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登那里可有消息送来?”高勇急切道。
“暂时没有!”赵咨实话实说,“此外,青州的每日例报上也提到徐州似乎正在向北部增兵,意图不明。乐将军已经责令杨川部地第8严加戒备。”
“哼!刘备居然来了一手以退为进!这下事情不好办了!”高勇眉头一皱,很是恼火。
贾诩到没什么特殊的表情,“刘备似乎感觉到了握,故而主动退让。这样一来,反倒不好严加指责了!还好圣旨尚未发出,否则朝廷的颜面可要受损了!”
高勇点头道:“如此环环紧扣,看来刘备似乎早有预谋。竟然能够牵着我们的鼻子走!果然是一大劲敌啊!文和,你立刻给陈登写封信问问情况。我要立刻进宫,看来武的不行,只好来文地了!”言罢转身欲走。
“主公,奉天的两个师还要调动吗?”贾诩急问道。
高勇没有回头,只仰望天空,“调到青州吧,没看到刘备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只要他敢动手,就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得知徐州内部和解的消息后,刘协终于恢复些许
也长出口气。即便在高勇面前也无暇掩饰,郁闷总算呼出体外。“高卿家的意思是仍旧派出王封作为朝廷特使,并任命陶商为徐州牧?”眼看日思夜想的预案逐步实现,刘协的双眼愈发明亮。
眼见皇帝居然有如此神态。就算用脚趾头想也能明白其所蕴涵的意思。高勇心中耻笑,面上却努力保持克制,“目前来看,也只有如此才是上策∠竟刘备知错能改。当然。处罚是必需地。免去其徐州兵曹一职,交由……交由徐州治中徐宣吧,治中从事由陈登兼任!”
“这……”杨彪犹豫道,“刘备一手掌训徐州新军。若贸然动之,恐引起士兵不满甚至哗变!还请高将军三思。”
“杨太尉有何见解?不妨说来共议一番。”高勇自然清楚杨彪心中的小九九。
杨彪挤出一丝笑容:“刘备功过相抵,留任兵曹从事一职。不过~海国相就交给陶应吧!”
“很好啊!各司其职≈功过皆赏。”高勇的语调很怪异。“皇上意下如何?”
“只要能恢复徐州太平,些许小事无足轻重。”刘协的回答很有深度。不仔细琢磨绝难弄懂。
“哎!既然皇上、杨太尉坚持如此,那臣也不好一直反对。不过,臣有言在先,徐州若就此安泰还自罢了,否则别怪臣亲自领军讨伐叛逆!”言罢躬身施礼走出大殿,只留下皇帝、杨彪目瞪口呆。
……
月5日,洛阳北门,一辆马车奔:面犹如一条丝带,将洛阳与平县连接起来,经由孟津港接上河内郡温县,再与城遥亦连。高速路的优势尽显无遗,从城到洛阳不过短短两日。若放到以前,至少也要六七日。
“老爷,前面就要进入洛阳城了!”车夫稍稍放慢了速度,以让马车更加平稳。
“哦?”车帘掀开,荀躬身走出举目眺望,“洛阳!”双鬓几根白丝随风飘动,几道浅浅的皱纹挂在额头,可见这几年来的操劳与辛苦。
“老爷,高将军果然如传闻那般,真乃福星降临√短四个月,这里就大变样了!荒芜地田地得到了开垦,沟渠河道也获得了修缮,村落渐渐恢复了生气,看看路人的脸上,那是难得一见的笑容啊!”车夫自顾自的抒发着感慨,丝毫没有注意到荀地表情变化。
“这么说你也很仰慕高将军了?”荀略带苦涩的问道。
“嘿嘿,那还用说嘞?老爷可以到处去问问,有哪个人不仰慕高将军的?甚至有些人还说……还说……”说到这,车夫突然支吾起来,似乎有难言之隐。
荀呵呵笑道:“说吧,车上就你我主仆二人。”
“嘿嘿!”车夫挠了挠头,用最低地声音说道:“有些人说要是高将军做皇上就好了!一些地方小孩童谣也有这么唱地:流(刘)水去,洛阳西,兵荒马乱永无息;告(高)苍宇,奉天生,安居乐业闻歌声!这只在幽州流传。还有冀州地:百战百胜大将军,爱民如子高青天!还有……”
一句句童谣,尽是民心所显。听着无尽的歌颂,竟无一句是赞扬朝廷、期盼皇帝主政地。今日是荀第一次听到,除了因公务繁忙外,还有他一直居住在奉天有关且,每次外出巡视,都有专人陪伴,加之不善与民打交道,故而很少甚至从未听说到这些童谣。“流水去,洛阳西……告苍宇,奉天生……奉天城……”回忆着奉天城,再与近在咫尺的洛阳互相对比,优劣立现,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老爷,先去驿馆还是车骑将军府?”车夫很兴奋,看样子很想先去将军府。
“驿馆吧!”
