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备军的士兵们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每个人都在咬牙支撑着,许多人挥舞战刀的动作已经成为了一种条件反射了。
    ‘哗啦’一声,一锅滚油正好倾倒在正在撞击城门的冲城车上,几个被滚油溅到的袁绍军士兵手舞足蹈东蹦西跳。一支火把随即被扔了下来,落在冲城车的顶棚上弹了一弹,火焰噌地一下蹿了起来。袁绍军士兵们依旧推着着火的冲城车又撞了一下显得摇摇欲坠的城门,随即发现冲城车着火了,纷纷逃开。
    与此同时,通过云梯冲击城头的袁绍军冲击部队的攻击势头已经减弱下来,不再像刚才那么奋勇疯狂了,往往遭遇到较大的打击便会退却。 。
    片刻后,袁绍军的中军中响起了退兵的金钟声。听到这声音,双方将士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绿色的浪潮迅速退了下去,疲累至极的刘备军的士兵们大口地喘着气,许多人就地坐了下去。城墙上下还残留着多处火头,许多士兵在城墙上忙忙碌碌地扑灭火势。各种攻城器械散落在战场上,城门洞附近挤着数量被砸烂的冲城车,还有一辆冲城车正在熊熊燃烧着;折断的云梯东倒西歪地靠在城墙边上,不过仍有数架云梯搭在城头上,刘备军士兵使用钩镰枪将这些云梯一个个推倒下去。残留在战场上最多的是人,准确的说是死人,城墙下袁绍军士兵的尸体一堆一堆的,其中也夹杂着一些黑色的刘备军士兵的身影,他们是从城墙上坠落下去的刘备军的士兵;城头上的情形也差不多,双方将士的交杂在一起,有刘备军士兵在清理尸体,将袁绍军的尸体直接甩下城墙,而将同袍的尸体小心地抬下城墙。原本土黄色的城墙已经完全变了颜色,熏黑的痕迹夹杂着一片片的血色,远远望去,触目惊心。夕阳将它最后的颜色洒在大地之上,残阳如血。
    刘备在城墙上巡视着,不时停下来查看受伤军士的伤势,军士们纷纷向刘备行礼。转了一圈下来,刘备停在城门楼处,站在墙垛边。
    刘备遥望着正在收兵的袁绍军大军,眉头紧皱,他完全没有想到第一天的攻守战就打得如此惨烈。抬头看了一眼西沉的落日,不由得喃喃道:“想不到这么快就到傍晚了!”
    袁绍军大军退回大营,一天的血战让他们感到非常疲惫。袁绍等回到帅帐,帅帐内非常安静,几人都皱着没头,没有人说话。
    “主公,这样攻城可不行啊!”逢纪首先开言道。也许是一天的惨烈大战让他对战局的发展非常不乐观吧。
    袁绍思忖片刻后道:“凭我们目前的攻城装备,确实难以在短时间内打破平原城的城池!还会白白折损大量的兵力!”
    袁绍抬起头来,问道:“大家觉得呢?”
    逢纪道:“必须催促重型装备赶快运来!”
    袁绍点了点头,随即扬声唤道:“来人!”一名亲兵立即出现在大帐中。袁绍吩咐道:“立刻传令辎重队,必须在明日日落之前将重型装备运到!否则,军法处置!”亲兵应诺,立即退了出去。
    袁绍在帅位上坐下,看了一眼立在右侧的高干,问道:“我军伤亡数字出来了吗?”高干回禀道:“回禀主公,高览将军正在下面统计伤亡数字,相信一会儿就会来向主公禀报!”
    “嗯!”袁绍点了点头。
    帅帐内沉默下来,袁绍在考虑接下来的攻城战术。
    正当袁绍思忖的时候,高览从外面进来了,朝袁绍抱拳道:“主公,我军的伤亡数字已经统计出来了!”
    袁绍点了点头,示意高览继续。
    高览从怀中取出一方竹简念道:“我军共伤亡五千四百余人,其中阵亡三千七百余人!”
    袁绍微微皱了皱眉头,虽然他对伤亡的人数有所预料,但是对高览的报告仍然感到有些心惊。逢纪问道:“刘备方面大概伤亡多少?”
