔽较好,没有中弹,但是机枪也暂时停火了。
压制住了对方的机枪,明军突击队员们立刻起身冲锋,直奔着入口而去。
突然,随着一阵大喊,一楼入口处猛地冲出来十几条大汉,有的光着膀子,有的穿着白衬衣,有的连裤子都没穿,手里拿着步枪、刺刀、手枪、板凳、刀子,以拼命的架势迎着明军冲过来,一边狂喊着:
“乌啦——!!!”
最前边的明军突击队员离入口已经只有几步了,此时措不及防,一下被板凳砸中面门,仰倒在地。还有好几个突击队员,也是猝不及防,也被苏联人的刺刀、匕首刺中倒地,或者被手枪子弹击中。后边的突击队员立刻反应过来,端着冲锋枪就打,三下五除二把这十几个苏军军官和政委干掉了。
突击队员冲进宿舍楼里,拿着冲锋枪的冲在前面,拿自动步枪的冲在后面,照明弹拉开拉环后,顺着走廊投进去。爆炸过后,整层宿舍走廊都在雪亮的镁光中如同白昼。
突击队员们兵分两路,一组直接往顶层冲,去控制二楼和天台的机枪,另一组挨个房间的踹开门、端着枪逐层搜索。他们都进入了高度紧张的状态中,既不敢随便开枪,怕伤了十四格格,又不能反应过慢,否则就会死在敌人手里。
一时间,宿舍楼里零星的枪声不断,惨叫声不断,俄语的“缴枪不杀”、“公主在哪里”的吼声此起彼伏。
……
几十名突击队员从一楼杀到三楼,经过十分钟不到的短暂战斗,完全控制了所有的房间,控制了整栋军官宿舍楼。
但是,没发现十四格格。
突击队连长的脑门上出汗了。他揪住好几个苏军军官的领子,吼叫着逼问辽阳公主在哪里,旁边翻译也凶神恶煞地用俄语吼叫,但是那几个军官要么是闭嘴不说,要么是说不在这里。
突击连长抬腕看了一下表,从降落到现在31分钟了,离1:50还差9分钟。这时候接应的飞机应该已经在预定区域盘旋了,可以呼叫他们降落了。
他快步从楼梯跑上顶层天台,拿着手电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