……
“奇怪,按道理说应该在今天赶到,为何仍未接到禀报?”高勇在屋内踱步,手拿着一封沮授的亲笔信,上面提到荀的事情,言及沮授几番试探、劝慰,却都无法改变荀的决心。信中,沮授因为荀的态度略感神伤,毕竟是相知相交多年的好友兼同僚,走到今日多少令人心痛。不过,沮授仍然消高勇再努努力,争取令荀回心转意。
读信如听沮授心声,高勇也被其中一股难以言喻的悲伤传染,加上最近几天事情的反复无常,心火渐生,对荀的态度感到有些恼怒。自己待他不薄,政务参赞可不是一般的官职可比,随着高勇势力的扩张,此官职权也日益加重,直接掌握六州政务,放在哪里都是令人眼热的职位啊!可荀就这么辞官了!
高勇有些伤感,无论怎么说荀都是来到这个世界后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人,没有荀的种,自己恐怕要走许多弯路,要经历更多的困苦。“人心难测!汉室有什么好?朝廷有什么好?还不是被我踩在脚下!只要我愿意,随时都能将之抹去!”仰望屋顶,看着粗大的屋梁,“东汉的脊梁已经断了,再也扶不起来了!事就看我高勇的作为了!既然上天让我来到这个世界,那么我就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让全世界归于一统,让地球在我、乃至继承我意志的帝国的脚下臣服!”
“主公!”贾诩敲门而入,双眼充满激动的红丝。
高勇缓缓转过身,凝视贾诩道:“文和,愿意随我开创古今未有的最强大的帝国吗?”
“诩愿意追随主公,就如主公刚才誓言,让世界臣服于主公、臣服于帝国脚下!”贾诩意志坚定分毫不移。
“好!”一个字包含了一切。高勇很快恢复了平静,“可是荀大哥到了洛阳?”
“正是。不过,荀兄先去了驿馆,刚刚才离开赶往此地。”贾诩表情淡然,似乎从未出现过刚才的激动。“人心难测啊!走,准备一下,迎接荀大哥!”
' '
第三章 人心叵测(6)
一别数月,老弟真让为兄好生想念啊!”荀明显苍双鬓出现了与年龄极不相称的白发与皱纹。
“荀大哥!”高勇眼望荀,心中感动∽发与皱纹是操劳、忧心所致,无论荀此时选择如何,他毕竟曾经为高勇呕心沥血,为北方六州的稳定发展付出了心血。“原以为您会早些时候赶到洛阳,这样也好将荀大哥引荐给皇上。”
荀拍了拍高勇的肩膀,呵呵笑道:“又壮实了,看着你和奉孝一天天长大,为兄的心里啊,说不出是高兴还是寂寞。政务院的人各个忙得不可开交,原来文锦还能偶尔抽出时间小聚,可眼下忙于处理司州政务,也已一月不见踪影了。”
“事情太繁盟,人手又不够用,只能让大家多操劳了!一旦岁入有了盈余,勇一定增加官府定员。”
“你呀!”荀笑的很开心,可转眼又神色愧疚道:“为兄突然辞去政务参赞一职,又未与老弟商议,是不是有些恼恨为兄啊?一大摊子事情就这么交给年轻人,为兄的心里也放不下。然而,雏鹰终究是要展翅翱翔的,长文、公达是看着长大的,无论能力还是见识、魄力都是上上之选,只要稍加锻炼必能独当一面;而文锦更不用说,文武全才,往往立意新颖、方法独到⌒其三人共同打理政务院,只会比做的更好!”