    高览思忖片刻,回禀道:“估计不到两千人!”高览的估计与事实相差不是很大,刘备军在这一天的攻防战中总共伤亡一千六百余人,其中阵亡近千人。
    袁绍思忖了片刻,然后抬起头来对帐中的几人道:“各位都下去休息吧!”
    几人朝袁绍行了一礼,退出了帅帐。
    时间到了第二天,刘备在正面加大了兵力,严阵以待。然而,这一整天袁绍军都没有动静。
    “主公,袁绍今天怎么没有来攻城?他们昨天可是疯狂得很啊!”单经问道。
    刘备淡淡一笑,看了一脸疑惑的单经一眼,问道:“袁绍没攻城难道不好吗?”
    单经愣了一愣,随即笑了起来。
    刘备思忖了片刻,神色郑重地对朱灵道:“传令下去,各部晚上轮流休息!巡逻队加倍!”
    “是!”朱灵抱拳应诺。
    孙乾说道:“主公,我们估计很难守住城池,我们是不是准备突围?”
    刘备苦笑道:“这是我们的最后一座城池,我们往哪里突围?”
    孙乾说道:“到了如今的地步,我们也只有去投奔骠骑将军了,相信他会收留我们的。”
    刘备说道:“难道,要我居于他之下吗?”
    孙乾默然。
    这天晚上非常安静,没有发生任何事情。
    天刚蒙蒙亮时,正在城门楼中休息的刘备便被朱灵叫醒了。
    “出什么事了?”刘备急声问道。
    朱灵道:“主公,您快出来看看吧!”朱灵的语气显得很急迫。
    刘备立刻拿着双股剑跟随朱灵出了城门楼,来到墙垛边。城门楼,顾名思义,它是城门之上坐落在城墙上的阁楼式建筑,通常有几层,它除了有防御作用外,还是守城将领休息的场所,如果有了突发情况,将领能立刻做出反应。
    “主公,请看那边!”朱灵指着北边偏东的方向。刘备顺着朱灵指引的方向望去,朦朦胧胧地看见一队人马正在缓缓进入袁绍的军营,在那堆人马中有许多非常大型的东西,在前进时发出低沉的难听的轰鸣声。虽然此刻光线还不是很好,但是刘备已经判断出了那些东西究竟是什么。
    刘备微皱眉头,平静地说道:“看来,敌人已经将飞楼、巨型车弩这些重型装备运到了!”顿了顿,对朱灵吩咐道:“立刻传令全军,迅速备战!敌人今天早晨一定会发起进攻!”朱灵应诺应声。
    太阳很快露出了脸庞,袁绍军的大营有了动静。
    像前天一样,袁绍军步卒组成的攻城部队缓缓向平原城压来,另有数万骑兵在侧翼掩护。与前天不同的情况是,做为攻城主力的步卒比前天要多出不少,大概有七八万人,袁绍似乎想在今天一鼓作气攻下平原城。
    另外,在袁绍军的攻城部队中多了近两百驾飞楼、箭楼和比一般车弩大上两倍的重型车弩,这种重型车弩不只体形庞大,威力更加恐怖,它所使用的枪箭长四米,有小臂粗,能射三百步远,一般的木制城门根本就经不起它几轮射击,就算打在城墙上,也能给城墙早晨相当大的破坏,它的威力在有些时候比投石车更大。
    看着伴随大军前进的各种重型攻城器械,袁绍流露出了残忍的笑容。
    刘备在正对敌军的城墙上下布置了近一万兵力,其它三面城墙上总共只有五千守军,另有一部分兵力在城中做为预备队。
    
    

第二十二章 平原之战(四)
    袁绍大军前进到距离城墙约三百步距离时停了下来,操作重型车弩的军士们忙碌了起来,与此同时,从大队中分出两万步卒,分成两队扛着云梯在数千骑兵的护拥下分别前往阳县的东、西两面。这两支军队显然是要在攻城时策应主攻方向的袁绍军大军。
    看到敌人的布署,刘备立刻做了响应的调整,命令做为预备队的部队分出三千人,分成两队增援东西两面的城墙。
    随着一阵沉闷的破空声,防守在城墙上刘备军士兵们看到一片恐怖的乌影直朝城头上飞来。
    “快趴下!!”不知是谁大叫一声,众将士随即趴伏下去,几乎就在同时,震耳欲聋的大响声响起,所有人都感到彷佛整个城墙都在晃动,无数土块残砖飞起,随即雨点般砸落到城头上下,噼里啪啦的声音连绵不绝。