高勇脸色微红,默认了荀的话。直到荀说完才回道:“高勇只是想不通,如今北方六州蓬勃发展,已经逐步恢复元气,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重现世,此时正是急需荀大哥之时,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高勇眼攫渐湿润,“高勇能有今日成就,皆拜荀大哥以及诸公地辛劳所赐。眼见心愿得偿,梦想即将实现。实不忍分离之苦》公已经走了,荀大哥再一走”
“为兄心里都清楚,沮公也反复劝说怎奈荀家累受皇恩却无以为报。值此时局,必须有人站出来辅佐皇上重振朝廷声威荀氏一族这一代虽然人丁兴旺。可真正有资历、有资格的也就寥寥数人。父亲那一代已然过去,而这一代为兄老了,思想跟不上形势了。说心里话,老弟的一些政见。为兄其实并不赞成。但是,不赞成并不表示反对,而事实也证明老弟的正确。故而,为兄越来越觉得自己保守、古板‰公达、长文、子泰这些年轻人也渐渐没了沟通,长此下去消老弟能够体会为兄的苦心,为兄过去期盼兄弟心愿得偿≈在乃至将来也不会改变。只是。时过境迁,为兄不想成为兄弟将来的阻碍。”
“荀大哥”直到这一刻。高勇才发觉,自己一直以来竟然误解了荀,且误解如此之深!
荀欣慰的看看高勇,又向一旁一言不发的贾诩微微点头:“有些人已经暗中拉拢为兄,消为他们争取利益,改变某些制度律法;还有一些人串连起来鄙团,事事向为兄看齐。虽说这不算坏事,但为兄担心长此下去,这股势力恐怕会成为改革弊政的阻力。然而,若就此打压,必将引起混乱,于如今已然扑朔迷离地战局不力。因此,思前想后,为兄才有此举唉,自古忠孝难两全,想不到也有作出痛苦选择的一天!”
听到这里,高勇已然泪流满面,为荀的推心置腹,为自己的小人之心,随着泪水漫过眼眶,过往地一幕幕涌上心头促膝长话、谈古论今、针砭时弊从小小的玄郡到如今的横跨六州小半个汉朝,荀始终站在高勇的身后默默贡献着一切“荀大哥,难道真地不可挽回?家族的事情老弟替你去说,谁敢反对我让他”
荀微微摇头,“忠孝难两全,只有这样,荀氏家族才算报答了汉室之恩,也才能够胸怀坦荡的面对未来!”
一直不说话的贾诩红着眼睛问道:“荀兄地意思不就是想给皇室一个交代?这有何难?当初主公便已承诺将洛阳方圆百里交给皇上,难道这还不够?还不足以补偿亏欠皇室的恩情?”
荀兴,可眼中却闪动着泪花,“世族的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若仅仅是荀氏一族倒也罢了,可里面地牵扯范围实在是贤弟啊,为兄有一言相告:世族门阀地量不可小觑,虽然暂时转变蛰伏,但谁也说不准何时会爆发出来。因此,安抚之余也要逐渐削弱其量,直至构不成威胁为止;同时还要培养制衡世族门阀地量,如此才能稳固江山,至千百年后仍屹立不倒!”
“荀大哥放心,没有任何人或势力能够阻挡勇的脚步!就算苍天也不行!”
“好,这才是心中地天不怕、地不怕的好贤弟!”荀笑得很开心,多年的心结一朝得解。
高勇擦去眼泪,努力恢复平静的心态:“既然荀大哥去意已决,小弟也不再劝阻。文和,明日便安排交接洛阳治权,同时拨给皇室三百万奉币,算是给朝廷的见面礼!最后荀大哥,小弟打算保举您就任司徒一职,不知您意下如何?”
荀一怔,“这如何使得?不过是一小小的边地太守(一直未曾升官,虽然是政务参赞。)怎可一步登天?如此必然引起朝臣反对,闹不好”
高勇哈哈大笑:“怕甚来?太守如何?一步登天又如何?只要您是我大哥,就算是做太傅,也没人敢反对!就这么决定了,荀大哥就做这个司徒!”根本不给荀开口的机会。直接把汉朝最有权势地职位给定了下来。
荀本想婉拒,可看到高勇的态度,只能暂时默许。贾诩笑道:“如此甚好,诩便提前恭贺荀兄荣登司徒之位了!”荀兴笑,高官厚禄虽不看重,却仍是越高越好。
家宴,充满温馨,三人回忆往昔峥嵘岁月,感慨无限
听到高勇保举荀担任司徒一职。朝廷百官无不震惊,刘协同样一幅难以置信的神色。荀谁人不知,那是高勇的左膀右臂,几乎是北方六州的半边天!这样的人突然来朝廷担任司徒。呵呵,若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谁也不愿相信≮是,高勇话音一落。上百双眼睛全部紧盯堂上那位一表人才的荀身上!
刘协面对这突兀的保举竟一时愣在当场,还好杨彪及时出来解围道:“杨某早已听闻有关文若地传闻,博古通今、治政有方,堪称北方稳定的最大功臣。也是高将军最为倚重的臂膀。如此人才肯为朝廷效力,自然是朝廷之喜,皇上之浮!只不过。杨某有一点不明。如此人才。高将军怎肯轻易放手?”
高勇对杨彪揖手道:“高勇向来以坦诚之心报携廷√奉皇上,才学之士自当举荐给朝廷。为皇上效力。况且,高勇的就是皇上地,不是吗?”
杨彪一怔,被高勇的反客为主搞的没了话说,只好干咳两声,转身对皇上道:“皇上,荀在高将军手下便是主管民政吏治之工作,正好适合司徒一职。臣也愿意相信高将军报携廷之诚心,故而,消皇上能够委荀以重任!”
刘协自然不敢与高勇发生正面冲突,看到杨彪的暗示后,就坡下驴道:“如此也好,荀卿于民间声望甚高,担任司徒一职并无不妥!朕很是感谢高将军地慷慨大度,不知高将军还有何要求?只要能够办到,朕一定允诺!”
“感谢皇上厚恩,臣粉身碎骨无以为报!”高勇很官套的会了话,“要求吗?臣暂时还没有。不过,等一旦想到,消皇上还记得今日之诺!”
刘协很是尴尬,他怎么也想不到位高权重的高勇居然是如此无赖之人,刚才的话不过是寒暄过场而已,谁会当真?吃了个哑巴亏,刘协自然不能否认,只好点头道:“朕金口玉言绝不反悔!”
初平四年,月7日,荀正式就任司徒一职,》荀氏一族荣光无限,很快成为天下议论地焦点。一门数位良材,为公、为相、为侯、为令,声名鹊起,大有追赶当年袁氏之势!
8日,荀上任第一天就奏禀皇帝,为祈求天下尽快恢复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消更改朝廷年号为兴平!刘协自然没有反对,相反,他对这两个字也很是喜欢。只是,荀的突然举动令高勇很不舒服,之前没有向自己透露哪怕一点想法,“荀大哥恐怕真的是要与我们划清界限了!”
贾诩摇头苦笑:“主公不必介怀,人各有志,况且荀公向来光明磊落,应该不会作出对不起主公地事情!而且,对于这个新年号,诩也觉得很不错,兴平兴旺升平,寓意不言自明啊!没想到荀公还有这样地一面,不知下一步要如何去走?诩到真想猜上一猜!”
“还能有何?无非是整顿吏治,着手恢复洛阳民生罢了!”高勇抬头向远处望去,看着熙熙攘攘地人群,反而感慨道:“洛阳再也不会恢复往昔繁茂了!就算它有消,我也会让他变成绝望!”说完,高勇大步向前走去,“传令户丞司马朗,洛阳之外的检地、分配工作要加快,流民、荒民地安顿也要加快!此外,张贴告示,限三日内确认土地所属,否则一律充公重新分配!”
贾诩呵呵笑道:“主公终于打算动手了!”
“既然荀大哥准备一心为朝廷着想,做小弟的也不好不配合!文和说是不是啊?