    数支巨大的枪箭径直砸进城门楼中,正面面对敌军的一面墙壁登时塌了一半,随即枪箭穿进后面的墙壁,整面墙壁都龟裂了。城门楼内烟雾弥漫,一片狼藉,好在此刻城门楼内没有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放在城头上的一架弩车被弹起的枪箭砸中,登时四分五裂开来,周围的几个士兵惨遭波及。
    一个士兵从墙垛边伸出头,一支巨大的枪箭正好打过来,血肉横飞惨不忍睹。
    这一轮攻击只片刻便停歇下来,但是刘备军的士兵们却感到时间过得相当漫长。
    袁绍军的巨型弩车攻击虽然已经停歇了下来,但是刘备军的大多数将士仍然趴在地上,每一个人的脸色都显得有点苍白。只有少数特别勇敢的蹲起身子向城墙外张望着。
    刘备蹲在墙垛边,观察着城外的情况,只见袁绍军大军正踩着整齐的步伐向城墙推进,整齐的脚步声如同有节奏的雷鸣,刘备能感到对方的傲慢嚣张的气势。袁绍军的行进速度不快,上百架比城墙还高的飞楼、箭楼伴随着推进,其中还有比较简陋的云梯和冲城车。而那在城头上掀起一阵风暴的巨型弩车则在缓缓地张弦,数个身强体壮的士兵正在费尽地转动着一个巨大的绞盘。
    刘备微微皱着眉头,他没有想到袁绍竟然拥有如此强大的攻城装备。…====…这并不能怪刘备,因为负责侦查敌情的细作返回的情报中并没有提到这种巨型弩车,他们并不是没有发现这个情况,只是因为他们下意识地觉得这种弩车也就是比一般的弩车大一些罢了!
    袁绍立在帅旗之下,谋臣武将分列两边。
    袁绍哈哈大笑道:“刘备此刻一定已经吓得发抖了!”
    逢纪更嚣张地大笑了数声,嘲弄道:“刘备现在一定缩在墙角处尿裤子呢!”
    几个将领相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几个人的心头不由得升起一种异样的快感。
    刘备看了左右一眼,看到将士们此刻的表现,不由得紧了紧眉头。突然扬声道:“所有人都趴下!斥候负责监视敌情!”随即对身旁的朱灵道:“传令预备队!准备出击!”
    朱灵应诺,离开了城头。刘备决定冒险使用骑兵出城逆袭,因为他感到若是这么被动挨打地死守的话,这些士兵只怕要不了多久就会意志崩溃。
    朱灵刚一离开,一名斥候便大叫道:“敌人又攻击了!”语气很急骤,带着惊恐的味道。
    刘备扭头朝城外望去,只见一片乌云振动着空气径直飞来。随即巨大的响声霹雳啪啦地响了起来。
    袁绍的大军继续向平原城的城墙推进着。当他们前进到距离城墙约一百步距离时,城头上的弩车开始还击,攻击效果不错。而此刻袁绍军的普通弩车也开始了攻击。双方都在用重型装备对射,袁绍军凭借强大的远程武器优势给刘备军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不过刘备军凭借防守者的地利也没有吃亏。
    袁绍的大军不断接近城墙,如同树林一般的箭楼飞楼越来越靠近城墙。刘备军使用弩箭对它们射击,但是攻击效果很不好。不过活动箭楼上的袁绍军弓弩手并没有进行还击。
    刘备命令弓弩手停止对活动箭楼的攻击,同时命令弩车改变方向全力攻击袁绍军的活动箭楼。一支支的枪箭呼啸而出,由于活动箭楼的体积很庞大,所以枪箭的命中率非常高。数支枪箭带着劲风直接命中一架活动箭楼的藏兵阁楼,难听的喀拉拉的大响声随即响起,藏兵阁楼登时四分五裂,木头漫天飞舞,藏在里面的袁绍军士兵惨叫着掉落地面。
    又有数支枪箭从活动箭楼的塔梯处穿过,将活动箭楼拦腰打断,上半截向一侧一偏,在一阵大响声中坠落地面,藏兵阁楼中的袁绍军士兵被摔得七荤八素死伤惨重,而地面上的袁绍军士兵更是血肉横飞奇惨无比。
    当袁绍军前进到距离城墙仅五十步的距离时,像前天一样,袁绍军盾牌手开始构建盾墙,效率比前天要好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巨型车弩的掩护作用。在此同时,随同攻城部队前进的弓弩手开始向城头上仰射。
    双方箭矢你来我往,交错对飞,不时有双方将士被射倒在地。
    袁绍军的弩车施放的枪箭偶尔建功,被这种巨大枪箭直接命中的士兵死得非常惨。
    刘备军的弩车仍然在不停地攻击着袁绍军的活动箭楼,不时有箭楼在枪箭的呼啸声中崩塌。
    就在城头上的弓弩手全力压制城墙下的弓弩手的时候,袁绍军的箭楼停顿下来,袁绍军的弓弩手从上面露出来,立刻朝城头上放箭。箭如雨下,许多刘备军士兵被当场射倒。很多士兵当即还击,但是普通弩箭对居高临下的箭楼的打击效果非常有限。只有那弩车发射的巨大枪箭能够给这些活动箭楼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然而,在箭楼上弓弩手的攻击下,刘备军弩车的打击效果比之前差多了,不时有正在上弦的刘备军士兵被射倒在弩车上。
    袁绍军的箭楼停顿了下来,但是飞楼却没有停下来,仍然在缓慢地接近着平原城的城墙。
    刘备望着这些飞楼,眉头紧锁。
    在双方弓弩手的对峙中,扛着云梯的袁绍军冲城部队首先抵达城墙下,顶着头顶上如雨的石块檑木,将一架架云梯搭上城墙。这场攻守战随即进入最紧张的时刻。
    袁绍军士兵顶着石块檑木向上冲击,在付出相当大代价后,终于有袁绍军士兵攀上了城头。
    双方在城头上展开激烈的战斗。激烈程度更胜前日,不过袁绍军所取得的成果却远不如前日。
    袁绍军好不容易打开一个桥头堡,迅速就遭到严阵以待的刘备军将士猛烈反击,袁绍军支撑不住,除了被斩杀的,其余的人沿着上来的云梯向后退去,更有甚者,竟然直接从城墙上跳了下去。若是有袁绍军的军官杀上城头,便立刻会有一名对应的战将迎战,他与其他士兵们配合,往往能将袁绍军的战将斩杀在城头上。
    在城头激战如火如荼之时,袁绍军的飞楼仍然在缓缓地向城墙前进。
    飞楼这种攻城武器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这种飞楼比城墙要高,整体来看,是一个带九十度角的三角形,短直边装有巨大的木轮,长直边对着前进的方向,它前进的动力是两侧的上百号人。在飞楼的顶端有一个藏兵楼,里面能藏三十来人,藏兵楼成四方形,没有封盖,前板可以打开,当飞楼抵近城墙时,前板打开,搭在城墙上,随即里面的士兵冲出藏兵楼跃上城墙。飞楼的好处有二,一是,可以在登上城墙的整个过程中避开石块、檑木、滚油和普通箭矢的攻击,二是,在发起攻击时,能够将大量的兵力,通常是几十人,投送到城头上,这是非常关键的,普通云梯攻城困难的最大的原因就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兵力投送到城头上。不过飞楼也有它的弊端,那就是行动缓慢,即便如此,它仍然是相当犀利的攻城重装。
    袁绍军的箭楼在不停地向城头上施放箭雨,这给防守城墙的刘备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到目前为止,刘备军一方的伤亡绝大多数都是这些箭楼造成的。刘备军的车弩虽然在不停地对这些箭楼狙击,但由于袁绍军冲城部队的影响,打击效果比之前差多了。
    城头上的激战进行了大约一刻钟,袁绍军攻击势头被极大地遏制住了。袁绍军伤亡惨重,大部分云梯被炸毁或者焚毁,残留在城头上的袁绍军士兵在做着最后的挣扎。然而刘备军却没法轻松起来,因为那充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